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地理課程“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地理課程需要構建開放的課堂,而實現“構建開放的地理課堂”的主要方法有兩種。一是“開發校內外課程資源,拓寬學習空間”,二是采用“多樣的地理學習方法”,“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積極交流”,激發學生靈感,碰撞出思維火花。
一、中學地理學科的主動、互動、能動的含義
中學地理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雖然沒有對地理教學方法做出規定,但地理學科強調“重視地理信息載體”的運用,強調“堅持啟發式教學原則”。對於學生的學習而言,借助地理信息資源和信息手段,能培養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能促進學生對地理問題進行探究,在探究和體驗中掌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增強學習效果,培養地理學科能力。
(一)中學地理學科的主動的含義
1.主動的含義
主動有兩種基本解釋,一是指不靠外力促進而自動,二是指能夠自己把握。通俗的解釋是指能夠造成有利局麵,使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圖進行。這裏所說的“主動”,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動”學習,指的是一種學習方式。
鍾啟泉說:“主動學習是個體自覺確定學習目標,製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或能力;它強調個體學習的主動性,與被動學習相對。”在主動學習中,學習不是知識由老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主動地構建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他成為了一個知識的“建構主義者”。這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得到很好的發揮。
2.中學地理學科主動的含義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要“構建開放的地理課堂”。課程實施的開放性是“構建開放的地理課堂”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地理課程實施的開放性主要表現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在以班級為主實施的地理教學中,完全的自主學習還難以實現,一般的做法是在地理教學的某一個環節讓學生有自己把握學習的機會。例如: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會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學,這個過程就給了學生某種程度的“自主”,但這是淺層次的“自主”,有的老師會在布置作業時要求學生自己選擇完成作業的形式,這裏學生的自主性就強多了,還有的老師設計了社會調查類的作業,學生可以自己選擇調查的內容、調查的方法,這裏的自主性就更強了,已經接近研究性學習了,在地理教學中使用某種自主學習的形式,就會帶來不同程度的開放。自主性越強,課程開放的程度越大。
當然,除了教學過程自主外,在布置作業時,注意適量,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學習自己想學的東西,包括課程之外的有關地理的知識,這也是地理課程開放性,地理學習主動性的表現。
(二)中學地理學科的互動的含義
1.互動的含義
互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互動是指一切物質存在物的相互作用與影響。狹義的互動指在一定社會背景與具體環境下,人與人之間發生的各種形式、各種性質、各種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響。
這裏所說的互動,是指課堂教學中的“互動”,一般意義上來說是指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生和生生互動是一種特殊的人際互動,它指在師生、生生之間發生的各種形式、性質和各種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響。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的實質就是教師和學習者直接或間接的互動,從而走向共同發展的過程。
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是新課程提倡的學習方法之一,是“六要素”教學行為方式中的重要因素。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構成了課堂教學的主要過程,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2.中學地理學科互動的含義
