第七卷 第六十一章 煩惱即菩提

天力靈示:見性之人,用我們凡夫的話來說,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性德的圓滿流露。如來果地上則究竟圓滿,跟沒有見性的十法界裏麵的賢聖不一樣。十法界的聖賢沒有見性,雖沒有見性,跟我們一樣,他能隨順佛陀的教誨,所以這是相似的見性,不是直接的,是間接的。換句話說,他們能夠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通通放下了,百分之百的隨順佛陀教誨,就是差一層沒見性,可以說他們達到見性的邊緣了。

佛經裏麵常常用火做比喻,他沒有接觸到火,但是已經感受到火的暖氣,這叫相似氣,感受到他的暖氣。六道裏麵的凡夫由於妄想、分別、執著太重了,煩惱習氣太重了,雖然說我們也得放下煩惱習氣,隨順佛陀教誨,這講六道裏麵人,他做不到百分之百,能做到百分之五十就不錯了。為什麽?依舊夾雜著煩惱習氣,他斷不掉。六道裏麵觀行功夫的淺深,就在夾雜著分別執著有多少,夾雜的愈少,這境界就愈高;夾雜著很多,你的功夫就很淺,就這麽個道理。

因此,我們要盡量的減少夾雜,希望自己念念都能夠與清淨平等覺相應,保持著自己的清淨心。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這樣子性德雖然不是直接的流露(沒有見性那就不是直接的流露),從佛口中流露出來,我們得利益了。但是最後的目標是要把自己的煩惱習氣完全放下,放下就轉過來了,它就是性德;性德在迷就是煩惱習氣,煩惱習氣要是覺了,就恢複到性德了。所以煩惱習氣從哪裏來的?是性德在迷惑狀態之下的現象。所以佛才講“煩惱即菩提”,覺了,它就叫菩提,它不叫煩惱了。“生死即涅槃”,生死是迷。迷了叫生死,覺了叫涅槃,涅槃跟生死一樁事不是兩樁事。學佛必須得學著轉境界,轉惡為善。轉迷為悟。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間,跟我們大眾在一起,大眾住的是五濁惡世,釋迦牟尼佛住的是清淨國土,不一樣!為什麽不一樣?眾生心行不善,六根接觸的境界不善。佛心清淨,純淨純善,佛六根接觸的環境都是純淨純善的。心分別,這三個字重要!你住的到底是穢土、是淨土,不在外頭。與外麵境界不相幹,為什麽?一切法從心想生,境隨心轉。這個話我們聽得太多了,聽得真是熟透了。雖然聽得多,聽得很熟。你不會用,你沒有辦法用在你實際生活當中。如果你會用了,你的境界就轉過來了。

凡夫需要選擇環境,覺悟的人、聖賢,他需不需要選擇環境?不需要。他在阿鼻地獄也是淨土,為什麽?他心轉境界。由此可知,三惡道的眾生。把它放在菩薩淨土裏麵,他所接觸到的還是三惡道的境界,他見不到佛菩薩的境界。你要問為什麽?他的心不是佛菩薩的心,“一切國土心分別”

。不是佛菩薩的心,怎麽能夠受用佛菩薩的國土?這個國土我們講物質環境,佛法講的是心法。境隨心轉才是真理,心被境轉是凡夫。

我們要幫助自己,要幫助別人,幫助自己才是真正幫助別人,幫助別人才是真正幫助自己。自他不二,別人是我們依報環境裏麵的一部分。我們生活環境是兩個部分:一個是有情的生活環境,一個是無情的生活環境。我們現在一般人講人事的生活環境,物質的生活環境。一切有情是我們的人事生活環境,生活環境就是依報,正報就是自己身,稱正報。依正莊嚴,我們的身心純淨純善,我們的正報莊嚴,依報就莊嚴。如果依報裏頭還不是純淨純善,立刻就要覺悟,我的心行沒有做到純淨純善。為什麽?境界沒轉過來!什麽時候你覺得這個環境是純善純淨,那證明你的心行轉境界了。極端不淨的地方,你清淨,你看到的是清淨的;極端不善的地方,你看到是純善的。你看到純善純淨,別人是不善不淨,這兩個境界重疊,不相混雜,妙就妙在這裏。從這個地方你能體會到宇宙世間是無量無盡無數的重疊,雖重疊,各個不混雜,真的不可思議。

惠能大師跟五祖說的那一句話:“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為什麽常生智慧?他得法界佛加持。眼見色得佛加持,生智慧;耳聞聲,生智慧;鼻嗅香、生智慧;舌嚐味,生智慧,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生智慧不生煩惱,這叫做得法界佛的加持。我們就明白了,法界佛在哪裏?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依正莊嚴統統是法界佛。我們接觸除自己本身之外,所有一切人都是佛。為什麽?我跟他接觸的時候,長我的智慧,滅我的煩惱。法界佛天天圍繞在我們的身邊,法界佛一刹那都沒有離開過,凡夫不認識。孔老夫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你懂不懂這個意思?用佛法來講,這就是法界佛。

