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
轟隆隆的火車上,兕子與采兒趴在窗口,手中拿著魷魚絲做成的小吃,嘴巴裏一邊吃著零食,一邊討論火車沿途的風景。而李治則坐在她們後麵,趴在桌子上正認真的記錄著參觀登州的所見所得。
昨天下午他們到達登州,在李愔的齊王府中休息了一晚後,李治和兕子就接著采兒,興致勃勃的坐上火車,每到一站都要下去遊覽一番,現在已經是中午了,整個登州城也被他們轉了一半。想到今天上午的收獲,李治也頗為興奮。
兕子是抱著一種遊玩的心態在參觀登州城,所以無論走到哪裏,都會在好奇的跑來跑去,同時對登州的本地小吃也十分迷戀,一上午小嘴巴都沒有消停過。而李治則不同,他是抱著一種考察的心態在參觀登州城,所以他並不僅僅隻看登州城的表麵現象,而是透過這種表象,看到許多更深一層的東西,所以他對登州的了解絕對比兕子多的多,當然了,這一上午的遊覽他卻沒有像兕子那麽快樂和放鬆。
李治他們乘坐的火車是一輛專門的小火車,平時就是用來遊覽之用,這是因為隨著登州的繁華,不少人或借著做生意的機會,或者是專門來到登州,為的就是好好的參觀一下這座發展奇快的城市,而火車則是這些遊人關注的重點,也正因為如此,登州城就特意製作出這種小火車,專用拉著這些遊人參觀整個登州城,李治乘坐的就是這種火車,而且還是登州本地的官員特別安排的。整輛車上除了他們三個外,全都是身穿便衣的護衛。表麵看上去的話,倒是和其它的遊人差不多。
今天上午的第一站。李治他們就到了登州城西北方向的漁港,那裏是整個登州城最大的漁港,港口的碼頭旁邊,還有一座大唐北方最大的海產貿易市場,在這座市場裏,一船又一船新打撈出來的海產送到這裏,然後經過分類過秤之後,大部分都會被登州本地的食品加工廠買去,剩下的一小部分則流向登州及附近幾個州的菜市場。
雖然這座海產貿易市場中臭氣熏天。不過李治還是帶著幾個護衛走進這裏,仔細觀察漁民們的生活狀態,同時也詢問了這裏的交易量,然後再與登州本地官員提供的數據相對比,得出自己需要的結論。
對於登州的漁業,李治也是相當的重視,因為他很清楚的知道,登州本地多山,真正能夠種植糧食的土地並不多。以前的糧食全都是靠著內陸的青州等糧食產區提供的。不過當六哥李愔來到這裏後,就立刻大力發展捕撈業,以補充本地糧食的產量不足。而這也讓李治學到一點:有時候糧食並不僅僅在土地上出產,海洋同樣也是一個豐富的大糧倉。
另外值得的一提的是。就在這座漁港的旁邊,還有一個專門的捕鯨港,不但登州本地的捕鯨船會在這裏停泊。甚至其它州府的捕鯨船也會到這裏,這是因為隻有在這裏。才有專業的鯨魚收購人員,他們給出的價格也比其它地方的高一些。所以大部分的捕鯨船都會來登州交易。
對於捕鯨船,兕子可是十分的感興趣,甚至她還不懼惡臭,親自跑來這座不大的港口觀看,不過讓她失望的是,現在的捕鯨船已經很少將整頭的鯨魚帶回來了,一般都是在海上就進行分割熬油,不能吃的內髒和骨頭等全都會扔進海中,所以兕子來到這裏時,根本沒看到被獵殺的鯨魚。
離開了漁港之後,李治他們又來到城郊的一處三層水泥樓房中,這裏本來是登州本地的奴隸協會總部,當初燕北就經常在這裏處理奴隸協會的事。不過這幾年隨著高句麗、新羅、百濟、倭國,以及營州以北地區的契丹等少數民族的覆滅,登州這座全國最大的奴隸貿易中心,卻已經找不到可用的奴隸來源地,所以這裏的捕奴產業是一落千丈,以前的捕奴商人要麽改行,要麽去了台灣、呂宋,甚至是大唐北方的草原或西域等地,進行新一輪的奴隸貿易。
也正因為如此,當初十分興奮的登州奴隸協會也就日漸蕭條,最後李愔幹脆就把登州的捕奴協會搬到了台灣,而這裏隻留下這麽一個沒有人的總部。也就是李治他們眼前的這座三層樓房,不過這裏雖然被廢棄,但登州本地的官員卻將一些與捕奴相關的資料和物品全都放在這裏,整理成一個捕奴博物館,供遊人參觀。