在課堂上,學習者獲得的知識通常包括三個方麵:教科書及教學參考書所承載的知識,教師的個人知識,師生互動所產生的新知識。新課程強調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和發展。在課堂教學中,學習者所接受的知識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教科書的知識比例相對減少,而教師的個人知識,尤其是師生互動所產生的知識的比例大幅提高。這就要求學生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地理課程理念第三條明確指出“倡導多樣的地理學習方法,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積極交流”,在課程標準的“過程與方法”第四條指出“運用適當的方式方法,表達、交流地理學習的體會、想法和成果”;《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在“知識與技能”目標表述中提出:“學會獨立或合作進行地理觀測、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在“過程與方法”目標表述中提出:“與他人合作,開展調查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運用適當的手段和方法,表達、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學習和探究的體會、見解和成果”,這些都是在地理教學中開展互動教學方式的體現。要實現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地理課程需要構建開放的地理課堂,在開放的學習環境中,學生自由分工與合作,通過人際交流進行學習,必然會形成交流、分享、觀點碰撞、“雙贏”等局麵。
(三)中學地理學科的能動含義
1.能動的含義
“百度百科”的解釋,能動指自覺主動,具有自主作用的意義。哲學解釋,能動是指有意識的動物都具有駕馭自身思維和行為的能力。由這兩個定義可以看出,“能動”總是和“主動”結合在一起,已經隱含在“主動”之中。因此,可以把“能動”理解為學生的主動“探究”。
主動“探究”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六要素”教學中,實現知識、能力、情意目標的一種教學行為方式。主動“探究”是針對被動“接受”而言,“探究”以“主動”為基本前提,一般意義上的探究學習過程往往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學生從真實的自然情境、生活情境或書本知識情境中“發現並解決問題”或“研究問題”,學生“探究”的問題隻要對學習者本人來說具有一定的“陌生”或“新異”,就有探究的意義和價值,它看重的是學生在主動“探究”中深刻地領會“知識”、形成“能力”並建立“情意”。探究學習是這樣一個過程:“在研究客觀世界的過程中,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發展探究能力,獲得理解客觀世界的基礎——科學概念,進而以此為武器,培養探索未知世界的積極態度”
2.中學地理學科能動的含義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課程理念第三條指出“倡導多樣的地理學習方法,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積極交流”,課程設計思路指出:“鄉土地理既可以作為獨立的學習內容,也可以作為綜合性的學習載體。學生可以通過收集身邊的資料,運用掌握的地理知識技能,開展以環境與發展問題為中心的探究式實踐活動。”《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的“過程與方法”目標表述中,提出“嚐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方案”“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提出“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這些表述都對地理教學中開展探究式學習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地理課堂教學探究的主要特點是讓學生自主地認識地理事物、地理現象、通過探究自然過程獲得地理知識,而不是記憶或背誦現成的結論性知識。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生獲得的結果很可能是多樣的,而且可能不同於教科書或教師期待的內容,這種不同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地理事物的複雜性和豐富性。
二、中學地理學科的主動、互動、能動行為的設計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把相關的要求以行為目標的形式作為“標準”提出。“運用地圖學習”“運用圖表學習”“運用資料學習”“運用實例學習”是在地理課程標準要求中體現得較多的內容。在中學地理學科的行為設計中,應該突出這些內容,使學生能從地圖、圖表、資料中獲取地理信息,具有基本的地理信息獲取能力,能運用圖表、資料說明、解決地理問題,具有初步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能運用實例獲取新的地理知識。
(一)中學地理課堂主動行為的設計
1.借助生活中的地理,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把“生活性”新增為地理課程性質,體現了地理學科的應用價值。“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是《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課程基本理念之一。是《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製定“內容標準”時所遵循的重要指導思想。它“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學生的生活品位,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
學習興趣是學生有選擇地、積極愉快地學習的一種心理傾向,它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成分,是推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動力。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對學習內因最好的激發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由此可見,激發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原動力。
