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陳慕武“猜測”出來的最有可能的核反應原理,愛丁頓臉上的表情不能說是失落,隻是感覺不管是反應物也好還是產物也好,都和自己曾經想象的不一樣。
但他再轉念一想又很快釋然,之所以說物理學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科學,不正是因為所有理論都應該要通過實驗的檢驗,才能被稱作正確的理論嗎?
隻是沒有出現氦-4而已,又不是沒有出現核聚變反應,而且如果真如陳慕武所說的話,那麽不論是發現氚原子核,還是發現氦-3,都能算是一件不小的成就了。
“陳,你是說,氘原子核和氘原子核在一起發生了聚變反應,產生了一個氚原子核?但這個反應是不是質量和電荷量都不守恒?”
來不及失落,愛丁頓的大腦已經重新回歸到了思考的狀態。
“對的,目前來看確實不守恒,”陳慕武點了點頭,“所以在這個反應完成後的產物除了氚之外,還要再多添一個質子,這樣一來反應前後的相對原子質量一個是2+2,一個是3+1,都是4;而前後的電荷量也都是+2,質量和電荷量都變得守恒起來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教授您認為那個由阿爾法粒子和氮原子發生核嬗變生成的質子和氧-17,其真實來源應該是另外一個反應,也就是剛剛說過的氘和氘聚變生成一個氚還有一個質子。”
在粒子加速器上所做的實驗到了這裏,勉強能夠算是告一段落。
但如果陳慕武的手下有任勞任怨努力搬磚的學生的話,這個實驗其實還能更進一步。
比如說用氘原子核去轟擊純的不含氘原子的氯化銨,以及用質子去轟擊不含氫原子隻含有氘原子的氘代氯化銨。
還有就是用被加速過的阿爾法粒子去轟擊氯化銨,看阿爾法粒子是不是能從氯化銨的晶格中精準命中裏麵的氮原子,進而發生核嬗變。
但現在正值卡文迪許實驗室的暑假期間,學生們和工作人員都放了假,陳慕武的身邊沒有什麽人可用。
總不能把正留在劍橋大學準備結婚的卡皮察給拉到實驗室裏當壯丁吧?那麽做可就太不地道了。
好在,陳慕武和愛丁頓的這篇實驗論文還不急著發表,他們隻是為了先搞清楚太陽當中的核反應方程是什麽,現在已經有了大致的方向,所以也就不再為了保證嚴謹性而急著進行下一步的驗證性實驗。
古代的射箭高手可以做到一箭雙雕,而現在的實驗高手陳慕武,也是可以做到在一個實驗當中,同時發現兩個核反應的方程式。
這讓從康沃爾郡海邊就開始期待結果的愛丁頓有些左右為難:“陳,現在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氘原子和氘原子能夠聚變產生氚原子,也能和氫原子聚變產生氦-3原子。
“那你說我們頭頂上的太陽,裏麵發生的到底是哪一種反應?”
陳慕武很想直接告訴他是後者,但他又沒辦法把話說的言之鑿鑿。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我覺得我們需要先精確測量氚原子和氦-3原子這兩種新發現的原子的精確原子質量,然後才能確定這兩個反應是否都是前後存在有質量虧損的釋放能量的反應。
“測量精確原子質量這件事,卡文迪許實驗室裏有人比我們要熟練而且高明得多。
“我這就試著給阿斯頓教授拍一封電報,希望他能夠提前結束休假,回到劍橋大學幫我們對這兩種新發現的原子質量做一個精確測量。”
其實完全用不著那麽麻煩,因為對目前的人類物理學水平而言,想要獲得原子精確質量的唯一辦法,就是用質譜儀。
如果把接在粒子加速器末端的雲霧室換下,換上質譜儀,就能通過獲得的數據計算得出氚和氦-3的精確質量。
隻要接受過高等教育培訓,並且有一定量的實驗基礎的人,誰都完全有能力來做這件事,包括卡文迪許實驗室的代理主任陳慕武,但事情總要講究一個權威性。
阿斯頓的實驗生涯中,測量了上百個元素及其同位素的精確原子質量,並把這些數據寫進書籍裏麵發表了出去。
而且他身上又有著諾貝爾化學獎還有卡文迪許實驗室這兩道光環的加持,一直以來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們,都以阿斯頓的數據為自己做實驗時的標準,將其奉為圭臬。
讓阿斯頓教授來測量這些數據,能讓二人的實驗更有說服力。
陳慕武這麽做,絕對是為了實驗著想,而不是他覺得連著幾天不是在做實驗、就是在去做實驗的路上有些疲憊,想要偷幾天的懶。
向愛丁頓解釋了自己的想法以後,對方很讚同陳慕武的觀點:“陳,你還是留在實驗室裏,繼續整理實驗的數據吧,我自己也幫不上什麽忙,這個電報局還是我去好了。”
愛丁頓完全遵循了陳慕武的想法,在電報的末尾,他還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兩個人一起邀請,總要比一個人的分量更重一點。
愛丁頓很快去而複返,等他回來之後,發現陳慕武正對著打字機的鍵盤瘋狂輸出。
“你這又是在幹什麽?寫論文嗎?”
