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國家在實現性別均等和性別平等目標上麵臨不同的具體障礙。但是,有一些挑戰是地區大多數國家共同麵臨的,也有一些挑戰是部分國家特有的,但是與我們的慣常認識有一定出入。
一、地區之間和城鄉之間的差異
國家數據可以幫助了解國家層麵實現性別均等目標的進展,但也會遮蔽地方差異。很多國家的數據顯示,在省級和地方層麵,男女在接受教育的比例上存在一定的差別。例如,在某省,男童可能處於明顯弱勢,而在鄰近的省,歧視卻指向女童。因此,在國家層麵上實現性別均等並不必然意味著所有地區都實現此目標。以越南為例,盡管已經在初等教育實現性別均等目標,但在東北部(不利於女童)和南部高地(不利於男童)仍然存在較大差異。[38]2013年緬甸的初等教育的GPI為0.98,實現了性別均等。但是,仔細比對各邦數據,我們發現GPI最低的若開邦為0.92,即每100個男生對應的女生為92人,GPI最高的撣邦為1.04,即每100個男生對應的女生人數為104人,地區之間的差異不小(見表7.9)。
表7.9 緬甸各邦初等教育性別均等指數(2013年)
在巴基斯坦(在多項目標上未實現性別均等),各省在學前教育毛入學率、初等教育淨入學率、到五年級的鞏固率以及成人識字率的性別均等指數均存在較大的差異。以初等教育淨入學率為例,GPI最高的為1.14,強烈指向對女童有利,而最低的隻有0.50,差別竟然有64個百分點(具體見表7.10)。
表7.10 巴基斯坦部分省/地區性別均等指數(2012/2013學年)
入學方麵的性別差異與城鄉差距(主要體現為社會經濟鴻溝)也有聯係。將來自世界各地的43個國家從2000年至2008年的城市和農村調整後的初等教育淨入學率的性別均等指數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農村地區平均性別均等指數(0.94)指向女童的處境不利,而城市的數據處於實現性別均等的範圍(0.99)。這項調查在包括孟加拉國、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亞、老撾、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泰國和烏茲別克斯坦等43個國家開展。[39]
在巴基斯坦,盡管2009年初等教育淨入學率和中等教育淨入學率的性別均等指數分別為0.84和0.79,但是圖7.7顯示,農村和城市的女性在初等和中等教育入學率上都存在差距。該圖還顯示,城市的女性在初等和中等教育入學上差異較小,但是,農村女孩接受中等教育的比例要遠遠低於接受初等教育的比例。變化的趨勢也揭示,當農村初等教育的女童入學率大幅增長的同時,中等教育的女童入學率卻似乎停滯不前了。
圖7.7 巴基斯坦農村和城市淨入學率性別差距(2002年、2004年和2006年)
資料來源:UNESCO and UNICEF.Asia-Pacific End of Decade Notes on Education for All:EFA Goal 5 Gender Equality[R].UNESCO Bangkok,UNICEF EAPRO and UNICEF ROSA,2012:16.
在一些國家,教師隊伍中女教師的比例在地區間差異明顯。在阿富汗,普通教育(一至十二年級)中女教師的比例從2012年的30.9%提高到了2013年的32.91%。但是在一些農村省份,譬如Paktika、Paktia、Khost和Uruzgan,女教師的比例不到5%。一半地區根本就沒有女教師。[40]在柬埔寨,2005/2006學年,盡管初等教育階段全國教師隊伍中女教師的比例為41.7%,但女教師最少的奧多棉芷省的比例僅僅隻有18.7%,而最多的金邊的比例為73.6%(見圖7.8)。
圖7.8 柬埔寨各省初等教育女教師比例(2005/2006年)
資料來源:UNESCO and UNICEF.Asia-Pacific End of Decade Notes on Education for All:EFA Goal 5 Gender Equality[R].UNESCO Bangkok,UNICEF EAPRO and UNICEF ROSA,2012:39.
