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七章 進攻受阻 五

應該說匈奴軍隊的上上下下都對這一次進攻確實是寄於了很大的希望,一來是出戰的是生力軍,而且人數超過了六千人,比前兩次進攻都要多;二來是眾人都認為代軍的防線現在己經到了極限,隻差最後一步就可以攻破代軍的防線了。

但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因為第三次向代軍防線發動進攻的匈奴軍隊無論是在氣勢還是勁頭都遠不及前兩批匈奴軍隊,在代軍的猛烈打擊之下,還沒有衝到戰壕前,就有士兵向後退逃。幸好是冒頓布置下了督戰隊,連續斬殺了十餘名逃兵之後,總算是將匈奴軍隊的敗勢給止住。

而在後退無望的情況下,匈奴軍隊才免強打起精神,向代軍的防線再次發動了進攻,雖然這一次匈奴軍隊的勁頭稍好了一些,並且總算是突破了戰壕,殺到了代軍的防線前。不過在代軍的頑強防守之下,別說是突破代軍的防線,殺入代軍的營地裏,就連一個缺口都沒有打開。

論個人戰鬥力,匈奴士兵個個都是強悍的戰士,但做為一整支軍隊,匈奴軍隊的組織水平並不高,再加上匈奴士兵基本都是由普通牧民組成,並非職業、半職業軍人,盡管人人悍勇善戰,但整支軍隊的凝聚力棄不強,如果是打順風戰,當然是勇往直前,而在關係到本部落生死存亡的關建之戰時,也還同仇敵愾,但在戰場陷入逆境,或是久攻難下,傷亡慘重的時候,自然就勁頭不高了。

前兩次進攻的過程,這些匈奴士兵都看得清清楚楚,看著前兩批同伴在代軍的防線麵前碰得頭破血流,死傷無數,整個戰場上幾乎全是匈奴人馬的屍體,而退回來的士兵大半帶傷,無論是誰都不可能無動於衷,誰都知道這次遇到的對手並不惹。而這一場戰鬥並不是什麽保衛家園,保衛親人的戰鬥,隻不過是一場掠奪人口和財產的戰鬥,就算是突破了陣地,擊敗了敵人,戰利品也都被部落的族長、權貴分去了,輪到自己頭上的,少之又少。

盡管在開戰之前,冒頓許下了重獎,在一開始的時候,也確實是激起了不少匈奴士兵的鬥誌,但隨著戰事的進展,除了極少數匈奴士兵之外,絕大多數的匈奴士兵對這個重獎基本都不抱任何期望了,因為重獎雖好,還要有命去享受才行,而且能獲得這個重獎的人隻有一個,可別重獎沒得著,反而把自己的命給搭上了,自己在部落裏還有父母、妻孑、兒女,如果自已戰死在戰場,剩下的家人可就難過了,因此自然是更沒有人肯拚命了。要不是在匈奴的後陣中還有督戰隊在督戰,恐怕早就崩潰了,而盡管在督戰隊的督促之下,匈奴軍隊不敢後退了,但也沒有向前兩批軍隊那樣拚近全力進攻,而是想盡辦法在戰場上敷衍了事,隻求保住自己的性命。

不過匈奴軍隊雖然小心翼翼,但代軍卻不會客氣,各種弓箭、弩箭、石塊、標槍,統統向匈奴軍隊傾泄而來,同樣打得匈奴士兵傷死慘重,並沒有因為怯戰而減少了傷亡。

在代軍的陣地中,高原當然對戰況看得十分淸楚,經過了前兩場進攻失利之後,匈奴軍隊的鬥誌己經大幅的被削弱了,如果這個時候自己率軍出營,發動一次反擊,就可以輕易的擊敗匈奴大軍,取得一場勝利。

不過現在高原需要的並不是一場普通勝利,而是要徹底的擊潰匈奴大軍,讓匈奴軍隊無力再戰,隻有這樣,在白靈族大隊剩下的遷移路程中,才不會受到匈奴軍隊的威脅。

現在代軍和白靈族的戰士顯然都沒有做好最後決戰的準備。因此現在出擊,就算是擊敗了匈奴大軍,也並不足以取得一場全勝,也許可以迫使匈奴大軍退軍,但匈奴人還可以保存相當的實力,在途中還是可以隨時襲擊白靈族的大隊,這也是高原最擔心的事情。

因此高原並沒有下令軍隊出擊,隻是繼續守住陣地防線就行了,反正現在匈奴軍隊的士氣也已經大受影響,代軍離最後的勝利並不遠了。

而在對麵的匈奴陣列中,冒頓、還有眾部落首領們的臉色都不大好看,因為誰都看得出來,被眾人寄以了厚望的第三批進攻軍隊顯然是辜負了眾人的期望。而輔公衍就更為惱火了,他對人口財富並不感興趣,但目標遠比人口財富更為遠大,因此對於第三批進攻的匈奴軍隊的表現相當不滿,他當然也看得出來,第三批進攻的軍隊在精氣神上和前兩次出戰的軍隊完全不可同曰而語。

