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稱臣

長安,乾王府。

“主公!”

賈詡快步進了內堂,向羅征拱手施禮。

羅征擺擺手,問道:“如何,高幹可曾派人劫糧?”

賈詡道:“不出所料,糧隊剛出並州地界,便被劫走了。不過高幹還沒那個膽子明目張膽地劫我軍糧草,而是將數千大軍扮作山賊前來劫糧!”

羅征道:“可有人員傷亡?”

賈詡道:“不曾有人員傷亡。”

羅征這才鬆了口氣,道:“這便好,走吧,召集眾人商議出兵之事!”

賈詡答應一聲,立刻匆匆去了。

半月後,河套大營的五萬屯田兵接到調令,開始向采桑津集結。

與此同時,羅征譴使前往鄴城,一口咬定一萬石軍糧乃高幹派兵所劫,要求袁尚履行盟友之約,共同出兵討伐高幹,不出意外,袁尚絕拒了。

羅征也不在意,他隻是要個出兵的理由。

不管袁尚會否出兵,攻取並州是即定的戰略,不可更改。

猛虎酣睡臥榻之側,高幹又豈能不留意乾軍動靜,早在河套的五萬屯田兵向采桑津開始集結時,散布在河套和關中的細作就將消息傳到了晉陽。

高[?幹大驚失色,當即譴使前往長安,麵謁乾王羅征,詢問出兵緣由。

羅征扣下使者不放,於二月初親提三萬騎兵,經由河東北上,兵鋒直接界山。

高幹聞報再次大驚,這才反應過來羅征早有意取並州。之前的萬石軍糧完全是送上門來給自己搶的,為的也隻是找個足夠的理由出兵。堵袁尚之口罷了。

眼看羅征那凶徒已經親提大軍前來,情知無法善了。當即召一眾心腹商議對策。

消息傳到鄴城,審配、逢紀等人連袂上表魏王袁尚,以唇寒齒亡之由奏請袁尚出兵助高幹擊退羅征,然而袁尚早就把高幹恨死了,沒有在高幹劫糧後出兵攻打並州,就已經是仁至義盡了,哪還會再出兵救援,想也不想就否絕了這個提議。

審配、逢紀等隻能仰天長歎,隻覺心頭籠罩了一片黑壓壓的烏雲。

直到這個時候。審配等人才開始懷念袁紹時代。

袁紹雖然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至少還能夠顧全大局,比他兒子強多了。而袁尚根本就不顧大局,攤上這樣的一位主君,哪裏還有希望。

晉陽,高幹官邸。

“主公!”

部將鄧升凝聲道:“今乾王據雍、涼、司、朔、益、兗、豫、徐、青九州之地,及八百裏羌原、萬裏大漠、西域等地,治下士富民豐,兵強馬壯。帶甲不下六十萬,若天下三分則其二歸乾王,兵鋒之盛,莫能抵擋;戰旗所向。諸侯避易。我軍隻有萬餘兵馬,若負隅頑抗則無異以卵擊石,末將以為當及早歸降。以免與石俱焚!”

這話說出來,堂下大半人全都齊聲附議。全都讚同鄧升的提議。

鄧升等若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眼下羅征勢大。三分天下已得其二,袁紹死後,河北群龍無首,連曹操也被趕到了淮南苟延殘喘,天下再無人能抗。

若天下局勢不明,並州士族還有點其他的念想。

但如今羅征已有席卷天下之勢,再繼續頑抗下去可就有些不明智了。

此番羅征舉兵來攻,並州士族都不願與乾軍死磕,投降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高幹頓時大皺眉頭,冷幽幽的瞥了鄧升一眼。

“放屁!”

夏昭怒斥道:“大敵當前,爾等不思拒敵於國門,卻想著苟全性命,安知羞恥於?”

眾人全都別過頭,沒有人看高幹難看地臉色。

鄧升則絲毫不懼夏昭,昂然道:“夏昭將軍此言差矣,我軍隻有萬餘兵馬,拿什麽去抵擋羅征的數十萬大軍?若戰失利,則陷主公於何地?”

“這……”

夏昭被問的啞口無言,半晌說不出話來。

想反駁,卻又不知該如何反駁。

鄧升所言雖有誇張成分,但隻憑區區餘萬兵馬,別說擋住羅征的數十萬大軍,就算隻是河套的五萬屯田兵,也根本擋不住,況且羅征已經率親三萬鐵騎到了河東。

鄧升大義凜然道:“所以,末將以為,為主公計,我軍應該舉眾歸降乾王,如此乾王念主公歸降之誠,尚可坐領一方,若頑抗到底,必然會玉石俱焚!”

“放屁,簡直是放屁!”

夏昭氣的直喘粗氣,卻隻能罵娘,說不出反駁的理由來。

“請主公明斷!”

堂下大半武將和官員齊聲請命,來勢洶洶。

“這……”

高幹見了這等陣勢,臉色愈發難看。

這些人平日了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樣,不想羅征剛剛欲伐並州,這些牆頭草就迫不及待地跳出來逼自己投降,豈有此理,簡直是豈有此理!

然而不投降又能如何,正如鄧升所說,區區餘萬兵馬,又如何能擋羅征。

高幹雖然也有些野心,也想當個軍閥自己做主,但自知之明也還是有的,特別是麵對虎視天下的乾王羅征,知道自己根本就沒有反抗的餘力。

若袁尚不肯出兵救援,自己再怎麽頑抗也隻有死路一條。

指望袁尚出兵……

高幹就不由搖了搖頭,想想都覺得不可能。

眼看堂下兩撥人吵的不可開交,而讚成投降的占了絕對的上風,這樣的情形,就算自己想要拚死一戰,隻怕也無能為力了,將帥都不齊心,何以能為。

自己若與乾軍死磕,這些讚成投降的家夥絕對會搞出點事情來。

和羅征、曹操這樣的梟雄比起來,高幹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換了羅征和曹操,是絕對不可能被手下左右意誌的。

“罷了!”

高幹頹然揮了揮手,有氣無力道:“譴使前往界山去見羅征,幹願向乾王稱臣,務必要請乾王退兵,使我並州免於刀兵之禍!”

“遵命!”

堂下當即有人大聲應命,迅速起身離開。

“主公英明!”

讚成投降的文官武將全都齊聲稱頌,心裏也終於鬆了口氣。

還好,不用與乾軍拚命了。

“今日就到這裏!”

高幹起身擺了擺手,轉入後堂去了。

堂下眾人一邊交頭接耳,一邊紛紛起身,出了議事廳。未完待續……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