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材料革命

最高航速24.6節,最高維持時限為100分鍾。汽輪機完好,鍋爐艙一切完好。

三聯裝炮塔最大射程1.2萬米,有效射程八千米。

有效射程內,射擊穩定性好。最大射速1.5分鍾每發。

整艦結構完好,主結構完好。沒有出現破壞性損害。

好呀好呀,光緒拿著從光緒島發回二次加密電報,親自翻譯後高興得整夜沒睡。沒想到實在是沒想到,工業基礎薄弱的大清竟然能夠一次測試成功。

三聯裝火炮、新動力帶來的高航速,加上外飄的大西洋型艦首……哦不,現在已經叫做中華型艦首。對於較西方更容易上浪的垂直艦首,新式的中華型外飄型艦首除了不容易上浪而提高艦船穩定性而更好適應更惡劣的海況條件外,長長而尖削的曲線剪刀型首柱呈一種適合於賽跑的態勢,在海上能劈開海浪前進以減小波浪阻力。如以,保證了艦船的強大動力能最大限度地轉換為高航速。加高的高艦橋設計,使指揮和駕駛人員擁有更好的視野。瘦長的艦體也有效的減少的受彈麵積。

這些還隻是從外型上能看到的,中華型艦首對於西方工業實力強大的國家而言仿製不是問題,就算是三聯裝火炮都不是問題。可是沒有火炮延時裝置的三聯裝火炮會因為著彈點的散射而失去實用效能。所以,軍艦內部使用的液壓退製技術、火炮延時裝置、背負式炮塔結構、小水密艙設計,重點防護的概念以及最關鍵的汽輪機技術才是中國可以挑戰世界的底氣。

這個時代已經不是人多就是力量大的冷兵器時代,武器的優劣往往決定的戰場的走向。速度更快,火力更強就成了海軍艦船的設計目的。終於,泱泱中華在光緒的帶領下,依靠著洞穿未來百年海軍的眼光,集中著全世界未來精英,調集了國內最頂尖的工人。調集了大清所有財力物力……終於,可以引領世界海軍技術的葫蘆島號試驗艦出現了。可惜的是,它還不能展示在世人麵前。因為一但它的現世必然會引起包括世界第一海軍的英國,和欲挑戰英國的德法兩國。以及不幹心屈居一隅的美國人來強奪。大清還沒有到可以反抗的時候。所以,它隻能靜悄悄的出現,然後靜悄悄的離開。正如即將進行的抗沉性實驗,那是實實在在用305毫米的炮彈打在葫蘆島身上。目的就是模仿軍艦在受彈後的生存能力。而且這種實驗可能還不指進行一次,因為部分數據需要重複測試。

為了能保住葫蘆島號這艘花費了93萬餘兩白銀建造的,還是國內成本價的軍艦,一向穩重的程誠都直言不諱說光緒浪費國帑,就連原本還叫囂著要造個百十艘後去打英國的吳德仁都開始在後麵說光緒就是個敗家子。就連劉步蟾、鄧世昌這些老北洋軍官看光緒的眼睛都是紅的。有甚者如馮祁之類已經直接搬到葫蘆島號上,說要與艦同沉。

抗沉性試驗是必須要進行的,因為這點不能等到戰場上再進行。“這是對海軍將士生命的不負責任。也是對未來戰列艦的設計做前期的實驗。也是在鍛煉我們的艦船打撈能力。”光緒的話很好的安撫了激動的海軍,讓海軍帶著無比的遺憾,和帶著對未來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才出現的戰列艦的期待,開始著手準備對葫蘆島號試驗艦的抗沉性試驗。

光緒一遍又一遍的翻來覆去的看著電報,怎麽看怎麽高興。就算第二天登上火車時還黑著眼圈的光緒依然是一臉笑嘻嘻的模樣。

有最好的巡洋艦自然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就算隻是試驗艦,也代表了大清未來海軍的戰鬥力。高興之餘也有人帶著深深的擔憂。比如,同樣看過電報的王士珍和唐紹儀。

唐紹儀認為,這種軍艦的出現就意味著清國的科技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這一定會引起世界各國的警惕,也必將會導致引進外國技術和派出留學生方麵出現困難,必竟現在大清可是滿世界說自己哪都不行。

而王士珍擔憂的卻是這種軍艦過於強大的性能。誰都知道這艘軍艦是為了將來對日作戰用的,但是它的出現必然會引起山西方各國的注意。就算是大清戰勝了日本,大清的海軍在英法等國麵前依然是弱小的。一但西方列強想要強行取得該艦的相關技術,大清該如何應對呢?

