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判過程中,有時雙方會產生激烈的爭執,此時“處理情緒”遠比“說話”重要(情緒,包含談判者的“感受”)。因為兩位當事者都充滿了強烈的鬥誌,根本沒有共同協商以解決問題的心情,因此,才會抱著上戰場一決勝負的心情進行談判。一方的情緒,很容易刺激對方;而恐懼導致的憤怒,反過來又會引起恐懼。於是,情緒阻礙了談判的繼續進行,使談判陷入僵局,甚至破裂。
談判開始前,首先要認真觀察自己是否變得神經質?胃有沒有不舒服?對方是否感到憤怒?試著聽一聽對方說話,並感受一下對方的情緒,然後把自己諸如恐懼、擔心、憤怒,或者自信、鎮定的感覺一一記下來,這對你將會有極大的幫助。接著,再將對方作一個相同的分析。
在與某一組織的代表人物談判時,我們經常犯的錯誤就是把對方看成是傳達事件的傳聲筒,完全忽略了對方的情緒問題。事實上,他們也和你一樣,也有恐懼和希望等各種感覺。說不定談判的結果會影響他的職業生涯,因此對於某些問題他會特別敏感,某些問題他會引以為榮。情緒問題不僅僅限於談判者本身,甚至在他背後的成員或選民也同樣有情緒,而且可能比談判者還要單純,說不定隻會看到事態的一麵,他們就馬上露出明顯的敵意。
誘**緒的因素有哪些?什麽事情使得你發怒?對方為什麽生氣?是不是因為過去的不滿而產生報複的念頭?是不是對某一問題所生的懷恨,而影響了另一問題?還是家庭的因素影響到工作?
要解決情緒問題,雙方都必須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感覺,這有助於雙方間的相互了解。
說出自己內心的實際想法,是絕對有利的。把自己和對方的情緒問題坦誠地拿出來討論,不但能強調問題的嚴重性,而且能夠削弱談判時的“針鋒相對”的氣氛,也能促使談判向積極的一麵發展。由於壓抑的情緒得到緩解,實質問題的討論便能較順利展開。
要想應付對方的憤怒、沮喪和其他的反感情緒,最巧妙的方法是給對方一個發泄情緒的機會。人們一旦把自己的不滿告訴別人,就會有一種解脫感。如職業婦女在下班回家後,正想開口告訴丈夫這一天在公司裏不順心的事,丈夫就搶著開口說:“好了!我知道,你的工作相當辛苦,對不對!”如果丈夫真的這麽脫口即出,妻子的沮喪情緒會更強烈。
談判者亦是如此。假如能設法讓對方把心中鬱悶的情緒通通發泄出來,他必然能夠理性地進行談判。不過,要特別注意在背後要給予談判者能依賴的印象。如果對手能堂而皇之地說出他的憤怒,那麽對手的支持者就會認為他很有骨氣、非常可靠,於是,他在談判時會具有更大的裁決權。一旦樹立起了“強人”的形象,在以後進行協商時,才能免受支持者的批評。
所以,當你接受對方的指責時,不要阻擋,也不要逃避,讓對方有機會發泄他的不滿。如果讓對方的支持者聽見他指責你時的演說,情況會更為有利。因為不僅談判者本身需要發泄他的不滿,就連他背後的支持者的不滿也得發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