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漢高祖之英明,知呂後必殺戚姬,而不能救止①,蓋其禍已成也;
以陶朱公之智計,知長男必殺仲子,而不能保全②,殆其罪難宥乎?
注釋
① 漢高祖劉邦始立呂後之子為太子,後因寵愛小老婆戚姬,順帶喜愛其子如意,想改立如意為太子。呂後知道後請大臣張良幫忙,張良請出素被劉邦敬畏的商山四皓陪侍太子,劉邦歎息說:“呂後羽翼已豐,沒法更改。”後來,劉邦去世,呂後想起這段往事,深恨戚姬,將其摧殘至死。戚的兒子如意也被呂後毒殺。
② 陶朱公即範蠡,他富可敵國,但在家庭教育上很失敗。他的次子在楚國殺人,將被處死,他想讓少子往救。其長子堅決要求前去,範蠡不得已,隻好答應,乃付之千金並書信一封,囑其至楚找莊生。莊生果設法讓楚王大赦。範蠡長子不知是莊生所為,惜其千金,向莊生討回。莊生怒,遂使楚王殺範蠡次子之後才大赦。長子持其弟之屍歸,範蠡說:“我早知老大救不了老二。之前我打算讓老三前去救他的哥哥,因老三不吝惜錢財,老大卻做不到,才因此害了自己的弟弟。”
譯文
以劉邦的英明,知道自己死後呂後必然殺害戚夫人,卻也無法解救,大概是因為禍患已成;以範蠡的才智,知道長子必定會連累次子被殺,卻也無法保全次子性命,大概是次子的罪行本來就無法被寬恕吧?
度陰山曰
劉邦英明神武,卻不能解救最愛的女人和兒子;範蠡富可敵國,卻不能解救自己的兒子。而且兩人在災難未發生時已知結果,這不得不說,冥冥之中注定的巨大力量多麽恐怖。人生在世,隻要努力奮鬥,就能離理想更近一步。然而,我們仍然要守好心態,拒絕不好的執念。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