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菀由水漾兩個領著, 從後山門進入寺中,穿過一條栽滿青竹的小道,道上積雪落了一層又一層, 踩上去咯吱作響。
她今日特意穿了柳氏新製的鹿皮小靴,靴上綴著銀鏈相接的鈴鐺,行進間發出叮叮當當的脆響。
越往寺中走,香火氣越發濃鬱,人聲漸響。
鎮國寺不愧是大楚香火最鼎盛的佛寺, 哪怕這大雪連天, 前來求神拜佛的香客仍舊絡繹不絕。
穿過鱗次櫛比的佛殿,白菀遠遠便瞧見高聳佇立的燈樓, 燈樓側, 是一棵枝繁葉茂, 樹幹粗壯的榕樹, 樹上掛滿了紅色的綢帶, 正迎風招展。
白菀亦不信神佛,於她而言,求神拜佛不如拜自己, 但她至今也不知道, 究竟是誰將話本交到她的手上, 於她而言, 這是莫大的恩惠。
她就近在一處佛堂上了香, 繼而往燈樓去。
越靠近燈樓, 便能瞧見榕樹下圍著不少人, 有的手上拿著紅綢帶, 有的試圖將紅綢扔上樹頂,有的正墊著腳將綢帶係在樹枝上。
白菀走得近, 身側恰好有人要係紅綢,一枝樹椏被拉拽得垂落在她頭頂,支掉了她頭上的兜帽,落了她一頭雪。
綠漾連忙上來幫她拍雪,白菀反倒不急,伸手將枝上的紅綢帶拿起來看。
這條綢帶顏色鮮豔,墨跡清晰,瞧著應該係上去沒多久,隻是繩結已經鬆散,幾乎搖搖欲墜。
“願弟弟早日歸家”
紅綢上字跡娟秀,顯然是出自姑娘之手,隻是結尾的落款,吸引了她的注意。
落。
桑落?
白菀撚了撚粗糙的紅綢布,暗揣應當不會這麽巧。
“施主可要許個願?”
白菀循聲看過去,是個麵容清秀的小和尚,正雙手合十默念佛號,他的身側是支起的小攤子,攤上擺著一條條紅綢及筆墨紙硯,正有人俯在案上執筆寫願。
她淺笑著朝小和尚搖頭:“我所求的,菩薩給不了我。”
小和尚並未強求,又念了句佛號,道:“施主周身祥瑞,必能心想事成。”
白菀並沒再搭話,將紅綢鬆了的繩結係緊,才逆過熙攘許願的人群,往燈樓去。
她本想去頂樓,再瞧瞧霍硯給霍家人供的燈,可一跨入燈樓,便見正中的大堂內擺著法壇,靜淵在蒲團上盤腿正坐,雙目緊閉,額心紅痣殷紅似血,一手撚著佛珠,一手輕敲木魚,口中念著經文。
法壇兩側有許多香客肅立,他們雙手合十,無比虔誠地隨靜淵一道口念地藏經,而正對著他們的金身佛陀,高大而威嚴,自高處渺望眾生,滿臉慈悲憐憫。
水漾見白菀駐足,便朝綠漾使了個眼色,隨即綠漾便心領神會,轉身朝守門的沙彌走去。
兩人正低聲交談著,恰有幾位夫人也從門口進來,白菀側身給她們讓路。
兩位夫人一邊走,一邊唏噓。
“這是為趙大人做的超度法事吧?靜淵大師真是菩薩心腸啊。”
“唉,這趙大人也不知礙了那閹狗何事,竟落得這般下場。”
“聽說一家老小無一幸免,可憐呐。”
“那閹狗如此作惡多端怎還不下地獄!”
白菀靜靜地聽著,微翹的唇角漸漸抿直,藏在袖中的手悄然緊握,連水漾的臉色也有些難看。
幾位夫人漸行漸遠,綠漾才回轉過來,低聲對白菀耳語道:“夫人,那小和尚說,靜淵大師偶爾會為什麽人做超度法事,近年來已經成了習慣,周邊的香客是自發前來的。”
她說完,才發覺水漾在給自己使眼色,再看她二人臉色都不大好看,她差點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麽事。
白菀複又抬起頭,望向靜淵,她麵色沉凝聲音細弱:“霍硯今晨去哪兒了?”
水漾兩個對望一眼,隻能對白菀實話實說:“聽陳福說,掌印今日去了崇州知州,趙大人府上。”
白菀聽著水漾的話,眼瞼緩闔,卷翹的長睫輕顫。
所以,他今日不但替她買了口脂,還順帶殺了人,所以他才會在回來時沐浴更衣。
這是她頭一回直麵這樣的霍硯,她求生的本能在告訴她,這樣的霍硯很不對勁。
像什麽呢?
