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歸理想
王寵惠受西方文化熏陶幾十年,最不能理解的是軍隊參與到主義之爭裏去,本該是政客們衣冠楚楚在議會裏拍桌子瞪眼睛尖牙利齒相互妥協解決的事偏要攪動著幾十萬上百萬軍人從肉體上消滅對方來實現,連累的國不寧民不安,在他看來實在是太野蠻太落後太愚蠢了。
聽到白崇禧要求國共兩黨部隊放棄黨派成見、團結抗日特別對胃口,跟隨眾人鼓掌後站起身來對著周恩來、白崇禧豎了豎大拇指進一步提出自己的建議:“很好,很好,你們兩黨的態度讓我們這些飽受內亂之苦的外交人員有了更足的底氣,希望一直這樣延續下去。
即便是將來趕跑了日本鬼子,兩黨因為治國理念發生衝突時也應該通過談判協商解決,哪怕十年八年總能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絕不能訴諸武力,以消滅對方換取自己的統治。
文明社會的軍隊是國家的武裝,隻忠誠於憲法和國家,不受政府更迭的影響。咱們從袁世凱小站練兵開始部隊就是私人武裝、黨派武裝,站在國家穩定的立場上我個人覺得都是不合適的,希望你們這些帶兵的有魄力進行改變,組成真正服從於國家的國防軍。”
他又對陳海鬆等將領們說:“民國以來老夫見識了太多軍閥混戰、骨肉相殘,實在讓人痛心疾首,老夫請求你們這些帶領千軍萬馬的將軍們以後不要陷入政治紛爭,把槍口指向昔日的戰友、善良的同袍,那將是民族的悲哀、國家的不幸、民主的湮滅、曆史的倒退。
每一個熱愛祖國的中華兒女,都有責任盡力維護國共兩黨兩軍團結合作的大好局麵。”
陳海鬆站在那聽著幾個大人物在那交換意見,很有感觸,抗日以來中國社會各界都在反思落後挨打的原因,站在各自的立場上提出各自的看法,像王寵惠這樣很多人把責任推到北洋時期軍閥混戰國共十年內戰上,強烈要求國共雙方放棄紛爭、整合出聯合政府、統一軍隊在國民政府領導下形成一個國家、一個領袖、一個主義,以減少內耗全力抗日挽救民族危亡。
甚至於共產國際也要求中共方麵完全服從統一戰線。要不是黨內早早製定了獨立自主開展敵後遊擊戰的政策、早早打發欽差大臣王明等人回了蘇聯,其造成的危害將是巨大的。
王老先生的願望無疑是美好的、善良的,可現實是殘酷的。蔣先生的防共、限共政策從來就沒有放棄過,而他自己頑固維護官僚資產階級、大地主階級的利益,從來沒有改變過剝削階級本質,無視身處飛速發展的科學民主時代繼續用腐朽沒落的封建製度管理中國。
依靠專製獨裁輕視工商、鄙視工農、漠視民生、仇視革命。不可能帶來社會的進步、國家的強盛、民眾的幸福。所以來自於21世紀的陳海鬆才會堅定不移地選擇加入能給中國帶來光明前程的共產黨陣營,即便是有這樣那樣的不足,終究是進步的力量、革命的力量。
他對眼前的三位國民黨方麵的高官還是很敬重的,應該算是品格高尚有思想有追求的中國人,然而由於出身、成長環境的影響。相對傳統的教育經曆、目前的地位仍然製約著他們的知識、見解,無法客觀審視中國社會的基本矛盾,自覺不自覺地站在統治集團利益上認可目前的社會製度,擔心外國侵略和國內工農運動損害自己和整個集團的利益。
滿足於既得利益,始終拿不出解決土地集中、六成以上人口赤貧、貪官汙吏橫行、國家建設停滯不前等現實問題的方案。他們和蔣先生的不同在於不希望武力解決思想的爭端,寄希望於共產黨的妥協和本黨的進步,漸進地消弭國內的矛盾,意識不到這根本不是兩黨的觀念衝突而是中國社會尖銳的階級矛盾的深刻反映。隻是被更加危急的民族矛盾所掩蓋。
這樣根深蒂固的階級立場不是三言兩語可以扭轉的。隻有當共產黨在自己的根據地裏建設起生產力高度發展、進步開明、遙遙領先於國統區的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才可以用鐵的事實來改變他們認識,用強大的實力來維護新製度下各階層民眾的利益。
他做出受教的樣子向王寵惠等敬禮表示敬意:“幾位老總心憂國事、愛國之情溢於言表,令我輩敬仰。所思所想都關乎國運、立意深刻、見解不凡,對我等多有教益。
我是讚成軍隊國有的,關鍵是代表國家的政府要能代表全體中國人民的利益。製定的國策、政策能給中國帶來富強、民族帶來團結、社會帶來進步、各階層人民帶來幸福,得到全體民眾的擁護。有了這樣的政府。不管是國軍還是八路軍建軍的宗旨都已實現,僅僅剩下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這個單一的任務。自然是要交給國家的。