地理是一門有趣且有用的學科,在課程性質和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地理,選取一些緊密聯係現實生活並符合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習欲望,例如:學習地球運動、大氣運動、地殼運動、水體運動,可以觀察學校不同時間的日出日落變化、分析熟悉地區的天氣現象、欣賞熟悉地區的地質構造圖片等;學習區位選擇、城鄉規劃、國土整治,可以要求學生為家鄉建設出謀劃策;學習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可以展示到各地旅遊的生活照片並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感悟風格各異的城市空間布局。感悟地理的博大精深。學習自然資源、自然災害、環境問題,可以出示一組組觸目驚心的數字,一幅幅振聾發聵的圖片,讓學生深感責任重大。
例1 七年級第三章第一節《多變的天氣》
內容標準的要求是:識別常見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識別常見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對初中生來說,既能激發他們不斷探索天氣現象的興趣,又能讓他們具備社會生活需要的基本技能。教學中可抓住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感受到天氣變化就發生在身邊。
步驟1 播放天氣預報視頻,讓學生觀察天氣符號,並記錄下來,如圖3.6.1。
圖3.6.1
步驟2 讓學生上台繪製天氣符號,並說明其含義。
步驟3 收集學生生活地區的“城市天氣預報”,請學生扮演小天氣預報員,播放城市天氣預報。
步驟4 其他學生對“天氣預報員”進行打分評價。選出最優秀的預報員。
2.借助各種地理圖表,重視能力訓練,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地理學習離不開各種地理圖表,地理圖表的閱讀和應用是課程標準對學生能力培養的要求。《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表述:掌握閱讀和使用地球儀、地圖的技能;掌握獲取地理信息並利用文字、圖像等形式表達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簡單的地理觀測、地理實驗、地理調查等技能。《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提出:在地理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的能力;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地理圖表的閱讀和應用貫穿在每一節地理課堂教學中。通過地理圖表的閱讀,提高學生的各種地理能力是地理教學的能力目標,也是學生能否進行主動學習的保障。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應對學生多作學法指導。學生具備了會學的能力,才能產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例2
七年級第六章第二節《自然環境》
(運用地圖,培養分析能力——以亞洲地形和河流特點的分析為例)
亞洲的地形和河流比較複雜,但這種複雜隻是數量上的複雜,其中還是存在很多共性特征的。在教學過程中對於複雜問題要采用分析的方法進行梳理,引導學生將複雜問題簡單化的辦法。但是,分析過程並不是將問題進行簡單的分解,要運用聯係的觀點進行分析。如設計以下教學流程圖,如圖3.6.2:
圖3.6.2
教學步驟:
(1)設問導入:回憶學過的描寫中國地形和河流的詩詞,根據詩句的描述提出問題。如“為什麽說黃河之水天上來”等。
(2)觀圖識色:讀“亞洲分層設色地形圖”,觀察顏色與地形的關係,探討俯視視野下亞洲地形的特色。
(3)圖文結合:展示亞洲地理方麵的之“最”,引導學生在地圖中找到具體位置,並分析與上述地形特點的一致性。
(4)視角轉換:結合分層設色地形圖,沿穿過亞洲最高點的某經線或緯線繪製地形剖麵圖,歸納亞洲的地勢起伏。
(5)拓展延伸:運用上述方法繪製其他某一大洲的地形剖麵圖,並描述其特點。
(6)特點歸納:結合對分層設色地形圖和地形剖麵圖的觀察,整理得出亞洲地勢和地形的特點。
(7)特點應用:受地形影響,亞洲河流眾多,呈放射狀水係分布。
(8)完成驗證:黃河之水“山”上來。
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對某一話題較為深入的、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得出結論。在對地理問題的分析過程中,學生的讀圖繪圖、觀察、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鍛煉,特別是思維能力得到了提升,為主動學習提供了能力保障。
例3
七年級第七章第二節《東南亞》
(運用地圖,培養綜合歸納能力——以東南亞為例)
東南亞處於東方“十字路口”的位置,從緯度位置來看,大部分位於10°~22°之間,地處熱帶。從海陸位置來看,中南半島東臨中國南海,西臨孟加拉灣;馬來群島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從相對位置來看,北連中國大陸,南臨大洋洲,處於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交通位置十分重要。為了使學生感知這種位置的特點以及體會位置的重要性,可以嚐試運用綜合歸納的方法來學習,如圖3.6.3。
圖3.6.3
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運用的媒介主要是區域圖,需要收集“東南亞在世界的位置圖”“東南亞政區圖”等多種類型的區域圖,分別判讀,最後歸納出東南亞位置的特殊性——“十字路口”位置。