像是在預告,他即將要做的事情,極有可能會讓她怒火中燒。
白菀拚命在腦中仔細回想,回想霍硯在放魂燈時,念過的名字。
過了片刻後,頹然的垂下肩,她並不清楚霍硯的仇人都有誰。
霍家叛國案當年鬧得轟轟烈烈,白菀的父親寧國公在金鑾殿外跪求徹查,被先帝一紙罪書打回去,彼時白菀不過五歲。
白菀無意識用指甲扣動手爐上的紋樣,那天夜裏,明渠內載滿魂燈,燈影閃爍,如同九天銀河,一盞燈,一個人,而魂燈多如繁星,這麽多年過去,謀劃過霍家叛國案的朝臣官員,還剩幾個?
“夫人,掌印不管做什麽,總有他的緣由,”見白菀麵色惶惶,綠漾小心翼翼的替霍硯辯解,實際上這話她自己都不信。
白菀臉色慘白如紙,唯有唇色鮮紅,水光瀲灩的眼眸中,充斥著看不清的愁緒。
“白施主。”
白菀緩緩抬起頭,看清人時,眸中還帶著茫然。
是恰好結束法事走出來的靜淵。
靜淵雙手合十作揖:“施主若無別事,可否隨貧僧一道走走?”
白菀看著靜淵,她眼中的迷茫漸漸消散:“大師有話要說?”
靜淵麵上沒什麽表情,他唇角天然上翹,又常年受佛法浸**,周身縈繞著仙風道骨的縹緲之感。
靜淵隻做了個請的手勢,便率先走出門外,他腳步輕緩,行進間,身上紅底金線的袈裟在日光映襯下熠熠生輝,恍如佛光普照。
白菀並沒有猶豫多久,轉身看了眼頂天立地的佛像金身,細細看著它的悲憫相,隨後才轉身跟上靜淵。
外頭雪花飛舞,靜淵在榕樹下佇立,無聲仰望著滿樹紅綢,從他身邊經過的香客,無一不向他躬身做合十禮,靜淵卻也不厭其煩的一一頷首回禮。
靜淵伸手拉下一枝樹椏,隨意選了一條紅綢細細看,耳畔響起銀鈴脆音,他微側頭,緩聲道:“竹樓長久未住人,稍有些簡陋,不知施主可住得習慣?”
白菀在他身邊站定,掌心的銀手爐源源不斷的傳來熱意,驅散她由心底漫上來的寒,她柔柔笑了一下,道:“竹樓雅韻別致,處處一塵不染,可見時常有人打掃,談何簡陋。”
她看著靜淵泰然自若的將那條紅綢拆下來,守著小攤子的和尚上前接過紅綢,腳步匆匆往燈樓走去。
靜淵拍了拍手上的雪:“霍施主從不願旁人踏進竹樓半步,也隻能貧僧偶爾去掃灑,時間長久,並不如以往。”
白菀腦中紛亂,並沒有聽清靜淵的話。
她一遍又一遍回想起霍硯抓著她的手拍他的臉,他說下次若有何不滿,打這兒。
她在回憶中才看清,他眼底的真摯和篤定。
想起她臨出門時,霍硯垂首替她係帶的認真模樣。
又想起今晨,霍硯掀被起身時將她驚醒,他揉揉她的發,告訴她自己去去就回。
白菀隻覺得心尖漸漸窒緊,她一直都知道,霍硯行事隨意張揚,脾性乖戾難測,但他由來隻在一條路上堅定的走,那就是替霍家滿門報仇雪恨。
霍家滿門滅於栽贓通敵叛國,他便耐著性子,給每一個謀害過霍家的朝臣王親頭上安栽罪名,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讓他們和霍家一樣,包含冤屈,體會滿門抄斬的滋味。
可他的仇人,除卻朝中大臣,還有皇室。先帝雖死,但他子女猶在。
可他報完仇之後呢?
他周身罵名,能何去何從?
白菀陡然驚覺,她好像從未問過霍硯,他到底想要什麽,是天下大亂伏屍百萬後,登頂帝位掌權天下?還是隻想報仇之後,留下千瘡百孔的飄零大楚,孤身消散於人世間。
她想起霍硯抓著她的手往他臉上拍,他極有可能,選擇的是後者。
以自身為焚火,將屍骨累累堆積的王座燒得一幹二淨。
她為何會對他不滿?
