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複燕京城是能否完全收複幽雲十六州中最重要的一場攻城戰,作為主帥的嶽飛沒有絲毫大意。
要知道,燕京城是幽雲十六州第一大城,遼國時期,燕京便一度比國都上京還要重要,雖說燕京城的規模不能與東京開封那等能容納百萬人口的超級巨城相提並論,但也能容納二十餘萬人口。
雖然宋軍隻有十二萬多士兵,這點人數是不可能同時把燕京所有城門圍死的,所以嶽飛隻打算主要攻打北門。
兩百多門紅夷大炮部署在距離城牆七八百米處,還有十門特製的臼炮在後方準備參戰。
臼炮,是一種身形短小的火炮。
因為其炮倍徑比較小而使得該型火炮可以獲得大射角,高弧線彈道(這一點被其後輩迫擊炮的得以很好的繼承),但是因為火炮寬口徑同時身管較短導致火藥無法在膛內充分燃燒,所以該炮初速較低,不過好的一點在於可以在較近的距離內發射較大當量的彈藥,說白了就是炮彈的破壞力更強。
最早的火炮,誕生於中國明朝的碗口銃,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臼炮代表。而在火炮被傳入西方後,在西方的軍事家手中,臼炮作為攻城的必備利器而廣泛裝備。
所以,對於過於堅固的燕京城,要是紅夷大炮沒有辦法的話,趙括就打算讓臼炮這個恐怖的攻城大殺器上場。
其實遼朝有些聰明人在得知大宋在西夏之戰中使用了火槍火炮這類火器後,在派人從大宋內部威逼利誘得到部分情報後,就開始自己進行仿造。
一方麵是為了應對女真人,另一方麵也是為了防備大宋,他們知道收複西夏的大宋,早晚會在去攻打燕雲十六州,隻是沒想到大宋動作這麽快,根本沒給他們任何時間。
至於遼朝工匠的仿製工作,隻能說是喜憂參半,火槍仿製出來要比大宋的大一圈,太重了根本沒用,火炮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過還好,遼朝畜牧資源豐富,可以用牲畜進行運輸,但別指望它有一定的機動性了。
所以在燕京城牆上,遼軍還是有二十多門彷製的紅夷大炮。
在發現大宋這邊準備火炮攻城後,遼軍將領下令首先開炮,打算轟擊部署過程中的大宋紅夷大炮。
在他看來,大宋紅夷大炮數量雖然多,但如果被自己的火炮在部署完成之前炮擊的話,哪怕宋軍撤退,也要損失近半火炮。
隻是他有些太想當然了,兩邊火藥的配比也是有很大差距的,而且錦衣衛的探子不是吃幹飯的,早已打聽出遼軍彷製的紅夷大炮的射程,它們隻有五六百米。
因此宋軍這兩百多門紅夷大炮都在遼軍彷製紅夷大炮的射程範圍之外,並且在遼軍開火後,直接瞄準對方的炮位,開炮反擊遼軍彷製紅夷大炮。
“轟轟轟!”
紅夷大炮發射出一枚枚開花彈,爆炸的開花彈炸得城牆上磚石飛濺,熾浪洶湧,平均每一枚開花彈爆炸,都能炸死炸傷五六名遼軍士兵,甚至有遼軍士兵直接被爆炸的熾浪從城牆上掀翻下來。
要知道,開花彈的威力在攻城上是實心炮彈的數倍。
很快燕京城牆上就有十多門紅夷大炮被大宋紅夷大炮摧毀,同時城牆上被炸死炸傷上千名遼軍士兵。
別看好像殺傷遼軍的數量不多,但要知道這隻是第一輪炮擊的時間罷了,嶽飛的目的是想讓紅夷大炮配合開花彈最大化的打擊遼軍守城士兵的士氣。
燕京北城牆上的遼軍士兵,有兩萬多人,其中五千是原先守在城內的那些遼軍步卒,其餘一萬五千多則是耶律淳帶進城的那些部族軍與京州軍。
在發現宋軍主攻北門後,耶律淳又抽調一萬人在城牆內部待命。
遼軍步卒是第一次遭遇紅夷大炮配合開花彈的轟擊,如此凶殘的場麵,讓久疏戰陣的他們無比慌亂,不少人甚至臉色煞白手腳僵直。
其實那些部族軍與京州軍也沒好多少,他們他們也同樣沒見過這種場麵,被宋軍炸得有些心理陰影,士氣有些低落。
另外上到狹小的城牆守城,不同於他們熟悉的騎在馬背上作戰方式,也讓他們束手束腳。
“轟!”一枚爆炸的開花彈,直接炸死三名,炸傷一名剛剛登城的遼軍士兵。
遼軍部族軍士兵自詡勇猛,不怕死亡,能與最凶殘的敵軍硬碰硬,並戰而勝之。但是,勇猛在爆炸的開花彈麵前,逞不了半點能,有的隻是深深的無力與畏懼。
他們不是畏懼死亡,在硬碰硬的正麵戰場上,戰死對他們而言是榮耀,可這般下了戰馬,在狹窄的城牆上,毫無還手之力的被炮彈炸死,太不值得了,太窩囊了,怎能不畏懼。
有兩百門紅夷大炮牽製,炸得城牆上遼軍士兵一片大亂,士氣全無,導致城牆上換位置的彷製紅夷大炮也不敢正常開炮,畢竟誰敢開炮泄漏位置,就會遭到重點打擊。
耶律淳在城牆內的耳洞中捶了一下牆頭。
“不行,不能這樣下去,雖然逃過來的西夏人給出的耳洞確實有用,但總不能等到宋軍攻到城牆下,我們再出去守城!”
“來人,去把那四十多門更大的火炮拉過來,我們要給宋人一個教訓!”
很快死傷部分遼軍士兵的情況下,這些看起來比紅夷大炮粗大幾乎一倍有餘的大炮被運了上來。
本來耶律淳想用這些理論上比宋軍紅夷大炮射程遠的火炮出其不意的攻擊宋軍將領,現在看來,隻能炮擊到紅夷大炮的位置。
在遼軍加強火炮部署完成之後,這四十多門大炮開始對遠方原本的宋軍炮兵陣地進行密集轟擊。
隻是,他們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嶽飛他們可是有望遠鏡的。
在察覺到城牆上遼軍的動向後,趙括通過更高倍數的炮兵望遠鏡仔細觀察,將這一情況告知了嶽飛。
因此,嶽飛立馬做出了一個誘敵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