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周重的畫餅

若望神父和納德教士也正在為傳教的事苦惱,畢竟他們明知道自己的傳教方式有問題,但卻想不出好的辦法,現在聽到周重竟然說有更好的辦法幫他們傳教,這讓兩人都是十分高興,其中若望神父更是身子前傾興奮的道:“周公子請講!”

隻見周重並沒有立刻開口,而是好整以暇的喝了口茶,看起來好像是在吊人胃口,但其實卻是在心中籌劃著該怎麽把若望神父釣上勾。

“若望神父,你和納德教士也來大明有一年的時間了,估計對我們大明的風土人情也十分了解,說起來我們中原地區的主要宗教有兩個,一個是我們本土的道教,另外一個則是由天竺傳來的佛教,不過無論是道教還是佛教,都是在中原傳播了幾百上千年,可以說早就在百姓心中紮下了牢牢的根基,以你們這種外來宗教,而且沒有任何根基的情況,想要在大明等地傳教,絕對是件天大的難事!”

聽到周重的分析,若望神父兩人也都是連連點頭,經過他們近一年的了解,大明等地的信仰情況的確想周重說的這樣,道教和佛教早已經深入人心,擁有大量的信徒,甚至在大明的王公貴族之中,也同樣有這兩種宗教的支持者。

“你們想要在大明傳播宗教很難,但也並不是沒有一點機會,現在對於你們來說,最關鍵的就是在大明站穩腳根,而想要站穩腳根,你們就必須做到兩件事。第一是建造一座屬於你們的教堂。第二則是擁有一定的信徒。”

隻見周重繼續分析道。不過這時納德教士卻忍不住開口道:“尊敬的公子,您說的這兩件事我也很讚同,不過對於我們來說卻不太現實,第一件事是建造教堂,但是我們的教義規定我們教士不能擁有財產,所以建造教堂的費用一般都是由教徒捐贈,可是我們現在卻根本沒有任何教徒,所以對我們這兩件事根本就是一件事。如此一來,我們想要在大明站穩腳根,就必須擁有一定的教徒,但想要擁有教徒,卻又無法滿足站穩腳根的兩個條件,這樣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這個問題恐怕除了萬能的上帝外,根本沒有人能夠解開!”

納德教士從自身的情況對周重的話做出分析,而且十分的合情合理,不過周重聽後卻是淡笑道:“納德教士。我們中原有句古話叫入鄉隨俗,也有句古話叫因地製宜。你們天主教想要在中原傳教,就必須根據我們中原的情況做出改變,這點佛教就是你們的榜樣,現在你們可以看一下我們中原的佛教,以及天竺那邊土生土長的佛教,在教義等方麵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但也正因為如此,佛教才能在中原地區發展的如此興盛,甚至還壓倒了本土的道教,至今已經擁有的信徒可能比歐洲的總人口還要多,難道你們就不心動嗎?”

周重並沒有說大話,這個時期的歐洲剛剛從黑死病的陰影中走出來,人口大幅度銳減,雖然周重不知道具體的數字,但絕對比大明的人口要少的多,佛教又是大明最主要的宗教,影響力絕對超乎想像,甚至說大明的過半人口都是佛教徒也並不過分,所以他說大明佛教徒的數量比歐洲的總人口還要多,就算是有些誇張,但也與事實相差不遠。

果然,聽到周重說大明的佛教徒竟然和歐洲的總人口差不多,這讓若望神父和納德教士的目光中都露出狂熱之色,其中若望神父更是有些迫不及待的開口問道:“周公子,我想請問一下,大明的總人口到底有多少,這個問題我們一直想要搞清楚,但卻很少有人知道?”

周重一聽卻是笑了笑,大明到底有多少人口,這個別說是普通百姓了,恐怕連大明朝的那位正德皇帝,以及幾位內閣大學士都說不清楚,畢竟大明可沒有後世的人口普查,最多隻能根據下麵州府上報的人口做個估算,但是各個州府因為出於各方麵的考慮,以及大量沒有戶籍的隱戶存在,所以各個州府上報的人口數量不但不實,甚至還與真實數據有著巨大的差異,根本做不得數。不過據周重從後世得知的數據以及自己的估算,這個時期的大明總人口絕對在一億以上!

