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蕭皇後去世

大唐貞觀二十一年,前隋蕭皇後去世,享年八十一歲。

蕭皇後的前半生享盡了世間的繁華,楊廣雖然有些好大喜功,而且皇宮的妃嬪也不少,但是對於蕭皇後一向敬愛有加,夫妻二人的感情很好。但是自從江都之亂後,蕭皇後就受盡了顛沛流離之苦,甚至流亡於突厥,直到貞觀四年才再次回到長安。

隻不過在長安的蕭皇後雖然受到李世民的禮遇,但是身為前朝皇後,她在長安的生活也並不如意,平時除了弟弟蕭瑀外,也根本沒人敢去探望她??。直到後來楊妃與她冰釋前嫌,李愔和李恪兄弟經常去她那裏,這才使得隋國夫人府有了些生氣。

隻不過後來楊暕的出現,雖然讓蕭皇後感到十分的欣慰,但是緊接著又經曆了一次喪子之痛,這讓年老的她悲痛欲絕,後來李愔將蕭皇後和采兒留在台灣散心,不過即便是有他和采兒這些晚輩陪著,蕭皇後還是無法從楊暕去世的悲痛中走出來。不過幸好她是個長壽之人,再加上又有采兒這個親孫女長伴左右,所以這才使得蕭皇後硬挺到現在。

想到當初自己與蕭皇後第一次見麵,並且對方將他誤認為是楊廣的事,李愔感覺就像是昨天的事一樣。當天蕭皇後送給自己做為見麵禮的四衛戒,現在還戴在李愔的手上,隻是戒指依舊,送戒指的人卻已經不在了。

“六哥節哀,隋國夫人年過八十而逝,已經是少有的高壽了!”喬拉城的港口外。李貞和李惲攜家人為李愔送行,其中李惲第一個開口安慰道。

“嗯。我知道,天竺這邊的事情就要靠你們自己去做了。需要什麽配合的話,就派人去佛城找劉仁軌。”李愔也開口道,隻是現在的他神色黯然,雙眼中也滿是血絲,自從昨天接到蕭皇後去世的消息後,他整晚都沒有合上眼。

看到李愔神色如此憔悴,李貞和李惲等人都有些擔心,本來還想再說什麽,不過隻見李愔卻是揮了揮手。然後轉身上了船,等到了船上後,才與眾人揮手告別。

李愔的船隊離開喬拉城後,並沒有回錫蘭島,而是直接派人向劉仁軌叮囑了一下,讓他盡量配合李貞和李惲的行動,然後船隊就一路向東,穿過馬六甲海峽到達獅城後,李愔立刻將座船換成了蒸汽船。到達台灣時又停了一下,將文心等幾人一起接到船上,然後以最大的速度向揚州的方向趕去。

天竺距離長安實在太遠了,哪怕是李愔日趕夜趕。最少也需要兩個多月才能到達長安,所以蕭皇後的喪事自然不能等著李愔趕回去。再加上蕭皇後的身份特殊,采兒又是李治的太子妃。所以最後李世民親自下旨,命李治和蕭瑀兩人籌辦蕭皇後的葬禮。並且還以皇後之禮,將蕭皇後葬於揚州的煬帝之陵。而李愔趕回來的時候。蕭皇後的送葬隊伍已經快到揚州了。

相比李愔事先毫不知情,李恪倒是早在幾個月前接到蕭皇後病重的消息,所以早早的就趕到了長安,這次葬禮他也是出了不少的力,等到李愔趕到揚州的時候,也剛好是蕭皇後的遺體送到揚州的日子。

看到蕭皇後的棺槨,李愔自然是放聲大哭,李治和蕭瑀雖然出言勸說,但卻根本沒用,而楊妃和南陽公主、采兒等人看到李愔悲痛的樣子,也禁不住再次悲從中來,當場也嚶嚶的哭了起來。

不過無論李愔再怎麽悲痛,蕭皇後下葬的日子卻已經定了下來,不能因為他而耽誤了下葬的日子,所以在下葬之後,李愔隻得身穿重孝的為蕭皇後守陵,以此來表達自己對蕭皇後愧疚,誰勸也沒用。畢竟在他看來,自己身為外孫,在老人家去世的時候,卻沒能守在身邊,這讓李愔十分的自責,現在隻能用這種辦法彌補一下。

不過在蕭皇後下葬九天之後,采兒和李治找到李愔,隻是采兒一見到李愔,立刻是泣不成聲,最後還是在李治和李愔共同的安慰下才停止了哭泣,然後采兒這才開口道:“表哥,祖母去世的時候叮囑我,讓你千萬不要因為她的喪事而耽誤了正事,現在祖母都下葬九天了,你的孝心祖母也肯定感受到了,所以還是回去吧,台灣那裏還有許多的政務需要你處理!”

