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尚若非能說善道,也幹不了這說書先生的行當,這一番勸說之後,薑翰果然覺得他言之有理,這書要編得精彩編得有料,可不正是需要用詳盡的素材來作為創作基礎嗎?至於什麽軍事機密,政壇秘聞之類的敏感材料,想必在公開資料中也並不多見。再說劉尚不過是一介說書先生,又不可能是什麽敵國奸細,看看這些資料也沒什麽打緊。當下便依了他的主意,等回頭再慢慢將其感興趣的資料借出來查閱。

先前借出來這三份資料其實內容也頗為豐富,劉尚看了許久才大致消化完其中的信息,等他想讓薑翰再去借一次其他資料的時候,薑翰卻告訴他時間差不多了——等下還要在茶館登台表演,從這邊趕回去也得花些工夫,再不走就可能要耽擱正事了。

劉尚雖然有些不舍這個難得的機會,但也明白這時候不可太過急切露了破綻,當下便隨薑翰去歸還了這三份資料,然後離開圖書館返回三亞港區。

回程路上劉尚腦子裏一直在回憶先前所看到的資料,如果這些資料內容基本屬實,那麽海漢與福建官府至少是在四五年之前就已經開始了比較深入的合作,當時前往漳州訪問的海漢使團是以“貿易互通、文化交流、軍事合作”作為公開宣傳的目標,海漢人這可是完全沒有把自己當作番邦小國看待的意思。而且從文獻資料來看,海漢使團在福建當地也得到了極高的禮遇,不但得到了當地文武官員的熱情接待,在發生刺殺案之後整個漳州城還為此封城數日,大肆搜捕海盜餘孽。再加上之後雙方合作在海上剿匪殺敵,這些動作顯然都說明了雙方關係已經遠遠超過了普通的外交往來。

劉尚並不認為海漢是花錢才買到了這樣的待遇,福建官府敢冒這種大不韙,放心地允許外國武裝進入其轄區,想必其中是隱藏著極大的利益糾葛,而這從海漢公開的文檔資料中或許可以窺見一斑。

據先前所看的資料中記載,海漢使團當時前往福建的任務之一,是向福建水師交付由海漢代為建造的新式戰船,而船上的操作人員,也都是由海漢方麵代為培訓。這似乎可以從側麵說明,雙方在軍事方麵的合作已經極為密切,但福建官方卻從未對外公布過這些合作項目。如果不是來到三亞親自見證這些文字資料,常人很難想到大明一省官府竟然與外邦有了這種秘密勾結的關係。

至於海漢踏足更早的廣東,劉尚覺得已經沒必要再去考慮其官場的立場傾向了,被海漢滲透的程度隻怕尤甚福建。就說這瓊州島被海漢硬生生地吃下來,並且在島上立國,這麽大的事,兩廣的官場可從來沒有因此而發聲過,全都對此裝聾作啞,視若罔聞,仿佛這片土地根本不是大明領土似的。

這種狀況有多可怕,以劉尚的身份和見識,其實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但他知道的是自大明開國以來,似乎還從未發生過這種被外國不聲不響搶走大片領土而毫無反應的情況。這事能被各級官府層層隱瞞了幾年而沒有在朝堂之上徹底爆開,其背後不知道牽連了多少大人物的利益,才能把這麽大的蓋子給捂住。

劉尚想到此處,突然覺得自己此行所背負的任務幾乎看不到成事的希望,海漢目前的“勢”已經不單單是一個組織的財富或武力所造就,而是貨真價實處於上升期的一國國勢,即便肉眼親見也難以阻止,想逆勢而為無異於螳臂擋車,因為對手可不僅僅隻是海漢人,還有身陷其中的南方官府裏成百上千的大明官員。這些人既然在此之前已經選擇了向海漢妥協,甚至是背叛大明,就已經背上了不可饒恕的重罪,要指望他們來反海漢肯定是靠不住的。如果東南兩省都無可借之力,那想要將海漢從這一區域驅逐出去將是非常困難的一個目標。

