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在最初接觸的一刹那就會對對方產生大概的印象,而這個印象直接決定了其好感程度。所以,在最初接觸的一刹那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至關重要的。

讓自我介紹更精彩

自我介紹,在一般情況下就是把自己的情況介紹給陌生的交際對象。如姓名、身份、職業、特長等,意在使對方了解自己,盡可能為自己提供方便,並與對方建立聯係。人們初次見麵,都會產生一種了解對方並渴望得到對方尊重的心理,及時簡明的自我介紹,可以滿足對方的這種渴望,對方也會以禮相待,作自我介紹。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與人之間需要進行必要的溝通,以尋求理解、幫助和支持。自我介紹是最常見的與他人認識溝通、增進了解、建立聯係的方式。

在社交活動中,想要結識某人,而又無人引見,可以向對方作自我介紹。自我介紹的內容,可根據實際的需要、所處的場合而定,要有鮮明的針對性。在某些公共場所和一般性社交場合,自己並無與對方深入交往的願望,作自我介紹隻是向對方表明自己身份。這樣的情況隻需介紹自己的姓名,如“您好,我叫王海”或“我是王海”。有時,也可對自己姓名的寫法作些解釋,如“我叫陳華,耳東陳,中華的華”。如果因公務、工作需要與人交往,自我介紹應包括姓名、單位和職務,無職務可介紹從事的具體工作。如“我叫王海,是榮發公司的銷售經理”。

在社交活動中,如果希望新結識的對象記住自己,作進一步溝通與交往,自我介紹時除姓名、單位、職務外,還可提及與對方某些熟人的關係或與對方相同的興趣愛好。

進行自我介紹,要簡潔清晰,充滿自信,態度要自然、親切、隨和,語速要不快不慢,目光正視對方。在社交場合或工作聯係時,自我介紹應選擇適當的時間,當對方無興趣、無要求、心情不好,或正在休息、用餐、忙於處理事務時,切忌去打擾,以免尷尬。若在講座、報告、慶典、儀式等正規隆重的場合向出席人員介紹自己時,則應簡短又細致地介紹自己。

“我叫柴××,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專業1968年的畢業生,1981年又在省電大學習工業管理,獲本科文憑。

“從1970年起我就在××汽車製造廠油泵車間當技術員,1980年晉升為工程師。從1983年起直到現在,承包廠服務公司的汽車修理廠。這些年來,我一直研究國內外關於機械加工方麵的先進技術,對汽車油泵的品種、規格、型號、質量、工藝流程、銷售情況也比較熟悉,有一定的管理經驗。我今年45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期,很想幹一番事業。我個人做事果斷,敢於拍板,敢於負責。隻要給我一定的時間,比如說10天吧,就能把全部情況弄清楚,拿出辦廠的具體方案,提出上繳利潤的指標。”

這是某汽車油泵廠的柴××同誌在投標時所作的自我介紹,較為具體詳盡,既全麵介紹了自己的學曆、經曆、興趣、專長、能力和性格,又表示了自己的願望和信心,因而贏得了招標單位的初步信任,為後來的中標打響了第一炮。

得體的稱呼是最好的見麵禮

稱呼是指人們在正常交往應酬中,彼此所采用的稱謂語。它是言語交際的“先鋒官”,在日常生活中,稱呼應當親切、準確、合乎常規。正確恰當的稱呼,不僅能體現對對方的尊敬和自身的文化素質,更能促使交際的成功。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春暖”,稱呼得體就像行個見麵禮,使對方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使溝通順暢,交往成功。反之,稱呼不得體往往會引起對方的不快甚至慍怒,使雙方陷入尷尬境地,造成交往梗阻乃至中斷。由此可見,稱呼得體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們交往活動的成敗和管理效果的優劣。因此,不論是從事任何職業的一般人,還是身負一定職務的領導人或管理者,要想生活愉快、事業發展,都需要注意研究人際稱呼的技巧,努力提高自己的稱呼藝術。

稱呼在人際交往和管理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早為人們所注意。社會心理學家們認為得體的稱呼能使人心情愉快,增強自信,有助於形成親密和諧的人際關係。而良好的人際關係又是使人精神振奮、心理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條件。得體的稱呼能縮短人和人之間的心理距離,使人心情舒暢。