二、最貧困群體仍然麵臨較大的障礙
教育中的性別問題常常與兒童所在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有關。在很多國家,富裕群體在教育機會上已經實現了性別均等;但是,對最貧困的群體而言,女童獲得的機會仍然大大少於同處這一社會經濟地位的男童,明顯處於弱勢地位。很多時候,貧困加劇了男女之間入讀並完成教育的差異。
在埃及,對於最富裕的女童而言,2000年就實現了初等教育的性別均等;但對最貧困的女童而言,入學機會遠遠少於最貧困的男童。2008年,該群體的性別均等指數為0.84,雖然比2000年時的0.65有了很大的改善,[43]但是仍然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在老撾,最富裕的群體已經實現了初等教育的性別均等,但是最貧困的女童入學的機會遠遠落後於最貧困的男童。對最富裕的兒童,能夠完成完整的初等教育的女孩與男孩比例在2000年時是88∶100,而到2010年則實現了性別均等;但是,對最貧困兒童來說,2000年時的比例為77∶100,而到2010年則為70∶100,不升反降。[44]
在巴基斯坦,2006年到2012年,在縮小從未上學的最貧困的兒童的比例上進展很小,同時在縮小最貧困的女童和男童之間高達18%的差距上的進展也很小。而對最富裕的兒童而言,每年的性別差異很小。[45]總體而言,在南亞和西亞,最貧困的女孩仍然是最不可能上學的。
三、在教育過程中(課程、教學、教師)將性別主流化
全民教育運動為解決教育中的性別偏見提供了動力和契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國際組織也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對教材中的性別偏見進行審查。但是,盡管采取了多種努力去糾正教材中的性別偏見問題,但在很多國家,這個現象仍然很普遍。
在中東歐和中亞的多數國家,課本以不同的性別角色來表現男人和婦女。婦女總是被描述為在家中從事家務勞動。例如,波蘭的課本經常將女性呈現為正在做家務的母親和家庭主婦等家庭角色。在阿爾巴尼亞、匈牙利、哈薩克斯坦及塔吉克斯坦,大多數課本從未描述家庭環境之外的女性。在描述家庭之外的工作女性時,又一次傾向於陳規角色。例如,羅馬尼亞初等學校課本描述女性為學校教師、農民、賣水果的或賣花的,而男性則是宇航員、警察、醫生、演員、指揮家和建築工人。[46]在菲律賓,教材中也出現類似的狀況(見框7.5)。而在巴基斯坦,負責課程研製和教材開發的機構對教材進行修改比較抗拒,這導致很難將此事列為政府的優先事項,而缺乏公眾的支持進一步強化了這種現狀。[47]另外一個原因是負責教材開發指南和批準教材使用的主要專業人員缺乏性別敏感性方麵的知識,比如在格魯吉亞。[48]若課程本身仍刻有性別偏見的痕跡,讓教師關注課堂中的性別差異幾乎不大可能起作用。因此,“修正”課程至關重要,盡管極具挑戰性。[49]
框7.5 菲律賓——曆史課本中的性別歧視
根據一項分析,菲律賓中等學校使用的曆史課本將婦女絕大部分刻畫成男性創造曆史過程中的一個旁觀者(bystander)。曆史課本常常將公共與私人領域截然劃分,而在其中,女性被描繪成家庭婦女、妻子和母親的角色,而男性則是戰士、領導和公民。沒有一本書是描述菲律賓女性在國家建設中的積極角色的,僅僅隻是在她們的丈夫或父親被刺殺時意外承擔了國家領導者的角色。這項研究以及其他關於學習材料的質性研究指出,如何刻畫男孩和女孩是有規範的,這複製了歧視性的社會結構。正如分析中強調的,幾乎可以確定課本的作者們沒有意識到他們在描繪女性和男性角色中存在的歧視。因此,通過強調書籍如何強化社會中男女角色的性別化和歧視性觀念,質性研究對提升學習材料的性別敏感性至關重要。
資料來源:UNESCO and UNICEF.Asia-Pacific End of Decade Notes on Education for All:EFA Goal 5 Gender Equality[R].UNESCO Bangkok,UNICEF EAPRO and UNICEF ROSA,2012:28.