“不不不,”陳慕武在盲打的同時不忘朝著愛丁頓搖了搖頭,“我給《自然》周刊的編輯部寫一封快訊,告訴他們卡文迪許實驗室剛剛又發現了新的兩種同位素。”
卡文迪許實驗室是英國物理學研究的最高聖地,對這所研究機構最信任,最無條件接受實驗室裏論文投稿,並會以最快的速度將論文發表的,不是皇家學院的《自然科學會報》,而是另外一本期刊《自然》。
卡文迪許實驗室和《自然》雜誌的關係這麽好,離不開兩代人結下的善緣。
早期,盧瑟福的大量投稿,讓這本期刊聲名鵲起。
而後來他先後掌管的曼徹斯特維多利亞大學和劍橋大學的實驗室,在實驗室裏取得的成果也是源源不斷地向《自然》供稿。
後來,卡文迪許實驗室裏又橫空出世了一個陳慕武,更是繼承了乃師身上的優點,隔三差五就給《自然》投一篇稿,宣布實驗室裏又有了哪些新的成果和發現。
世界上第一台粒子加速器成功建造的新聞,就是通過《自然》第一個向全世界宣告的。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靠著盧瑟福和陳慕武,《自然》周刊在科學雜誌界的地位不斷升高,他們當然也要反過來對卡文迪許實驗室格外優待。
到現在基本上所有實驗室裏送過去的論文和快訊,基本上一周之內就能刊登在《自然》的顯著位置上。
陳慕武現在寫的就是一封快訊,他不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就寫好一篇論文,也完全沒必要。
他要做的就是通過《自然》周刊這個平台,向全世界公布劍橋大學的愛丁頓教授和他自己,又發現了氫和氦這兩種元素的各一種新同位素即可。
至於怎麽發現的暫不贅述,敬請期待更加詳細而具體的論文發表之後,自然就能夠知曉了。
打完字的陳慕武,把紙從打字機上取了下來,遞給愛丁頓讓他過目。
“教授,您看看,這上麵還缺什麽內容需要補充嗎?”
