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王霸之道——兩漢(1)

兩漢尤其是西漢,是中國的盛世,與唐朝一起,成為中國人值得驕傲的朝代。漢朝不僅保持和光大了秦朝開疆拓土的銳氣和氣魄,而且部分地繼續了先秦以來的文化繁榮,在製度建設上也多有成就,雖然王朝的統治者力圖在儒家的基礎上統一意識形態,但由於儒家學說本身在發展過程中就形成了一種開放的形態,所以無論在思想還是製度方麵,漢朝的狀況都不是絕對的一元體製。思想上,被奉為一尊的儒家實際上成了熔法家、黃老、陰陽和墨家於一爐的雜燴。而在社會的構成方麵,原來的文吏、儒生、俠士和殘存的貴族逐漸融合到了一起,形成了士大夫階層,而以士大夫為主幹的官僚體係,憑借選舉製度,在發展中逐漸形成自己相對獨立的品性,對君權構成了某種製約。最後在東漢末年,竟然發展成為官僚門閥,使得君主不得不讓渡更多的權力。東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睿,登基時居然要拉士族領袖王導一同坐床。門閥世族與君主分庭抗禮,一直成為南朝政治的一個特色。

一、郡縣製的最終確立

西漢開國,由於對秦朝教訓皮相的理解,認為不分封宗親是其早亡的一個原因,皇室受到威脅時,沒有宗室相助,孤立無援,所以,劉邦建國以後,部分地恢複了封建製,除了不得不分給反項(羽)政治同盟一些國土之外,將大片的土地分封給宗室親族。西漢初年的疆土,有約2/3是分封的,剩下的1/3依舊實行郡縣製。然而,在西周那樣的宗法製度已經不複存在的情況下,恢複封建製,哪怕是部分恢複,都是王朝的敗筆,因為這種間接統治的分封製,在本質上是與大一統帝國格格不入的。此後,劉邦和他的子孫們為了糾正這個錯誤,整整花費了四代人的工夫。

在劉邦、呂後的時代,王朝主要的精力用在了削平異姓王上。由於楚漢相爭時代滅楚聯盟的緣故,劉邦在開國之初,不得不把一部分國土封給一些聯盟性質的“功臣”,但是他在封疆伊始,就將這些異姓王國視為王朝最危險的潛在威脅,以各種非常手段,先後將這些異姓王滅掉。事實上,無論韓信、英布等人是否有反叛之心,他們的被滅是否有冤枉的成分,被鏟除都是他們必然的命運,除非他們先下手,顛覆劉家王朝。從政治格局的情勢而言,這些王國不滅,早晚都是中央王朝的不穩定因素,臥榻之旁有他人酣睡,自然會讓做皇帝的席不安眠。實際上,劉邦並沒有濫殺功臣的特別嗜好,蕭何、張良、曹參、陳平一千人腦袋都好好留在項上,而韓信等人的冤死,很大程度上由於他們有封國、有軍隊,其罪更多的也是所謂的懷璧其罪。

2進入文景時代,同姓王國成了最大的麻煩,賈誼的“眾建諸侯少其力”的策略,實際上已經打動了漢文帝的心,隻是那時削藩的步子邁得比較小而已。景帝時晁錯的削藩之策,雖然導致了七國之亂,卻是朝廷的削藩和諸侯的衛藩之間鬥爭的必然結果,朝廷的勝利,使得削藩進程大大推進,七國被削之後,對其他諸侯的控製也得到了加強。武帝時,推恩令的推行,使得幾乎所有的諸侯國都被削得很小,與郡相當,甚至還小,諸侯再也沒有能力反抗朝廷。而附益法的推行,則進一步架空了諸侯,將王國所有的權力都交給了朝廷派去的相,而相直接聽命於皇帝。至此,諸侯國跟郡實際上已經沒有任何區別,所以那時的奏章,就將郡國並稱,到此,郡縣製取得了完全的勝利。

二、皇帝製度的健全與完善

漢朝代秦而起,以反秦政為號召,但承襲的卻是秦朝的製度。劉邦打敗項羽之後,直接襲承秦始皇始創的皇帝製度,自稱為皇帝。顯然,皇帝這個囊括三皇五帝的名號,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劉邦的虛榮心。皇帝製度經過漢朝的修補和完善,初具規模,為後世所遵循。由於秦朝二世而亡,典章製度大多失傳,因此我們難以完全確認哪些製度和稱謂是秦已經有的,哪些是漢朝首創的,但漢朝對皇帝製度有所修補是可以肯定的。所以,隻能籠統地將秦漢的皇帝製度在此處加以完整的介紹。

1.名號

名號是製度的要件,劉邦采用皇帝作為自己的名號之後,皇帝以及相關的稱謂也就豐富起來。皇帝自稱為“朕”,臣子稱之為“陛下”,所在曰“行在”,居處曰“禁中”,所至曰“幸”,所進曰“禦”,皇帝的大印叫“璽”,辦公處曰“省中”,車駕曰“乘輿”。皇帝的命令則分為四等,一日策,用於冊封諸侯王和任免三公;二日製,用於發布重**令;三日詔,用於發布日常公告;四曰敕,指一些特殊指令。皇帝的正妻曰皇後,父曰太上皇(這可以確認是劉邦首創的),母曰皇太後,子曰皇子,皇子被選為儲君(繼承人)則曰皇太子,皇帝的女兒曰公主,孫曰皇孫。這些稱謂,一直為後世所通用。

