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家庭電器用品的企業發展和市場變化,就是證明國際行銷重要性的一個實例。目前,這個原先非常保守的行業,已經完全脫胎換骨步入國際化,它的市場總額已超過110億美元。可是這卻是經過一段慘痛教訓所孕育出的成果。在十年前,製造家庭電器用品的美國公司首先麵臨了生產滯銷、成本增加以及惡性降價的各種危機。而雪上加霜的是來自歐亞兩洲強大的競爭者,使美國公司幾乎走投無路。在國內市場急劇萎縮的情況下,使美國家庭電器用品行業出現一線曙光的,就是它及時開拓了國際市場的行動。尤其是“歐盟”的誕生,替這些美國公司解除了市場萎縮的危機。
因為有2500家跨國公司操縱了美國的對外貿易,一般入以為隻有大規模的公司才有能力在國際市場上一展身手,但是,目前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型公司已邁入國外市場而且表現不凡。拿美國辛特列公司為例:它是一家生產自動語音係統的美國公司。在1988-1991年的短短3年間,辛德勒公司的出口收入從l%增長至21%。這家公司惟一的產品是一種具備多項語言,而且有自動轉接功能的電話答錄係統。辛德勒公司長期投資的結果,使這項產品目前具備了18種語言的功能,而且在37個國家銷售。
從美國家庭電器用品企業開拓國外市場的例子就可看出,隻滿足於國內市場的開發是不夠的,尤其是我國中小型企業應積極在海外尋求貿易夥伴,建立起永久性的商業基地,才能和大規模的公司一爭短長。
當然,開拓國外市場的回收利益,一般來說相當不錯,但相對的風險也很高。必須認清的一項事實就是,國際市場上的同業競爭非常激烈。由於開拓國外市場是一項高難度的行動,有些公司望而卻步,因此也錯失一些商業上的良機。另外,不同的地區有不一樣的市場特色、需求、法規以及公司會遇到的特殊難題,如果處理不慎,對於品牌的形象和未來的交易機會都將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
雖然國際行銷的挑戰性很強,但可預期的是,市場之間的同質性卻越來越高,這意味著市場整合的步調將會加速進行,銷售商必須觸角靈敏,配合市場的需求構思出最佳的策略。在過去,我國企業開發國際市場的方法是采用漸進式的,常用的口頭禪就是“遲早有那麽一天,我們會到國外某一個市場做生意去……”於是,當新產品問世時,它通常是先銷售到高度工業化國家的市場,然後才慢慢地將市場擴展到其他地區。就一般消費性的商品來說,這種傳統式的做法似乎有其道理,理由是當產品在已開發國家的市場中推廣時,其他地區的購買需求也許還不夠強烈,等到商品信息和消費欲望成長到一定的水準時,企劃人員才選擇適當時機,那時再將產品推廣出去。
但是,這種傳統漸進式的做法已經落伍了,因為今天產品的新陳代謝和消費信息的速度太快了,推廣產品必須在不同層次的市場上同時進行。拿新興工業化國家的消費者來說,他們的購買行為和信息的吸收能力。就不比歐美的消費者差,如果不及時抓住新興市場的需求,競爭者就會捷足先登。
身處陌生環境而產生的恐懼不安是人類心理上的一種正常現象,一些公司對於進軍國際市場的舉棋不定,正反映了這種心理。因此,我國許多企業仍然舒適地在國內市場的範圍,認為自己尚能自如地掌握國內市場,他們不曾認真地去考慮拓展海外市場的可行性。這種所謂的鴕鳥心態,隻會為公司帶來莫大損失,他們也會發現,若不及時修正行銷策略,遲早會被迅速發展的國際化大市場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