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奠基業 第六〇一章 動機不純
關中暫時出現了漢越對峙的局麵!
劉邦的大軍回到滎陽,曾立即派兵前往崤山,希望能夠突破三關,救援關中,可惜全都無功而返。
偏偏這個時候,又傳來蒲俊猛攻襄陽城的消息,漢國上下更是震驚不已。
雖然很多人都認為這是越國的疑兵之計,可是現在武關被越國占領,某種程度上威脅到了襄陽的後方。天知道越國會不會鋌而走險,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
關中丟掉已經成為必然,要是襄陽再失守了,漢國可就真的徹底完蛋了。
因此漢國的兵力又被進一步牽製了,關中那邊完全是顧及不上。
蕭何那邊是完全地孤立無援,兵力本身就不如越國。英布手下又有雲青山的武陵蠻勇士,一個個驍勇善戰,不是漢軍所能比擬的。
如此一來,更加不是對手了,幾場交戰下來,漢軍接連戰敗,無奈之下隻得退入鹹陽沉重堅守。有高大堅固的鹹陽城為依托,越國一時之間也無可奈何。
隻得先行圍城,不過越國在關中的兵力也比較有限,暫時想要強攻入城是很難做到的。
因此關中暫時陷入了一種僵持,英布早早地便將前線的消息稟報給越王尹旭。增派兵馬自然是不大容易,不過尹旭許諾,會用別的方式來表示支持,讓英布安心等待就是了。
此事事關重大,越王既然這麽吩咐了。那就必然有道路,照章執行就是了,英布也表現的很淡定。
鹹陽圍城依舊在繼續!
………………………………
關中的慘淡局勢,讓漢國上下一片慌亂。
到了此時。所有人都已經弄清楚,關中現在的局麵對漢國意味著什麽?
鹹陽依舊在堅挺,不過所有人都不看好,都篤定了城池陷落是遲早的事情。
至於丞相蕭何和城內的將士,隻怕是難以幸免了……不過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多少人在乎和掛念他們,他們在乎的是漢國的將來,漢國的生死存亡。如何應對眼前的危局,可以說是一片淩亂!
漢國的臣子們都已經有些惶恐了,甚至已經如同當初的西楚國那樣,開始考慮以後的出路了。
畢竟關中丟失已經是個既成事實。漢國的半壁江山已經丟了,國力與影響也大打折扣,頗有幾分國將不國的意思。
而且越國一旦在關中站穩腳跟,可以通過崤山三關對漢國的中原之地虎視眈眈。
這個時間不會太久,最多不過一兩年時間。越國在關中的軍隊無疑是懸在漢國頭上的一把利刃。威脅非常之大。可以說每時每刻都受到別人的威脅,每時每刻都要擔驚受怕,日子相當的不好過。
關鍵是一旦越國決心與漢國決戰的話,漢國似乎必敗無疑。沒有勝利的可能性。
當然若是的齊國和梁國都支持漢國的話,還是有希望的。可是漢國的臣子將領們對此都不抱太多希望。他們都很清楚齊王韓信和梁王彭越已經和漢國離心離德了。
這次就是個最好的例子,漢王想要征討淮南。可是韓信和彭越都不支持,雙雙撤軍離去。
從此之後,齊國是齊國,漢國是漢國。現在沒有了關中,漢國的實力已經遠不如齊國,即便有名義上的君臣關係,也已經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孤立無援的漢國如何是越國的對手?
臣子們有這樣的想法不奇怪,畢竟這個時代國家的概念還不是那麽強烈,忠君思想也不是那麽在乎。
他們可以這樣想,但是漢王劉邦卻沒有別的選擇。漢國滅亡,臣子將領們投降可以混個前程,或者平安終老都是可以的。可是他不同了,若是戰敗,他劉邦隻有一個下場,和項羽一樣,亡國之君隻有一死。
劉邦很不甘心,從當初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混到今日這個地步是何其艱難。在這個時候,卻要麵對生死危機,一手打造起來的諸侯國也是危機四伏,分崩離析,滅國也不無可能。
劉邦的心情很是低落,他也不願意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王朝就這樣完了,心理麵是絕對的煎熬。
滎陽王府,重臣聚集在一起,都想要商議出個辦法對策來,畢竟誰都不想坐以待斃。
這幾年下來,漢王的駐地一直在滎陽,以至於給人一種錯覺,以為漢國的都城是在滎陽。
可是現在看起來確實那麽的諷刺,不管是漢國最初的都城南鄭,還是後來的關中鹹陽,現在都被敵人占領了,或者說圍困起來虎視眈眈。
漢國已經混到這樣的地步,連都城都丟失了。
滎陽的王府也算修建的頗有規模,雕梁畫棟,也稱得上富麗堂皇。
可是想想關中鹹陽城裏的宮殿,簡直就不可同日而語。
唉,劉邦這心裏沒來由地被刺痛了。
“尹旭真是卑鄙小人,說的是和我們解悶對付西楚國,結果項羽剛剛一死,他就倒打一耙,將責任全部推到我們身上,自己在那裝好人。這也就罷了,可萬萬沒想到,這廝竟然背地裏使陰招。”
“是啊!進攻襄陽,出兵關中,專門在背後捅刀子……”
“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用?要是當初沒有和越國結盟……”
那人說著說著突然趕緊閉嘴了,繼續說下去無外乎兩個可能,沒有和越國結盟,漢國未必能夠滅掉西楚國。
現在看來和越國結盟是個錯誤,那麽當初作出的這些決定豈非全都是無稽之談,全都是錯誤的?那麽豈非要說作出決策的漢王和張良先生全都是有眼無珠。錯誤決定?