那麽,怎樣稱呼才算得體呢?其實稱呼並沒有什麽統一的模式。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語言傳統,稱呼的習慣可能差異很大;不同的職業、職務、性別、年齡的人,對稱呼的需要和期望也不盡一樣。這就造成了人際稱呼的複雜性和多元化,增加了稱呼得體的難處。但有一條是共同的,那就是要尊重他人和禮貌待人,這樣,對方心裏就會產生一種自豪感和滿足感,反過來對方也會樂於與你接觸,主動和你溝通,這就使交往有了良好的開端。但僅有此還不夠,在具體稱呼時還要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1.記住對方姓名

姓名不僅是將自己與他人的存在予以區別的標誌,而且不少人的名字還凝聚著父母對子女的期望。由於自尊的需要,每個人都會重視和珍愛自己的名字,同時,也希望別人能記住和尊重它。因此,當自己的名字被別人叫到時,就認為自己受到尊重,心理感到愉悅,對稱呼自己的人懷有親切感。古今中外,一些領導人、政治家和企業家對人的這種心情很了解,與人寒暄時不隻說句“您好”,而是在“您好”前麵或後麵冠以對方名字,這樣做起到了很好的心理效應。我們對久別之後仍能一下子叫出自己的名字的人,總是感動萬分、欽佩不已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2.符合年齡身份

稱呼必須符合對方的年齡、性別、身份和職業等具體情況。對年長者稱呼要熱情、謙恭、尊重;對同輩則要態度誠懇,表情自然,親切友好,體現出你的坦誠;對年輕人要注意慈愛謙和,表達出你的喜愛和關心;對有較高職務或職稱者,要稱呼其職務或職稱。總之,要講究禮貌,既表達出你對對方的真誠和尊重,又不卑不亢。切勿使用“喂”“哎”等來稱呼人,同時,也應力戒點頭哈腰,滿嘴恭維話。

3.有禮有節有序

在與多人打招呼時,如果群體中有年長者,也有年輕人或異性在場,就要注意稱呼的順序。一般來講,應先長後幼,先上後下,先女後男,先生疏後熟識為宜。稱呼最能表達說話人的道德修養、知識水平和文明程度,也體現著他的交往技巧。稱呼兼顧長幼的差異,會使年長者覺得受了尊重,年輕人也心中坦然;如順序顛倒,不但會使年長者不滿,而且被稱呼到的人也會感到窘迫。再者應注意尊重女性,在與一個同樣年齡、身份的群體打招呼時,先稱呼女性,會使對方感到你有較高的素養,從而樂於與你交往。

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各點並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製約、密切相關的,它們從不同側麵共同決定著稱呼的得體與否以及稱呼得體的程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隻有依據稱呼對象和交往場合等的具體情況,從多方麵分析稱呼對象的稱呼需要,選擇得體的稱呼語,才能收到最理想的稱呼效果。

在轉介的時候注意準確

介紹他人,即第三者為彼此不相識的雙方引見的介紹方式。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總能碰到為他人介紹的機會,那麽如何能使雙方滿意,達到預期的效果呢?這是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卻很難做到位。

介紹他人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介紹時要注意介紹的順序和禮節。

一般情況下,是將年紀輕、身份低的介紹給年紀大、身份高的,以示對後者的尊重。介紹多人的一般順序是:

①不同性別的兩個人,在一般情況下應將男士介紹給女士,如:“李小姐,這是趙先生,剛從河北來。”如果男士尊於女士,則應把女士介紹給男士:“趙老師,這位是從哈爾濱來的李小姐……”

②不同輩分、職務的兩個人,應將年輕、職務低、知名度低的介紹給年長、職務高、知名度高的。如“汪老,這是×××報社的小陳,陳××先生。”

③把一對夫婦介紹給他人,在一般情況下應先說丈夫,後說妻子。

④同齡人聚會應將未婚的介紹給已婚的,將自己熟悉的介紹給不太熟悉的。

⑤客人到家中拜訪,應先把客人向家庭成員介紹,然後把家庭成員向客人作簡單逐一的介紹。介紹時,應把被介紹人的關係、姓名講清楚,同時要能簡明地點出他們的愛好和特點更好,這樣會給客人以愉快親切的感覺,也顯示出家庭的和睦與樂趣。

