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分來到了1-1。

第三局就是BO3的最後一局,也是決勝局了。

此時,也恰好進入了中場休息的時間。

中場時間不長,約摸著隻有十五分鍾。選手們可以暫時走下舞台,回到休息室調整狀態。畢竟,坐在舞台上,帶上耳機,仍然是待在賽場上,難免會有種說不出的壓抑與焦灼。

選手進入中場休息,但解說席並不存在什麽中場。

為了過度這十幾分鍾,解說們除了造例刷一遍讚助商們的廣告。剩餘的大部分時間也不能停下來,必須不斷的說話,保持不冷場。

而說話的內容,大多也離不開剛剛結束的上一場比賽。

“馬上就要開始決勝局了,雙方還會拿出什麽新陣容嗎?”姚瑤琳發問道。

言下之意,還有什麽沒使出來的“大招”。

聞言,孫文武笑著搖了搖頭。

自己也是職業選手出身,對於“大招”的定義還是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往往就是拿出一些不常規的英雄,打對手一個出其不意。

但是“大招”是否能打出一個好的效果,往往還是取決於選手的執行力,和對手的應變能力。

“首先我們一定要明白——大招不是絕招。並不是說拿出大招,拿出秘密武器,就一定能贏的。失敗的例子,咱們在聯盟也見過了不少吧?‘放大招’本身就是一件冒險的行為,因為很有可能要去打與自己根本不擅長的陣容體係。其實大部分的隊伍並不會等到決勝局才拿出自己的秘密武器。這種BO3,往往會在第一局就壓製住對手先拿一分,提前為自己贏來賽點局。BO5的話,第一局往往是雙方的試探,到了第二局要拉開比分往往會放出秘密武器。”孫文武解釋道。

“確實。”

“而且,第一局Seven電競的百裏玄策體係,應該就是他們專門為這場比賽準備的秘密武器。效果不錯,但是執行力還差了一點。而Legend這邊,其實他們的思路很清晰,就是要前期結束比賽,可是上一局打的.......”

孫文武想了想,實在找不出一個恰當的形容詞去評價。若是在私下,還能說菜,但是解說席上,這可萬萬使不得。

忽然,導播的鏡頭從解說席切到了舞台上的選手席。

Legend的選手們居然整整齊齊的坐在位置上,而他們的教練,一個圓滾滾的中年男子站在他們的身旁,神情有些嚴肅。

觀眾們都不約而同的看了看右上角的時間。

明明距離決勝局開始還有好幾分鍾。

“Legend好像壓根就沒有下去啊!”姚瑤琳驚呼道。

算上休息室來回的時間,這麽短短幾分鍾根本是不夠的。顯然,Legend從未下場。

“好像確實沒有下去,Legend現在的氣氛應該非常焦灼吧!連中場休息都放棄了。”孫文武感慨道。還是第一次見到主動放棄中場休息的戰隊。

賽場上。

在眾人還未來得及起身時,孫小龍就走到了選手席。

這一次,眾人都摘下了耳機。溝通不再通過語音頻道,而是和平常一樣麵對麵。

“有人要去洗手間嗎?”

Legend現在氣勢無比低迷,回應孫小龍的是一片沉默。

“我再問一遍,有沒有?”

“沒有。”眾人紛紛答道。

“OK,那我們就沒有中場了。來回休息室,太浪費時間了。”

孫小龍掃了幾眼眾人,隨即收回了自己的視線,話鋒一轉,說道:“上一局我們輸在BP。陣容確實有些一塌糊塗,雖然打前期野區作戰,但是控製鏈極度不足,由於程咬金這個點被壓的很死,導致我們的視野根本打不開。這是我的問題。”

“然後關於下一場比賽,我們還是打前期快攻。”

“還是打快攻嗎?”高飛飛反問道,語氣中有些不自信。

上一局,拿到裴擒虎和薑子牙,還被對手前期結束了比賽。而且全程被壓著打,非常影響選手的心態。

洛雨臣望著舞台中央的獎杯,目光有些癡迷,語氣顫抖道:“已經是最後一場了。輸了,我們就要回家了。”

洛雨臣的聲音很小,仿佛在害怕某種東西。

“打後期。我們可能真的拖不過對麵。不是妄自菲薄,對麵可是打了一整個KOC‘加時賽’的隊伍啊!”周啟鋒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說道。語氣中滿滿的無奈。

打後期,無非就是打拖延,到了雙方都六神裝,經濟持平,複活甲用完,五五開。屆時,就是看誰團戰開的好,切入點好。

往往可以打到三四十分鍾,甚至更久。

顧競眉頭緊鎖,緩緩道:“通過超長加時賽耗盡對手的心力是Seven電競最擅長的。我們不能掉入他們的棋局。”

反觀Legend這邊,真的很少打到二十分鍾以上的比賽,次數屈指可數。若是真的拖到大後期,比的不僅僅是戰術、操作。更多的是心態。

孫小龍沒有接著二人的話說下去,而是主動將話題帶回了正軌,落回了實際:“下一局,還是Ban幹將莫邪。另一個Ban他們打野,馬可波羅。”

“關羽呢?Seven電競肯定是不會Ban關羽的。”洛雨臣質疑道。

“確實,他們不會Ban關羽。所以,隻要他們不Ban老夫子。”孫小龍望著洛雨臣,無比認真的說道。那雙不大的眼睛,此刻炯炯有神。

孫小龍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

“練了這麽久的老夫子,用了這麽多次了。關鍵時刻,你必須站出來了。”

雖然孫小龍沒有點名,但是Legend的所有人都知道,這話是對著洛雨臣說的。

“我們打雙切邊?”洛雨臣皺著眉頭道。

老夫子正是屬於切邊戰士。而劉亦川向來也是打切邊。這樣的陣容往往需要切邊先手開團,輔助保護雙C。而切邊先手開到誰,直接決定了團戰的成敗。

難道下一局孫小龍準備把寶都壓在雙邊身上了嗎?

思及至此,洛雨臣忽然感覺有些喘不過氣。

不料,孫小龍卻搖了搖頭,說道:“不,劉亦川打肉邊。這一局,洛雨臣上單牽製關羽,劉亦川走下支援前期團戰。”

“什麽?”

眾人都有些震驚。

劉亦川不是沒有打過肉邊,但打的確實有些屈才了,而且效果遠不如其拿到切邊英雄。相當於,從一個進攻型邊路轉換到一個輔助型邊路。

Legend的雙邊也是隊內互換了角色。

洛雨臣從肉邊轉到了切邊,相對的,劉亦川轉到了肉邊。

雖然都是邊路,但實際上卻是截然不同的邊路。

“你確定?”洛雨臣有些慌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