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皇帝最為信任的人,那絕不是皇子。
也不是張相。
更加不是朝廷中某位大臣。
而是眼前之人,高禾!
高禾照顧他衣食起居多年,知道建陽帝有哪些老.毛病,知道他喜愛哪個妃子,知道他的忌口。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什麽人刺殺建陽帝最有希望得手,那個人一定是高禾。
“高禾,你什麽意思?”
建陽帝眉頭緊皺,他不擔心皇子們在朝堂上結黨營私,反而他還希望看到這些局麵出現。
但他最不希望看到的是,自己身邊人和哪一位皇子走的過近。
“陛下,您是了解老奴的,老奴一生跟在您身邊。等到將來老奴也會去另外一個世界伺候您,今日老奴之所以開口說話,是因為張相所言不對。”
高禾跪下,認真說道。
他的聲音不急不慢,很是沉穩,能精準地落到每一個人耳朵裏。
“賑災也好,政事也罷,老奴生性愚鈍,這些事情一概不知。但是老奴知道一點,那就是認識何物為糠!”
“這東西在東宮最常見了。”
“自從南方水災愈演愈烈開始,東宮上下所有人都在貢米裏加上了一半的糠,以此來開源節流。”
“老奴也是之前給東宮送東西去的時候,才偶然得知。後來,太子擔心您心疼他們,所以叮囑老奴萬萬不可提及。”
“還望陛下恕罪。”
“你說什麽?”
聽到高禾的幾句話後,建陽帝臉色大變,他急忙命高禾起身。
“你說,東宮早就開始用糠代替食物了?以此來開源節流?”建陽帝一下子愣住。
他別說正餐,就算是宵夜都會準備上十幾道山珍海味,有些時候心情不好,一口沒吃就命人丟掉。
太子,竟然也受得了這些。
“沒錯。”
高禾點頭:“所以,老奴在聽到張相大人說太子分辨不出稻米和糠的時候,才會替太子打抱不平。”
建陽帝聞言,立馬起身,扶住太子的胳膊。
那雙眼睛中滿是熱淚。
“太子,當真?你,你當真早就開始服用糠了?”
不管如何,林璟都是他建陽帝的兒子。
聽到自己兒子過的日子如此委屈,任何一個父親不會心疼嗎?
建陽帝就算是貴為帝王,也會心疼。
“兒臣就是怕父皇會擔心。不過,也無妨,兒臣年輕力壯,吃些糠不礙事的。”
“吾兒,吾兒,朕錯怪你了啊。”
建陽帝老淚縱橫。
“陛下。”
張相看到一旁林玉急得跳腳,他知道不能任由事態發展下去。本來今日是為了彈劾林璟,鬧不好到最後,建陽帝還會賞賜林璟。
“陛下,太子為了開源節流做出如此犧牲,的確是我等佩服的事情!”
“可是,這並不能代表這次太子賑災事宜的失敗!”
“畢竟不是哪一位災民都像太子這般身強力壯,許多人早已虛弱不堪,若是服用糠,那......”
“是啊。”
林玉急忙上前:“太子的確值得我等學習,可是他這次也是失敗了。”
建陽帝收起心中的愧疚,他身為一個帝王,自然知道功過不相抵的事情。
“太子,災民手中都是糠的事情,你總得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吧。”
雖然聽起來還是質問林璟,但是言語中的情緒波動卻平靜了許多,不像先前那般咄咄逼人。
林璟點點頭:“父皇,兒臣的確是有話要說。在這之前,還請父皇給兒臣一些時間,兒臣想問問張相!”
“盡管說。”
“張相,你說我賑災不如你,質疑我用糠代替稻米,那我想問問張相,往年間賑災過程中災民死傷如何?”
“哼。”
張賀冷哼一聲:“這些東西在資料中都有記載,太子隻管去看便是。”
“我不看那些記載的數據。拿三年前南河港的暴.亂來說,張相負責派人鎮壓,給上來的報告中隻說死傷五人。然而,現如今的南河港墳包遍地,你如何解釋?”
“五年前,同樣也是水災。水災最嚴重的餘杭鎮死傷人數隻有二十多人。然而,據本宮調查所知,餘杭鎮外的靈江底下,屍骨近千!”
“西北旱災,光影城作為西北邊塞貿易第一大城,曆年來人山人海。經曆旱災一事後,如今那座城與鬼城又有什麽區別!然而報告中,受到旱災影響的光影城百姓不過十分之一。”
林璟冷冷一笑:“這些事情真假,隻需要父皇派人去調查一番,便能知道。張相,你先和本宮解釋解釋如何?”
張相臉色大變。
他不知道林璟是怎麽掌握這些東西的。
張相和寧王在盯著林璟犯錯的同時,林璟也暗中調查了許多事情。
他所說的都是事實,張相和寧王心知肚明。
“太子,你這倒打一耙的本事還真是讓人佩服,老夫的確要跟你學學。之前賑災事宜,陛下早已有了定論。哪怕陛下想要重新調查,也是明日的事情。和今天無關!”
“沒錯,陛下,咱們今日是來問責太子的。若是每次太子失職都以此當作借口,那簡直是無理取鬧。”林玉上前彈劾。
建陽帝點點頭,兩人所請不無道理。
一碼歸一碼,南方水災的事情,張相和寧王可並未插手其中。
“太子,你先說清楚南方水災災民為何會吃糠。至於你彈劾張相和寧王的事情,待到明日也不遲。”
建陽帝老了。
他身體和精力早就不複當年,現在稍微聽多一些就會頭疼無比,難以形容。
如果現在太子繼續彈劾張相的話。估計他會徹底崩潰的吧。
“父皇,兒臣先前質問張相的話,便和兒臣接下來的回答有關。”
林璟如實匯報。
他身為一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重生者,怎麽可能被張相和寧王兩個人玩死。
曆來,隻有他把別人玩死的份!
“哦?難道是你手底下有人貪汙亂來?”
“不。”
林璟搖搖頭。
聽到這話,建陽帝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他是故意給林璟找台階下。
隻要林璟答應下來,到時候隨便拉個人出來背鍋就行。
怎奈,林璟自己不上道!
“兒臣知曉此事。”
當眾人聽到林璟這個回答之後,林玉大喜。
張相卻並沒有像林玉那樣高興,因為在他看來,素來嚴謹小心的林璟,怎麽會出現這種致命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