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紛亂
光緒還沒打開,好家夥,夠厚的。這是一道李鴻章要仿洋人開辦銀行的折了,寫道如今大清的現狀,財政艱難,如果開辦銀行就可以集天下財富為朝廷所用。並詳細講述了銀行的好處及開辦方法章程等等,連相關的人員、地點事無巨細寫的是一個清清楚楚。而他上這道折子的主要目的是,以北洋的名義先行開辦一家試行並為北洋籌措經費。
光緒轉眼一想就明白了,李鴻章這樣做才是真正的保密。一則,開辦銀行這麽大的事肯定會驚動朝中大小官員,這年頭凡是跟洋人沾著邊的東西,反對人無論清流還是保守派肯定的很多的,所以上的是密折,如果慈禧點頭同意,朝中大小官員定不會逆了太後的意思,加上光緒自己肯定不會反對,那這事就能成。二則開辦銀行的折子是上呈太後的,無論太後同意與否,最終都會將折子交給光緒自己來處理,這樣就於光緒無關,太後不會心疑其它。就算是太後不同意而且直接招來軍機大臣商議,或都退回李鴻章,這都與光緒沒什麽關係。
這時慈禧說話了:“這是哀家三天前收到的,隻有哀家看過。哀家看寫的還有些個兒意思。皇上怎麽看呀?”
光緒站起來,裝成思考的樣子在房間內快速踱步而行。光緒這下明白了,三天前收到的也就是,李鴻章看到朕下旨要檢閱八旗後呈上的。加上確實寫的是不錯,這樣一來,慈禧就會猶豫,按下不動。而八旗子弟的現狀李鴻章很清楚,檢閱的結果太後肯定不滿意。當然不論八旗兵現狀如何,光緒也會讓太後不滿意。這樣一來折子就會到光緒手上正好給光緒說話的機會。看來呀這朝中為官之人都是一個個人精,揣測上意都是很有一套的。不過將國家經濟表述的如此清楚,他老李再厲害也寫不出來。嗯,肯定是找槍手了。
“李中堂說的好呀,如今朝廷財政艱難,國家每年收入的8000多萬兩銀子,根本填不滿朝廷這個窟窿,就連親爸爸的過大壽修園子的錢,還得四處張羅。李中堂無時不為朝廷分憂,忠心可嘉。兒臣以為不必以北洋的名義了,就直接以朝廷的名義來辦。不然等李鴻章將銀行辦好了,朝廷又接手過來還不讓各地督撫認對朝廷有異議。就如折子上說的先在直隸試辦,如果好再擴大。以兒臣之見,有一則,這銀行絕對不能讓洋人摻和。一但讓洋人參於進來,怕事又辦的不那麽回事了。”
“真如李鴻章說的那樣好?”慈禧還是有些猶豫,這權術她可說是中國自古來的第一人。可關係到國家經濟展布就不是她在行的了。
“好不好兒臣不知道,但有一點。尤其是這各省的厘金,說穿了就是地方督撫和各級大小官員的小金庫,地方督撫手握經濟大權,每年實際稅收比朝廷多了兩倍還不止,這對朝廷來說不得不防呀。”光緒指著折子中的一句話:“親爸爸請看這句話。以洋人銀行為例,各地將稅金都直接存入國家的銀行。如真能辦到,這樣一來地方就沒有了再收火耗厘金的借口,就斷了各督撫的財源而且是名正言順。可以集天下財富為朝廷所用。沒錢什麽事都辦不了,如此各督撫隻能心向朝廷。”
要取消厘金,實際上就是中央向地方收權,單單隻是這一點,就必將觸動激化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施行起來困難重重。如果能借老太太的手來辦這件事,以老太太的手段也許須要點時間,但十有八九能成。
“心向朝廷?”慈禧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而這句也是她最為關心的。洪楊之亂之時,由於朝廷無力撲滅叛亂,隻能讓各地督撫自行集餉練兵,終成尾大不掉之勢。如果一家銀行能收天下財權,到真有利於朝廷的統治。慈禧還是有些猶豫的問道:“真的能成?”
“畢竟朝廷還有大義名份,不論地方如何想法,誰還敢真的明著違抗朝廷旨意。兒臣想不如就依李鴻章所言,先在直隸試試。一則先看看成效。二則也給朝廷一個進退的空間。親爸爸以為如何?”不等慈禧說話,光緒想趁熱打鐵:“兒臣前幾日以鐵路之事堵各國公使之口,不如將它真的給辦起來。兒臣想呀,這鐵路修好了,各地方總不能給鐵路設卡設局子吧。以朝廷的名義與洋人合辦,這錢還不都到朝廷裏來了?”
