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天地易勢,用兵易時

劉璋要進位蜀王的消息傳開,各大諸侯都起了心思。

漢室已亡數年,人心一直都在轉變,如今天下大勢已經漸漸分明,就看誰能最終擊敗群雄,定鼎天下了,這個時候稱帝不大妥當,稱王到是順理成章,也有必要。

不想當皇帝的主君,是得不到臣子的盡忠的。

因為你都沒有野心,那一大幫人跟著你還有什麽前途,不如早早散夥算了。

進位王爵就是個不錯的選擇,能讓手下的臣子們安心,看到希望,所以吳懿等人得到劉璋要稱王,才立刻進諫羅征也進位王爵,以保障他們的利益。

這也是羅征手下的臣子,第一位向他這個主君發出利益的訴求。

隻有賈詡、荀彧、法正等少部分人沒有吭氣,既沒有表示讚同,也沒有反應,這些人全是人類,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不想摻合到這種利益訴求上。

稱王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羅征有進位王爵的心思,他們自然會支持讚同。

但在沒有摸清羅征的真實意圖前,可就不好表這個態了。

特別是現在這個場合,更是不適合表態。

趙雲、許褚、高順、張遼、徐晃等統兵大將也沒有吭聲,這些人也不傻,就算是最不喜歡用腦子的許褚都能感覺到某些人的訴求,更何況別人。

不喜歡用腦是性格所致,可不代表人傻,這世上有誰是傻子。

這些人都是羅征軍事集團核心的參與者和執行者,也不想摻合這種利益訴求。

羅征將這種訴求暫時壓下,沒有拒絕,但也沒有讚同,就這麽放到一邊。

利益訴求不是拉幫結派,也不是結黨營私。有正常利益訴求是好事,說明這些人已經上了自己的戰車。再沒了別的心思,隻想跟著自己升官發財,這當然是好事。

不過,這個時候稱王,還是早了些。

畢竟羅征可不是劉璋,人家是漢室宗親,稱王合情合理。

軍議討論了未來年或幾年的軍和要略執行方案。軍隊的擴編計劃,地方郡縣的治情目標和士子的選拔任用等,主要是其他人在說,羅征在聽。

有不明白的,就當場問個明白。

需要反對的,就暫時擱下;需要同意的。就點頭拍板。

有同不意見,就當場提出來,讓所有人商議如何執行。

治一郡一縣比較簡單,治一國可就涉及到方方麵麵。這個時候,一個人的智慧再高也有考慮不到的地方,這就需要一幫能幹的臣子們群策群力,出謀劃策了。

所幸能參加今天軍議的。都是些真正有本事的人。

沒本事,隻會流溜拍的蠢材,在羅征手下沒有生存的土壤。

就算是麋芳這個趨炎附勢的家夥,也有他的長處,這兩年行商天下,給羅征弄來了不少關中和涼州地區急需的物資,順便也刺探到了不少的情報。

軍議結束,羅征留下了賈詡、荀彧、法正、成英等少數幾人。

幾人進了偏廳。各自入了席,又有親兵奉上清閑。

不是正規的軍議,氣氛就比較寬鬆。

羅征道:“方才隻議了下大致的戰略方向,具體的細節再碰碰,李傕苟延殘喘,究竟是什麽時候出兵司隸,我軍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洛陽的具體情況等等,都說說!”

賈詡道:“曹操已經統一中原,袁紹三兩年內也會平定河北,這兩人必有一戰。此乃大勢所趨,沒什麽好說的。在下以為,在袁紹舉兵南下中原之前,我軍不宜輕動,隻坐觀袁曹相爭即可,現在取司隸有害無益,實非智者所為!”

法正也道:“函穀關就是一道分水嶺,我軍不出函穀關,中間有李傕擋著,曹操和袁紹自然會沒有後顧之憂的放手一戰。我軍若是占據司隸,那就不一樣了,無論是曹操還是袁紹都會有所顧慮,不想被我軍揀了便宜,自然不中能放手一搏。甚至有可能,袁紹和曹操極有可能先聯合起來對付主公,至少也要讓我軍元氣大傷,再無力兵進關中,這兩人才有可能放手一戰。所以,在下讚同軍師之見,我軍隻需按兵不動,坐觀袁曹相爭即可。”

羅征目露讚賞,道:“孝直分析的一針見血,果真大才。”

連荀彧也少見的讚了一聲,“孝直高見!”

這番分析,不量針對大勢,而且還有對人心的精辟分析,可謂目光獨到。

法正忙謙虛道:“多蒙主公及軍師教導,在下不敢居功。”

成英也是有眼光的人,也點頭道:“軍師和孝直分析的及是,在下無異議。”

羅征思忖半晌,道:“既然大家都這麽認為,那就再讓李傕那廝再多蹦躂幾天,等袁紹舉兵南下時,再收拾這廝。不過,洛陽現在竟究是個什麽情況?”

