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意

明製,宮中宦官分十二監四司八局,所謂二十四衙門,太監之稱實際上指的是各監司局的頭頭腦腦。中明晚明鼎盛一時的司禮監如今雖是十二監之首,但永樂皇帝朱棣精力旺盛,內閣不過是備谘議讚襄之用,太監更不得幹涉政務,所以其時隻有司禮監太監,並沒有什麽掌印太監秉筆太監之分,哪怕是鄭和張謙這樣煊赫的太監,在百官麵前也素來恭謹。

張謙下西洋雖然不如鄭和那般聲勢浩大,也不如鄭和走得遠,但永樂六年、永樂九年、永樂十年下泥,此次回國又帶來了蘇祿東王、西王、峒王朝覲,見識談吐自然非比尋常,行事更講究雷厲風行。跟張越回到英國公別府,他馬不停蹄地指揮下人們出去采買各色用具,又指點張越服喪期的種種要務,最後到張輔住處前,他卻止住了腳步。

“我是皇上藩邸舊人,後來有一次觸怒皇上,該當杖刑。張娘娘為人和善寬厚,那時便以我有功為由從旁勸解,這才消了皇上雷霆之怒,因著我是同姓的緣故又頗多照顧。誰想我如今再使西洋歸來,還不及見上娘娘一麵,娘娘便已經英年仙逝。”

張越沒料到還有這樣一段隱情,見張謙站在那兒慨然長歎,卻是不知道該說什麽是好。他站在那兒正犯躊躇的時候,卻看見太醫史權出了耳房,臉色沉重地朝這邊走來。

“張娘娘真的薨了?”史權本就是不苟言笑的精瘦人,此時看到張越點頭,他那臉色頓時更黑了。沉默了半晌,他方才無可奈何地歎了一口氣,“英國公病勢稍好,也不知道能否經得起這打擊。罷了,我陪著三公子一同進去,見機行事就是。張公公你……”

“史太醫和張公子一同進去就是,我乃是奉皇上之命協理英國公別府家務,就不進去見英國公了。”張謙說了這麽一句之後。頓了一頓又說道,“不過若有什麽事,我自與你們一同承擔。”

這世上有福共享的人多,有難同當的人少,張越起初聽張謙說留在外頭倒沒多想什麽,但人家加上這麽一句話。那就異常難得了。即使是一心沉迷醫術不管其他事的史權也流露出幾分敬意。此時張越知道說什麽感謝的話都是空的,衝張謙點點頭就轉身進了屋子。

由於之前老是躺著,張輔此時倒是醒得炯炯的。一個丫頭正坐在床頭,剛剛伺候他喝完了燕窩粥,見著有人進來,她慌忙起身襝衽施禮,見張越輕輕擺了擺手,她便手腳利索地收拾了東西出了屋子。而張輔看到張越後頭還跟著太醫史權,不禁笑了起來。

“我這點病不礙事。你不用每次來探視都拖著史太醫在後頭。”言罷他的目光就落在了張越身後地史權身上,又歎道,“此次我這一病。勞動太醫院上下奔忙,這實在是太過了。尤其是史太醫更是幾乎住在了我這兒,我心裏頗為過意不去。”

“英國公國之棟梁,我盡心也是應當的。”

史權的醫術在太醫院數一數二,雖不會逢迎,但朱棣卻很是器重他的醫術,往日給王公大臣診病的次數也很不少,倒是張輔一向身子骨硬朗,這回還是頭一次。他平日見慣了那些倨傲的王公貴族。張輔如此說話,他納罕之外更頗為欽服,此時笑答了一句之後又說道:“不是我誇口,若是好好調養,到了明年開春地時候,英國公上馬開弓又是一把好手!”

“好好好。那我就承史太醫吉言了!”

覷著張輔心情極好。張越幾次想要開口。可這話每每到了嗓子眼卻又咽了下去。這時候他忍不住在心裏埋怨起了那位永樂皇帝----別地壞消息可以拐彎抹角設法弄點手段。可這種噩耗豈是能夠插科打諢胡說八道地。還不是得直截了當!可問題是長痛不如短痛固然是至理名言。用在如今病情剛有些起色地張輔身上是否有效?

張輔雖在和史權說話。目光卻也不經意地瞥著張越。瞧見他猶豫不決。臉色很不好看。不覺止住了話頭。良久。他方才淡淡地問道:“怎麽。越哥兒可是有事要和我說?”