在他眼裏,她將他視作利用對象,有朝一日他不再有利用價值時,她自然會對他不滿。
她為他的權柄而委身,倘若他死去,他帶來的便易自然不再。
所以,他認為她會憤怒,會不滿。
思及此,白菀隻覺得胸腔被一股酸澀充斥,惹得她眼睛跟著發酸。
她將這撲湧上來的愁緒,歸類為對自己日後生活的擔憂,她揉揉眼,掩飾一般隨口道:“我在二樓的書房裏,瞧見不少手抄佛經。”
在她陷入思緒中時,靜淵一直無聲地望著她,自然沒錯過她眼角沁出的清淚,隨即垂眼避過,答道:“昭順皇貴妃生前長齋禮佛,後山竹樓便是為其所建,霍施主幼時曾在竹樓住過一段時日,佛經均為他所謄抄,這許是受生母的影響,他也曾是虔誠的信徒吧。”
白菀眼瞳猝然放大,不可置信地瞪望著靜淵。
靜淵仿佛並不覺得她那驚愕的表情有什麽不對,仍舊神態自若地望著她,眸中古井無波。
昭順,是德宗霍惠妃的諡號。
霍硯,不是霍硯。
白菀眼睫微顫,眼下盈著淚,本就白淨的臉色幾乎慘白,於地上的雪同色,迎風落在她臉上的雪,受熱化成水,順著她臉頰滑進衣襟,寒涼激得她冷顫。
來鎮國寺前一天夜裏,他說。
他說,“真可惜,與娘娘青梅竹馬的不是咱家,娘娘想起的,也不是咱家。”
他說,“不過沒關係,娘娘生來便和咱家綁在一起,雖然中間險些錯位。”
白菀眼中的淚終究是潰堤,珠連滑落。
是了,他從來沒在她麵前掩藏過他的身份,他明明和真正的霍硯表現得那麽不一樣,隻需她稍稍對他在意一點,就能看出不對。
他不是霍硯,他是十皇子薑瑾,那個早該死在大火裏的薑瑾。
他是不曾與她青梅竹馬,可自她降生起,便與他定了娃娃親,所以,他說,她生來就和他是一體。
她怎麽就沒聽明白呢。
心裏的那一股酸澀徹底化苦,苦得白菀眉頭緊皺,眼淚不止,她微曲食指抵在齒間,發了狠的咬緊,試圖抑止住聲聲泣音。
因為他是薑瑾,所以他沒辦法原諒的,不止那些應該千刀萬剮的惡人,還有他自己。
霍惠妃為他甘飲鴆酒,真正的霍硯為他投身焚火,霍家滿門為他而滅。
所以,他肆意妄為,毫不介意惡名滿身,在他眼裏,自己亦是罪不可赦,他在肆意虐殺仇敵的同時,利刃也一刀一刀剜向自己。
他一身緋衣,何嚐不是一身鮮血淋漓。
白菀茫然的垂下頭,望著自己的小腹,如果,如果他要屠盡薑家人,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放過,那……
萬一她有孕,這孩子,身上也淌著他一半的血啊。
即便他不會要這孩子的命,可若他死了,她和孩子孤兒寡母,隻怕會被在旁虎視之人撕個粉碎。
霍硯不能死!
“我應該怎麽做?”白菀幾乎神魂遊離,一時間六神無主,哽咽著問靜淵,又似在問自己。
她能為霍硯,為她未來的孩子,做些什麽?
靜淵可以替他超度亡魂,減輕他滿身罪孽,她呢,她又能替他做些什麽?
靜淵卻搖了搖頭:“世間情愛,是累贅是枷鎖,也可以是救命良藥,單看施主心意如何,不必勉強。”
心意?
白菀有些茫然,繼而她看見自己手腕上的小葉紫檀手串,自覺明白過來,急急道:“我想請一尊菩薩回去,不知得如何做?”
靜淵依舊含笑搖頭:“施主雖佩佛珠,心中卻無神佛。”
白菀取下腕上的手串,頭一次體會到何為手足無措,她急道:“佛家講究心誠則靈,我若心誠,心中自會有神佛。”
看她著急,靜淵竟突然笑起來:“施主關心則亂,然則,善惡有果,神佛又如何比得上事在人為呢?”
白菀望著靜淵如炬的慧眼,被他額心灼目的紅痣晃得怔然。
良久,她垂首低低笑了一聲,兩滴淚無聲落入雪地中:“是,是我慌亂了,大師說得對。”
既然如此,他作惡,她便行善,以己功德消其罪業。
白菀撚了撚細小的佛珠,抬臉仰望著霧蒙蒙的天穹。
畢竟,他們由來便是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不是嗎?
白菀抬手抹去淚痕,將手串套回腕上,道:“我仍想請一尊菩薩回去,”繼而自嘲地笑笑:“若走投無路時,說不定臨時抱一抱佛腳也會有些用處。”
她說得坦然,這回靜淵未再拒絕,隻說會和他們一道回宮,屆時看過椒房殿適合供佛的位置,再定。
“施主可還要在寺中走走?”靜淵問。
白菀緩緩搖頭:“抱歉,我實在有些乏累。”
她不想再見任何人,她得回去抱一抱霍硯。
她提著裙子便往外走,動作之快讓自發站遠的水漾兩個差點反應不過來。
“施主可要再許個願?”靜淵望著她慌亂的背影,溫聲問道。
白菀腳下一頓,仰臉看著滿樹招展的紅綢,緩緩點了點頭。
作者有話要說:
在寫菀菀對掌印情感的變化,大概還有一章的樣子,寫完就回宮開殺戒了。晚上還有一章,應該能寫到回宮。(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