2.後宮製度

秦始皇後宮嬪妃達萬人以上,後宮製度理應在秦朝已經確立,但由於文獻的缺乏,其內部的架構和等級、名號已無從考察。漢初,劉邦的後宮除皇後之外,有夫人、美人,以及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稱號的嬪妃(包括宮女)。後經多代增益,至漢元帝演變為:昭儀、婕妤(音魚)、經娥、傛華、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長使、少使、五官、順長、無涓3、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第一等的昭儀爵位與諸侯王相等,位比丞相,下等的無涓以下也等於百石之官。不過,宮內的官爵都是虛名,所有的等級待遇都隻能在禁中的咫尺之地展示,沒有絲毫的政治權力。隻有漢代的皇後有所不同,可能是由於那時男女之大防還沒有後來那麽森嚴,女子地位還比較高,號稱母儀天下的皇後,還可以擁有自己的官署,皇後不僅與皇帝一樣,參與對天地、宗廟、眾神和四時的祭祀,而且在名義上也要參與某些國家事務。所以,皇後所在中宮設有一個機構,有一係列的官吏。秦朝的中宮官見於記載的有兩種,一是詹事,二是將行。西漢時中宮官有詹事(又名中少府),負責宮中事務;將行(不久改為大長秋),負責對外事務;中太仆,管車馬輿服;中宮衛尉,負責皇後的警衛。他們之下各有令、丞以及宦官和士兵。在西漢,皇後的屬官還由正常人擔任,到了東漢時期,由於儒學的流行,男女之隔開始講究,中宮官被裁並,主要負責官員隻剩下了大長秋一個,而且所有官員均由宦官擔任。

相應地,漢代的皇太後不僅有自己的宮殿,還有自己的官屬,主要官員有三:一是長信詹事(因太後居長信宮故得名,景帝時改為長信少府)、太仆和衛尉,以及下屬的令丞。漢代號稱以孝治天下,所以太後三卿地位要比皇後官屬要高。由於女人往往比較長壽,一代的太後沒有死,第二代的太後又出來了,漢哀帝時有四個太皇太後和皇太後,因而設置了四套官屬。與皇後官屬基本是擺設不同,當皇帝尚幼,太後掌權時,皇太後身邊的官員往往會很有實權。

3.東宮製度

東宮製度就是皇帝預先確定繼承人,即預立太子、配備官屬的製度,因太子所居被稱為東宮而得名。東宮製度的核心是皇位的繼承。曆來,繼承製度有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的兩套慣例。秦得天下,秦始皇進一步確立父死子繼的原則,但由於對自己壽數過於自信,生前沒有預立繼承人,結果在出行中突然死亡,趙高乘機擁立秦二世胡亥,害死長子扶蘇,釀成帝製曆史上的第一次繼承風波,恰恰這個繼位的人,在曆史上又是公認的無能,加速了秦朝的滅亡。鑒於這個教訓,漢高祖劉邦尚在楚漢相爭之際,就預立長子劉盈為太子,以穩定人心。事實上,預立太子,確立東宮製度,用當時人的話來說,主要是為了宗廟社稷,穩固國本。就是說,預先確定繼承人,防止覬覦皇位產生的風波,以便最大限度地減少因權力交接而導致的政治動**。

東宮製度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繼承原則,二是師保體係,三是東4宮屬官。兩漢實行的繼承原則,在名義上是傳子基礎上的嫡長製,奉行子憑母貴的慣例,以嫡長子繼承皇位。但是,實際實行起來,由於各種原因,例外太多。據統計,在兩漢除開國皇帝以外的20個皇帝中,隻有6人是以嫡長身份入繼大統的。但無論什麽身份,多數繼承人都有過預先做太子的經曆。太子是王朝的繼承人、未來的皇帝,所以,他們的教育必須得到非常的重視。據《通典》記載,早在商周時代,太子就有師保(《通典》卷30),漢代的太子配有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作為太子日常教育的師傅,負責太子的品行培養和知識傳授。兩漢太子的師傅,一般都選那些老成有德之人擔任,多數是所謂的碩儒,很多人出身五經博士,或者是現任的博士。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者擔任太子師傅成為一種慣例,皇帝還額外地派些五經博士為太子講經。太傅和少傅手下,分別有門大夫、庶子、洗馬、舍人等屬官,負責協助師傅的教育工作。除師保之外,東宮還配有負責日常事務的官署,主事者為詹事,其下有令、丞、仆若幹,這些官員都是太子的屬官,為太子服務。在某種意義上,這一套官製也是一個微型的政府,好讓太子練習政務。

