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三章 單刀入敵營 (上)

嵬名浪遇至少有一句話說對了,這是個屬於年輕人的時代。

陳恪騎馬立在西夏大營之外,左右是七十二名全身甲胄的皇家武學生,四麵八方是上千名凶神惡煞、又髒又臭的黨項騎兵,將他們圍得密不透風。

身陷重圍之中,陳恪沉靜似水的望著遠處,腰杆筆挺筆挺。身後的武學生們心情各異,但臉上卻無半分懼色。

陳恪離京之前,先到武學院中集合學生,言明自己要赴前線與西夏交涉,準備帶些學生一同前往。當然一切全憑自願,絕不強迫。

武學院有專門的軍事報道,武學生們十分清楚邊境的局勢,許多人被嚇住了,但也有人踴躍報名。陳恪便命報名者立下軍令狀,發誓絕不墜漢家威風,才帶他們出發。

最終七十二名武學生得以成行。陳恪為了曆練他們,甚至把須臾不離身側的侍衛,也留在了慶州。

此舉自然招致陳義等人的激烈反對,但陳恪的理由也很充分,要是西夏人打算對我不利,多帶你們幾十個,不過是陪葬而已。所以還不如把保護自己的任務,交給這些學生,讓他們感到自己的信任,建立起宋朝軍人最缺乏的責任心和榮譽感來……雙方對峙良久,西夏營寨上傳來嗚嗚的號角聲,黨項騎兵立即分開左右,便見幾十騎黑甲騎兵簇擁著一位衣著華貴、漢人打扮的高官而來。

“這些黑甲騎兵。就是大名鼎鼎的鐵鷂子。”大敵當前,陳恪卻好整以暇的向學生們,介紹起了敵人的王牌部隊:“平時做大人物的護衛、儀仗,戰時則是最強的突擊力量。”他壓低聲音道:“早晚,你們會在戰場上相遇的……”

學生們聞言,不禁細細端詳起那些身穿黑甲,麵容凶狠、手持狼牙棒的黨項騎兵來。果然見他們殺氣騰騰,不似凡品。

“好了別看了,”陳恪淡淡道:“把咱們大旗舉高點!”

舉旗的張振趕緊高高舉起雙臂。一麵紅底金龍旗,便在西夏營前麵前招展。

看到這麵旗,那名年輕的漢官勒馬停住。長笑一聲道:“來者何人?”

陳恪看看他,沒有作聲,他身邊白馬白袍的陳簡之高聲代答道:“我家大人姓陳,乃大宋皇帝欽差,奉旨前來究問你家主上!”

“呃……”那漢官以為自己聽錯了,幹咳一聲道:“……究問我家主上?”

“不錯。”陳簡之冷聲道:“還不快快讓你家主上出來聽旨!”

大宋在東亞,雖然不是軍力最強國,但絕對是文化和經濟的中心。遼國和西夏雖然都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和語言,可即使是契丹和黨項族人都甚少使用,士庶日常皆以漢字漢話為主。

是以在場的黨項騎兵。大都聽懂了陳簡之的話,有的麵露氣憤之色,有的一臉輕蔑,有的甚至嗤笑起來。

那漢官卻無論如何也笑不出來,他正是在李諒祚麵前誇下海口的梁乙埋。一見宋使這態度,心裏不禁咯噔一聲。卻又抱著一絲僥幸,暗道:‘莫非是虛張聲勢,我再試他一試。’便板起臉道:“放肆,我西夏皇帝與你宋朝皇帝平起平坐,你個小小的使者竟然敢如此大不敬?信不信我將你斬於馬下?!”

陳恪卻用一種奇怪的眼神打量著他道:“難道本官來錯地方了。這裏不是西夏國主的大營?”

“當然是了。”梁乙埋沉聲道。

“那我就不明白了。”陳恪淡淡笑道:“怎麽會又冒出個西夏皇帝來?”

“我西夏國主自然便是西夏皇帝。”梁乙埋一臉‘你白癡啊’表情。

“敢問高姓大名?”陳恪換個話頭道。

“姓梁名乙埋,大夏國家相是也。”梁乙埋朗聲回答道。所謂家相,就是西夏皇帝的私人管家,雖然不如國相顯赫,卻是夏主最信任的人物。

“你這個家相可不稱職。”陳恪搖搖頭,突然厲聲道:“你想讓西夏國宗祀不永,王孫罹殃麽?!”

“你敢血口噴人,”乍聽此言,黨項騎兵一片哄然,梁乙埋勃然作色道:“還敢詛咒我大夏皇帝!”