不過在這座捕奴博物館中的展品中,幾乎每一件都沾染著大量的血腥,比如那些捕奴隊使用過的武器,以及囚禁奴隸的鐐銬等等,甚至連一些看似幹淨的文件上麵,記錄的字裏行間,也全都充滿了鮮血與暴力。
采兒和兕子對這座博物館的印象並不好,她們才剛進來沒一會,就逃也似的跑到門外等著李治,因為對於女孩子們來說,這裏的每一件東西都讓人感覺恐怖陰森。不過李治卻看的津津有味,特別是對於那些文件,更是摘抄了許多其中的內容,準備日後仔細研究一下。
離開了這座充滿了奴隸血腥的博物館後,李治他們三人又乘著火車來到登州城的東北角,這裏有一座十分有名的船城,登州絕大部分的造船廠全都坐落在這裏,甚至這裏還有一座蒸汽船廠,當初李愔雖然將登州的工業搬走不少,但是卻也留下許多,其中船城的蒸汽船廠就是其中之一。
在棉港時,兕子第一次坐上龐大無比的齊王號,這讓她也對海船產生了不少的興趣,所以在參觀造船廠時,倒顯得比之前兩個地方要活潑的多,特別是在看到船塢中正在建造的海船時,更是興奮的不得了,若不是侍衛們擔心太危險,而阻止兕子登上其中一座正在建造的海船的話,她還真可能到船上轉一圈。
其實李治最關心的,就是登州的造船業,因為這裏是六哥李愔走向海外的基礎,當初就是在這裏,李愔讓人將福船與蓋倫船建造完成,從而奠定了大唐發達的造船業,現在經過數年的發展,福船與蓋倫船經過無數高手船匠的重新改進與設計,已經形成硬帆船與軟帆船兩大船係家族,各種功能不同,用途不同的船隻在大唐的各個造船廠建造,而登州這裏的造船廠雖然有許多搬遷到台灣,但現在仍是全大唐最發達的造船基地之一。
參觀完了船城後,接下來的行程就輕鬆多了,李治帶著采兒和兕子,專門在登州城內外的一些繁華地段轉了轉,相比他們最熟悉的長安,登州這裏因為是座大海港,所以城中匯聚著大量海外來的客商與貨物,這也使得整座城中都充滿了濃鬱的異域風情,這也是讓兕子和李治都感覺十分新鮮的原因。
雖然有火車代步,但是李治他們三人跑了一上午,也都感覺有些累了,所以就下一站下了火車後,三人又找了家酒樓吃了頓海鮮。雖然現在的各種海鮮罐頭也十分普及,但是海鮮卻還是新鮮的最好吃,特別是對李治和兕子這種從小在內陸長大的人,雖然他們已經在滄州吃過海鮮宴,但卻還是覺得登州這邊做的最好吃。
在接下來的幾天內,李治對登州做了一個全麵的調查,而且已經不再僅僅局限於工商業,他更多的關注一些民生方麵的事情,比如百姓平時的飲食、醫療、出行、居住等情況,並將登州這裏的情況與最熟悉的長安做了對方。
結果李治十分震驚的發現,登州的繁華程度與人口雖然暫時還比不上長安,但是在民生方麵,大部分都已經超過了長安,比如在百姓的飲食結構中,登州因為臨海的原因,百姓的飲食中肉類占了將近一半,其中大部分都是各種海產品,甚至每當吃飯時,隻要任意推開一家百姓的廚房,就能看到裏麵準備的各種魚類。而長安的百姓飲食中,李治已經做過統計,肉食比例僅僅占了不到四分之一。
民以食為天,單單一個飲食結構,就已經很好的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登州在某些方麵的發展,已經超過了長安,而這也是讓李治為之震驚的地方,他實在無法想像,僅僅八年時間,李愔竟然將一座並不太重要的港口城市建設的如此繁華?
李治在登州逗留了足足十天,在這十天中,他將登州城的裏裏外外全都研究的十分透徹,想要找出登州發展如此迅速的原因,但是很可惜的是,李治雖然隱隱約約感覺到一些東西,但是卻怎麽也找不到這些東西的核心。
也正是如此,李治現在恨不得立刻見到李愔,然後向自己這位六哥請教這些想不通的地方,不過很可惜的是,他的行程李愔早就做好了安排,他們的下一站並不是南方的台灣,而是位於登州東北方向的三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