“大堂伯。確實是有一件事……而且是壞消息。”張越沒想到張輔病中還感覺那樣敏銳。當此之際隻得深深吸了一口氣。硬著頭皮道。“南京捎來信說。說是……說是大姑姑薨了。”

那一瞬間。張越地心簡直提到了嗓子眼。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張輔。生怕他聽聞噩耗而栽倒下來。旁邊地史權手中早就扣著幾根金針。預備一個不好就上前急救。腦袋裏更是想著那幾個丫頭是否聽從吩咐預備好了那些湯藥。然而。兩人正在擔憂地時候。張輔卻隻是深深歎了一口氣。並沒有如他們預料那樣支撐不住。

“她地病不是一天兩天了。我早就預備著這一日。誰知道竟是在眼下這個時候。”

話雖這麽說,張輔的臉上卻露出了毫不掩飾地黯然,頭更是轉向了帳子裏頭。名將最要緊的是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但那是在戰場上,在決定軍策的大帳中,卻不是在家裏。父親張玉戰死地時候,從來沒掉過眼淚的他平生第一次失聲痛哭。但之後他卻無暇安撫弟妹,孝服未除便隨朱棣上陣,因為那時候若朱棣輸了,張家便是族誅之禍。

其後妹妹入宮為妃,他南征北戰,難免朝中有人攻擊,兩個弟弟不曉事,身為帝妃的妹妹身體一向就不好,卻得承受最大的壓力,竟是一生無法生育,膝下無人承歡。她為了他和張家苦苦捱了這麽多年,如今終於捱不過去了。

對著那青幔帳,他忍不住低聲喃喃自語道:“惠妹,是大哥對不住你……”

張越看著張輔的後背微微起伏顫抖的模樣,忍不住想起了正在開封的母親和妹妹。他一直覺得張輔睿智沉穩低調,一向都是鎮定自若,然而男兒有淚不輕彈,隻因未到傷心處,鐵打的漢子亦有傷情時,張輔果然亦不例外。他此時不敢相勸,便朝史權打了個眼色。

史權身為太醫,看慣了生死,此時倒沒有張越那麽多感觸,他上前一步微微彎腰,一隻手輕輕搭在了張輔的右手腕上,凝神診斷了片刻便低聲道:“英國公,死者已矣,生者猶存,還請節哀順變。你地病如今正有轉機,若是因哀思再有變化,不但家人,就是皇上也放心不下。如今腕脈已呈沉滯之象,用藥之後還是先休息一會吧。”

張輔這才回過神來,見床前的張越滿麵焦慮,史權麵色鄭重,他便微微點了點頭。及至外間有丫頭送來了藥,他二話不說喝完之後便躺下了,不多時就沉沉睡去。

看到這一幕,張越著實瞪大了眼睛,最後竟是被史權拖出去的。來到廊下,看見張謙猶在,他使勁吞了一口唾沫便對史權問道:“大堂伯如今究竟怎麽樣?怎麽一碗藥下去他就睡著了?這究竟是真的睡著還是……”

“英國公仿佛是早有準備,脈象雖有沉滯,倒是沒有什麽太大的波動。”史權見張越愈來愈激動,隻好打斷了他,又解釋道,“那碗藥中我加入了寧心安神的成分,能夠讓英國公好好睡上一覺。你放心,這些藥對英國公的病有利無害,此時與其讓他想太多,還不如讓他好好睡一覺。至於其他的我們就是再多考慮也沒用,英國公自然該知道其中利害。”

台階下站著的張謙也聽得連連點頭,上前問過英國公並無太大地激烈反應,他長長噓了一口氣,拱了拱手便出去安排一應事宜。他這麽一走,史權自然也是回到耳房去忙著記錄他的醫案,另外還要掂量怎麽改藥方。於是,那廊下空****地就隻餘下了張越一人。

“還好,這回大概不會被唯我是問了……”

張貴妃既是貴妃,薨逝自有禮部題奏。朱棣令仿太祖成穆孫貴妃禮製治喪,病中的英國公張輔雖一力上表辭謝,他卻堅持不允,又賜張輔珍貴藥材和金銀綢緞無數。念及張輔帶病服喪,他少不得命太醫史權每日奏報醫案。最後,還是禦史台的幾個禦史實在看不下這赫赫恩寵,上了折子勸諫,楊榮等人又不得不站出來婉轉陳詞,朱棣這才算是罷手。

秋去冬來,過了臘月之後,張輔的病情一日比一日好了起來,到年關時分竟是已經能下地走動,一家人自是喜不自勝。由於王夫人和張張兄弟一樣都得服喪,因此也隻有書信捎來北京,人卻一時半會過不來。於是,這諾大的大宅門依舊隻有張越一個張家人操持內外。虧得他打熬得好筋骨,張謙也多留了幾日,這一番下來總算是幾乎沒出差錯。

然而,眼看張輔病情好轉,他心中的另一抹擔心卻猶未散去----梁潛至今仍然關在錦衣衛詔獄之中,而之前袁方承諾給他的說法則是到現在仍然沒有蹤影,他依舊不知道是誰在背後出首告他,即便是某次抽空拜訪杜楨也是無果。

事實證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張輔固然是挺過了這關,但他自己的事情卻是無果。杜楨並不是神仙,料不準所有事,自然不知道誰會是背後地告密者。

紛紛揚揚地大雪中,新的一年即將拉開帷幕。

ps:今早難得睡到七點多起床,之前都是六點多就醒……今日仍將更新九千字,大家月票拿來吧,這樣我碼字也能更有動力,拜謝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