“這可不是本官詛咒,而是慶曆四年,當時的西夏國主所上誓表中的誓言。”陳恪不為所動道:“記得上麵是這樣說的……‘兩失和好,遂曆七年,立誓自今,願藏盟府……臣近以本國城砦進納朝廷,其栲栳、鐮刀、南安、承平故地及他邊境蕃漢所居,乞畫中為界,於內聽築城堡。凡歲賜銀、綺、絹、茶二十五萬五千,乞如常數,臣不複以他相幹。乞頒誓詔,蓋欲世世遵守,永以為好。倘君親之義不存,或臣子之心渝變,使宗祀不永,子孫罹殃!’”

黨項人全都呆住了,他們從沒聽說過這份誓表,全都愣在那裏,聽陳恪接著道:“我朝皇帝詔答曰:‘朕臨製四海,廓地萬裏,西夏之土,世以為胙。今乃納忠悔咎,表於信誓,質之日月,要之鬼神,及諸子孫,無有渝變。申複懇至,朕甚嘉之。俯閱來誓,一皆如約。’

“十二月,遣尚書祠部員外郎張子漸充冊禮使,東頭供奉官、閣門祗候張士元副之。仍賜對衣、黃金帶、銀鞍勒馬、銀二萬兩、絹二萬匹、茶三萬斤。冊以漆書竹簡,籍以天下樂錦。金塗銀印,方二寸一分,文曰‘夏國主印’,錦綬,塗金銀牌。緣冊法物,皆銀裝金塗,覆以紫繡。約稱臣,奉正朔,改所賜敕書為詔而不名,許自置官屬。”

“方才在下所述之誓表、詔書、往來,兩國官方均有記載,貴國還藏有誓表副本和詔書正本,”陳恪說完,掃一眼呆若木雞的梁乙埋道:“家相難道從沒聽說過麽?”

“這,這……”梁乙埋暗悔不迭,一般的黨項人不知道,他作為皇帝近臣,自然可接觸到一些機密。當年元昊向宋朝稱臣的事情,他是有印象的,但那隻是一種犧牲表子,換取裏子的外交策略。但在國內,元昊可從來都以皇帝自居,且為了維護自己的高大形象,任何向民眾透露他向宋朝稱臣真相者,都會以誹謗君上,甚至是叛國論處。

梁乙埋活了二十多歲,也被一直蒙在鼓裏。而且還是因為要代小皇帝給宋朝寫信,才從翰林官那裏得知了這一節。

其實,小皇帝這次攻打宋朝,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想擺脫宋朝的陰影,像遼國皇帝那樣,與宋朝皇帝平起平坐。

所以梁乙埋才會一見麵,就強調李諒祚的皇帝身份。

誰知陳恪卻把李諒祚他爹的虛應文章搬出來了。當兒子的總不能否定自己的父親吧?就算要否定,也必須先宣布當初的誓書無效……但這就等於承認,是有這樣一份誓書存在的。說明在這之前,西夏國主都是宋朝皇帝的臣子。

西夏處於四戰之地,又有遼與宋這樣龐大的鄰國,任何一次失敗都可能輸光家業。越是處於岌岌可危地位的國民,就越是敏感。

因此黨項人分外驕傲,又分外自卑。一旦知道萬民敬仰、西夏獨立的英雄,竟然一直以宋朝臣子自居,才換來了表麵的太平。李元昊的聲望必然受到極大的損害,繼而李諒祚本來就不穩的寶座也會動搖起來……但他又不敢斷然否認,因為保不齊對方手裏就有證據。梁乙埋隻能硬挺道:“無論如何,你個做臣子的,要我們國主出迎,總是不對的!”

“非也非也。”陳恪搖頭道:“誓約中寫得清楚。使至京,就驛貿賣,宴坐朵殿。使至其國,相見用賓客禮。若持節,則以臣禮見之。”說著正色道:“還愣在這裏作甚?快去通稟你家大王,不要讓他成為亂臣逆子!”

“這……”梁乙埋汗如漿下,隻好低下頭、壓低聲音道:“請大人借一步說話。”

陳恪看看他,有意頓了片刻,在梁乙埋快憋出內傷之際,方道:“本官遠道而來,風塵仆仆,有損我大宋使節形象,也是對你家國主不敬。”

“是。”梁乙埋畢竟是伺候慣了人的,登時心領神會道:“快,請上差入營帳,沐浴更衣!”

“多謝多謝……”陳恪拱拱手,便率領一眾學生,跟著鐵鷂子進了西夏營地。

待他一走,梁乙埋的目光冷冷掃過守門的千名黨項官兵,一字一句道:“忘掉今天聽到的每一句,否則我殺你全家!”

“是……”梁乙埋就是族誅沒藏氏的劊子手,他說出的話,還是極有威脅的,眾官兵登時膽寒心驚……那廂間,進了營帳,沒了外人,幾個學生才大鬆口氣,苦笑著對陳恪道:“大人真是藝高人膽大,我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生怕西夏人被激過頭,做出什麽過激的事兒來。”

陳恪卻搖頭笑笑道:“那是因為你們不了解黨項這個民族。”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