這也讓輔公衍非常不理解,為什麽同樣是匈奴軍隊,前兩支軍隊就可以打得氣勢如虹,人人奮勇,而第三批軍隊卻是這樣一付樣孑。因為輔公衍到底並不是專業的軍人,又缺少實戰的經驗,並不知道造成現在這種局麵的原因實際和前兩次進攻不成有直接的關糸,正是前兩次進攻勞而無功,又損失慘重,才讓第三批進攻的軍隊士氣低落,鬥誌全無。結果隻能胡思亂想了。

輔公衍首先想到的是會不會是因為各部落首領有意和自己過不去呢?故意派出較弱的士兵,或者在出戰之前告訴士兵,讓他們不要努力作戰。

不過輔公衍又仔細想了想,覺得這種可能性並不大,因為眾部落首領的目標和自己其實是一致是,就是要攻破代軍的防線,獲得戰利品,而且自己也不會和眾部落首領們爭奪戰利品,另外從聚集大軍到現在,匈奴軍隊己經為此付出了近一萬五千人的總大傷亡,而現在眼看著己經勝利在望了,眾部落首領不可能對此無動於衷,因此就更沒有道理為了拆自已的台,而有意消極怠戰。

如果不是故意拆自己的台,那麽又是為了什麽呢?輔公衍認為隻有一種可能了,就是前兩次出戰的匈奴的精銳軍隊,而第三次出戰的,是匈奴的二流軍隊,隻有這樣才能解釋清楚,為什麽這一次進攻和前兩次有天壤之別。

前兩次進攻退下來的匈奴士兵大約還有近四千人,還可以再戰鬥的士兵約有三千人左右,因此輔公衍認為,隻有將這三千人再投入到戰場上去,用這三千人的勇敢戰鬥的精神來鼓舞其他的士兵,提振他們的士氣。

其他的部落首領對輔公衍的這個提議也並沒有異議,畢竟到了這個時候,每一個部落首領者希望能夠馬上攻破代軍的防線,取得勝利。

於是冒頓立刻下令,命參加了前兩次進攻的三千士兵再次投入到戰鬥中,並且又從自己的直屬軍隊中又撥出兩千人,加入戰鬥,同時又嚴厲下令,凡事有作戰不利者,臨陣脫逃者,一率當場斬首。

當然,為了鼓舞眾人的士氣,冒頓還將自已開出的獎勵翻了一倍,第一個突破代軍防線的匈奴士兵將可以獲得一百匹馬,一千隻羊,五十匹布,五百名奴隸的獎勵。

而且獎勵的還不止是一個人,除了第一個突破代軍防線的匈奴士兵可以獲得這樣的重獎之外,後十名突破代軍防線的匈奴士兵也將可以得到二十匹馬,二百隻羊,十匹布,五十名奴隸的獎勵。這樣的獎勵雖然沒有第一個突破代軍防線的獎勵那樣豐厚,可以建立起一個小部落來,但也足以讓一個普通匈奴牧民的一家過上十分豐足的生活了。

這樣的重獎相加起來,就是一個部落首領,也是一筆重大的財富,因此各部落首領們也都不禁動容,看來為了取勝,冒頓真的是不惜血本了。

冒頓的見識畢竟要比其他部首領高出一線,對於其部首領來說,這一次出戰僅僅隻是為了爭奪戰利品而己,就算失利了,除了損失一些戰士之外,到也再沒有其他的損失了,回到部落裏照樣還當自己的族長。但對冒頓來說,這一次卻是自己鞏固單於之位的關建一戰。

因為冒頓的單於之位是從父親頭曼單於手裏搶奪來的,時間並不長,在匈奴部落中的威信力並不高,這一次出戰就有不少部落並沒有聽從冒頓的命令出兵,因此冒頓急需要一場勝利,並且掠奪到足夠的人口財富來鞏固自己的單於之位。而攻擊白靈族的遷移大隊,正符合冒頓的要求,這一戰的難度並不大,取勝也不費力,就可以獲得大量的人口財富。

但冒頓也沒有想到,原以為穩嬴的一戰,但戰事進行到了現在,匈奴軍隊己經傷亡近一萬五千人的兵力,這可是一個不算小的損失,同時也把冒頓逼上了絕路,因為必須要打贏這一戰,俘虜大量白靈族的人口和財富,隻有這樣才能讓隨自己出戰的各部落首領滿意,也能讓其他沒有隨自己出戰的部落首領服氣。而如果一戰失敗了,自己在匈奴部落中本來就不高的威信力將徹底**然無存,肯定是不可能保住單於的位置,而失位的單於,是隻有一個下場,那就是死。

冒頓當然不想死,而且更想保住自己的單於之位,甚致還想征服整個草原,建立起一個龐大而遼闊的匈奴帝國,因此冒頓才不惜代價,許下重獎,鼓勵匈奴士兵奮勇作戰,取得勝利。

於是就在冒頓的嚴逼加重獎之下,第四批進攻的匈奴軍隊終於集出發,再次投入到戰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