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回大陸前的準備工作
回大陸開廠,這是早就計劃好的事情,原本劉東以為,要先等到日本簽訂了廣場協定後,才會有足夠充裕的資金,來建設一家現代化的機械工廠。但是沒想到這次居然賺了那麽多,所以,有些事情就應該提前了。
之前就向南巡首長保證過,以後賺了錢,就會回國投資,不會忘本。現在既然有能力了,當然要回國了。再說了,現在回國,還有光宗耀祖的意思,劉東可不是那種錦衣夜行的人。
對於某些人,或者某些層次來說,劉東必須要做出一副強勢的手腕,才能夠震懾得住。要不然,他低調過頭了,別人就會把他當成綿羊啃掉,所以,有些事情該高調的就應該高調,老是低調也不行。
既然打算回國建廠,那有些事情就必須要提前處理好。香港這邊,因為關係到以後的發展,所以就算回國了,這邊也是重點。既然作為重點,那必須要有人鎮守。
林家兄弟在金融方麵那是人才,但是要說到集團的管理,那就不行了。為了讓香港這邊能繼續發展下去,就必須要一個管理型的人才。雖然香港這類人才比比皆是,但要讓劉東放心的,好像除了陳誌豪,別人也不行。
除了陳誌豪和林家兄弟必須要在香港呆著,陳潔也不能回去。雖然她現在十分想念家人,但香港這邊金融方麵的學習還沒有結束,更何況現在金融行業正在激烈的戰鬥著,這麽好的機會要是錯過了,那絕對是巨大的損失。所以,陳潔也不能回去。
作為劉東情報方麵的專用人才,黃三水在香港能接觸到的信息,遠遠不是大陸可以比擬的,他也不能回去。所以,劉東數來數去,居然發現,能回去的人除了他之外,好像沒有別人了。要知道,吳一平現在都還在日本呆著呢,香港的人都不能動,日本那邊的人就更加不能動了。為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吳一平還得在那坐鎮。
這個時候劉東才發現,公司快速發展雖然是好事兒,但太快的發展,人才方麵的進度就有些跟不上了。就猶如後世電影裏麵說的那樣,二十一世紀什麽最重要,人才。劉東現在就不得不麵對著這樣的困局,原本覺得差不多剛剛好的人才,現在卻是一點都不夠用。
別說香港這邊,就是日本方麵,吳一平最近的工作量也是大大的增加了,但因為那邊公司現在僅僅隻有他一個能夠拍板的人,所以,即便是再累,他也沒辦法把某些工作交給別人。
美國那邊,劉東倒是知道陳誌豪用獵頭公司弄到了一個人才,叫什麽邁克的。但那邊也是剛剛脫貧。還遠遠達不到能夠把人才輸送出來的地步,現在,要回國了,扳著手指頭的劉東才發現,回國後居然沒有專業的運營團隊,這還真是一件要命的事情。
劉東不是沒打過國內那些人才的主意,但想想還是隻有算了。這年月,培養出一個大學生,就像是熊貓寶寶一樣稀有,別說國企這些單位搶著,就是部委、地方,這些大學生也是香餑餑,實力差點的單位和機關,都弄不到一個名額。他劉東還是個私企老板,憑什麽能弄到這些熊貓寶寶?