教育中的性別平等呼籲不僅要消除入學的性別差異,還要那些實施教育的人即教師們信仰它並將其作為共同的價值觀。男性和女性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對與現有的價值體係交織在一起的性別刻板印象不是“有免疫力的”,有必要對他們進行性別敏感性和回應性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意識和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創建性別回應性的學校和教室環境,營造性別回應性的學習氛圍,支持教師更好地開展性別回應性的教學。在這一點上,“一帶一路”國家目前進展尚小,未來任重而道遠。
最後,我們必須清楚地意識到,教育改革和更廣泛的社會、經濟變革存在很深的相互依賴關係,教育係統外部的性別不平等的頑固勢力,是實現教育內部性別平等的深層次製約因素。[50]因此,要促進教育中的性別平等不能隻從教育切入,而應該以更綜合和更整體(holistic)的視角去采取措施。
四、教育中的女性領導力
學校管理等級製度也反映了性別的不平等。非洲一項涉及12國的調查結果顯示,存在將男教師提拔到學校管理崗位上的明顯偏好。在肯尼亞和坦桑尼亞,盡管接近半數的小學教師是女性,但校長中女性的比例不到20%。[51]即便在那些絕大多數教師都是女性的地方,女性升任領導職位的比例仍低於男性。在烏茲別克斯坦,盡管大多數教師是女性,但大多數學校校長是男性。在克羅地亞,女性在管理人員中少有代表;而在阿塞拜疆,教育中的男性大多數是學校的行政人員和校長。[52]老撾和尼泊爾關於女教師的研究也描述了女教師在升職方麵麵臨巨大障礙以及在教育部門的決策層麵女性的參與較少。[53]為了確保公平對待女教師,有必要解決這些不平等的問題。一些國家采取了相應的幹預措施,提升女性領導力。譬如,斯裏蘭卡建立了婦女聯合網絡,加強她們在決策過程中的作用(見框7.6)。
框7.6 促進賦權和領導力——女教育者的單獨論壇
為女教師提供分享對話的空間能幫助培養女性的領導力並賦權她們在決策過程中提出性別問題。斯裏蘭卡婦女聯合網絡(The Sri Lankan Joint Women's Network)由來自五個教師工會的成員組成。它有助於女教師的招聘以及女教師被提拔到領導崗位。該網絡開展了一些活動,譬如,為年輕教師組織特別的研討班,大規模的研討班,領導力培訓以及印製有關招聘的學習材料。婦女聯合網絡(JWN)也倡導更好的孕產福利,強調女教師的特殊需求。這些網絡和論壇在幾個方麵發揮著作用:幫助女教育者的聲音能被聽到;鼓勵她們應對性別暴力;讓決策者更多地意識到她們的特殊需求。
資料來源:UNESCO and UNICEF.Asia-Pacific End of Decade Notes on Education for All:EFA Goal 5 Gender Equality[R].UNESCO Bangkok,UNICEF EAPRO and UNICEF ROSA,2012:38-39.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中國的農村學校。中英西南基礎教育項目(2006—2011年)基線調研結果顯示,盡管義務教育階段女教師的比例接近男教師且女教師的學曆高於男教師,但在356位小學校長的樣本中隻有11位女校長,在87位中學校長中隻有1位女校長;除此之外,女性在成為校長之前要經過更長一段時間的等待,女校長的平均年齡為40歲,相比較而言,男校長的平均年齡為37歲。[54]為改變這一現狀,項目設計了關於女性領導力建設的活動,主要包括女性領導力行動研究和女性領導能力建設。行動研究主要由縣教育局開展,主要目的是在政策上為優秀的女教師走上學校領導崗位“鋪路架橋”,而能力建設則是為有潛力的女教師提供培訓,兩個活動從不同角度共同努力,為項目縣學校女性領導的成長提供支持。相關措施在項目結束時已取得初步成效。2010年,項目縣(均為國家級貧困縣)義務教育階段的女校長人數由2006年的73名提高到146名,而學校層麵女性中層幹部的人數由2006年的280名增加到1050名。[55]
五、男童也需要關注
前麵提到過,提到性別平等,雖然女性處於弱勢並需要提供特別支持的國家和地區較多。但是,在不少“一帶一路”國家中,中等教育入學指向對男童不利的國家與指向對女童不利的國家數量基本一致,包括亞美尼亞、孟加拉國、不丹、科威特、馬爾代夫(2002)、尼泊爾、巴勒斯坦、菲律賓、泰國、阿聯酋等國家。而且,在受教育的過程中,男童的學業成績差,容易脫離學校。[56]
許多男童過早離開學校,是由於貧困和工作的責任或願望,通常也夾雜著上學遲、成績差和隨之而來的缺乏興趣,以及諸如種族和其他邊緣化的因素。在蒙古,貧困牧民家庭的男童一直都存在較高的輟學率,也一直都是教育上最弱勢的農村群體。2004年政府明確針對男性的高輟學率頒布了政策。但是,這種情形在最近的教育行動規劃中被扭轉,不再具體提及男童或其他弱勢群體。[57]在亞太地區的一些國家,存在數量巨大的男孩從小學輟學以及高中教育男生入學率低的問題。不丹、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見框7.7)的數據顯示,初等教育最後一年的鞏固率存在性別差異,輟學的男孩顯著多於女孩。[58]
框7.7 菲律賓——男童的教育是主要的關注點
在菲律賓,男孩的低學業表現和高輟學率是該國到2015年實現性別平等以及學校入學率性別均等的挑戰之一。高輟學率的原因之一是童工問題。根據國家數據,菲律賓大多數的童工(Child Workers)是來自農村地區的男孩。雖然童工現象並不必然意味著對教育產生絕對的阻礙,但是國家的數據顯示,在5~17歲的童工中,每五個中就有兩個完全放棄學校教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2007年以來的數據顯示,在菲律賓,男孩大多在初等教育階段輟學(到初等教育最後一年的鞏固率性別均等指數為1.13),而且在初中和高中階段都沒有實現性別均等的目標(2008年初中和高中毛入學率的性別均等指數分別為1.07和1.20)。
資料來源:UNESCO and UNICEF.Asia-Pacific End of Decade Notes on Education for All:EFA Goal 5 Gender Equality[R].UNESCO Bangkok,UNICEF EAPRO and UNICEF ROSA,2012:22.
