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天性未漓,教易行也,則體孔子之言①以勞之,勿溺愛以長其自肆之心;
子弟習氣已壞,教難行也,則守孟子之言②以養之,勿輕棄以絕其自新之路。
注釋
① 孔子之言:愛之能勿勞乎—愛他就讓他勞動。
② 孟子之言: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有合乎中道的父兄來教育子弟,使他歸於中道;有才的教導無才的,使他自覺自發。
譯文
當孩子天性尚未受到社會惡習熏染時,教導他是不難的,因此應以孔子的方式教導他,不要溺愛,以免助長了他自我放縱的心。當子弟習性已經敗壞很難教導時,要依孟子的方式教他,不能輕易放棄,使他失去自新的機會。
度陰山曰
孔孟的思想,很大一部分是和親子教育相關的。這當然緣於儒家思想的起腳處在家庭,必須讓腳跟穩固,防止後院起火。中國人最重視家庭教育,其實這是血緣崇拜的結果,因為在古代血緣崇拜下,大家都在家中,“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家庭成為最重要的基本社會單位。所以,家庭教育尤其豐富,不得不受重視。
試想,如果不大力提倡孝,兒女們造了老爸的反,豈不是家庭慘劇?如果不大力提倡夫唱婦隨,那每個男人都怕老婆,豈不是把宗法製(男人為王)捅個窟窿?
所以,孔孟的思想,注定是要以親子教育為基礎。孔子的家教技術是防患於未然;孟子的家教技術比孔子的略低一籌,是事情發生後再出手。可無論是孔子還是孟子,其家教思想都是對孩子“不放棄,不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