別說國家同意不同意,就是那些大學生們,估計也看不上劉二哥這私人企業。所以,在國內弄人才的事情,還是隻有先放下,這個時代,可不是後世那樣,本科不如狗,博士遍地走的年月。再說了,就算那些大學生願意到劉東的公司來,劉東還未必能看得上這些寶寶,要工作經驗沒經驗,要能力也不一定有能力。非得培養個好幾年,才能說是剛剛合用。
劉東現在不缺錢,但最缺的卻是時間。他哪裏有空來培養大學生的工作能力?所以,國內的人才也就隻有先放下這個念頭,必須要放眼國際。
美國歐洲什麽的,那個離劉東還是太遠,他的手也沒那麽長。所以,最實際的還是要在香港本地取材。香港地雖少,但高素質的人才卻不少,在香港的大學當中,每年都會培養出很多人才,雖然劉東對於應屆大學生無愛,但在香港,想要找些能撐得起場麵的人才,也不是那麽困難。
劉二哥現在,啥都缺,但就是不缺錢。既然不缺錢,在香港這個金錢社會,想要找到令自己滿意的人才,也不是那麽費勁。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劉東就不信,他開出大價錢,就沒有人肯上他這條船。
為了之後能在國內馬上就把架子搭起來,劉東這段時間也在忙活。底層的和中間結構的那些人才在香港的確是非常容易找到,但是,要想找一個合適的,能夠獨擋一麵的人才,在香港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好的人才都被那些企業用著呢,劉東雖然有錢,但充其量僅僅算是個暴發戶,雖然他這個暴發戶的確是很有錢,但是在香港卻沒有多少底蘊,想要從那些大公司把這樣的人才挖過來,困難還是蠻大的。
但好在劉東這一年來,在香港也算是有些關係,和渣打銀行,太古商行這些高層都有著良好的關係,劉東需要找一個總經理的事情,也在他們的照顧下,在一些圈子裏流傳。
尤其是太古商行,橫跨好幾個業務範疇,他們的實力很強勁。但他們手頭也沒有劉東需要的工業人才,所以,他們也隻有幫劉東宣傳一下。
忙活了半個多月,劉東才在獵頭那裏,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才。
這個人叫樊以君,之前在香港一家設備製造廠做總經理。對於工廠的管理經驗很豐富,而且了解國際市場變化,對於公司的發展思路也是很明確的。這樣的人才,剛好就是劉東需要的,所以,劉東毫不猶豫的就簽下了他。
終於,在八五年的元旦,劉東把工廠的管理人員都弄好了一個框架,剩下的,就是下麵的員工。這些人,回國招聘才是最合算的。
人員弄好了,設備也需要準備。劉東最開始的打算,是準備製造工業刀具,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削切工具。要說到削切工具,可以算是華夏現在工業的一個盲點。雖然現在華夏能夠製造出工業刀具,但是那個質量,卻是不怎麽樣。
國內出產的刀具,雖然價格便宜,但是卻極為不耐用。不僅如此,有些設備還完全削切不了。這樣的工具,就算再便宜,也沒有任何的意義。每年華夏寶貴的外匯資源,都有一部分要用到購買國外刀具,雖然總量不多,但要知道,這個刀具是消耗性產品。不是說你買一件刀具,就可以用很久。
這玩意,就是一個消耗用品,用不了多久,就必須要換,便宜的進口刀具,一般都要幾百美元,就更別說那些昂貴的進口刀具,價格成千上萬,現在的華夏根本就用不起。但就算是便宜的進口刀具,也是需要外匯來購買的。這就使得,那些沒有外匯支配權的國內工廠,根本就不能生產某些設備,照成了產品低端集中化,競爭激烈,最後一大片工業廠家,不得不倒閉。
要說起這個工業刀具,雖然行業規模不大,但重要性卻不言而喻。劉東現在即有技術,也有能力弄出這麽一個華夏極缺的工業工廠,那為什麽不下手這一行?
尤其是在國內根本就沒有競爭對手的前提下,他也不會觸動到別的利益集團,還會在高層留個好印象,錢也能賺到,何樂而不為呢?所以,劉東第一個選擇進入的行業就是工業刀具。這點,從他第一個挖的人是佐藤金一就可以看出。
設備這東西,美國那邊自己的公司就能搞定,劉東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的心理,很理所當然的購買了美國公司的產品,用不了兩個月,這些設備就能漂洋過海,到達華夏。
弄好了一切的,劉東,現在就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等他帶著團隊回國後,就馬上可以開始工作。在半年後,就可以把工廠建設起來。相信隻要產品出產,那絕對會供不應求。
因為劉東根本就沒有打算像那些國外公司一樣,隻能用外匯結算帳目,可以收人民幣。這樣一來,那些國內的設備企業,哪裏還會不到劉東的公司去買東西。相對於外匯的難搞,人民幣他們是絕對不會缺乏的。
八五年的一月十號,劉東帶著自己新的團隊,又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國內。這次,劉東比起走之前,資本雄厚了好幾倍,而且,團隊的規模也擴大了許多,而且,團隊人員的結構,也複雜了很多倍。
跟他回國的,不僅僅有華夏人,還有日本人,美國那邊的公司,也派過來了一個經理級別的人物。所以,在首都機場,劉東一行剛下包機,就受到了首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歡迎。
不但國家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派來了工作人員,就是市委也派出了秘書長迎接,市政府方麵,更是派出了一位副市長,也就是劉東的四姑丈,王衛紅,可謂是相當隆重。
各位看書的巨巨,別忘了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