與很多人的想法相反,女童都盡一切努力爭取上學。而且,她們一旦入學,都能努力學習,成績也經常比男童更好。[59]無論是捷克自己的數據還是國際數據均顯示,在捷克,成績不佳、留級和輟學的孩子中男童占多數。在捷克,中小學留級的學生中60%是男生。[60]在黎巴嫩,盡管入學時女童處於弱勢(GPI為0.95),但是一直讀到五年級的概率比男童更高(五年級的GPI為1.04)。[61]在柬埔寨,2011年,初等教育入學人數中每100個男生對應的女生是95個,但是男生在小學過程中更有可能輟學,到五年級的性別均等指數為1.06。[62]孟加拉國和不丹麵臨同樣的情況。[63]在拉脫維亞,2012年的PISA結果顯示,15歲的女孩在3個測試領域(閱讀、數學、科學素養)的成績均高於男生。[64]在馬來西亞,要促進性別均等,更為重要的是如何讓男性繼續留在學校並幫助他們改善學業成就。[65]
盡管男孩輟學的可能更大,入讀中等教育的機會更少,並且在識字相關的技能上表現不如女孩;然而,應對以男童為代價的性別不均等的政策仍然稀缺,而且很少形成像女童教育那樣的綜合性、多層級的框架。《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指出,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男童的需求還沒有在正規教育係統中得到充分滿足,這一事實在女童持續麵臨整體劣勢的情況下有時容易被忽略。盡管一開始女童比男童上學的可能性要低,但在許多國家男童有更高的風險無法續讀和完成整個階段的教育。需要指出的是,男童的劣勢並不必然轉換為女童的優勢。女童和男童需要不同的政策來支持各自的入學和畢業。[66]
六、部分國家出現教師隊伍高度女性化
上文提到,一些國家為了促進女童教育的發展,積極采取多種措施增加教師隊伍中的女教師比例,並且取得顯著成效。而在另外一些國家,情況卻剛好相反,教師隊伍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高度女性化,有的比例高達96%,而學前教育階段更高。教師隊伍的女性化,特別是學前和初等教育階段,對男童的發展也會有不利影響,需要相關國家采取措施,增加男教師的比例。
《2003/04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顯示,在中東歐和中亞國家,大多數小學教師為女性,並且在大部分國家,中學教師也是這樣。然而,國家與國家間的情況有所不同。在亞美尼亞、白俄羅斯、保加利亞、格魯吉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立陶宛、俄羅斯、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和烏克蘭等國的初等教育中,女教師超過90%,在阿塞拜疆、克羅地亞、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和烏茲別克斯坦等國這一比例為75%~90%。[67]
目前,這樣的狀況沒有得到改善。2012年,中東歐地區初等教育中女教師比例為83%,而中亞地區的比例接近90%。在中等教育階段,中東歐地區的比例為72%,中亞地區的比例為69%。[68]在這些地區,拉脫維亞是教師隊伍女性化的典型代表(見表7.11)。與拉脫維亞情況相似的立陶宛,2004—2013年,初等教育(Primary Education)女教師的比例約為98%,而基礎和中等教育(Basic and Secondary Education)2013年的女教師比例為84.2%。為此,該國“國家教育戰略2013—2022”設定了到2022年將基礎和中等教育的男教師比例增加到20%的目標。[69]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一些國家,女教師的比例沒有那麽高,但也占據多數,譬如文萊,初等教育的女教師比例為70%以上,而中等教育的比例高於60%。[70]
表7.11 拉脫維亞各級教育的女教師比例(%)(2000—2012年)
在一定程度上,教師隊伍的女性化(特別是在低年級)強化了教學是婦女的領域的觀念,因此阻止了男性在這個領域求職。一項研究顯示,將小學教學看成女性的工作的觀點與把女性看成照顧者(Caregiver)的角色相關聯,這是在小學階段男教師數量有限的共同原因。教學常常被看作男性在沒有其他就業機會時最後的選擇。而女性在教師崗位上遭遇到的不公平被性別化的價值體係強化,這種價值體係大多在社會中賦予女性自然的照顧者的角色而把男性放到領導者和決策者的位子上。[71]
[1] UNESCO and UNICEF.Asia-Pacific End of Decade Notes on Education for All:EFA Goal 5 Gender Equality[R].UNESCO Bangkok,UNICEF EAPRO and UNICEF ROSA,2012:5.
[2]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55.
[3] UNESCO and UNICEF.Asia-Pacific End of Decade Notes on Education for All:EFA Goal 5 Gender Equality[R].UNESCO Bangkok,UNICEF EAPRO and UNICEF ROSA,2012:6.
[4] UNESCO and UNICEF.Asia-Pacific End of Decade Notes on Education for All:EFA Goal 5 Gender Equality[R].UNESCO Bangkok,UNICEF EAPRO and UNICEF ROSA,2012:6.
[5]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59.
[6]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60.
[7]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77.
[8]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77.