不過這需要一個過程,有賴於作為執政黨的國民黨致力於發展經濟、解決貧困,致力於政治開明、推行民主,致力於社會進步、改善民生,致力於軍隊整訓、提高戰鬥力。在這幾方麵做好了,國共兩黨的分歧也就消失了,軍隊之間的對立也將隨之消除。
我們在這談再多也隻是建議,不如國民政府切實做出改變來的有意義,成立政治協商會議、整頓好後方秩序、推行減租減息、安頓好內遷民眾,建立起國防工業將有效地凝聚人心、緩和矛盾、增強國力。後方建設委員會已經成立並開始工作,我們期待著他發揮出指導作用。
共產黨作為中國社會重要的政治力量,歡迎國民黨發生的積極變化,也將在自己管理的幾個根據地裏積極探索富強中國的社會改造之路,當我們兩黨都把注意力集中到發展社會生產力、改造社會弊端、謀求民眾幸福時,我們就沒有心思防範對方了,防範別人不如自己實幹,隻有幹出成績才能展現出本黨主張的優越、製度的合理、政策的有效。
在我看來,國民黨已經慢了一步,在民主政權建設、民眾組織管理、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工商經濟發展、現代工業創辦、軍隊編製、戰法探索等方麵都落在了我黨我軍的後麵。
原因在於貴黨缺乏明確的發展規劃和具體計劃,實施有效管理的政策,不善於調動運用民眾的力量,缺乏深入一線踏實肯幹的基層幹部,這是北伐以後中國社會始終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貴黨有必要認識到這一點並加快加以完善,否則真的會差距明顯招致各界批評。
我感到現在這種狀況就挺好,中國需要的是發展,兩黨在各自區域內按自己的主張進行社會改造的具體實踐,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相互借鑒,既是一種競爭也是一種鞭策,促使我們拿出精力做對國家有益的事,而不是僅憑主義就否定對方、武力消滅對方。”
王寵惠這些官僚出身的幹部早已習慣於高高在上指點江山,對具體的社會問題缺乏了解或習以為常毫無應對的辦法,聽陳海鬆講了半天,又把責任推回到國民政府身上,似乎還在指責國民黨不幹正事、缺乏管理國家的能力、沒有資格代表整個國家,心裏很鬱悶。
倒是生活經曆坎坷、周旋於各路軍閥之中人老成精的徐永昌頗能理解共產黨方麵的顧慮和打算,暗暗佩服共產黨這招埋頭發展、用事實說話對策厲害,感慨地說:“健生兄、恩來兄,我們這些舊式軍人隻知道打仗,從來沒想過如何建設國家,海鬆和我們不同,誌向遠大!
我記得後方建設委員會就是他提議搞的,前方打仗後方建設相互促進,戰勝敵人的同時增加國力改善民生很有見地,可惜他不能親自參與,不過這條路是對的,我們這些老家夥應該全力支持。兩黨各自發展、和平競爭很有創意,很好地避免了雙方的矛盾維護了團結。
我們過去總是希望革命成功以後再發展經濟民生,結果是越革命經濟越受損、社會矛盾越激化,革命就要不停地延續、戰爭成了國家的主要工作、革命漸漸脫離了最初的理想。
海鬆年輕,沒有我們那樣的經曆,所以旁觀者清看到了中國社會的動亂根源在於普遍的貧窮和組織的混亂,給我們兩黨都提出了革命的新任務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這一觀點可以說是將近三十年中國革命的經驗總結,代表了中國革命者的覺醒,革命回到了最初的理想。
孫先生當年也有宏大的建國大綱,可是他沒有國家領導權和軍隊支持,付之東流。
閻錫山、李宗仁在山西、廣西也進行過這樣的探索,以保境安民為口號割據一方,發展本地區本團體的經濟軍事實力與政府對立,結果一省再強實力終究有限也都歸於失敗。
現在這一觀點上升為國家意誌就好辦多了,國家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大規模的建設,軍隊掩護建設、建設支援軍隊,形成良性循環,消除各階層各黨派之間的矛盾,從根本上消除社會動亂的根源,中國才能更安定、更團結、更有力量。
我算看出來了,共產黨裏呀有能人!咱們兩黨都是中國人都是為中國好,還是要團結要合作,海鬆做的好,不忘提醒國民黨搞建設、除弊端,這樣才不見外,才是合作的態度嘛!以後前線作戰後方建設少不了還得相互支援、共同進步,貴黨還要多幫忙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