問題也許會很麻煩,但卻不是急事。至少對日戰事爆發前,光緒有把握能保守這個秘密。必竟相關的設計製造單位,負責安保的可是冷峻的特工和皇家憲兵。日本的六六艦隊眼下可是眼中釘肉中刺。先把艦造出來,等打贏了日本再說吧。

當然試驗也不是沒有發現問題。船軸有點過熱出現卡頓,右側船體隔艙梁發生變形導致相關的三個水密艙失效,兩座主炮塔的減震彈簧中的八個中有三個失效,一個液壓退製器密封蓋螺栓斷裂而出現漏油……雖然都是不致命問題。但切切實實對艦支有著長遠的影響。光緒島上參與試驗的技術人員還在檢討原因和改善辦法的時候,光緒卻從電報裏出現的最為核心的問題――材料。

船軸過熱是因為材料耐熱性不好熱膨脹係數高,艙梁變形是因為材料強度不夠,螺栓斷裂估計跟材料抗衝擊能力有關。雖然葫蘆島號上用的是剛剛研製出來的高性能鎳鋼,雖然鎳鋼的材料性能能達到設計要求,但材料的質地的均勻性才是考驗工業能力的重要指標。光緒相信,等他們對問題部件的材料進行試驗後一定能得到這個結論。這個不是光緒自吹,這年頭能比他更懂材料的還沒出現。自己這個原本即將去德國工作的高級工程師可不是蓋的。

說到材料,光緒腦子裏現在全是材料的牌號。彈簧鋼、軸承鋼、碳素鋼、合金鋼、甚至光緒現在考慮幹脆將艦殼換成不鏽鋼。高性能的金屬材料,就算後世那都是各個國家最頂級的軍事機密。因為更高性能的材料和特殊材料都是為了某些軍事用途而產生的,也因為有些這些新型的材料,也使得很多科學幻想想成了現實。比如現在同樣在光緒島上研製飛機的那波人遲遲不能成功,不就是因為發動機的材料還不能承受航空動力所需要的高壓嗎?

當然對於各國還是頂級軍事機密的材料當然不是他這個民用機械工程師所能知道的,但後世那些已經軍品淘汰成民品的材料那光緒可是心知肚明。隨便從其中拿出一款材料那都是這些世界上最頂尖的材料,光緒不僅知道材料成份。還知道材料的製造工藝。但問題也就出現在工藝這一塊。

誰都知道尖頂的材料要依靠頂尖的生產工藝,同樣頂尖的生產工藝也能生產出尖頂的材料。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可光緒知道的這些材料可都是用後世的那些工藝生產出來的,現在的生產工藝還達不到生產這些材料的條件。就比如集中了大清全國之力的亞洲礦業下屬的奉天鋼廠,現在年產也不過一百萬多噸。後世隨便哪家鋼廠也能達到。不是沒有錢擴大生產,不是沒有足夠的材料,這就是生產工藝的限製。同樣,也是工藝決定了材料質地的均勻性。不過一切都沒關係,這不有光緒在嘛,光緒腦子裏可有著經過無數次檢驗過後最精典的各項工藝。而工藝對應的設備都已經在科學院開始研發,有著光緒提供的準確的理論做依據,有著以國家財力做後盾,有掠奪計劃做引導,設備的出現也就時間問題。

光緒腦子裏太多可適用的材料。卻知道是不是大清現在軍工能力所能夠生產出來的,不然不要說是鎳鋼,鎢鋼、錳鋼光緒現在就可以拿出來生產。而針對葫蘆島號出現問題,所以光緒一頭紮進了葫蘆島造船廠。軍艦是這個世界上建造的最大的武器,也是一個國家軍事能力的最高體現。自然是一個國家生產工藝和生產能力的最高展示。想要了解這個國家最高的加工能力,海軍造船廠無疑是最好的檢驗地點。

三天,整整三天。光緒不理廠外事務,就一腦門子紮在廠子裏。每一台設備都要親眼觀看操作,有些看不明白了地方會更要自己動手,甚至親自參與到生產設備的保養當中。就因為光緒想要了解生產能力和條件的第一首資料,以便於他拿出最合適的材料。

這三天裏。光緒仿佛回到了那個為了研發新項目而沒日沒夜鑽設備,擰螺絲的日子。與工人們一起喝著粗茶沫子談論著設備的性能,與技術員們敞著衣襟討論著新設備的應用,拍著桌子與工程師們爭論的新的設計……沒人知道眼前這個就是大清國的皇帝,工人們以為是新來的沒有架子的技術員,技術員以為是江南造船廠派來學習的工程師。而工程師則認為他可能是科學員派來做技術支持的研究員。三天裏,光緒沒有離開廠子一步。渴了涼開水,餓了大食堂,三天的相處下來,大家對平易近人的李明本人的技術能力是相當的佩服。而知道光緒身份的人卻是無比緊張。這幾天裏能上班的都是查過八輩祖宗的,但凡有些疑問或是表現未達上無佳的能不來的一律放假。最痛苦的就是楊東子,光緒不許他派侍衛,而他又不能不派。結果,那些小心翼翼四下潛伏的像極了小偷的保鏢們,一但解釋不清楚就可能挨揍,最後幹脆撤了。

三天來,光緒對海軍造船廠的工業能力有了較為全麵的了解,一些腦子裏能立刻拿出來的數據都拿出來了。一項項關於工藝要求的數據要求被寫成文件,一份份關於材料成份的內容也被記錄下來。全新的工藝構思,全新的製造方法,全新的金屬性能分析讓所有人在目瞪口呆的同時,對新技術的應用投入了更的熱情。