你從這一句話裏體會,三人行,三人:有我一個,一個是善人,一個是惡人。善人長我的智慧,教導我,我向他學習;惡人也長我的智慧,我也向他學習,都是善知識。善人從正麵教導我,惡人從反麵教導我,示現的惡因惡報讓我反省,我有沒有造他那樣的惡?如果有,趕快改,他在那裏示現這個不善的因、不善的果報給我看,我在這裏覺悟,省悟過來了。善人是善因善果,惡人是惡因惡報,都在教我,都是我的老師,都是我的善知識,都是法界佛。不但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包括動物、植物、礦物,包括所有的自然現象,什麽時候離開過我?所以,一個明白人、一個覺悟的人、一個心地清淨的人,他受益,無時無刻不是沐浴在諸佛如來真實教誨之中。為什麽我們凡夫不會?真的那個關鍵就是宗門大德常講的“你會麽?”你會,你覺悟;你不會,你是凡夫,你還要搞生死輪回。你要是會了,恭喜你!你這一生當中了生死、出三界,你這個身在這個世間叫最後身,下一次如果再來的話。乘願再來了,不是業報身,下次再來是佛身,你當下就轉凡成聖。所以你得法界佛加持。這是這一品修行的宗旨。

“菩提”一詞是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煩惱即菩提”乃一句禪宗的偈語,一則英語小故事可以很好地詮釋這句偈語。故事的題目是“煩惱樹”,譯文如下:

煩惱樹

我雇了一位木匠幫我修繕舊農舍。第一天的工作很糟糕,剛開始,他的汽車輪胎癟了,耽誤了整整1個小時;後來電鋸壞了;現在忙了一天後他的舊卡車竟不能啟動了。我隻好開車送他回家。一路上,他像石頭一樣沉默不語。到達目的地之後,他邀我進去見見他的家人。

到了門口,他先在一棵小樹前停一會兒

。用手碰了碰樹枝。

門開了,一進去,他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棕色的臉龐溢滿了微笑,他高興地擁抱兩個孩子。然後深情地吻了吻妻子。

告別木匠幸福的一家,他送我出門,再次經過那棵小樹時,我不禁好奇地問:“進門前你在樹前聽一下做了什麽?”

“噢,這是我的煩惱樹。”他回答說,“我知道工作和生活中難免有許多煩惱,這是我所不能控製的。但妻子和孩子是無辜的,我不該把煩惱帶給他們。我知道有一件事自己能控製,就是每晚進門前把煩惱掛到門外的樹上。等到第二天早晨離開家上班時,再把它摘下來。”

“有趣的是,”他微笑著,“每天早上我準備把它們取回時。都會發現樹上的煩惱比我前一晚掛上去的要少得多。”

禪書曰:“美玉藏頑石,蓮花出淤泥。須知煩惱處,悟得即菩提。”佛家把菩提比作美玉和蓮花,煩惱比作頑石和淤泥:沒有頑石和淤泥,就不會有美玉和蓮花。沒有煩惱,就不會促使人悟得佛法;一旦從思想上擺脫了煩惱,這個人也就獲得了佛家的智慧。因為智慧來自煩惱,所以說“煩惱即菩提”。“煩惱樹”的故事不啻生動地演繹了此理:我們看到,故事的主人公一旦“把煩惱掛在門外的樹上”,進門以後,“他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棕色的臉龐溢滿了微笑”。

生活中煩惱無處不在;煩惱與智慧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麵。放下煩惱就是智慧;忘卻苦愁,輕快便會即刻溢滿心間。

煩惱即菩提,超凡入聖隻在一念之間。

我們時常在不知不覺中,就現出煩惱,有時現之於色,有時藏之於心,有時候無明一動,什麽也不知道了;無明一作怪,就糊塗了。所以煩惱是障道的因緣,修道的絆腳石。

菩提是‘水’,煩惱是‘冰’;水就是冰,冰就是水,水冰是同體,沒有兩樣。寒的時候,水就結成冰;熱的時候,冰就化為水。換句話說,有煩惱時,水結成冰;無煩惱時,冰化為水,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簡單地說,有煩惱就有煩惱冰--無明;無煩惱就有菩提水--智慧,這一點,各位切記!切記!我們修道,不要修了八萬大劫,這個煩惱還是存在,天天靠吃煩惱而活著,若不吃煩惱,就要餓死,這真是很可憐的!

我們的疾病,是從什麽地方生出來的呢?就是從貪嗔癡三毒所生。人若是沒有三毒,什麽疾病也沒有了。佛法中的‘戒定慧’,就是醫治‘貪嗔癡’的特效藥,有藥到病除的神效。所謂:

‘心清水現月,意定天無雲。’

這種境界,就是沒有煩惱。所謂‘心止念絕真富貴,私欲斷盡真福田’,妄想的心也止了,攀緣的念也絕了,這就是真富貴。簡單地說,‘不貪’就是富貴。人為什麽要貪?因為不知足,覺得不夠,所以要貪。沒有私欲就是福田,如果斷盡就是真福田。這點各位要特別注意!

‘心平百難散,意定萬事吉。’

這是至理名言,把它當做金科玉律,那一生就受用不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