2.介紹時體態語要自然、協調。介紹時一般應起立,麵帶微笑,注意禮節手掌朝上示意,切不可用食指指指點點。

3.介紹語信息量要適中,不要過於冗長,能為雙方攀談引出話題即可。

4.介紹語要熱情、文雅,切不可傷害被介紹者的自尊心。介紹是為了聯絡感情,融洽氣氛,建立交流關係,因此,介紹的話語應熱情洋溢,切忌冷冰冰的,更不可有損被介紹人的尊嚴。

約翰·梅森·布朗是一位作家兼演講家,一次他應邀在某地演講,被會議主持人作了這樣的介紹:

“先生們,請注意了。今天晚上我給你們帶來了不好的消息。我們本想邀請伊塞卡·F·馬科森來給我們講話,但他來不了,病了。下麵聽眾發生噓聲.後來我們要求參議員布萊德裏奇前來,可他太忙了。噓聲.最後,我們試圖請堪薩斯城的羅伊·格裏根博士來,也沒有成功。噓聲.所以,結果我們請到了——約翰·梅森·布朗。肅靜.”

這段介紹語的本意並不想貶低布朗先生,卻一次又一次地刺傷了其自尊心。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失誤和惡果,原因有二:一是介紹者將組織這次活動的過程報了一遍流水賬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客觀上產生了這樣的效應;二是主觀上考慮不周,或者根本沒有考慮這樣一些問題:如何尊重演講者?如何促使來之不易的演講活動取得成功?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介紹語是介紹者認識水平、組織才能和表達才能的外現。

一次,某高校邀請話劇《光緒政變記》中慈禧太後的扮演者鄭毓芝來演講。主持人是這樣介紹她的:“同學們,今天,我們好不容易把‘老佛爺慈禧太後’請來了。掌聲,笑聲,聽眾的情緒熱烈起來.‘老佛爺’鄭毓芝同誌在戲台上盛氣淩人,皇帝、太監、大臣見了都諾諾連聲,磕頭下跪,在台下卻和藹可親,熱情誠懇。她方才和我談起,還曾扮演過《秦王李世民》中的貴妃娘娘,話劇《孫中山》中的宋慶齡。她是怎樣把這些截然不同的人物演得栩栩如生的呢?下麵就請聽她的演講。聽眾凝視主席台,熱烈鼓掌.”

這番介紹語既幽默風趣,突出特點,又條理清楚,主旨鮮明,熱情洋溢地把鄭毓芝本人和她演的角色作對比介紹,並水到渠成地點明其演講的主題,可謂十分得體,收放自如。

打招呼的時候讓人感到溫暖

寒暄又叫打招呼,是人與人建立語言交流的方法之一,是交談的潤滑劑,它能使朋友在某種場合心領意會,讓不相識的人相互認識,使不熟悉的人相互熟悉,把單調的氣氛活躍起來,為雙方進一步攀談架設友誼的橋梁。

1984年9月,中國與英國關於香港問題的第22輪會談在釣魚台國賓館開始了。

中方代表周南和英方代表伊文思相遇並寒暄起來。

周南說:“現在已經是秋天了,我記得大使先生是春天前來的,那麽就經曆了三個季節了:春天、夏天、秋天——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啊”

這是發生在中英關係史上的一次重要談判,時間是1984年秋季——達成協議的關鍵時刻。內容是我國對香港主權的收複問題。

周南在這次輕鬆的寒暄中,運用暗示、雙關的手法,巧妙利用交際的時令特征,即秋天的特點及其象征意義——成熟與收獲,將我方誠懇的態度和希望以及堅定的決心,含蓄委婉地表達了出來。

這種寒暄意味深長,具有強烈的針對性和靈活的策略性,無窮之意盡在言外。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寒暄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幾種。

路遇式寒暄。就是在路途上或一些公共場所裏遇到熟人,順便打個招呼。一種是對經常見麵的熟人,握握手,說上句“你好”“上班去呀”,在路上騎車相遇,相互點點頭,微笑一下,擺擺手,不用下車,擦肩而過。另一種是在路上遇到較長時間沒有見麵的熟人,這時不可以點頭再過,要停下來,多說幾句。如有急事要辦,則要與對方說清楚再離開,這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常識。

