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時間的分配,關鍵在於科學合理。而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根據以下三種情形綜合使用、靈活安排。

讓孩子按照考試題目的分數分配時間

這種方法的要求是,把考試時間平均分配到每一分值中去。

例如,考試時間為120分鍾,卷麵滿分150分,某道題目的分值為6分,120×(6÷150)=4.8分鍾,那麽,用於這道題目的解題時間最多就不能超過4.8分鍾。

這種方法看上去有一定道理,但在實際過程中卻不一定行得通,所以隻能作為一種參考,不可能精確實行。

讓孩子按照考試題型的特點分配時間

這種方法的要求是,根據不同題目的類型特點分配時間。

例如,Ⅰ卷以客觀題為主,解題時就可以相應少安排一些時間;Ⅱ卷以主觀題為主,解題時就應當多分配一些時間。具體到Ⅰ卷、Ⅱ卷中的每道題而言,考慮時間少、書寫量小的應該少花一點時間,考慮時間長、書寫量大的就要多花一點時間。

讓孩子按照考試題目的難度分配時間

這種方法的要求是,根據不同題目的難度分配時間。

例如,難度較小、以前做過這種類型的題目,所花的時間就可以少一些;難度較大、以前沒做過這種類型的題目,所安排的時間就應該多一點。當然,由於考試時間有限,這種“多一點”隻能是相對而言,絕不能因為耗時過多而影響做其他題目。

以上三種方法應該統籌兼顧,在此基礎上當然還必須考慮到要留有複查、檢驗的時間。籠統地這樣說很難掌握,並且具體到每個孩子身上各有懸殊,所以這裏不厭其煩地舉個實例供參考。

一位理科高考狀元的考試特點是,每當考試開始時他都會有一段時間靜不下來,嚴重時甚至連題目都讀不進去,非常容易走神。所以,每當考試時,他總是首先跳過選擇題,先做其他題目。

在考理科綜合時,他就是這樣做的。雖然他知道,根據卷麵順序解題,對於一般考生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是他卻覺得這樣分配時間不適合自己。尤其是理科綜合考卷考查麵廣、時間長,最要命的是分值高,不允許出現一點點差錯。

針對自己的特點,他在解題時首先做生物Ⅱ卷。這部分做完後,再回過頭去按順序解題。他覺得,這和舉重運動員在舉杠鈴之前做深呼吸、棋手在落子之前閉目靜坐片刻一樣,除了能夠增加吸氧外,主要是能起到一種鎮定作用。

而上述解題順序和時間安排,因為最適合他的個人特點,所以同樣能起到一種穩定情緒的作用。再加上開考時提前10分鍾進場,一方麵,準備文具、熟悉考場;另一方麵,利用這幾分鍾閉目靜坐、放鬆肌肉,深深地用腹部吸氣、避免胸部起伏,並且每次都盡量將氣呼盡,同時心中默默自語“靜……靜……”,所以能取得較好的鬆弛效果。

每當做完一道題後,他不是爭分奪秒地趕快去做下一道題,而是暫停5~10秒鍾。一方麵,他在心裏慶幸自己“又順利解決了一題”;另一方麵,也是通過這種方式來清醒頭腦,換用一種新的思考模式解答下一道題。因為一般來說,出現在考試卷上的相鄰的兩道題目,解題思路應該是不一樣的。這種“休息”看是浪費時間,實際上是在節省時間。

對於自己根本做不出來的題目,就堅決放棄。衡量標準是,作出這個決定的時間絕對不允許超過分配時間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如果用在這個題目上的時間三分之一過去了,還根本沒有做出來的希望,這時候就應當堅決放棄了。換句話說,做這道題目原來準備用10分鍾的,現在已經考慮了三四分鍾,仍然覺得無從下手,就要立刻放棄,把剩餘的六七分鍾時間用在其他題目上,做到“堤內損失堤外補”。

就這樣,他的理科綜合考卷考了297分的高分,為他成為該省高考狀元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