不得不說的是,這時的中國人是淳樸的、是善良的,沒有更多利益糾葛的中國人更多的是想通過更精湛的技術能力來證明自己比別人更強。

直到三天後,捧著拂塵的寇連材原本還想悄悄的找回皇上就是了。可在工廠數名主管的陪同下跑遍了整個工廠都沒能找著皇上,一心急的他就在廠子裏大叫:“皇上,俄國公使求見,唐大人讓奴才請皇上回行宮。”

狗屁行宮,就一排火車廂,光緒直接住進廠子裏。連駐地都沒找。

“哦,俄國有決定了是嗎?”

才從機床裏走出來的光緒一臉油汙站的在寇連材麵前,寇連材竟沒能一下子認出來:“回皇上話,朝廷大事奴才哪裏知道。唐大人隻是讓奴才急請皇上回行宮議事。”

說罷,寇連材突然大哭起來:“皇上,您這是怎麽了?怎麽搞成這模樣了?”寇連材忙用衣襟給皇上擦臉,邊擦邊對旁邊的工廠主官們罵道:“你們都是死人呀,這是咱大清國的皇上。你們的衣襟比皇上的還幹淨,這些奴才們就是這麽伺候的?”

“閉嘴,你是朕禦前的人。如此這般啼哭,讓天下人如何看待朕。”光緒一擺臉子,打落寇連材給他擦臉的手:“這就沐浴更衣。”

工廠內簡陋的大浴室內,寇連材非要堅持把光著屁股的光緒全身看個通透。就算光緒說再看就要把他給斬首。寇連材也要等到確認皇上沒有受傷才行。身上到是沒傷,兩隻手到是傷了不少。寇連材氣鼓鼓的出了澡堂的門,隔著大門光緒都能聽見寇連材的罵聲。

當沐浴完畢,一身龍袍的光緒再次出現在大家麵前,這些整日嘻嘻哈哈的人才真正相信。那個光著膀子跟他們一起鑽機床的原來真的是皇上。

“都免禮起來吧。”光緒笑嘻嘻的走到不久前還在跟他叫板技術的工程師麵前:“剛剛跟你談到的對齒輪表麵進行滲碳和表麵淬火的事情,你下去多做幾次試驗,到底咱們兩誰說的對用事實來證明。不要總是相當然的認為可行性不高就不去實驗。你是工程師,你應該明白技術的改進和創新就是要建立在失敗上的。成本那不是你們應該考慮的問題,因為那是朕的事。你們要做的就是生產出最佳性能的產品。明白了嗎?”

能與皇上一起鑽機床,那可是幾輩才能修來的福氣?激動的工程師開始語無倫次:“草民一定多皇恩,以報效試驗。”說完又連忙擺手:“不是不是……”

“真想報效皇恩。那就把東西搞出來。”光緒轉而對所有人說:“試驗艦的測試很快就要結束了,新的造艦任務馬上也要下來了,大家要盡快完成設備的保養。大家都知道,日本人從西方列強購買的軍艦明年就要回來了。他們的軍艦回來要幹什麽相信大家也都清楚。而大清的軍艦卻都是些老艦,所以大清海軍能不能保家衛國就看你們能不能把新軍艦趕在日本軍艦回來前造好。大清是否會重蹈大東溝的覆轍,就取決與你們之手了。”

“草民等。一定不負皇恩。”

“立刻對二、三、四號船塢進行全封閉改造,對所有設備進行保養,為新艦的建造做好一切準備。”光緒很滿意的走了。

光緒本來就是想以一個技術員的身份靜悄悄的來也靜悄悄的走,隻是為了把自己腦中最先進的技術潛移默化的傳授出去。作為技術出身的人很清楚,能說服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技術去打敗他們。一但用權勢去壓。得來的隻有反效果。而這突如其來而短暫的政治秀卻很成功,光緒相信隻要材料和技術充足,一定能在一年內同時建成四艘新艦。這不會是什麽奇跡,對於一個能在全是石頭的海島上種出西瓜的民族來說,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

歐洲從工業革命開始了崛起,西方文明第一次走在了中華文明的前麵。都說工業很重要,但隻有回到這個時代才能真正明白。其實歐洲人自稱的工業革命不過是自吹自擂的說法。

從古自今以來,工具的一次改進就會帶來社會的一次進步。而每一次更優秀的工具的出現其實就是一次對材料的改進,從木器到石器、從青銅到鐵器,性能越來越好的材料支撐起更加先進的工藝,而先進的工藝也就帶來了性能更優秀的材料。直到合金出現了,也就有了大炮有了巨艦。後世更是從鋼鐵過渡到了鋁合金,更是出現了矽材料的應用。合金的應用不過百年,人類就從地上走進了太空。

沒有什麽工業革命,隻有事實上的材料革命。而今天,大清的材料革命已經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