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殺手鐧(中)

說了兩個條件的劉東,看著葉利欽那略顯不滿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打著什麽主意。雖然劉東的政治敏感度很低,但關係到商業方麵的東西,多少也能觸類旁通。

要說蘇聯現在失業工人當中,最大的一塊是哪個方麵,那絕對是軍工。說來很好笑,蘇聯在這世界上賴以生存的東西,就是他強大的軍工,但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正是因為他們那龐大的軍工,才導致了蘇聯現在經濟的困境。大家都去做軍工了,那別的行業還要不要發展?

戈爾巴喬夫正是看到這一點,所以在有限的條件下,開始裁撤蘇聯的軍工項目。這並不是他自廢武功,而是他非常有自知之明,蘇聯雖大,但要想一直保持這種強盛的武力,顯然是行不通的。

要說強大,美國強大吧?要真正論起軍事實力,蘇聯奮鬥了這麽多年,最鼎盛的時期,才能達到美國百分之六十的綜合國力。而美國的軍事實力雖然也很強大,但他們的軍事力量,都還控製在自己可消化的範疇當中。

而且美國賣的軍火,可以自給自足,也可以外銷,還能賺上很多。但蘇聯呢?為了保持對抗的局麵,軍火是生產出來了,但要說起軍火創造財富,那是百分百的趕不上美國。

為什麽?那還不是因為蘇聯的小弟,那都是真正的小弟,一個二個都是窮光蛋,就算想要買武器,也沒錢。但蘇聯為了讓這些國家不倒向美國,即便是那些國家沒錢,蘇聯也得做虧本買賣,讓那些國家武裝起來。

可美國呢?他卻做得比較用腦子,那些他控製的小弟,別人不叫小弟,那叫盟友。單單是一個稱呼上的區別,就能夠看出其中的差異。而且美國人還很會做生意,別人好歹是資本主義國家,做買賣那是天賦機能。

他們知道隻有把蛋糕做大,利益才會更大,所以美國很會培養自己盟友的造血能力,但這種培養,又處於一種可控的狀態下。就像他們對以色列,以色列的軍事實力,可以算作是中東的霸主,那些阿拉伯國家,根本就不是對手。

但為什麽直到後世,以色列都沒有一統中東半島?不是因為他們征服不了阿拉伯人,而是因為美國的製衡。因為美國人知道,如果讓以色列全吞下中東,即便以色列是美國的盟友,那也不是一個好現象,所以中東地區,雖然打打鬧鬧,但沒有說把國家都滅掉的時候。

這就是製衡,正是因為有美國的製衡,以色列才不能吞下中東這塊肥肉,空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但依舊隻有縮在那麽小的一塊土地上。雖然他們時不時的就要欺負一下巴勒斯坦,但他們也不敢真把巴勒斯坦人給全都趕出去,最多弄個聚居點,然後驅逐巴勒斯坦人。

而有了以色列這麽一頭惡狼在側,中東地區的人就不得不加強自己的軍事實力,美國人的軍用品,又有了一個很好的銷路,反正死的又不是自己人,有錢賺幹嘛不賺?

有了多個像中東這樣的地區,美國的軍事實力雖然強大,但他們卻可以靠著別人以戰養戰來補充自己的能量,端是一樁好買賣。而蘇聯卻不能這樣做,因為他們的力量被以美國為首的聯盟,牢牢的固定在了亞洲北部和歐洲東部,想要去美洲非洲,那根本就不可能。

而沒有了外來的血液補充自身軍事力量的發展,蘇聯的軍事實力就算再強大,根基也不可能安穩。再加上現在戈爾巴喬夫實行改革,軍工這個超級吸血怪獸,當然得大刀闊斧的砍下去一部分。要不然,戈爾巴喬夫哪裏有錢來推動自己的改革?

這樣一來,軍工產業的從業人員,就成為了一個包袱。原本葉利欽還想著讓劉東從這裏麵做點什麽。但劉東可不想碰觸這個雷區,所以一下子就把自己的限製說了出來。

當然,劉東也不是毫不眼饞這些人。如果說最開始的時候,劉東不要這些人,可以說是為了避免刺激蘇聯。但當他這段時間來實地考察以後,卻發現自己之前的擔憂完全是毫無道理的。蘇聯就算常規武器生產的人員,都是一個天文數字,他就算弄上幾千這樣的人,對於蘇聯來說都隻有好處,沒有壞處。因為在戈爾巴喬夫總書記的眼中,這些人已經成為了改革的障礙,需要被清除掉。有人能出一定代價解決這個麻煩,對於蘇聯來說是好事兒。