會晤前的寒暄。如約見了麵,或客人來了後,在交談正題之前的問候。一種是常見的也是最起碼的問候方式,如“您好”“請進”“請坐”等。另一種是特殊情況的問候方式,如對病人、老人、師長、好友,或是遇到大病初愈、長途旅行、身遭不幸等情況,寒暄問候則要格外體貼入微,暖人心扉。

寒暄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類。

關懷式寒暄。這是常見的寒暄方式,真摯深切的問候,對於加深人際間的感情,有著重要的作用。

激勵式寒暄。就是在寒暄的幾句話中,給人以鼓舞和力量。幾句寒暄,就能給人以很大的激勵。

幽默式寒暄。寒暄中加點幽默詼諧的成分,對協調交際氣氛是很有效果的,人際間良好的溝通與深切的友誼就是在這幽默的寒暄中間建立起來的。

誇讚式寒暄。無論誰清早起來,接連聽到幾個諸如“您起得好早啊”“您身體越來越好啦”的讚美式寒暄,一定會感到這一天心情格外舒坦愉快。誇讚式寒暄也要講點技巧,其中之一就是誇讚的內容最好要具體一些,這樣才能產生較大的作用。

在寒暄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注意對象。寒暄要因人而異,不要對誰都是一個調。

2.要注意環境。在不同的環境,要進行不同的宣暄。

3.要注意適度。寒暄要適可而止,過多的溢美之詞則會給人以虛偽客套之感。

總之,恰當的寒暄,能給不快的人以安慰,給久別重逢的人以關懷,給鄰裏親友以歡樂,並由此溝通感情,聯絡友誼,促使人際交往達到水乳交融的佳境。

讓別人願意聽你說話

有些人說話雖然在內容上不占優勢,但他的說話方式卻會給人一種非常迷人、令人舒服的感覺。畢竟說話者有其本性,每一次對話會因為說話技巧的不同而有各種不同的回響、反應。那麽,使對方願意聽我們說話並把他步步引入對話的絕佳境地有什麽技巧呢?

1.風格明快

生活中大多數人不喜歡晦暗的事物,即使草木也需要陽光才能生長。同樣,給人陰沉感的談話,會讓人有疑慮感、厭惡感及壓迫感。反之,說話簡潔明快,則容易讓人接受。

2.聲音獨特

有的人說話的聲音給人一種享受,因為他她.的嗓音實在是很動人。他們她們.談話時,非常注意說話的聲音,而選擇說話的聲音,完全依靠他們她們.的天賦、個性及所要表達的情感而變化。有條件的話,你可自我充當對象,把自己的話錄下來再仔細地聽,你可能會吃驚地發現,自己說話竟有那麽多毛病。這樣經常檢查,發音的技巧就會不斷提高。

3.語氣肯定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很容易因為某些微不足道的事就感到自尊心受損。如此一來,你要在談話中稍不注意說話的方式方法,他(她)會立即反射性地表現出拒絕的態度。所以要對方聽你說話,首先得先傾聽對方要表達些什麽。所謂“說話語氣肯定”並不是指肯定對方說話的內容,而是指留心對方容易受傷害的感受。

4.語調自然

自然的聲音總是悅耳的,在交談中我們應該注意,交談不是演話劇,無論你是什麽樣的語調,都應自然流暢,故意做作的聲音隻能事與願違。當你交談的對象不是一個人,而是許多人時,應采用以下的技巧:當前一個人聲音很大時,你開始說話時就可以壓低聲音,做到低、小、穩;當前一個人音量較小時,你的開始句就要略提高嗓門,清脆響亮,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5.習慣用法

人類生存在當今的語言環境中,對於語言擁有自己的運用標準,一旦不符合標準,就會產生不協調的感覺,其中包括語氣與措辭。在人際關係中,確實有必要根據實際情況或對方是誰而分別使用適當的語言。如果不分親疏遠近,一律以和同事談話時的措辭來談,那麽對方將不會老老實實地聽我們說話。

“太好了”“好棒喲”“真可怕”這些都是一般女孩子說話時常會冒出來的感歎詞。當然,這也是一種感情洋溢的表現。一句話若沒有抑揚頓挫,則流於平淡,引不起對方的興趣,若能添一些感歎詞,則能增加彼此之間的談話的氣氛,但要適可而止,過多的感歎詞,亦會抹殺言詞的重要性,使對方不能分辨你的意思。