不管怎麽說,他們還是不敢當麵指責漢王的,哪裏還敢繼續說下去。
劉邦已經聽到,這心理麵很不舒爽。可是這個時候,他已經沒心思去追究這些事情了。
“現在的局勢對我們很是不利……”
“是啊,得趕緊想個辦法才是!”
一句話就凸顯了漢國臣子將領們心裏的惶恐,很是不安。
“越國蒲俊所部正在進攻襄陽,英布又在關中肆虐,這樣……”
“現在該怎麽辦,才能解決眼下的危急局勢?”
眾人的目光在漢王身上略作停留之後,全都落在了張良身上。他們希望足智多謀的子房先生可以想出辦法。
張良的表情略微有些不自然。早在出兵和西楚國決戰之前,他已經預見到關中和荊楚那邊的危險。不過當時對西楚國作戰是第一要務,事情有輕重緩急,自然需要有取舍。
在淮水之畔。漢王劉邦有意征討淮南,張良出言阻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擔心關中。
可是很多時候,越是擔心什麽就越是來什麽。
盡管他們已經摔了緊趕慢趕往回趕,還是終究還是遲了一步。接到越軍進入關中消息的那一刻。張良知道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現了。
他預料到了結果,卻沒想到過程。
越軍來的委實太快了,有些超乎他的想象,由此可見尹旭想要滅漢之舉已經布局多久了。
越軍的迅速根本沒有給他們太多的反應時間。若隻是進攻關中也就罷了,偏偏人家還占領了崤山三關。
目的很是明確。現在也起到了預期的效果。越國似乎已經將關中視為囊中之物,事實上已經快要成為既成事實了。
張良先生對局勢可是看的和全麵。他自然知道此舉帶給漢國的方方麵麵的影響,事情惡化的太過迅速,讓人有些難以掌控。
總不能這樣坐以待斃,必須要盡快想辦法,經曆改善漢國現在的不利局勢才行。否則,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漢國遲早會被越國打敗。
張良又看了一眼劉邦,漢王的表情異常的失落,這個完全可以理解。不過張良覺得劉邦那憂鬱的眼神之中似乎還有些別的什麽東西……讓他心理有些不踏實。這次劉邦沒有第一時間找自己商量對策,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反常的事情了。
張良暫時將心中的不安放下,說道:“”為今之計,想要改善局麵有兩個辦法,一個保守,一個冒險!
“子房先生,有什麽辦法就快說說吧,保守的是什麽?冒險又是怎麽辦?”眾人早已經心急如焚,聽到張良這邊有辦法,全都表現的很是著急。
張良這才說道:“保守的做法就是想辦法派兵救援關中!”
“救援關中?崤山三關已經被越國占領,防守嚴密,我們進不去。”
“是啊,根本就是入關無門啊!”
“難道進入關中隻有崤山三關嗎?”張良的一句反問,讓眾人似乎都明白了點什麽。
張良繼續解釋道:“現在離我們最近的就有一個突破口,臨晉關似乎也可以。”
臨晉關對於秦晉之間的大西岸,乃是河東與關中之間的戰略要地,自古以來兵家必爭。
在此之前,當時的漢國大元帥韓信就是率軍從臨晉關渡河襲擊河東,一舉滅亡西魏國的。
現在局勢反過來了,河東掌控在漢國手中,關中卻已經易主。
不過臨晉關還在,當年韓信可以從臨晉關出發平定河東,現在也完全可以通過臨晉關,派兵反攻關中。
所以當張良說起這個地名的時候,眾人一點都不陌生,似乎都看到了一絲曙光。
張良續道:“不過臨晉關的地形,從河東這邊進攻怕是處於不利位置。我們能想到,想必越國也會注意到,隻要陳兵於此,我們想要反攻回去並不容易。”
這無疑是一盆冷水,眾人眼中剛剛浮現出的意思希望破滅了,隨後又被無邊的失望所取代。
“那冒險的方法呢?”子房先生的計策有兩個,不是全無生路。
張良遲疑片刻。說道;“沒錯,還有一個頗為冒險的方法,或可以與越國一爭長短。”
“什麽辦法?”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張良身上,他們想知道子房先生有什麽辦法?所謂的冒險。到底是冒險到了何種程度?