3.借助教材的活動式課文,轉變教學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教學方式直接影響學習方式的形成、完善以及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生活就像一麵鏡子,你對著它笑,它也會對著你笑。”讚可夫曾經說過:“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兒童和教師在課堂上都能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建成這樣良好的氛圍,任何一種教學方式都不能發揮作用。”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自覺調整原有的教學方式,讓課堂成為學生探索的殿堂,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利用學案導學、案例教學等方式開發、整合資源,為學生學習搭建平台提供實踐場、體驗場。
例4
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一節《人口和人種》
——運用教材活動式課文,改變教學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
內容標準要求是:“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
標準涉及的知識是“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牽涉的能力有讀圖繪圖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數據分析能力等。按照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很難達成知識和能力目標。教材中設計了3道“活動”題。我們可以借助教材的“活動”題,轉變教學方法,把教師講授為主轉變為學生自學討論為主。指導學生按要求自主完成“活動”題。
步驟1 完成活動1,讀“世界人口增長示意圖”,讀出人口每增加10億所需的時間,分析數值的變化規律,得出“人口每增加10億所需時間越來越短”的結論,進一步得出“人口增長與人口基數有關”的結論。
步驟2 完成活動2,計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得出結論:(1)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2)發達國家自然增長率呈負數,人口出現負增長。
步驟3 學會讀、繪曲線圖。讀“世界人口增長曲線圖”,如圖3.6.4。觀察曲線的彎曲、陡緩,直觀地感受世界人口增長變化趨勢。在讀懂曲線圖的基礎上,了解曲線圖的繪製方法。
圖3.6.4
步驟4 完成活動3,依據非洲的人口統計數據,完成非洲的“人口增長柱狀折線圖”,如圖3.6.5。
圖3.6.5
繪製折線圖,不僅能考查學生的數據與圖形的轉換能力,還能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非洲人口增長速度之快。引導學生將非洲人口增長曲線與世界人口增長曲線進行對比,討論哪張圖反映的人口增長速度更快。
通過自主完成教材中的“活動”,學生真正地“動”起來了,知識的獲得都來自親身的實踐,學生能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學生更願意學習,主動學習的習慣逐漸養成。
(二)中學地理學科互動行為的設計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的“過程與方法”的核心是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實踐與創新不僅是地理學習的兩大環節,也是地理學習的重要目標。實踐是深化認知的需要,是把地理知識和現實生活、社會經濟、自然環境聯結起來的途徑。創新是地理知識在運用層麵上的重組,是地理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的創意,是思維活動在地理價值中的升華。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呢?創設互動式的地理課堂成為廣大地理教師的共識。在互動式的課堂上,教學過程的互動在充分體現教師能動性的基礎上,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展示了教學手段和教學素材的高效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發展和提高。
1.提高教師的“提問”質量,實現師生互動
提問要符合啟發性原則。這一原則的依據在於承認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客觀過程。學生的學習過程,必須經過學生自身的積極思維活動。因此,帶有啟發性的問題,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能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能提高他們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啟發性的地理問題應蘊含地理事物矛盾的對立統一關係。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在它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既對立又統一。如果在提問中抓住這一關係,就能培養學生認識和掌握這個規律,就有利於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地理知識。此外,提問要由淺入深有合理的坡度;要難易適度;要有適中的密度,要從“質問式”問答行為到“對話式”問答行為。
例5
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一節《地球與地圖》
——層層設問,認識地球形狀
內容標準要求是: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
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是地理教材的第一課,可運用版畫等形式,勾畫出由於人類受活動空間的限製,僅憑直覺認識的地球形狀,那麽人類是如何逐步認識地球形狀的呢?
設問1 誰先提出地球是球形?
設問2 怎樣才能證明地球是球形?
設問3 驗證“地球是球形”的實踐有哪些?
設問4 能直接看到“地球是球形”嗎?
設問5 能提出更多“地球是球形”的證據嗎?