6.思路清晰

當之前的談話爭論不休,而且沒有頭緒時,你站出來講話,就要力求語句簡短,聲音果斷,有條理。

在大眾場合發言時,你要想清楚自己講什麽,怎麽講,講到什麽程度。再者最好不要夾在中間,要麽趕在前麵,要麽最後再講,這樣才能使人印象深刻。

獲得好感的八種方法

說話也想獲得別人的好感我們建議可以從下麵八個方麵入手:

1.多提善意的建議

當一個人關心你時,隻要這份關心不會傷害到自己,並且對方還提了一些善意的建議,你當然會欣然接受,對這個人產生好感。那麽,反過來你對別人若也如此,別人也會同樣對你產生好感。

滿足他人自尊心最佳的方法就是善意的建議。對方是女性時,僅說“你的發型很美”,隻不過是句單純的讚美詞;若是說“稍微剪短,看起來會更可愛”,對方定能感受到你對她的關心。若是能不斷地表示出此種關心,對方對你必然更加親切信任。

2.偶爾暴露自己一兩個小缺點

有時坦率地暴露缺點,反而會迅速獲得對方的信任,給對方留下一個正直、誠實深刻的印象。

隻是暴露自己的缺點並不是毫不保留地將所有的缺點都暴露出來,如此做,反而使人認為你是個毫無可取之人,因而喪失了你的信任。

暴露的點隻要一兩個就可以了,可使他人把這一兩個缺點和其他部分聯想在一起,因而產生其他部分毫無缺點的感覺。但這絕不是狡詐,隻是交際的策略和需要。因為也沒有人會拿自己的缺點和別人交往。“這個人有點小缺點,但是其他方麵挑不出毛病來,是個相當不錯的人”類似上述的想法就能深深植入他人的心中。

3.記住對方所說的話

一位心理學家應邀去演講,不料主辦方卻問他:“請問先生的專長是什麽?”他頗為不高興地回答:“你請我來演講,還問我的專長是什麽?”

招待他人或是主動邀約他人見麵,事先多少都應該先收集對方的資料,這是一種禮貌。換句話說,表現自己相當關心對方,必然能贏得對方的好感。

記住對方說過的話,事後再提出來做話題,是表示關心的做法之一,也是說話的策略之一。尤其是興趣、嗜好、夢想等事,對對方來說,是最重要、最有趣的事情,一旦提出來作為話題,對方一定會覺得很愉快。在麵試時,不妨引用主考官說過的話,定能使主考官對你另眼相看留下深刻的印象。

4.注意對方微小的變化

生活中,一般做丈夫的都不擅長對妻子表現自己的關心。比方說,妻子上美容院改變發型時,明明覺得她“看起來年輕多了”,卻不作任何表示,因而使妻子心裏不滿,覺得丈夫不關心自己。

不論是誰,都渴求擁有他人的關心。而對於關心自己的人,一般都具有好感。因而,若想獲得對方的好感,首先必須積極地表示出自己的關心。隻要一發現對方的服裝或使用的物品有些微小的改變,不要吝惜你的言詞,立即告訴對方。例如:同事打了條新領帶時,“新領帶吧在哪兒買的?”像這樣表示自己的關心,絕沒有人會因此覺得不高興。

另外,指出對方與往日的變化時,愈是細微和不輕易發現的變化,愈使對方高興。不僅使對方感受到你的細心,也感受到你的關懷,轉瞬間,你們之間的關係就會遠比以前更親密可信。

5.呼叫對方的名字

歐美人在說話時,常說:“來杯咖啡好嗎?萊克先生”,“關於這一點,你的想法如何?萊克先生”,頻頻將對方的名字掛在嘴邊。這種作風往往使對方湧起股親密感,宛如彼此早已相交多年。其中一個原因是他感受到對方已經認可自己了。

