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世嘉的邀請

科利爾兄弟對於私工作室的運營並不感興趣,業務專精的雅各布森很快被擢升為私兼職經理。,然而他往往隻能身處ood reord錄音室工作的同時,一邊遠程處理私的事務。這樣的日子維持了數年,即便雅各布森後來加入到唱片業界龍頭寶麗金出任部門經理,這兩種涇渭分明的職業依舊並存。直到2001年,對音樂事業心生厭倦的雅各布森才正式加入了私,成為了一名全職遊戲人。

作為體育類模擬經營遊戲的代名詞,《足球經理》以龐大而詳實的資料庫聞名。私工作室在世界範圍有數以千計的球探係統,這樣龐大的工作對於足球豪門而言都意味著難以負擔的巨額薪金。然而對於私來說,這並不是問題。

因為雅各布森有辦法尋找那些同樣“不務正業”的骨灰級球迷作為自己的球探。這些老球迷作為球探的資料深度並不比專業球探差,並且完全是誌願者性質。私從未因此付出過任何金錢,唯一的報酬隻是在長長的鳴謝名單中找到自己的名字。這些“不務正業”的人卻將最好的模擬遊戲展現在大家麵前,但願他們能繼續“不務正業”下去。

而且,m係列的確是傑斯特最喜歡的殺時間遊戲之一。

在他心目裏麵的地位,甚至都不低於《文明》。

這些不務正業的回憶,讓傑斯特的心情愉快了不少,也輕鬆了不少,這一段時間他的壓力確實是有點大了。

畢竟dream波3的成敗,可是事關公司的生死的,沒有壓力,越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個時候,傑斯特桌子上的電話響了起來。電話是日本那邊打過來的,電話的內容很簡單,就是日本分公司已經往總部發過去了一份傳真,這份傳真倒是挺重要的,是世嘉公司發來的,內容是關於世嘉的三十五周年的慶典,希望能夠邀請火星娛樂出席。

當然,最好是傑斯特能夠出席。

但是現在的傑斯特基本上不參加任何活動,一門心思的撲在了遊戲開發上,所以世嘉也怕他們邀請。但是傑斯特拒絕,丟了麵子,索性沒有說邀請的名字,但是作為一家跟火星娛樂一樣的硬件商,他們還是希望傑斯特能夠出席的,這樣他們臉上也有麵子。

這件事傑斯特倒是有些自己的想法,時間上倒是沒有衝突,世嘉的三十五周年的慶典還有一段時間。

跟自己要去歐洲觀看自己球隊的歐冠決賽也並不衝突。

其實世嘉這家公司,傑斯特還是滿懷敬意的。這可絕對不是什麽虛的,在傑斯特玩遊戲機的最初年代,雖然說是從馬裏奧以及開始的,但是最難忘的時光。還真的是世嘉的遊戲留給他的。

讓傑斯特想了半天,可能會這樣的評價一下世嘉以及他們的遊戲。

生為硬漢。

在傑斯特的記憶當中,世嘉經曆過最為慘烈的那一段家用機戰爭史,是整個電子遊戲曆史上麵。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避開的幾個名字之一,但是在二十年之後,街機王者這個曾經屬於他的名字。可能更多隻是留在曆史的風中,以一種讓人敬佩的形象屹立著。

回想一下最讓人熱血沸騰的年代,曾經以70億日元的製作費用執行了《莎木》這樣的項目,身為一家遊戲公司,色ga的勇氣讓人佩服。哪怕是因為資金枯竭幾乎倒閉,引得sk社長大川功傾盡一生積蓄注資續命,這股寧死也要照著自己的方式走下去的態度,別說現在,就算是在以前也是太少見。

擱在傑斯特的身上,如果他的公司麵對當時世嘉那樣的危機,他會不會像是傳奇社長大川功那樣去做。

這個問題傑斯特曾經很深刻的想過。

答案是不會。

他沒有大川功的這種情操跟品德,以及忘我的精神,這件事也曾經讓傑斯特有些失望過一段時間。

其實回顧一下自己記憶裏麵的世嘉的曆史,傑斯特也是有些唏噓的。

一開始的世嘉進入電子遊戲產業,是以任天堂為自己的對手,在8位機競爭完全失利的情況下推出了md,這台黑色的卡帶機大概是很多人,包括傑斯特自己,少年時代最美好的回憶之一。在當時,md幾乎是“最高級遊戲機”的代名詞。當時國內為數不多的遊戲編輯們都會不遺餘力地吹捧md,對其聲光畫麵進行繪聲繪色的描繪。

在那個大家都很苦逼的年代,隻有少數人有資格玩上這種昂貴的玩具。那些描寫讓很多未見廬山真麵目的遊戲愛好者們心癢難耐。但一台遊戲機加卡帶的價格足夠一家人兩三個月生活費,無疑令人望而卻步,可它帶勁的動感畫麵卻是無數人夢寐以求。

其實仔細想想,自己這些人追尋娛樂的心,從懵懂年代開始就從未停止過。

家庭收入很低的年代,買一台雙卡錄音機聽靡靡之音。開始流行的那會,幾百塊一盤遊戲卡,也有不少人寧願少吃少穿也要買。vhs錄像機和彩色電視機配合起來能看電影,就有人願意傾盡所有買來,隻為多看一眼自己喜歡的港台明星。動畫片vd賣十幾塊一張的時候,無數大學生把早餐都換成了一張張不過四十分鍾動畫還注水的碟片。

因此當年天價的md,一樣有人願意為之付出一切。那種心中對美好的熱切渴求,後來在互聯網上隨便能找到一切娛樂方式的年輕人們,或許永遠無法理解。同樣你也很難理解,在那個時代為了玩一個遊戲,別人有自己沒有,就拿著自己的遊戲站在風雪裏等一個鍾頭換遊戲玩的癡相。

那是屬於遊戲的萌芽時代的那些遊戲玩家們所獨有的記憶。

逝去了的就是逝去了的,經曆過的會將其當做最寶貴的東西珍藏,而沒有經曆過的,可能永遠也不會明白。

或許,對電子遊戲的向往,總結起來純粹就是覺得那裏有無限引人入勝的要素,想要投身其中。而md在那個時代,也的確有讓人驚豔的資本。

後來的玩家看遊戲機換代,展示畫麵出來那一瞬間,想倒吸一口涼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畫麵再炸裂,跟前代比起來還是有跡可循。比如ps3到ps4,僅僅停留在量變層麵,多邊形數量猛增但並無卵用。

這種所謂的進步,絕對不會像md第一次放在世人麵前,大家對比時感覺那麽沸騰:色彩從單調到豐富,畫麵從簡陋到絢麗,甚至音樂都不再是純粹的迷di,讓人有了渾厚之感。那是一種把華麗畫麵街機搬回家一樣的體驗,讓所有玩家都興奮到渾身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