“是啊六哥,祖母她老人家病重時,我也在場,是她一定要求把這個消息瞞著你,因為她知道你在台灣的事務繁多,不能因為她的事而讓你再分心,由此可見祖母她對你的關心,現在她老人家雖然不在了,但是你也不要因為太過傷痛,而耽誤了正事啊!”旁邊的李治也開口勸道。

不過李愔聽後卻是搖了搖頭道:“外祖母視我為親孫,但她老人家卻連我最後一麵都見不到,這是我的不孝,所以你們就不要再勸我了!”

看到李愔如此堅持,李治本來還想再說什麽,不過采兒卻向李治使了個眼色。這讓李治立刻會意,轉身離開了這裏,讓采兒單獨勸說李愔。

看到李治離開,采兒這才輕聲對李愔說道:“表哥,你應該知道祖母對你的期望,甚至在她眼中,你就是祖父生命的延續,所以她比誰都希望看到,你能建立一個與大唐相媲美的大帝國,所以你現在的樣子若是讓祖母知道,隻會讓她感到失望!”

采兒說到最後,語氣也變得有些嚴厲。而李愔聽後則是默然不語。他自然知道蕭皇後對自己的期望,前隋雖然亡了,但是他的身上卻有一半的楊氏血統,再加上他的外貌又與楊廣極為酷似,所以從一開始,蕭皇後就很支持李愔向外發展,而且還將李愔的勢力看做是前隋皇族的延續,雖然這種想法有些一廂情願,但是對於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家而言,也未嚐不是種安慰。

也正是蕭皇後有這種想法,所以才讓人隱瞞了她去世的消息。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當初楊暕去世時,也同樣對李愔隱瞞了消息,因為當時正是李愔入侵新羅的關鍵時期,而這次李愔更是遠在天竺,雖然蕭皇後不知道天竺的事對李愔是否重要,但是她卻不想因為自己去世的事而打亂李愔的計劃。

想到這裏,李愔終於長出了口氣,抬起頭對采兒道:“采兒,我知道該怎麽做了,外祖母的心思我也很清楚,今天是第九天,守完之後,明天我就會離開這裏。”

看到李愔終於被自己說通,采兒也終於鬆了口氣。第二天李愔果然離開了蕭皇後和楊廣的墓地,來到揚州城與楊妃她們團聚。這段時間楊妃雖然擔心李愔,不過能夠見到李啟和李冕兩個孫子,卻也讓她心懷大暢,整日裏就是帶著兩個孫兒,甚至連李愔這個兒子都忘記去想了。

李愔和李恪也是數年未見楊妃,再加上又有醜醜和李啟這些第三代,自然更顯得其樂融融,而這也將蕭皇後去世的悲傷衝淡了許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治和采兒在去年已經大婚了,現在采兒正式成為大唐的太子妃,那位胡雨依小姐則以良娣的身份入宮。

揚州雖好,但是楊妃和采兒他們卻不能久呆,畢竟在處理完蕭皇後的葬禮後,他們還是要回長安的,隻是就在他們還沒有動身的時候,長安忽然又傳來一個消息,申國公高士廉病死,李世民痛哭流涕。

雖然李愔對高士廉沒有太大的印象,隻記得對方是個十分嚴肅的老頭,不過他卻知道,高士廉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第六位,在房玄齡之下。而且就在貞觀十七年,排名第四的魏征也去世了。另外還有像李靖、房玄齡、蕭瑀這些老臣,這幾年的身體也愈加的衰老,這也說明,大唐那些幫著李世民打天下的臣子慢慢都老了,而這對大唐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同時對於一些年輕的臣子而言,又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這次楊妃她們沒有再去台灣,而是去上海呆了一段時間,而且楊妃還特意召見了一下李承乾,因為在來之前,長孫皇後讓她幫忙帶幾句話給他,結果李承乾在見過楊妃後出來時,臉上好像有哭過的痕跡。

另外李愔還特地帶了文心和兒子李冕,去拜訪了一下蕭瑀,畢竟文心名義上還是蕭瑀的孫女,而且蕭瑀這幾年的身體本來就不太好,又受到蕭皇後去世的打擊,整個人瘦的厲害,說話時也有些喘氣,隻是在見到李冕時,眼睛中才有了一絲神采。

看到蕭瑀的身體如此不好,文心幾次勸說他放下朝中的事,最好能搬到台灣休養一段時間,不過蕭瑀卻是個死硬的性子,根本就沒有在意文心的話,所以最後李愔和文心也隻能叮囑他多保重身體。

而唯一讓文心感到高興的是,她的母親終於決定要來台灣了,現在正在準備之中,估計最遲明年就會動身。隻是李愔聽到這個消息時,又想到文心那位名義上的父親蕭錯,若是自己沒有記錯的話,他好像一直苦戀著文心的母親,隻是兩人隻能做名義上的夫妻,不知道他對文心母親離開的事會如何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