慈禧歎了口氣:“這銀行就先辦起來吧,鐵路之事先緩緩,哀家還要好好想想。皇帝呀,治大國如烹小鮮,朝局以穩為重呀。”
光緒裝出一副很是受教的樣子:“兒臣明白。”
處理國家大小事務,不是在朝堂。大臣們都明白,真決定國策的地方是慈寧宮,而軍機處不過是個傳達的地方。上朝不過是簽個到應應景的。如同走走過場。可今天光緒接連頒布的三道聖旨讓所有在場的大臣一片茫然。
“昨日考教八旗,結果令人心寒。昔日無敵的八旗鐵騎已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之中。朕深感國家無強兵不能謂之以強國。朕今日昭告天下:凡年齡在18至25歲,身體健康的男性均可報名參加新軍。報名細則另行公布。”
“現當整齊幣製之際,擬由戶部設立,參閱各國銀行章程,斟酌損益,迅即辦起銀行,以為財幣流轉總匯之所。以前期準備的800萬兩白銀以本,以戶部歲入為擔保。成立大清銀行。先行在直隸地區試行。擬林啟兆出任大清銀行總辦,立即前往京城麵聖。”
“兵部尚書孫毓汶視察豐台大營及京畿周邊防務。朕親自前住北洋視察淮軍及北洋水師。擬於光緒十八年六月十八日前往,著北洋大臣李鴻章準備接駕。”
一時間朝野震動,總理衙門中守舊的頑固派,由其是孫毓汶更是在當天下午就像慈寧宮遞了牌子。他們公開認為開設銀行會造成混亂,有動搖“國本”之虞。禦史們更是上表“官設銀行,流弊宜防”的奏折。對於奏折,光緒一律留中不發。而去慈禧告狀的先是慈禧以皇上親政為由推了出來,然而慈禧也經不起人多。去的人多了,慈禧隻能招來軍機大臣發了一通脾氣:“皇上辦這新軍新學,這錢都是皇上從內務府拿的內努銀子,要是誰能拿出錢來辦這新軍新學,哀家就不辦這銀行。”
慈禧這句話下來,徹底的讓保守派沒話說了。這些人爭權奪勢,營私舞弊行,正要幹些個實事可都不在行了。可這些人也沒死心,想著法的多方刁難。這些指責和刁難集中體現在諸如利益的分配、總行所在地、政府與銀行的關係以及領導權等方麵。特別是聖旨上提到的800萬兩的本金來源,更是讓光緒跑到慈禧那去解釋。這筆錢其實就是禦膳房假菜案和日後牽連出來的各項貪瀆案,抄家所得的各項珍玩古董交給李鴻章讓他變買折成的現銀。
“親爸爸,朝廷已有多年未給北洋撥付一兩餉銀。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總不能讓將士們平時都餓著肚子吧。那樣真打起仗來還有誰為朝廷用力。兒臣也是想著為北洋籌措點餉銀。可沒想李鴻章這人到是忠心不二,不僅未貪未這筆銀子,到還讓他想出來個為朝廷賺錢的法子。這李鴻章舉薦的林啟兆兒臣已讓他進京來,到時還請親爸爸見見。”
這錢的來源其實慈禧早就知道,這宮內朝中大小事務哪件事有她不知道的。慈禧之所以將光緒招來,隻是想看看他會不會跟自個兒說實話。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光緒的所作所為讓慈禧有些擔心。臣工們的折子依然每天都會送來,光緒本人也隔三差五的來陪著說說話,問問政務。可以說現在朝廷上的事還是慈禧說的算的,光緒也依著慈禧的意思來辦。可一但關係到新軍之事,光緒就一定會依著自個兒的意思來辦。這也許是年少之人的意氣用事,慈禧本來是沒有在意,慈禧也想著為祖宗守著這若大的基業。隻是她心裏總有一種說不清的感覺。
“李鴻章的忠心哀家是明白的。這林啟兆哀家就不見了。皇上看著得用就用起來吧。
“就當給兒臣把把關?”
“好吧,哀家就見見吧。”
光緒的聖旨一頒布,朝廷就開始為光緒出巡做準備。行程、隨行人員、禮儀等等一大堆各種各樣的事務開始安排下去,光緒隻交待了不要擾民,就不再過問。這些事反正有禮部官員安排。不過光緒在這特別提到了冷峻,要求必須將這人帶上。
而中國將要開辦自己的銀行一事也傳到了各國駐華公使的耳朵裏,第一個插手此事的是英國人,大清的海關總稅務司赫德。赫德上折說清國無須自己辦銀行,大英帝國的匯豐銀行在大清各地均有業務,匯豐銀行也有良好的信譽。以匯豐銀行代理大清銀行相關事宜,可避免重複建設。而這份折子竟然還讓總理衙門鄭重其事的呈報給光緒,氣的光緒晚飯都沒吃。緊隨英國其後的是帝俄。其它還有法、奧兩國,它們公然向清政府提出歸並合辦的要求。此時美國尚未在華設立銀行,因而密切關注大清此次開辦銀行的相關事宜。
國家中央銀行對於金融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調節貨幣供應量、穩定幣值。集中保管銀行的準備金,並對它們發放貸款,充當“最後貸款者”。同時為國家提供金融服務,代理國庫,代理發行政府債券,為政府籌集資金;代表政府參加國際金融組織和各種國際金融活動等等。如此重要的道理,這滿朝官員竟然沒有一個能明白的,到是外地督撫如張之洞,劉一坤等人均上表支持,還希望能開辦至各省,以利錢糧流通。不過這些督撫都提到一個類似的要求:以他們現有的作為基礎。
作為一個的後世的人怎麽能不明白國家中央銀行的重要性。對於各地督撫所提到的事情,反正一時半會還靠不上邊,暫且擱置一邊。對於他國反對之聲光緒不可能置之不理。不過這一次光緒再次祭出他的法寶——修鐵路。
由於離出巡還有些日子,光緒接見了英美俄德四國公使,開門見山的就提出了關於鐵路修建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