2.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實現師生互動
教學過程中把地理知識精心設計成能激發學生思維的問題情境,在問題情境中,促使學生新舊知識發生衝突,使之產生困惑、疑問,誘發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想問。
教師對教材內容的創造性使用,清晰地向學生演示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的思維過程,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思維過程與方法,教學生會問。
將課堂教學向校外引申,強化學生“問題”意識。培養學生學會發現問題、積極利用已知的有效信息提出可以通過探究解決的問題。
例6
七年級第九章第二節“巴西熱帶雨林的開發和保護”
內容標準要求是:舉例說出巴西在對熱帶雨林的開發和保護方麵的經驗和教訓
在教學“巴西熱帶雨林的開發和保護”內容時,首先給出相關的資料和信息:①“亞馬孫熱帶雨林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知識網絡圖;②“亞馬孫熱帶雨林的開發”“采伐雨林”“保護雨林”“關於亞馬孫雨林應該開發還是保護的爭論”等圖片;③“巴西保護熱帶雨林的措施舉例”的閱讀材料;④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圖和世界森林分布圖。
讓學生利用上述信息編製一個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五花八門,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了解學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了已有的信息,以及問題的合理性、完整性等,如“為什麽要保護巴西的熱帶雨林?”“巴西的亞馬孫流域是世界熱帶雨林的主要分布區,巴西政府大力保護熱帶雨林資源,這說明了什麽問題?”這兩個問題相比,在深度上是有明顯區別的。根據這種差別,可以對學生的提問能力進行相應的評價、調整和培養。
對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麵提問:“在哪裏?”“有什麽?”“為什麽有?”“產生了什麽作用?”“怎麽辦?”
3.明確小組的合作任務,實現生生互動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先進教學模式的顯著特征。小組合作每個人都有互動交流的機會,但小組合作中也會麵臨學生參與不足的情況,設計一些多向性的教學任務,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促使學生在有流程的指引下盡快融入討論的環節中。通過學生的討論和思考將信息匯總。同學間相互配合、交流探討、補充完善就成了每個人的一種需求,教師和其他小組對本組成果的評價既是互動交流,也成了互動的一種動力。
例7
八年級第四章第一節《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內容標準要求是:(1)比較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初步學會選擇恰當的交通運輸方式。(2)運用地圖說出我國鐵路幹線的分布格局。
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圍繞“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鐵路幹線”“鐵路樞紐”等要點設計教學活動,但在設計上避開直接的知識傳授,讓學生在合作完成一定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使用所需要的交通地理知識。
活動內容如下:
(1)學生分組,4~5人一組,3人扮演旅行社工作人員,1~2人扮演遊客。
(2)教師為“旅行社”提供列車時刻表、航班時刻表、不同地區旅遊城市的旅遊交通地圖。
(3)“遊客”提出要求,包括去哪幾個城市、計劃的花費、去多長時間等。
(4)“旅行社”根據“遊客”的需要,為其安排行程。
(5)一組“旅行社”對應一組“遊客”。
(6)第一輪活動完成後,“旅行社”和“遊客”交換角色。
(7)將每個旅行社的方案在全班公布,評出最佳旅行社。
這個活動讓學生進入具體情境(在旅行社中選擇旅行線路及相關計劃),利用已有資料,設計旅遊方案。這個問題難度較大,需要合作解決。在合作過程中,學生有爭辯,有思考,必然能提升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運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實現多方互動
