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楚軍將 第六六六章 白登之圍

因為沒有察覺,所以冒頓單於與他的十多萬匈奴騎兵深陷其中。太原城城池高大,加之越國守軍的人數與戰鬥力不弱,匈奴騎兵作戰雖然凶猛,卻不善於攻城。因此大軍一下子就陷在了太原城下,一連多日毫無進展。

冒頓漸漸地有些心神不寧,除了太原攻城沒有進展之外,還有一個關鍵之處,那就是左右賢王都沒有及時送來軍報。這讓他心頭浮現出一絲不祥的預感,果然,沒過多久,等候多日的右賢王終於來了,帶給他的卻是一個晴天霹靂的噩耗。

河朔草原丟了,六七萬的匈奴勇士全部成了刀下亡魂。當然了驚詫不僅僅限於此,越國人竟然繞道攻打河朔草原,這個消息讓他突然之間對匈奴掌握的情報感到擔憂……

他突然意識到,自己被騙了,而且是一個驚天巨騙。越軍哪裏是被困在臨淄城外,受到牽製動彈不得。而是在中原與草原之間千裏奔襲,襲擊了匈奴人的腹地……

從始至終,這都是一場騙局,一場針對匈奴的騙局。

冒頓已經無暇去責怪右賢王輕信所謂的蒯徹使者,責怪他大意丟掉了河朔草原,仔細想起來,這一切自己都是難辭其咎。

更為恐怖的是這後麵意味著什麽,右賢王說的明明白白,越國人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絲毫不在匈奴之下。這支越國騎兵占領了河朔之後會做什麽呢?越國人苦心孤詣不這麽大的局又是為了什麽?答案顯而易見……

現在冒頓終於反應過來,為什麽在代郡一路勢如破竹,可是到了太原卻寸步難行。這一切都是越國人的計策,想來那支越國騎兵已經繞到了自己身後,想要截斷自己的後路……關門打狗,冒頓突然想到,中原人的兵法之中似乎有這麽一招……

反應過來事情的真相之後,才真的讓人驚懼,若是被越國人南北堵截在河東狹長的地界上,後果不堪設想。

一邊是大河。一邊是太行山,南北堵住不就是之麻袋嗎?大意了!冒頓這會腸子都悔青了,心中太想要報仇,以至於忽略了這麽多重要的細節,根本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甚至連基本的戰略情報都沒有搞清楚……

冒頓單於到底也是經曆過風雨的人。他強迫讓自己鎮定下來,應對眼前之策。略微的思索之後,得出一個結論,撤軍。沒錯,必須要盡快撤軍!

現在隻能想寄希望在越國合圍之前撤出包圍圈,否則的話,對他們將會是一場可怕的夢魘……

當然,他也很清楚。現在想要撤離也不是一件容易事。不過隻要退到長城附近,接近草原,突圍也就容易多了……

於是乎匈奴大軍趁著夜晚,立即被撤,營帳依舊留在城外,希望以此來迷惑太原城內的越國守軍。若是現在被越軍銜尾追來,勢必會拖延他們撤退的步伐……

他們以為自己做的還算是隱蔽。卻不知道有人從一開始就關注著他,等待著他們撤退的時刻。來此河朔草原的消息已經早一日送進了太原城,尉繚、蒲俊已經提前料定了匈奴會撤軍。因此早已經做好了準備……

匈奴大軍撤離的同時,蒲俊率領的一直精銳便追殺過去,給匈奴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也是冒頓迅速撤離的計劃落空了。

而就在此時,冒頓單於接到了消息。越國大軍已經出現在代郡……匈奴主力被合圍了。現在突圍隻是一方麵,外麵的援軍才是最重要的。

河西休屠王和渾邪王的軍隊還遙遙無期,是指望不上了,唯一寄希望的就是左賢王所部。理想很美好。現實總是那樣的無情,那樣的殘酷。

冒頓隨後接到消息。左賢王所部一樣落入圈套,輕敵冒進過了燕山,不想卻被齊王韓信逮個正著。

越王尹旭和齊王韓信不是在臨淄城下殊死相搏嗎?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冒頓單於有些抓狂了……

…………………………

其實此事還是要從當日臨淄城下,尹旭與韓信的那場會麵說起。

韓信當時已經很清楚,困守孤城也遲早是個死,在得到尹旭那一番許諾和威逼利誘之後,韓信便已經開始動搖了。

這個時候,一則消息促使韓信迅速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本以為軟禁了蒯徹便沒事了,卻沒想到他竟然派出了使者去勾結匈奴……這則消息及時被越國飛影探查到,送到了尹旭和韓信手上……

匈奴接到消息,必然會趁勢南下,這是尹旭和韓信的共識。

從一開始韓信便拒絕了蒯徹請求匈奴南下的提議,對這種蠻族侵犯很是痛恨。他們都清楚地意識到,匈奴南下會是一場災難,越國和齊國都很難從中獲益,匈奴會和他們講信用嗎?

在他們憂心忡忡的時候,尹旭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將計就計。既然蒯徹已經送消息去了,匈奴人信以為真上當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如果是這樣的話,這無疑是一場天賜良機……

熟悉原本曆史的尹旭很清楚,匈奴對於中原的禍患有多嚴重,漢武帝征伐匈奴那麽多年,始終不曾徹底解決這一問題。而且多次征伐無疑是勞民傷財,現在有個大好的機會,可以誘使匈奴主力南下,圍而殲之,省去了多少麻煩……

此役若是成功,北方邊患定然可以提前數十年完成,甚至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尹旭也是此時才知道,韓信曾經拒絕過這樣有**的計策,對韓信也多了幾分敬佩和欣賞。也正是因此,尹旭相信,韓信會答應和他配合,一同下一盤大棋……

於是乎河東成了一個香餌,尉繚與蒲俊負責拖住冒頓單於的主力。尹旭則率軍前去關中,北上攻擊河朔草原。

而韓信則是直接北上,在燕山附近的漁陽和範陽一帶等著左賢王。一個千裏奔襲,一個守株待兔,都完美勝利……

於是兩支大軍合二為一,在長城附近匯合,截斷了匈奴後路,給冒頓也來了一個“白登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