“陳,這些實驗,還有實驗後的具體分析,不全都是你一個人做的嗎?你沒必要帶上我的名字。你現在還正年輕,是需要有足夠多的成果來撐場子的時……”
愛丁頓說著說著就知趣地閉上了嘴,或許他這番話麵對別人說教的時候還有幾分道理,可站在他麵前的是諾貝獎最年輕的獲得者、有很大概率能夠第二次獲得諾獎、黃帝星的發現者、宇宙膨脹說的提出者、數塊奧運會金牌得主……
這麽個微不足道的小小實驗,對陳慕武來說還真是不值一提。
“教授,要不是您提前結束休假,從南方的海邊回到劍橋催促我做實驗,我可能到了現在還沒有開始動手呢!您不必推辭,這些實驗成果,就是我們兩個人一起的功勞。
“沒什麽問題的話,我就把這封快訊裝進信封貼上郵票,給寄到倫敦去了。”
“好吧,好吧。”愛丁頓既有些欣慰又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同意了陳慕武的做法。
最先做出回應的是阿斯頓,他在給實驗室裏發來的回電中,指出三天之內一定會回到劍橋,然後就開始進行精確質量測定的工作。
收到這封回電之後,愛丁頓總算是暫時放下心來。
他明知道陳慕武不愛喝酒,但偏偏還想著拉他去老鷹酒吧喝上幾杯,慶祝一下實驗取得了第一階段的成果。
陳慕武卻沒有任何答應的意思,接到回電之後他立即就改變了主意,在阿斯頓到來前的這三天時間裏,剛好可以把之前設計的那兩組對照實驗在粒子加速器上做一做。
——反正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
等阿斯頓甫一測量完氚和氦-3的精確質量,就能夠開始著手準備寫論文了。
愛丁頓沒想到陳慕武居然在一瞬間變得這麽認真,他也就不好意思再提喝酒這件事。
接下來的幾天,陳慕武在粒子加速器前做實驗,愛丁頓則是在準備室裏隔著玻璃靜靜觀察,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
除了是一位實驗專家,阿斯頓還是一位運動達人。
每到冬天,他不是去瑞士就是去挪威,享受滑雪帶來的快感。
而到了夏天,阿斯頓也喜歡在一年當中最長的這個假期裏去進行旅遊,歐洲、美洲、最遠的足跡甚至抵達過大洋洲的夏威夷群島。
幸虧他今年夏天沒有選擇出門遠行,而是回到了自己在伯明翰的老家,度過他五十周歲的生日。
“阿瑟,我在家裏接到你發來的電報之後,著實被嚇了一跳,心想堂堂的大天文學家,怎麽開始研究起原子裏麵的事情來了?後來我又看到了電報署名裏的陳博士的名字,剛剛那顆懸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陳博士,聽愛丁頓教授說你又發現了新的物質,快讓我看看!”
阿斯頓和愛丁頓還有陳慕武兩個人之間的關係都很不錯,所以一見麵他才能像這樣開起了玩笑。
陳慕武連忙遞上之前拍出來的氚原子核和氦-3原子核在雲霧室中的軌跡的照相底片,遞過去的同時還不忘道歉道:“教授,生日快樂。真不好意思,在假期裏還要用一封電報,把您從家中喊回了學校裏。”
“沒關係,沒關係,這是需要道歉的事情嗎?陳,隻要你每天都能發現新的同位素,讓我天天住在實驗室裏,我都沒有一絲一毫的怨言。”
客氣完以後,阿斯頓立刻進入到了認真狀態:
“你說這個是氫的質量為三的同位素,而這個是氦的質量為三的同位素?”
麵對詢問,陳慕武也不廢話,而是直接遞上了他早就準備好了的計算過程。
阿斯頓看看照相底片,又看看陳慕武的過程,往複數次之後終於把手裏的兩樣東西全都放下,朝著他豎起了大拇哥:“了不起,真的了不起,說說吧,你接下來想要我怎麽做?”
陳慕武帶著阿斯頓去了有粒子加速器的那間實驗室,後麵還跟著有了新人之後就被遺忘了的舊人愛丁頓。
在實驗室裏,陳慕武接下來的舉動,又讓愛丁頓更加氣憤。
憑什麽之前自己說想要到粒子加速器旁邊給他打下手,陳慕武總是各種拒絕,就差把嫌棄這個單詞寫到臉上了。
而到了阿斯頓這裏,陳博士不但客客氣氣地把他請了進去,還特意找了一套幹淨的靜電隔離服,在粒子加速器前麵仔細教別人應該怎麽使用。
當初一起看星星的時候叫人家小甜甜,有了會用質譜儀的新人,一眨眼就變成了牛夫人。
獨自坐在實驗準備室裏生了一會兒悶氣的愛丁頓最終還是調整好了心態,開始思考新的問題。
近幾天的幾個實驗,已經說明了氘和氫可以通過聚變變成氦-3,那太陽中除了這個反應之外,是不是還存在有什麽其他的反應。
質量為2的氘原子,最一開始又是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