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景從不覺得自己是個完美的人,事實上,她身上不夠好的地方更多。她的性格不好,自私又冷漠。她因為強大的力量,而不屑很多的事情,很多的人。無視規矩,無視律法,無視人們一直遵守的習慣。

她最大的成功,就是找到了樂辰。這個大漢最尊貴強勢的人,他對她全心全意的愛和縱容。如果沒有他,她一定要麽改變了自己,要麽被社會淘汰。

她矛盾又無恥,享受著這個世界給她的一切,卻永遠記著那讓她不快的上一輩子,拒絕徹底的,完全的融入這個世界。她固執改變這個世界的很多東西,小到生活用品,大到生活習慣……

可她一直以為,哪怕她對於樂辰這個愛人依舊有所保留。可對於兩個孩子,她卻是真正的全心全意。

而現在,她全心全意對待的女兒告訴她,她怨恨她。那讓她整顆心發疼,腦子裏一陣陣的發黑。整個人徹底頹廢,眼淚差點控製不住,直接噴湧而出。

在那之後,她便茫然了,她完全不知道,該如何麵對這樣的情況。來自於自己女兒的怨恨!

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她碰到那麽多的人,怨她恨她的,想殺她而後快的人,她遇到很多,那些都是她的敵人。她毫不留情的毀掉他們,消滅他們。

可現在,這個人是她的女兒。茫然失措,傷心失望,還有不知該怎麽辦?

第一次,她選擇了逃避。既然女兒怨她,可還有一個兒子不是嗎?她想留在兒子身邊,用兒子對她的全心全意,來修複女兒帶來的傷痛。在這一瞬間,她選擇逃避,離著那個怨恨她的女兒,遠一些。她不敢去找她,萬一,女兒給她的,是怨恨的目光,她該如何自處?

“我想。”她開口,聲音很輕,輕得沒有一點力道:“留在京裏,陪著啟康。”

樂辰心疼了,對於女兒也越發不滿起來。就算女兒才八歲,依舊無法抵擋他的不滿。“好,我陪你。”

七景靠在他的懷裏,閉著眼睛,連睜開的力氣都沒有。

……

雖然兩人並不準備離京,可樂辰依舊將皇位傳給了啟康,樂宸。這個與開國帝王同音不同字的第二任帝王,以十六歲之齡登基。延續著太上皇的偉大清明……

新皇登基,國號隆齊。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接著便是各種封賞。

首先便是三位王爺。

三位都是已是親王,爵位再無可封。於是,便封了世襲親王,又領雙俸。另外,又立親王世子。

世子之外的男丁,俱都封了爵位。女孩好封的多,全都是郡主,領公主俸。

讓人們意外的是,所有人裏,太上皇唯一的女兒,卻全無封賞。甚至於,在所有的慶典裏,都沒有她的身影。

人們看在眼裏,卻沒有一個人提出來。大家一起心照不宣,閉嘴無視。

接下來,便是文武百官。

雖說古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但在大漢,眾人卻並不太擔心新皇上位,會清洗他們。

樂宸(啟康)主事已久,滿朝的人,本就都是他用慣的。而大漢的權利管理模式,也早就注定了,他們效忠的,從來都是國,是君,而不是哪一個人。

因此,兩代更迭,幾乎沒有引起一點波瀾。

尤其是,太上皇還在呢!

…………

傳位半個月後,三王帶著他們的王妃,再次來到龍鳳宮。這將是他們兄弟幾個,最後一次在這裏相聚了。

因為樂辰跟七景,準備搬出皇宮。這件事讓啟康的臉難看了很多天,也在這幾天裏,越發的愛粘著七景。使盡了各種手段,希望他們能改變主意。

可惜,沒有任何效果。

因為龍鳳宮本來是帝後合住的地方,如今啟康為帝,總不能再讓他住在他們側殿裏。

而啟康,早晚要大婚的。七景對此很高興,因為啟康已經找到了他喜歡的人,以後,會有人陪在他身邊,讓他不寂寞。

他喜歡的人是他自己挑的,雖然有些不合禮數。但那段時間,他可是偷爬了不少次姑娘家的牆頭。幸好他的武功夠高,輕功也不錯。不然,他一定早就被當成登徒子,給人打死了。

他看上的姑娘,是司徒青雲家的小女兒。

司徒青雲一共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全都是一母所生。小女兒今年十四歲,據說,從她十歲開始,司徒家就開始有人提親了。

