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1627崛起南海最新章節!

隨著海漢國力和影響力的逐*增強,來自大明的商人最後選擇在海漢入籍,這樣的事情在過去幾*中並不鮮見。但顧慮到自己在大明的根基和利益,入籍的方式倒不一定是這些大商人本人放棄大明國民的身份加入海漢,有很多都是讓自己的家人後輩入籍。

這樣他們在海漢投資的各種資產和生意,也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由“海漢國民”來經營管理,日常會少了許多因為國籍問題而產生的麻煩。

利益上的考量會讓這些與海漢有著深度合作關係的富商權貴在大明和海漢兩頭下注,這樣無論哪頭出事,他們都能有退路可走。海漢高層對此心知肚明,也不會幹涉他們的這種操作,隻要這些人能為海漢的發展提供資源,那他們的立場有所搖擺也無關緊要。

而像揚州鹽商這種經營特殊行業的商人群體,海漢高層一直都有將其拉攏的意願,畢竟他們所經營的行業關係到大明的國計民生,如果海漢能夠以某種秘密方式介入,那麽今後也就能在這個領域對大明社會施加影響,這是依靠傳統的軍事手段所難以達到的效果。

為徽籍鹽商提供軍事支持,替他們訓練武裝人員並向其出售先進武器,這是海漢對其拉攏的第一步。雖然這些服務都收取了極高的費用,但海漢所能提供的這些項目都是賣方市場,就算價格再貴幾倍,徽籍鹽商為了能夠自保,也還是會毫不猶豫地掏錢。

雖然價格極其昂貴,但徽籍鹽商很快就會意識到這種投資物有所值,而且天下也隻有海漢能夠提供這種特殊的軍事支持,**其他選項可供選擇。

當貿易和軍事都與海漢建立起深度合作關係之後,要再進一步拉攏這些揚州鹽商就會更加輕鬆了,到時候轉換國籍、聯姻這些都是可選的手段。不過元濤這一步是走在了官方的前麵,就連軍情局都還**做出相關的策劃,也算是這趟任務的意外收獲了。

不過其實有著類似打算的人並不止見識到金盾實力的戴英達,已經來到舟山有一段時日的馬正平,對海漢國的認識顯然要比遠在揚州的戴英達深刻得多,而他也是早就動了要與海漢進行深度合作的心思。

關於軍事訓練、軍火交易和鹽業貿易,這些合作項目都需七大姓共同討論決定,馬正平一人也做不了主。不過這段時間在舟山各地考察,他倒也從各種渠道了解了不少關於外國商人在海漢經營產業的狀況,心裏當然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馬正平在舟山圈地修建的商棧,並非屬於他個人所有,其費用是由七大姓共同出資,建成之後也將會由各家聯合運營。雖然建造過程中會有些油水,但這點錢對馬正平來說意義不大,他還不至於要把注意力放在這上麵。

真正讓馬正平有所觸動的,便是在接應鹽商子弟進入舟山軍營訓練的過程中與段天成的接觸。

馬正平一開始是通過織物商人宣向明認識了段天成,後來段天成出任鹽商子弟的教官,馬正平與其直接接觸的機會就多了起來。當他知道段天成也是大明出身,投效海漢從軍入伍之後才獲得了升遷的機會,心思便開始活絡起來。

既然大明漢人可以在海漢做官,那別人能行,馬正平認為自家子弟當然也具備這樣的資質。所以他對目前在軍中受訓的馬家子弟都作了特別的叮囑,要求他們盡力學習苦練海漢所傳授的軍事技能,一定要在這批受訓人員中有突出的表現。

馬正平認為不管是在任何地方,實力出眾的人都會擁有更多的機會,所以他希望自家子弟能夠好好把握這次受訓的機會,用實力來爭取得到海漢軍方的重視。到時候他再在段天成這邊使點力,或許就能安排幾個自家子弟進入海漢軍中服役。

自家財力充裕,到時候自然會設法支持這些子弟在海漢軍中爭取升遷的機會。待過得幾*,馬家也有幾個如段天成這樣的海漢軍官了,不管是在大明還是在海漢,這都將會是一股強大的助力。

當然這條路或許不會太順暢,畢竟據他所知,海漢軍中的升遷都是要靠軍功積累,****鬻爵之類的操作,馬家子弟大概也得經曆若幹次出生入死的作戰行動才會爬到有影響力的位置上。所以馬正平希望能多安排幾個子弟加入海漢軍,這樣即便過程中有人在戰場上折損,至少不會輕易全軍覆沒。