在我們的社會裏,晚輩直接呼叫長輩的名字,是種不禮貌的行為。但是,平輩之間借著頻頻呼叫對方的名字,來增進彼此的親密感,應是個非常有益於彼此交往的方法。

6.注意細節投其所好

有位朋友有個奇怪的習慣,總是把他人名片的背麵寫得密密麻麻。與其說他是為了整理人際資料或是不忘記對方,倒不如說是為了下一次見麵做好準備。也就是說,將對方感興趣的事物記錄下來,再度見麵時,自己就可提供對方關心的情報作為禮物。即使隻是見過一次麵的人,若能記住對方的興趣,比方說是釣魚吧在第二次、第三次見麵時,不斷地提供這方麵的知識或是趣事,借此顯示自己對於對方的興趣很關心,結果,必然使對方產生很大的好感。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此種做法太過於功利主義。事實絕非如此。這種做法的確出於對對方的關心,更何況對對方也是真正有益的。借著經常保持此種姿態,結果必然能將一般通用的話題化為己身之物。換句話說,以長遠的目標來衡量,此種做法能成為表現自我的有力武器,以此迅速獲得對方對自己的好感和信任。

7.溫暖的微笑

我們在與人交往中,不管是同意人家的意見還是不同意,都不要擺出一幅冷冰冰的麵孔,誰也不願意和冰冷態度的人談話。即使是出於某種無奈而非談不可,在心底也已經產生了反感。試想,這樣的談話能有好結果嗎?因此,我們在交往中要學會笑,學會用笑給人以溫暖。不論對方是誰,有怎樣的見解,如何讓人討厭,那你可以不和他交談或躲開,擺一幅冷麵孔總是無益的。有這樣一個故事:

飛機起飛前,一位乘客請求空姐給他倒一杯水吃藥。空姐很有禮貌地說:“先生,為了您的安全,請稍等片刻,等飛機進入平穩飛行狀態後,我會立刻把水給您送過來,好嗎?”15分鍾後,飛機早已進入了平穩飛行狀態。突然,乘客服務鈴急促地響了起來,空姐猛然意識到:糟了,由於太忙,忘記給那位乘客倒水了空姐來到客艙,看見按響服務鈴的果然是剛才那位乘客。她小心翼翼地把水送到那位乘客跟前,麵帶微笑地說:“先生,實在對不起,由於我的疏忽,延誤了您吃藥的時間,我感到非常抱歉。”這位乘客抬起左手,指著手表說道:“怎麽回事,有你這樣服務的嗎?”無論她怎麽解釋,這位挑剔的乘客都不肯原諒她的疏忽。

接下來的飛行途中,為了補償自己的過失,每次去客艙給乘客服務時,空姐都會特意走到那位乘客麵前,麵帶微笑地詢問他是否需要水,或者別的什麽幫助。然而,那位乘客餘怒未消,擺出一副不合作的樣子。

臨到目的地前,那位乘客要求空姐把留言本給他送過去。很顯然,他要投訴這名空姐。等到飛機安全降落,所有的乘客陸續離開後,空姐緊張極了,本以為這下完了,沒想到,等她打開留言本,卻驚奇地發現,那位乘客在本子上寫下的並不是投訴,相反卻是一封熱情洋溢的表揚信:“在整個過程中,您表現出的真誠的歉意,特別是你的十二次微笑,深深打動了我,使我最終決定將投訴信寫成表揚信你的服務質量很高,下次如果有機會,我還將乘坐你們的這趟航班”

空姐看完信,激動得熱淚盈滿了眼眶。

8.謙虛是一種美德

謙虛之所以受到尊崇,就因為它是做人的美德及事業成功的法寶,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謙虛也並非想做就能做到,有的人得到領導的表揚、同事的誇獎,內心裏著實想謙虛一番,卻尋找不到適當的表達方法。要麽手足無措,麵紅耳赤,支支吾吾,要麽說一些“歸功於集體、歸功於人民”的套話聽起來讓人覺得虛假。

那麽,在社交場合,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氛圍,如何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謙虛,才能給人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呢?