[9] UNESCO.Regional overview:South and West Asia [EB/OL].http://en.unesco.org/gem-report/sites/gem-report/files/207054E.pdf.2015:7.
[10]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77.
[1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04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86.
[12]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04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62.
[13]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04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43.
[14]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64.
[15]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65.
[16] Education for All 2015 National Review Report:Afghanistan [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3/002327/232702e.pdf.2014:40.
[17]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65.
[18]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Indonesia.Gender Responsive Planning and Budgeting Guidebook[R].2016.
[19]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67.
[20]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67.
[21] 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Education for All:Towards Quality with Equity[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2/002298/229873e.pdf.2014:83.
[22]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68.
[23]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04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67.
[24]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68.
[25]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66.
[26]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72.
[27]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72.
[28]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04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37.
[29]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71.
[30] UNESCO.Regional overview:South and West Asia [EB/OL].http://en.unesco.org/gem-report/sites/gem-report/files/207054E.pdf.2015:7.
[3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76.
[32] Education for All 2015 National Review Report:Afghanistan [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3/002327/232702e.pdf.2014:41.
[33]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74.
[34] Ministry of Education,Nepal and UNESCO Kathmandu Office.Education For All:National Review Report(2001-2015).Kathmandu:UNESCO Kathmandu Office,2015:40.
[35] 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Education for All:Towards Quality with Equity[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2/002298/229873e.pdf.2014:83.
[36]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76.
[37] Education for All 2015 National Review Report:Lithuania [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2/002299/229934E.pdf.2014:60.