張良說道:“冒險的做法就是,以進攻作為防守,趁著越國在兵力不布置不妥當,進行反攻。”
“如何反攻?”
張良繼續道:“越國的總兵力不會太多,應該不會超過三十萬,需要防備北方的漢國和齊國,東線和國內其他地方必然布置了真多兵力,西線的的兵力並不是很多。這對我們而言就是個機會。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反攻荊楚。”
“反攻荊楚?”眾人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臉上全都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在這個時候,漢國很多地方不如越國。現在是屬於一個守勢之中。這個時候,越國大軍不來騷擾進犯已經算是萬幸,至於主動去招惹那些主完全是自找苦吃。
可是現在,張良先生說的很明確,是反攻荊楚。
“子房先生。這反攻荊楚如何說起?如此是不是有些太冒險了?”
張良苦笑道:“所以說是冒險的辦法了”
“具體會怎麽樣呢?”
“現在越國在西線大軍主要分為關中和荊楚兩部分,關中之地因為我們暫時進不去,沒有任何辦法,唯有這荊楚越軍可以想想辦法。
“那這辦法到底該怎麽想呢?現在蒲俊可以率軍直接進攻襄陽呢?因為有堅持的城池據守。蒲俊到現在停滯不前,這個時候突然出兵反攻是怎麽一回事”
張良繼續解釋道:“現在的局勢大家都知道。若是一直這樣持續下去,遲早會出問題的。索性不如孤注一擲。尋找一個機會來來扭住不利局麵呢?”
“越國在荊楚的兵力有限,而我國可以集中主力前去圍剿,巨大的人優勢之下,戰勝蒲俊,反攻不是件難事。”張良繼續解釋道:“你們想想,越國萬一真要是占領了關中,對我國的壓力主要是怎麽樣的?”
張良似乎是自問自答,也不等其他人回答,繼續說道:“東出秦關,北出荊楚,渡過淮北上!真正能威脅到滎陽一帶的還是關中和荊楚。若是能夠破掉這個局勢自然是最好不過。”
“現在集中所有的優勢兵力,甚至可以說有些孤注一擲,全力反攻荊楚。我們現在需要的結果不知是打敗蒲俊,而是在消滅越軍之後,占領荊楚之地。”張良繼續解釋道:“大家都知道,現在的越國土地是整個南方,從巴蜀再到關中這樣,這些都是他們的勢力範圍。
而這其中,荊楚的位置正好處在中間,起到連接東西的作用,戰略意義非常重大。若是能夠拿下荊楚,無疑是切斷了關中、巴蜀與越國南方本土之間的聯係。那麽即便是越國在關中和巴蜀還有兵力,但實際上已經與洪都斷開的聯係。
一旦不能連成一氣,勢必成了氣候,這樣一來,越國的局勢就會出現局麵,他們想要很快對付我國的計劃就難以實現。一方麵可以為我們贏得不少的緩衝時間,可以從長計議。做事做得好,關中和巴蜀的越軍甚至可能會出現變故。那麽就意味著,我們可能有機會重新奪回關中和巴蜀,局勢便能夠豁然開朗。”
張良說的天花亂墜,眾人聽到之後,都覺得是個不錯的機會。雖然冒險,但是利益和風險是並存的,一旦成功獲得張良所言的那些好處,還是非常不錯的結果。尤其是那所謂的收回關中和巴蜀,可真是讓人心動不已。
若是再奪取荊楚,那漢國的領土將會大大增加,反過來越國將會大受削弱,局勢驟然間發生巨大變化,根本性的變化。太有**力,讓人不由地不心動。
漢國的臣子將領們迅速眼前一亮,嘰嘰喳喳地交頭接耳,商量張良先生所言的可能性與可行性。似乎重新讓他們看到了一絲希望,不過也有很多人表示的擔憂。說的是好,可是風險畢竟擺在那裏,成功的可能性未必有那麽高,難免讓人有些忐忑。
不過這一切都還有漢王劉邦來決斷,眾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到了劉邦身上,等候著漢王發表意見。
…………………………………
張良的建議不錯,劉邦聽的仔仔細細,張良可以這樣說,肯定是具有一點的可行性。
若是別人說出來,或許劉邦會立即執行,可是偏偏是從張良這裏說出來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的。
蓋因為劉邦心裏有一個懷疑的小樹苗已經越長越大,魔由心生已經有些不可控製。
劉邦想起過往的事情,張良的計策很多都是不錯的,成功的不少。但是也有很多,說的也是這樣美好,可是最後的結果還是漢國利益受損,最後得益的始終是越國。
所以這次,劉邦心裏不由地不這樣想。
在他看來,荊楚乃是越國之地,蒲俊在那裏已經經營了好多年。
現在突然要率領漢軍孤注一擲地反攻,這要是輸了,漢國可就徹底完了。
風險著實很大,劉邦不禁懷疑,是不是尹旭已經在荊楚布好局等著自己,張良的動機似乎也不是那麽純!(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