擔任太子的師傅和屬官,就當時而言當然沒有什麽權力,但由於太子是未來的皇帝,所以,凡是擔任過太子屬官的人,尤其是當過太子師傅的,待到太子掌權以後,仕途的前景都相當好,從前的師傅後來位列三公者不在少數。後世幹脆發展成這樣一種傾向,即太子師傅由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臣、重臣兼任,一方麵讓這些重臣跟儲君掛上關係,以確保其地位;一方麵皇帝則是用太子的師傅這種名義來酬謝重臣,讓他們擁有皇帝兒子的教師的名義,以示禮敬,一是為了拉近關係——變成準自家人,二是使其地位也變得非同一般,皇帝兒子的老師,連皇帝也必須加以禮敬。但太子實際的教育,卻不一定由他們來承擔,太子的傅、保,部分地成為了皇帝酬功的虛銜。

預立太子、安排東宮製度,本意是使權力的交接傳遞更加順暢,減少動**,但在實際運作中,預立太子之後往往又會導致另一種矛盾的產生。當太子已經成年,而老皇帝遲遲不肯故去的時候,事情往往會變得微妙起來,一個想要早日接班,一個卻當仁不讓地戀棧,這時老的往往猜疑心要加重,而小的野心會加大,如果有人從中挑撥,那麽很容易就會發生父子相爭的悲劇,漢武帝時的衛太子和武帝之間的衝突,就是一例。不僅如此,由於東宮之設,無形之中使在皇帝之外出現了另一個隱形的但卻是未來可期的權5力中心,各種勢力為了在未來占據有利的位置,不僅紛紛介入確立太子的過程,都想讓與自己親近的皇子成為儲君,而且利用各種途徑對太子施加影響,而繼承製度名義上的原則與實際操作的分離,也給了各種勢力可乘之機,為權力交替增添了變數。因此,圍繞著繼承問題,廢立風波幾乎無休無止,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悲喜劇。

漢武帝晚年,迷信方術,其寵臣江充與衛太子(衛皇後所生)關係不好,生怕漢武帝死後太子即位對他不利,所以謊稱太子以巫蠱害皇帝,企圖使皇帝早點死去,好繼承皇位。漢武帝聽信讒言,令江充掘東宮尋找證據,於是逼得衛太子起兵反抗,殺掉江充,父子之間長安城一場血戰,最後太子被迫自殺,死後被諡為戾太子。

4.宦官製度

宮廷裏出現閹割了的男人,恐怕在中國曆史很悠久,據說早在商朝就已經有了。恐怕對於非基督教的東方民族而言,也是一個共性的現象,在古代的埃及、印度和土耳其的宮廷裏,都有閹人的身影。換言之,凡是實行多妻製的古代國家,為了滿足帝王私欲,都可能實行宦官製度,既滿足伺候自己和眾多配偶的需要(如果僅僅用宮女,體力不夠),又保持帝王性方麵的獨占的地位,也可以說,宦官或者說閹官的產生,是東方**王權體製的一種衍生物。

宦官的來源有多種,一是源於宮刑,漢時宮刑可以代替死刑,受了宮刑的往住就被安排進宮做宦官,比如司馬遷因替李陵說話而得罪,又沒有錢贖罪,接受宮刑之後,進宮做了中書令。二是源於進獻,有些地方的人家,為了討好皇室,將男孩從小閹割進獻宮廷。三是源於俘虜,朝廷在與某些叛亂群體和少數民族作戰時,俘虜的對方半成年人,往往將之閹割,送進宮來做宦官。

然而,宮裏有閹人是一回事,將這些閹人安排官職、設立相應的機構直至衍生成一種製度則又是一回事,這需要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一般來說,帝王集權程度越高,宦官的地位也就越高,到了戰國時期,宦官的作用已經很搶眼了,地位也相當顯赫,某些著名的曆史人物的發跡,往往都與宦官有著密切的關係,比如商鞅、藺相如,其出人頭地均緣於宦者的推薦,藺相如甚至還是宦者的門客。秦朝的趙高,將戰國以來的宦者的威風發展到了頂點,居然可以左右皇位,讓權術大師、丞相李斯也保不住吃飯的家夥。但是,這些宦者的地位與權勢往往是通過他們跟君主特殊的個人關係獲得的,直到西漢,宦官還不能形成一個係統,更談不上在政治權力的格局中有一席之地。西漢雖然宮裏的中朝官權力逐漸增6大,但中朝官往往兼用正常人,尤其是權力集中的尚書台,多為士人的領地,其他如皇帝侍從,也基本上要找士人,所以,宦官一時還難以憑借權力而形成係統,特別是形成影響政局的勢力,有些具有權勢的中朝官職雖然也任用閹人,但經常是由那些犯了過錯的前士人擔任,如司馬遷因李陵得罪,受宮刑之後就擔任過中書令(尚書台首領,用正常人叫尚書令,用閹人叫中書令),但這些人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行為方式上,實際上依然屬於士人。 小說.中國政治製度史導論(第2版) 最新章節第11章 王霸之道——兩漢(1) 網址:html/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