不過既然要忽悠若望神父兩人,周重自然要把這個數據往大了說,所以隻見他聽後沉思了好一會,好像真的在心中算計人口數量一般,最終於開口道:“若望神父,我們大明在開國之初時,就普通清查過全國的人口,當時進行的統計人口大概在五六千萬,不過因為當時戰亂多年,我們剛剛把凶惡的蒙古人趕走,朝廷對國內的許多地方統治不力,很多人口都沒有清查出來,所以真實數字肯定比朝廷統計的要高的多,估計最少當時的人口應該一億多人,現在經過近兩百年的發展,估計全國的總人口應該在兩億以上!”

周重說的話真真假假,很多數字都是他胡亂猜的,反正也沒人能證明他說謊。若望神父和納德教士聽到周重說大明的人口在兩億以上,當下都是驚呼一聲,他們整個歐洲的總人口恐怕還不到大明人口的一半,若是真的能把在大明發展出一個教區,恐怕教皇大人會親自為他們授獎!

想到這裏,若望神父和納德教士小聲的商量了幾句,最後由若望神父開口道:“周公子之前的建議的確十分中肯,我也認為我們應該根據大明的情況做出一些改變,隻不過我們畢竟是外來人,對大明的情況也不是特別熟悉,不知道周公子您有沒有什麽好的建議?”

看到若望神父終於主動向自己求助了,周重的嘴角也不禁露出一個隱晦的笑容,隻見他輕咳一聲,笑嗬嗬的開口道:“本來我對宗教這方麵的事並不是十分感興趣,不過做為兩位的朋友,倒也有一點小小的建議,我們中原有句古話叫做‘言傳不如身教’,你們之所以一直沒能打開傳教的局麵,關鍵就是隻靠嘴上說是沒用的,最主要的是要讓別人看到你們天主教的好處!”

“可是……可是我們該怎麽‘身教’啊?”若望神父心中報怨一下中原的古話還真多,同時卻還要賠著笑追問道。

“這件事說來也簡單,我們商會這段時間正處於飛速的發展時期,除了船隊方麵的事外,我打算擴大我們商會在陸地上一些產業的規模,比如我們的造船廠,就一直在擴大規模招收人手,但是我們大明在多年前施行海禁,導致現在的造船工匠嚴重不足,所以我準備通過你們招收一批歐洲的造船工匠!”

聽到周重忽然說起造船的事,根本與他們傳教沒有任何關係,這讓若望神父先是一愣,剛想開口說些什麽,不過隻見周重一擺手,示意他們聽自己說完。

“船隻是海上運輸的根本,我們大明的造船技術與歐洲的造船技術各有所長,所以我想結合兩方的造船技術,建造出更大、更快、更安全的海船,若是你們能夠招收來這些工匠,到時我們商會自然願意提供最好的待遇,甚至可以幫他們建造一所教堂,到時由若望神父你們二人管理,這樣一來,你們教堂有了教徒時常去做禮拜,也就能給周圍的大明百姓做個榜樣,在這種潛移默化之下,相信日後肯定有人願意隨你們一起追隨主的榮光的!”

周重說完上麵的話後,就一直微笑著看著對方,傳教和建教堂什麽的都是幌子,他真正的目的是想通過若望神父招收來一批造船或其它行業的工匠,甚至若有可能的話,最好能招收來一些火炮工匠,這樣商會之中就能鑄造自己的火炮了。

走私本來就是個十分危險的行業,在海上遇到其它走私船時,很可能會發生火拚,所以船上的船工不但負責操船,同時也是船隊最重要的武裝力量。當然光有人還不行,船上必須還有武器,那些普通的刀劍當然不成問題,但是一般的武裝商船上必須還要有其它的大型武器,其中最理想的當然是火炮,不過大明對火器的管製很嚴,所以走私船隊之中能裝備火炮的極少,大部分都是從沿海千戶所裏淘汰出來的舊炮,至於鑄造火炮的工匠,整個雙嶼港都找不出來一個。

聽完周重對自己描述的美好場景,若望神父和納德教士也都是露出一種心動的表情,若是真的像周重所說,他們能夠在雙嶼港這裏建造一所教堂,然後有一些歐洲來的信徒經常來教堂做禮拜,等到時常長了之後,肯定能夠吸引一些大明人信教,到時他們也就在大明傳教的路上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甚至很可能因此而載入史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