轉移對象。如果表揚或讚美使你感到在眾人麵前窘迫的話,你不妨想辦法轉移人們的注意力,使自己巧妙地“脫身”,把表揚或讚美的對象“嫁接”到別人的身上,但要有所依據,不然也會顯得空和假。

妙設喻體。直言謙虛,固然可取,但弄不好會給人一種虛假的感覺。特別是兩個人之間,如果僅僅說“你比我強多了”這類話,容易有嘲諷之嫌。遇到這種情形,你不妨用一個比喻方式,巧妙地表達自己的謙虛。

自輕成績。任何稱讚和誇獎,都不可能毫無緣由,或者因為某件事,或者因為某方麵的成績。這時你不妨像繪畫一樣,輕描淡寫地勾勒一筆,卻在淡泊之中見神奇。

相對肯定。麵對別人的稱讚,如果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不但起不到謙虛的作用,反倒給人一種傲慢的感覺。正如俗話所說:“過分的謙虛等於驕傲。”現實生活中,類似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所以,謙虛要掌握一定的分寸。

征求批評。麵對人們的讚美,誠懇地征求大家的批評,這是表現你謙虛精神的一種最有效的方法。但要注意適當適度,不然虛心也就變成了虛假。

我們在社交生活中,可以根據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交際對象,去不斷創造自我,虛心學習。

隻要虛心而誠摯,努力追求謙虛的品格,在談話時保持平和坦誠的態度,尊重對方,就一定會成為一個受人敬重的人,說話的分量也會相應增大。

時刻不忘記說一聲謝謝

在任何一部漢語詞典裏,很少有詞語一講出就能立刻贏得一個人的好感,起到化敵為友、撫平自私心理、提高自尊心的作用。然而,“謝謝”這個詞卻有這個魔力。但“謝謝”卻常常被人輕視,或因太簡單而忽略,以致我們中的許多人因此而與好人緣失之交臂。我們常常聽到這種抱怨,“我並不介意做所有這些事,隻要他每次能說聲‘謝謝’”,甚至說,“我為她做了那麽多,她連聲‘謝謝’都不會說”。

說聲“謝謝”本是世界上最容易、也是最為可靠的辦法,如果你想成功地開展工作和取得別人合作的話,更不用說贏得友誼和影響人們了。

那麽,在交際中,怎樣說謝謝呢?表達謝意可以用很多方式說出來。然而,無論被怎樣打扮,譬如用鮮花、午餐回報,或者其他方式,這個詞,或它的一種變化,一定要說出來或寫下來。以下是一些傳播這個不起眼但絕對重要的信息的方法。

1.說出謝謝。告訴他(她),他(她)為你做的對你來說是很重要的,和在哪一方麵幫助了你:“我真的非常感謝你對我在學習上的幫助。”

2.給予讚揚。讓他(她)知道你認為他她.為你做的事是很特別並值得珍藏的:“謝謝你的咖啡我想我會記你一輩子。”

3.予以回報。告訴他(她)你感謝他(她)為你做的,並準備回報這個好心人:“我很感激你能在開顧問會議時回我的電話,以後隻要有用得上我的地方,請隨時找我”

4.寫個條子表示謝意。說聲謝謝是很有作用的,但寫下來會更勝一籌。不妨親筆寫一個條子表達你的謝意。

5.電話致謝。“我打這個電話隻是為了感謝你……”

6.送份禮物。送份禮物並附上一張便條。隻要你送的禮物能夠非常適當地表達出你的感謝,送什麽並不重要。一個老板請他的秘書去看了場一流水準的高爾夫球賽。為了投桃報李,她買了一個獨特的禮物——一個高爾夫球棒的縮微模型,然後寫了個感謝的便條放在禮品盒裏一並送給了他,老板收到後深感欣慰。

7.傳達謝意。告訴別人你有多感謝他為你所做的一切,最後這話一定會傳到給予你幫助者的耳朵裏去:“王敏這人真好她幫我安排了那次會議。要是沒有她的幫忙,我真不知該怎麽辦好。”當你的謝意通過別人的嘴傳到她的耳朵裏時,定會增色不少。

8.提供幫助。與他們在一起,主動提出為他們的工作助一臂之力。比如幫助校對個長篇報道:“我來幫你幹這事兒。甭客氣,你幫我的次數可太多了。”

9.請客吃飯。邀請你要感謝的人去吃午餐或晚餐,一定要表明你這是為了感謝她的幫忙。如果你邀請的是已婚者,應當把她他.的配偶一並邀請去。

10.報答捐款。如果一個環境學家曾用心地報道過你的一篇論文,不妨為他心愛的環保事業捐一筆款,這也許是對他最好的感謝。但也別忘了說“謝謝”。你可以打個電話或寫個便條去感謝他,並告訴他你所做的。他一定會為你所做和自己曾經所做的事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