七景看過他家的兩個姑娘,姐姐二十,早已嫁人。嫁人之後,三年抱兩,性格也好,穩重會持家。

而妹妹小了些,長得十分漂亮。卻難得是個溫雅柔靜之人,十分愛書。四歲進的文院,十歲就以最好的成績,從裏麵畢業出來。是文院中,女子學院裏,年紀最小的畢業生。

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也因此,引得啟康好奇的去看了她。

感情就是這樣,當對某個對象,出現了往日裏不曾出現的感覺時,那可能就是開始。

從好奇開始,接著發現小姑娘性子有些表裏不一。明麵上懂事聽話,聰明溫柔。實際上叛逆又機靈,還偷偷學了武藝,愛侍弄藥物……有心機有手段,卻偏偏又善良到讓人擔心……

了解的越多,接觸的也就越多,最後,經過四年的時間之後,喜歡上這小姑娘,實在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

因此,在樂辰有意無意的明示暗示下。有再多的人上門提親,小姑娘依舊待字閨中。司徒青雲不敢將她許給任何人,當然,他也沒有讓他的女兒有與其他男子接觸的機會。

他還順著皇上和皇後的意思,給女兒又加了許多的課程。一些身為皇後該學會的技能,比七景做的多的多。

當然,他也沒太用心的阻擋啟康與他女兒之間的交流,偶爾的巧遇,時不時的傳遞些小物件……

小姑娘是個聰明人,一年不懂,四年也早就懂了。

七景依舊覺得,啟康十六歲大婚有些早。也沒準備讓他這會兒就將人娶回來,但她依舊準備將龍鳳宮讓出來。

這是一種支持,這證明,他們夫妻是真的將一切都讓了出來。而不會給別人一種,隻是名義上的,但實際上還是他們夫妻在做主的錯覺。

要知道,若是給人那樣的錯覺,下麵的人會以為有兩個主子,極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反對最激烈的是啟康,因為他知道,再過兩年,也許更短,父母將會遠離。去多久,他不知道。也許等到妹妹成年,當了瀚海國的女王,或者嫁人了就會回來。

可更壞的結果是,一去不複返。以父皇對母後的在意,這是很有可能的。父皇從來都沒掩飾過,當他們兄妹太過占有母後注意力時,他的不滿和憤怒。

就算他們不跟著妹妹去瀚海國,就算回到了大漢,父皇一定不會帶著母後,再搬回宮裏來。

所以,他很珍惜這最後的時間。至少這段時間,是父母曾經承諾給他的。而他希望父母能留在宮裏,在他的身邊。就算他非常忙碌,但可以早晚請安,一日三餐,也能跟他們一起……

可顯然,他的父皇認為,就算這樣,依舊打擾他們太多。他們搬到了別院,依舊在京裏,卻離得有段距離。

他無力阻止,他有些憂傷,憂傷到連離家出走的妹妹都忽視了。或者說,他其實也是有些怨妹妹的。

如果無憂不離家出走,父皇不會將皇位傳給他。父皇母後也不會這麽快就搬出去……最主要的是,母後很傷心。

隻到這一刻,他才發現,在所有人裏,其實隻有母後,將妹妹最放在心裏。

在父皇的心裏,母後永遠是第一位。在他的心裏,雖然不想承認,但事實上,母後和父皇,是在妹妹前麵的。而幾位叔叔也是一樣……他們喜歡她,隻因為,她是母後的女兒。

不是因為她會離開,不是因為她是最尊貴的公主,也不是因為她長得可愛漂亮。他們喜歡她,隻因為,她有母後這個母親。

隻有母後,將她放在第一位。不因為別的什麽人,不因為旁的什麽原因。可偏偏,她傷了母後的心。

“母後,孩兒舍不得你。”

“母後也舍不得你。”可總是要習慣的。七景摸著明明已經比她還要高,但卻總愛蹲在她腿邊的兒子,心中舒服許多:“一個人有一個人的自在,你要學會享受。”帝王,總是要習慣寂寞的。

“母後。”

她拍著他的頭:“你讓母後驕傲。母後也放心。”

啟康知道,他改變不了結果:“母後會去找無憂嗎?”這是無憂離開之後,他第一次在她麵前提起這個名字。

所有人都一樣,他們不想她傷心。可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無法忽視。

“不去。”七景笑,歲月的流逝,雖然沒讓她的臉上多上哪怕一道最細微的紋路,卻還是讓那雙眼睛,多了時光的味道。她的神態,也因為麵對的是自己的兒子,而顯得慈祥。說到女兒,她有些感慨,更多的卻是豁達和寬容:“你們肯定將她照顧的很好。”

“我們是怕母後擔心。”

七景輕笑:“雖然她被寵壞了,可她該學的,該懂該會的,一點都不少。也許她的脾氣不太好,可她很聰明。又有你們在,我也就沒什麽可擔心的了。”

“母後還在生她的氣嗎?”

“做母親的,永遠都不會真的生自己孩子的氣。”七景目光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