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章 溫泉寨
卷毛的眼睛一亮,說道:“好呀,不過就是調班有點麻煩,這一來一去的要花幾天功夫。”
猴子說道:“沒關係的,你盡管去調你的班,我們給你兩千塊的導遊費,隻要你能幫我們找到那個七色天橋。奶奶的,好好天橋還叫什麽七色天橋,弄得文縐縐的。”
卷毛顯然對我們的安排很是滿意,既能的一筆不菲的報酬,還能順便回趟家,何樂而不為呢。他就高興的答應了下來。然後我們就開懷暢飲了起來。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坐上了往桐梓方向的長途客車,在車上顛簸了大半天以後,才在一個叫坡渡的小鎮下了車。這一路上我們的兩邊全是崇山峻嶺。我們都到過神農架,那也是一個山區,但比起貴州的山來,那簡直是小兒科。這裏的山是一座連著一座,一座比一座高,一座比一座陡峭,坐在車上都是膽戰心驚的。到了坡渡鎮,我們又坐上了小中巴,在坐了兩個小時以後,我們有下了車。前麵是一條簡易的鄉村馬路,中巴車都上不去了。於是就坐上了三兩摩托車。這裏常年都有幾輛摩托車停在這裏載客。於是在摩托車上膽戰心驚了半個小時以後,我們在一座大山前停了下來。
猴子下車以後死活不走了,躺在地上半個小時才緩過勁了。看看周圍,仍然沒有房屋,哭喪著臉說道:“卷毛,你家究竟在什麽地方呀,我的骨頭都快散架了。我怎麽感覺比唐僧西天取經還要遠呀”
卷毛的興致還是很高,一把將猴子的背包拿過去放在自己的背上,說道:“快了。快了,馬上就到了。”
後來我們終於明白了卷毛說的“快了,快了”的含義。這句快了就是指我們又爬了三個小時的山路。在我們都累的說不出話來的時候,我們終於到達了卷毛他們的寨子,這個時候已經是快半夜了。這一路上卷毛對我們的狼牙手電很是感興趣,他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猛的手電,那個光亮簡直比他們家的節能燈還要亮堂。猴子大方的說等我們的任務完成以後就送給他一把。卷毛自然是欣喜萬分,這種手電筒他可是從來都沒有見過的新鮮玩意兒。
我們連這個寨子是什麽樣子都沒有心思去看,到了卷毛家倒地就睡,等我們醒過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黃昏時分了。
等我醒過來的時候,我覺得渾身都是腰酸背痛的。我們也算是長期鍛煉的年輕人了,但是昨天的那一路顛簸還是讓我們吃不消了。大壯倒是早早的起來了,聽說他一大早就起來沿著山路晨跑去了,真懷疑這家夥是吃什麽長大的。
我和猴子起了床到了外麵。這個時候我才看清了卷毛的這個寨子的樣子。這裏四麵環山,中間是一塊平地。貴州的當地人叫這種地勢為“壩子”。寨子就建在壩子上。四周的房屋都是青瓦土牆,錯落有致的樣子。這個時候到處都是炊煙嫋嫋,一百多戶人家的寨子顯得和祥而安寧,和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倒有幾分相似。這裏是大山的深處,交通極為不便。當地生活的都是一些苗族人和漢族人。
卷毛和他的父親在自家的曬穀場上站著說話,卷毛顯然對這樣的長途撥涉已經習慣了,所以很早就起來了的。就聽見卷毛問:“阿爸,慧芳家怎麽沒人呀?”
他的父親回答道:“我也不太清楚,隻是前幾天他們家好像來了幾個山外人,第二天他們家的們就鎖上了,估計是有什麽事和他們一塊出去了。”
“那你知道他們到哪裏去了嗎?什麽時候回來?”
“這倒是沒有,好像他們走的時候很匆忙,也沒有對人說起過。”
這時卷毛和他的父親發現我和和猴子出來了,都停止了談話。他的父親說道:“娃子,醒了。昨天累壞了吧。我們這裏就是太偏遠了,沒辦法。餓了吧,來快進屋。家裏的飯菜都做好了。我兒子呀特地打過招呼了說你們都累壞了。中午飯都沒叫你們起來吃,趕緊來吃點吧。”
我們這個時候也確實餓了,於是就都進屋吃飯去了。卷毛的母親特地為我們燉了一隻雞,隻是這裏的包穀飯我們還不太適應,吃在嘴裏有點沙沙的感覺。不過我們這個時候都餓得不行了,就這鮮美的雞湯一人幹下了兩大碗。
吃過晚飯,天已經黑了下來。大壯倒是早早的回房間裏睡覺了。我和猴子由於白天睡得太狠了,這個時候卻怎麽也睡不著。山裏的電視信號也不好,裝的都是那種信號接收器。搜來搜去也就是那兩個台,我們就覺得很無聊了。
卷毛看我們兩個閑得慌,於是對我們說道:“怎麽著,無聊吧,要不去泡泡溫泉?”我一下子就來了興趣,說道:“你們這裏還有溫泉?”
卷毛說道:“我們這裏就叫溫泉寨,村子東邊就有一大眼溫泉。原來還有山外的人想來這裏搞開發。可這裏的山實在是太高了,交通跟不上,後來就作罷了。”
我一聽就想拉著猴子去,泡泡溫泉可是有效的祛除疲勞的好方法。猴子倒是一副懶洋洋的樣子,好像興趣不是很大。
卷毛就把去溫泉的具體的路線告訴了我們,最後還加上了一句:“你們可要注意了,那眼溫泉好像是一個葫蘆的樣子,你們隻可以在外麵的那個泉眼泡澡,不要跑到裏麵去了。裏麵那是村裏的女人泡澡的。”
我奇怪的說道:“女人也敢在野外泡溫泉?”我知道山村裏麵泡溫泉可不是像在城裏還穿遊泳衣的。
卷毛說道:“那有什麽。我們這裏女人泡澡已經是還幾百年的傳統了。沒有什麽害臊的,都習慣了。”
我還在和卷毛說話,剛才還一副懶洋洋的猴子這個時候已經嗖的一聲就竄了出去,一個聲音就飄了過來:“爛紅薯,還磨磨蹭蹭的幹什麽呢?快點泡溫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