而現在之所以不要,是因為這些人雖然讓劉東眼饞,但實際上對於劉東的意義並不大,他又不能做軍工,拿這些人來有什麽用?真正在意這些人的,是華夏的政府,而不是他這個個人。

軍工人才,對劉東來說,不但不是一個能夠增加實力的東西,相反,還是個麻煩。要談這些問題,不應該由他來解決,而是由政府來。當然,如果到時候政府需要他的幫助,劉東也會義不容辭,但這並不是現在。他現在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公司的事情搞定,通過計劃,換回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其他的,都可以拖到以後來做。

要現在他就把什麽事兒都辦好了,那政府就可以白撿便宜。不是劉東不想讓政府撿便宜,主要是太容易得到的東西,誰都不會珍惜。政府要是很容易得到這些人,那自然不會覺得劉東有多大的功勞。隻有等到那邊碰壁以後,找不到門路,不得不讓劉東出麵,才會體現出劉東的價值。這點,無論是政治上,還是商業上,都是有共通之處。

看到劉東說完兩點之後,就不再說話,葉利欽大致也明白了。劉東的條件就這麽多,但是,這個條件,葉利欽並不是很滿意,因為他還沒有聽到什麽關於有利於蘇聯的消息。

雖然之前劉東說了,會給予那些人才應有的待遇,並且還相當不錯。但是,這其中並沒有包含蘇聯的利益,注意,這個蘇聯,並不是個人,而是蘇聯政府。

劉東的條件的確是有利於那些工人,但對於蘇聯政府來說,這其中的利益並沒有體現出來。別看這些人現在好象是蘇聯的包袱,還需要大筆的資金,讓這些人穩定下來,是個不擇不扣的麻煩。

但是,別忘了,這些人的價值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並不能因為蘇聯的一時窘迫,就把他們本來的價值給忽略了。蘇聯這麽多年來攢下的家底,耗費了無數的資源,豈是說丟掉就丟掉的?要真這樣,蘇聯政府大可以不必維持這些人的基本生活條件,讓他們自謀出路,那樣,絕對會有大把的國家和企業,爭相跑到蘇聯來揮舞自己的小鋤頭。

人才,無論是在任何時候,都是有其自身價值的。即便他們現在再怎麽窘迫,隻要他們還沒變成白癡,或者已經死亡,他們腦子裏麵的知識,就足以讓他們生活無憂。現在他們的窘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蘇聯政府方麵造成的。如果沒有蘇聯政府方麵的製衡,他們去了國外,個個都能生活得很好,又豈會是現在這樣連麵包都吃不起?

正是因為他們自身的價值,現在的蘇聯,隻要是沒有人能出得了讓他們政府心動的條件,寧願讓這些人在蘇聯國內連飯都吃不起,也不能讓這些人隨意的走出國門。而劉東,剛才雖然給予了那些工人很不錯的利益,但卻沒有考慮到政府的利益。如果劉東的計劃僅僅是這樣,葉利欽絕對不會答應實行這個計劃。

“劉東先生,你的籌碼,在我看來,確實不錯。至少,對於那些工人的籌碼,非常不錯。但是,你不要忘了。這些工人是屬於偉大的蘇維埃,蘇維埃的利益高於一切,不論是個人,還是集體,他們的最終利益,都應該是屬於蘇維埃。而在你的闡述當中,我並沒有看到有多少有利於我們蘇維埃政府的條件。你覺得,這樣合適麽?”葉利欽眼睛微微一縮,質問道。

聽到葉利欽這話,劉東依舊不急不徐。因為他早就想到過這個問題,所以對於葉利欽的問話,並沒有感到詫異。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沒有了國家的利益,哪裏來的小家利益?

“葉利欽書記,對於這個問題。我可以向您說明,並不是我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而是早就有了應對的方案。當然這份方案,暫時來說,僅僅隻能應用於我們公司,至於因為這個方案而衍生出去的另外的方案,可以以這個條件為參考,但最終選擇權,並不在於我們這裏。”劉東平靜的說到。

因為剛才的一句話,而造成了之後交談當中對自己不利的因數。所以,現在的劉東變得非常謹慎。說話的時候,都要細細的思考,想著自己的話裏麵,是否會存在漏洞。

他實在是不希望,因為自己的大意,而付出更多的代價。之前葉利欽那話,就是一個警鍾,他可不想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