直到回到茶館,劉尚的腦子裏仍是被剛接受的諸多信息填得滿滿的,完全無法恢複到正常的工作狀態。他不得不讓薑翰將登台時間推遲了片刻,以便能讓自己的思緒暫時抽離出來,先把今天該完成的工作應付了再說。

接下來的幾天,劉尚便基本上在複刻這一天的安排,每天上午處理私事,整理資料,下午便與薑翰一同前往市立圖書館,以編書的名義繼續借閱各種相關資料。而廖遠的手下也又有兩人被馮十介紹去了另一家商行擔任護衛,院中所住的就剩了四人,空處的房間也越來越多。劉尚便打算等剩下那三人找到去處之後,就放棄這個臨時居所,另行再找一處離城區近點的房子。他本來沒有必要與廖遠等人擠在一個院子裏,先前也隻是因為尚未熟悉本地環境,方便與廖遠等人聯係而已,如今既然各自都有了去處,那還是分開來住比較妥當。

這天講完了書,劉尚在櫃台上結清了當天的工錢和打賞,正準備去牙行找馮十說一聲租房的事,薑翰過來將他叫住:“劉先生留步!”

劉尚回頭應道:“薑老板還有事情?”

“有客人想單獨見一見劉先生。”薑翰說了一句,又壓低了聲音道:“在後麵廂房等著,劉先生最好是去見一見。”

“哦?”劉尚在茶館說書這些時日,倒也有聽眾想在私下結交他,比如請他赴飯局之類的。不過這種邀約一般薑翰都會出麵替他擋掉,畢竟劉尚現在在三亞說書界聲名鵲起,想來這邊挖角的老板可不少,指不定人家要私下邀約他的目的就是為了出價挖人,薑翰自然要盡力避免這種可能性。劉尚對此嘴上不說,心頭其實有數,但今天薑翰居然讓他去單獨會客,想必這客人的身份也是非同一般,不容薑翰再拒絕了。

本書首發創世中文網,為防盜以下內容稍後重新編輯

劉尚若非能說善道,也幹不了這說書先生的行當,這一番勸說之後,薑翰果然覺得他言之有理,這書要編得精彩編得有料,可不正是需要用詳盡的素材來作為創作基礎嗎?至於什麽軍事機密,政壇秘聞之類的敏感材料,想必在公開資料中也並不多見。再說劉尚不過是一介說書先生,又不可能是什麽敵國奸細,看看這些資料也沒什麽打緊。當下便依了他的主意,等回頭再慢慢將其感興趣的資料借出來查閱。

先前借出來這三份資料其實內容也頗為豐富,劉尚看了許久才大致消化完其中的信息,等他想讓薑翰再去借一次其他資料的時候,薑翰卻告訴他時間差不多了——等下還要在茶館登台表演,從這邊趕回去也得花些工夫,再不走就可能要耽擱正事了。

劉尚雖然有些不舍這個難得的機會,但也明白這時候不可太過急切露了破綻,當下便隨薑翰去歸還了這三份資料,然後離開圖書館返回三亞港區。

回程路上劉尚腦子裏一直在回憶先前所看到的資料,如果這些資料內容基本屬實,那麽海漢與福建官府至少是在四五年之前就已經開始了比較深入的合作,當時前往漳州訪問的海漢使團是以“貿易互通、文化交流、軍事合作”作為公開宣傳的目標,海漢人這可是完全沒有把自己當作番邦小國看待的意思。而且從文獻資料來看,海漢使團在福建當地也得到了極高的禮遇,不但得到了當地文武官員的熱情接待,在發生刺殺案之後整個漳州城還為此封城數日,大肆搜捕海盜餘孽。再加上之後雙方合作在海上剿匪殺敵,這些動作顯然都說明了雙方關係已經遠遠超過了普通的外交往來。

劉尚並不認為海漢是花錢才買到了這樣的待遇,福建官府敢冒這種大不韙,放心地允許外國武裝進入其轄區,想必其中是隱藏著極大的利益糾葛,而這從海漢公開的文檔資料中或許可以窺見一斑。