隨著互聯網應用的普及,互聯網成了中學生接觸社會、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網絡延伸了我們的眼、耳,拉近了書本與現實的距離。拓寬了獲得有用地理信息的渠道。在地理教學中可以因勢利導將互聯網上的相關信息作為課堂互動的話題。對學生進行提問,互聯網突破了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教師可以向學生提供一些比較適合學生的網站網址,推薦一些較好的欄目,布置一些具體內容,讓學生在網絡上獲得更豐富、更鮮活的教學資源。
例8
八年級第三章第二節《文化特色》
內容標準要求是:(1)舉例說明自然環境對我國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飾、飲食、民居等的影響。(2)結合有關資料說明我國地方文化特色對旅遊業發展的影響。
步驟1 布置學習任務,2010年,國家旅遊局評選出35個旅遊演出項目入選《國家文化重點項目名錄》,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為旅遊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步驟2 請利用網絡或其他媒介找出這35個項目及其分布地區。
步驟3 選取1~2個感興趣的項目,查找資料,對它進行詳細介紹,並整理形成學習結果。
(三)中學地理學科能動行為的設計
能動性學習方式可以理解為學生的主動“探究”。“探究”學習倡導主動獲得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是新課程理念的體現,是新課改的重點任務之一。
中學地理學科探究性學習的實施主要分為兩種,課題研究類和項目活動類。課題研究以認識客觀世界和人類自身的某一問題為主要目的,具體包括社會調查、科學實驗和文獻研究等。項目活動設計以解決一個比較複雜的操作問題為主要目的,如模擬設計某一條地鐵線路的活動等。地理探究學習並不是萬能的,它並不適合所有地理學習內容。在地理教學中,以恰當的地理內容為依托開展探究,才能真正發揮探究學習的功能,有效地實施地理學習方式的轉變。
1.以“確定、分析和評價地理位置”內容為依托開展探究
地理位置知識著眼於解決地理事物在哪裏的問題,學生能否確定與選擇地理位置,進而對其進行原因分析與優劣評價,是地理探究學習的重要目標。
例9
表3.6.1 關於美國城市布局的探究
2.以“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與空間變化規律”內容為依托開展探究
地理學科注重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注重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係,並致力於揭示地理事物空間運動、空間變化的規律。這些內容均適合作為探究素材。既可以用來探究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空間排列狀態與空間結構,也可以用來解釋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空間上的成因聯係。還可以用來呈現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空間運動、地理空間變化的事實,並由學生自己來總結概括其規律。
例10
表3.6.2 非洲氣候類型對稱分布規律的探究
3.以“地理因果聯係”內容為依托開展探究
地理因果聯係主要是回答為什麽的問題,指有關地理事物或現象的地理成因,主要包括地理現象、地理分布、地理特征或地理規律的原因等。這類知識的特點在於邏輯性強、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便於提出問題、假設或猜想,學生能夠通過嚴密的推理進行分析闡述,“以因探果”適合於地理探究學習。
例11
表3.6.3 總結世界水稻產區的分布規律
4.以“分析、歸納地理過程規律以及預測地理過程”的內容為依托開展探究
地理演變是反映各種地理事物或現象發展變化的過程,主要包括海陸變遷、地殼運動、人口遷移、城市發展、水分循環、流水侵蝕等過程。這類知識本身就具有過程性,無論是地理過程規律的歸納,還是對地理過程的預測,都可以讓學生感受地理事物變遷的過程,適合地理探究學習。這類主題的探究,重點不在於對地理規律知識的習得,而在於領悟整個地理探究過程,注重學會分析、歸納地理方法,注重學生提出假設或猜想,得出驗證結論。
例12
表3.6.4 預測東亞夏季風風向的探究
5.以“解釋與闡述地理要素的空間效應”的內容為依托開展探究
地理要素的空間效應主要包括自然地理要素變化是怎樣導致其他要素發生變化的?人文地理要素的變化是怎樣導致其他要素的變化的?“地”怎樣影響“人”的?“人”怎樣影響“地”的?地理要素的空間效應知識貼近生活,貼近社會,學生比較容易提出有探究價值和可能的問題。也比較容易獲取相關信息。是十分重要的探究領域。關於這類問題的探究,要把重點放在對空間效應的解釋上,放在對現實問題原因尤其是人為原因的分析上。以養成學生人地協調的觀念,引導學生進行相互間的交流與討論,以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對這類探究問題給出總結,總結的重點在於促進可持續發展觀念的養成。
例13
表3.6.5 關於沙塵暴天氣現象的探究
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