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勿使外散,古人有纊①以塞耳,旒②以蔽目者矣;
耕讀何妨兼營,古人有出而負耒③,入而橫經者矣。
注釋
① 纊(kuàng):棉絮。
② 旒(liú):帽前懸掛的綴飾。
③ 耒(lěi):一種農具。
譯文
聰明的人要深藏不露,好比古人用棉花堵塞耳朵,用帽飾遮住眼睛;耕田和讀書可以兼顧,古代有人白天扛著工具耕種,晚間回家則捧著經書閱讀。
度陰山曰
深藏不露的人肯定會露,否則別人就不會知道他深藏不露。中國人不像西方人那樣外放,中國人尤其內斂,深信“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真理,所以白天耕田,晚上讀書,練就一身本事,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人麵前,就是深藏不露。好比一個身懷和氏璧的人,不遇到買得起的真主,絕不會露出寶貝。
這種“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做派背後是傳統文化心理。人在這個世界上有兩種形態:一種是慎獨時的形態,這個是真實的自己;另一種是在各種關係中的形態,這個不是真實的自己,但它也是你自己。
古人往往活在各種關係中,或者說他之所以是他,隻能是各種關係中的他;他之所以有價值,並不體現在慎獨時,而是體現在他在各種關係中時。孔子認為人的本質是仁,仁不是慎獨時所具備的品質,而是在各種各樣的兩人、三人、多人關係中具備的品質。由於每個古人都要如此,所以漸漸形成了一種標準:比如在父子關係中,作為兒子,你必須孝順;在君臣關係中,作為臣子,你必須忠誠。倘若你稍有點自己的判斷,不愚孝、不愚忠,你就脫離了大多數人好不容易建立起的標準群,於是,大家就會冷眼看你,討厭你。
在這種不能輕易脫離群體的情況下,人學會了深藏不露。深藏不露是一種迫不得已的智慧,為了不死在功成名就的前夜,身懷絕技的古人必須學會深藏不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