據先前所看的資料中記載,海漢使團當時前往福建的任務之一,是向福建水師交付由海漢代為建造的新式戰船,而船上的操作人員,也都是由海漢方麵代為培訓。這似乎可以從側麵說明,雙方在軍事方麵的合作已經極為密切,但福建官方卻從未對外公布過這些合作項目。如果不是來到三亞親自見證這些文字資料,常人很難想到大明一省官府竟然與外邦有了這種秘密勾結的關係。

至於海漢踏足更早的廣東,劉尚覺得已經沒必要再去考慮其官場的立場傾向了,被海漢滲透的程度隻怕尤甚福建。就說這瓊州島被海漢硬生生地吃下來,並且在島上立國,這麽大的事,兩廣的官場可從來沒有因此而發聲過,全都對此裝聾作啞,視若罔聞,仿佛這片土地根本不是大明領土似的。

這種狀況有多可怕,以劉尚的身份和見識,其實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但他知道的是自大明開國以來,似乎還從未發生過這種被外國不聲不響搶走大片領土而毫無反應的情況。這事能被各級官府層層隱瞞了幾年而沒有在朝堂之上徹底爆開,其背後不知道牽連了多少大人物的利益,才能把這麽大的蓋子給捂住。

劉尚想到此處,突然覺得自己此行所背負的任務幾乎看不到成事的希望,海漢目前的“勢”已經不單單是一個組織的財富或武力所造就,而是貨真價實處於上升期的一國國勢,即便肉眼親見也難以阻止,想逆勢而為無異於螳臂擋車,因為對手可不僅僅隻是海漢人,還有身陷其中的南方官府裏成百上千的大明官員。這些人既然在此之前已經選擇了向海漢妥協,甚至是背叛大明,就已經背上了不可饒恕的重罪,要指望他們來反海漢肯定是靠不住的。如果東南兩省都無可借之力,那想要將海漢從這一區域驅逐出去將是非常困難的一個目標。

直到回到茶館,劉尚的腦子裏仍是被剛接受的諸多信息填得滿滿的,完全無法恢複到正常的工作狀態。他不得不讓薑翰將登台時間推遲了片刻,以便能讓自己的思緒暫時抽離出來,先把今天該完成的工作應付了再說。

接下來的幾天,劉尚便基本上在複刻這一天的安排,每天上午處理私事,整理資料,下午便與薑翰一同前往市立圖書館,以編書的名義繼續借閱各種相關資料。而廖遠的手下也又有兩人被馮十介紹去了另一家商行擔任護衛,院中所住的就剩了四人,空處的房間也越來越多。劉尚便打算等剩下那三人找到去處之後,就放棄這個臨時居所,另行再找一處離城區近點的房子。他本來沒有必要與廖遠等人擠在一個院子裏,先前也隻是因為尚未熟悉本地環境,方便與廖遠等人聯係而已,如今既然各自都有了去處,那還是分開來住比較妥當。

這天講完了書,劉尚在櫃台上結清了當天的工錢和打賞,正準備去牙行找馮十說一聲租房的事,薑翰過來將他叫住:“劉先生留步!”

劉尚回頭應道:“薑老板還有事情?”

“有客人想單獨見一見劉先生。”薑翰說了一句,又壓低了聲音道:“在後麵廂房等著,劉先生最好是去見一見。”

“哦?”劉尚在茶館說書這些時日,倒也有聽眾想在私下結交他,比如請他赴飯局之類的。不過這種邀約一般薑翰都會出麵替他擋掉,畢竟劉尚現在在三亞說書界聲名鵲起,想來這邊挖角的老板可不少,指不定人家要私下邀約他的目的就是為了出價挖人,薑翰自然要盡力避免這種可能性。劉尚對此嘴上不說,心頭其實有數,但今天薑翰居然讓他去單獨會客,想必這客人的身份也是非同一般,不容薑翰再拒絕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