[38] UNESCO and UNICEF.Asia-Pacific End of Decade Notes on Education for All:EFA Goal 5 Gender Equality[R].UNESCO Bangkok,UNICEF EAPRO and UNICEF ROSA,2012:16.
[39] UNESCO and UNICEF.Asia-Pacific End of Decade Notes on Education for All:EFA Goal 5 Gender Equality[R].UNESCO Bangkok,UNICEF EAPRO and UNICEF ROSA,2012:19.
[40] Education for All 2015 National Review Report:Afghanistan [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3/002327/232702e.pdf.2014:41.
[41] UNESCO and UNICEF.Asia-Pacific End of Decade Notes on Education for All:EFA Goal 5 Gender Equality[R].UNESCO Bangkok,UNICEF EAPRO and UNICEF ROSA,2012:17.
[42] UNESCO.Regional overview:South and West Asia [EB/OL].http://en.unesco.org/gem-report/sites/gem-report/files/207054E.pdf.2015:6.
[43] UNESCO.Regional overview:Arab States [EB/OL].http://en.unesco.org/gem-report/sites/gem-report/files/regional_overview_AS_en.pdf.2015:6.
[44] UNESCO.Regional overview: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EB/OL].http://en.unesco.org/gem-report/sites/gem-report/files/regional_overview_EAP_en.pdf.2015:7.
[45] UNESCO.Regional overview:South and West Asia [EB/OL].http://en.unesco.org/gem-report/sites/gem-report/files/207054E.pdf.2015:6.
[46]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04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46.
[47] UNESCO.Regional overview:South and West Asia [EB/OL].http://en.unesco.org/gem-report/sites/gem-report/files/207054E.pdf.2015:6.
[48] UNESCO.Regional overview: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 [EB/OL].http://en.unesco.org/gem-report/stes/gem-report/files/191765e.pdf.2015:6.
[49]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04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45.
[50]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04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7.
[5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76.
[52]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04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48.
[53] UNESCO and UNICEF.Asia-Pacific End of Decade Notes on Education for All:EFA Goal 5 Gender Equality[R].UNESCO Bangkok,UNICEF EAPRO and UNICEF ROSA,2012:38.
[54] 中英西南基礎教育項目辦公室.教育公平[M].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28.
[55] 中英西南基礎教育項目辦公室.中英西南基礎教育項目完工報告[R].2011.
[56]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66.
[57]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73-174.
[58] UNESCO and UNICEF.Asia-Pacific End of Decade Notes on Education for All:EFA Goal 5 Gender Equality[R].UNESCO Bangkok,UNICEF EAPRO and UNICEF ROSA,2012:22.
[59]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04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33.
[60] Education for All 2015 National Review Report:Czech Republic [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2/002299/229931E.pdf.2014.
[61] UNESCO.Regional overview:Arab States [EB/OL].http://en.unesco.org/gem-report/sites/gem-report/files/regional_overview_AS_en.pdf.2015:6.
[62] UNESCO.Regional overview: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EB/OL].http://en.unesco.org/gem-report/sites/gem-report/files/regional_overview_EAP_en.pdf.2015:6.
[63] UNESCO.Regional overview:South and West Asia [EB/OL].http://en.unesco.org/gem-report/sites/gem-report/files/regional_overview_AS_en.pdf.2015:6.
[64] Education for All 2015 National Review Report:Latvia [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3/002313/231327e.pdf.2014:42.
[65] Education for All 2015 National Review Report:Malaysia [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2/002297/229719E.pdf.2014:89.
[66]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73.
[67]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04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48.
[68] UNESCO.Regional overview: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 [EB/OL].http://en.unesco.org/gem-report/sites/gem-report/files/191765e.pdf.2015:6.
[69] Education for All 2015 National Review Report:Lithuania [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2/002299/229934E.pdf.2014:62-63.
[70] Education for All 2015 National Review Report:Brunei Darussalam [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3/002305/230503e.pdf.2014:29.
[71] UNESCO and UNICEF.Asia-Pacific End of Decade Notes on Education for All:EFA Goal 5 Gender Equality[R].UNESCO Bangkok,UNICEF EAPRO and UNICEF ROSA,20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