成英答道:“李傕占據的洛陽周邊和河內諸地大約有兩百餘萬百姓,不過自董卓入京以來洛陽連年兵禍,百姓流失十分嚴重,特別是這兩年關中風調雨順,無兵災匪禍,幾乎每天都有數百上千的百姓舉家逃往關中。具體口數不得而知,不過就目前的情況看,李傕治下的百姓最多不會超過五十萬,根本就養不住李傕的數萬西涼亂軍,所以這廝才不得不經常劫掠曹操治下的陳留、潁川等地和南陽。”

“五十萬啊!”

羅征感慨道:“短短幾年,兩百餘萬百姓就銳減了七成以上,哎!”

荀彧道:“兵災隻是百姓遷徒的一部分原因,主公這些年也時常征戰不休,但治下百姓卻有增無減。其實說到底,還是看諸侯能否善待百姓,能否給百姓一條活路。主公對百姓之仁善天下少有,治下百姓賦稅少、勞役輕,又能吃飽穿暖,自然不會舉家外逃。李傕橫征暴斂,不思經略地方,百姓活不下去,自然要逃亡。”

成英也點頭道:“不光是百姓在大舉遷逃,李傕麾下的士兵也有不少逃跑的。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最多再過兩三年,李傕的數萬西涼亂軍最多能剩下一萬就不錯了。”

羅征蹙眉道:“曹操已有兗、豫、徐三州,那廝可不是個善茬,本將軍不取洛陽,但曹阿瞞那廝必未就會放過李傕,不能不防。”

賈詡道:“讓曹操取了洛陽也沒什麽,若果袁紹當真平定河北舉兵南下,曹操必然要盡起大軍北上迎敵,屆時無論孰勝孰負,主公自可以雷霆萬鈞之勢攻破洛陽,出虎牢關介入中原戰事。不管袁紹和曹操誰勝誰負,到時也必然會元氣大傷。”

羅征道:“袁術、劉表這些人呢,有沒有可能也趁機前來分一杯羹?”

法正道:“在下以為主公大可不必擔心這個,這些應該是曹操擔心的問題。曹操此人亦是不世之梟雄,中原本就是四戰之地,無險可守,曹操豈會把後背給袁術拿刀子捅。若正所料不差,曹操在兩三年內必然會滅掉袁術,甚至出兵南陽,奪了宛城,一舉將劉表的勢力趕到襄陽以南,如此才能放心的應付袁紹舉兵南下。”

羅征目露激賞道:“孝直一語中地,令本將軍茅塞頓開呐!”

法正連忙謙虛了幾句,立刻就覺得自己有些鋒芒畢露,又向賈詡看去,正好賈詡也看了過來,眼裏也隻有欣賞,這才稍稍放心。

羅征把手一揮,又道:“那就這樣了,接下來說說鮮卑人的事情,都說中部鮮卑有可能在開春大舉南下,究竟有沒有準信,若鮮卑人真的南下,又會出動多少兵馬?”

成英道:“根據來往漠北的商賈從大漠帶回的消息,鮮卑各部在入冬之前,就趕著牛羊牲口向彈汗山老營一帶遷徒,鮮卑人會出兵之事已經確定。”

賈詡道:“鮮卑逐草而生,部落太過分散,唯有有大的軍事行動時,那些分散較遠的部落才會往彈汗山老營一帶遷徒,以盡可能的集中起來,以免大軍出征,老營兵力空虛時為人所趁。既然各部鮮卑已經開始遷徒,那鮮卑人會出兵之事就確信無疑了。”

羅征沉聲道:“鮮卑人能出動多少兵馬南下?”

賈詡搖了搖頭,道:“這個就不好說了,中部鮮卑實力最盛,可戰這兵七萬。就算不會傾巢而出,但出動的兵力也不下於三萬,隻會多不會少。”

“至少三萬騎兵!”

羅征揉了揉眉心,道:“鮮卑人的騎兵戰鬥力尚在匈奴人和羌胡人之上,三萬騎兵可不是個小數目。騎兵不比步兵,隻要戰事失利,自可引而遠遁。擴軍需要時間,本將軍麾下加上河套的一萬雜胡騎兵,也不過兩萬騎兵。阻止鮮卑騎兵南下到不是問題,可如何殲滅鮮卑人的有生力量,還要商定出個可行的辦法來,諸位可有良策?”

荀彧道:“硬拚傷亡太大,唯有智取方可減少我軍傷亡。”

賈詡也道:“兵法雲,天地易勢,用兵易時。鮮卑人皆為騎兵,我軍若主動出擊就算能擊破鮮卑騎兵,也難將之主力殲滅,不如據險要以守待攻,消耗鮮卑人的銳氣,但戰場出現轉機,天地易勢時,再大擊反攻,則可一舉擊破鮮卑騎兵,北乘勢遠征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