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如曾子①,於道獨得其傳,可知資性不足限人也;
貧如顏子,其樂不因以改,可知境遇不足困人也。
注釋
① 曾子(前505—前434):春秋時魯國人,名參,孔子的弟子,天賦不高,但勤奮好學,最終得了孔子真傳。
譯文
曾子那樣天賦不高的人,仍能在學問上得到孔子真傳,可見天資並不足以限製人的發展;顏回那樣貧苦的人,仍不改變自己的快樂,可見惡劣的現實環境不足以影響人的快樂。
度陰山曰
這段話,是心靈雞湯中最精華的那一勺。我們總是給他人洗腦說:天賦不高可以通過後天努力補齊,現實環境改變不了堅定信仰的人,影響你的不是現實環境,而是你的心。每當喝到這碗雞湯時,很多人都心頭一震,渾身充滿了力量。尤其聽到活生生的曾子與顏回的案例時,更堅定了自己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決心。
但是,幾千年來,隻有一個曾子、一個顏回。大多數人資質平庸,人生也平庸,大多數人在惡劣環境裏生活久了,個人品質也變得惡劣。社會科學最怕舉例子,因為它所舉的例子都不具有普適性,而是像新聞一樣與眾不同。
我們學習的對象如果隻有少數人能做到,多數人做不到,那它一定有問題。遺憾的是,我們仍然在向好榜樣學習,大家也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應該成為誰,而似乎沒有人想過,成為自己,才是人生最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