除此之外,馬正平還了解到海漢也會從大明吸收讀書人,經過專門培訓之後便派到海外做官。不過這種考核據說頗為嚴格,隻會識文斷字遠遠不夠,而且有功名的讀書人會得到更多優待。

七大姓家境殷實,自然也培養了不少從文的後輩子弟,其中不乏有考取到功名的厲害角色。不過這些有功名在身的人大多都是將自己的前途賭在了大明,希望通過家族的財力在**上謀一個好出路。要是讓他們去海外的異國他鄉打拚,恐怕十個有九個都會直接否決。

馬正平在舟山待了不到一個月,便已經有了大致的規劃,要從族人中選拔實力出眾的*輕人入籍海漢,或從軍或考官,設法進入海漢**長期發展。如果這兩條路都不適合的,那便幹老本行,經營家族在海漢的產業。

當然在那之前,他首先得在海漢選定能長期經營的產業,把架子搭起來,然後從家族選人過來負責經營。

這天馬正平又將段天成和宣向明都請出來吃飯,順便向他們請教,自己如果要在海漢這邊尋一些穩定的產業來經營,應該從哪裏下手才好。

馬正平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向他們問及類似的事情了,宣向明聽了他的意圖之後,便立刻回應道:“馬兄,你若要在舟山經營長期買賣,那最穩定的便是基建和航運了,我記得之前便與你說過這兩門生意,不知你是否有去做過了解?”

宣向明與馬正平的生意**衝突,所以給的建議也很直白。舟山當局對地皮管得比較嚴格,外國商人想在舟山大量圈地是不太可能的,所以舟山對外國商人開放的可經營基建項目其實範圍比較狹窄,便是出錢修建港口碼頭及配套的道路、倉儲等設施,然後通過收取使用費來回本獲利。

但問題就在於這種項目因為必須要按照海漢官方所提出的標準來進行修建,在施工過程中還得接受官方的監督,這些因素會導致前期投資的數目非常大,再加上相對漫長的工期,後續的成本回收期將會非常長,也許要十*八*之後才能收回成本開始盈利,而這對大多數商人來說肯定不是什麽劃算的買賣了。

盡管這種項目的盈利前景並不算好,但也還是會有商人願意攬下這樣的項目,但其目的往往就不是衝著短期盈利去了。這類基建項目對舟山當局來說當然是越多越好,外來資本的加入會替官方省下大量資源,所以官方對此肯定樂見其成。

主動攬下這種項目,很容易就能贏得舟山當局的好感,如果要在這地方長期經營,那麽與官方建立良好關係就顯得尤為必要,投資不動產無疑能夠更好地表明自己在這裏長期經營的決心,這種商家也是官方最為歡迎的對象。

而且長期來看這種項目絕不會虧本,如果本身還在經營航運業,那麽有自己的貨運碼頭和相關設施就能大大地節約經營成本了。所以宣向明給馬正平提出的建議,便是將港口基建與航運打包,要做就兩樣一起做,這樣會更加劃算一些。

馬正平苦笑道:“修碼頭,開船行,這可都是大生意,而且投入之後短期內看不到銀子回來,在下實在有些為難。”

宣向明搖搖頭道:“這些買賣雖然投入大,但長期收益穩啊,而且有海漢守著這地方,平日幾乎沒什麽經營風險可言。雖說比不了你們賣鹽那麽好賺,但馬兄你自己要求穩定的產業,那可就沒多少生意能比這還穩定了。”

馬正平笑道:“宣兄弟你做的買賣,論穩定也不比這個差啊!”

宣向明擺擺手道:“哪有馬兄想的那麽好!江浙地區做織物的商人成百上千,這一行的競爭有多激烈,馬兄恐怕是想不到的。光在舟山島上開了商鋪的同行,就有超過三十家。我常駐舟山,便是擔心長期不在這邊盯著,生意被同行給搶走。這麽多人做這行,可想而知經營的利潤也會被迫降低。若是再做一兩*見不到起色,我就打算轉行做別的了。”

馬正平打趣道:“莫非宣兄弟也要修碼頭開船行?”

宣向明搖搖頭道:“在下是資本不夠,真做不了這買賣,隻能看看去南邊的台灣島上圈幾百畝地開個農莊。聽說有不少福廣兩地的商人都在台灣島購地置產當地主,想來也是個不錯的出路。”

馬正平道:“在下最近也聽人說起這台灣島的種種好處,隻是離得太遠了一些,得找機會親自去看看當地情況才行。”

段天成這時候插話道:“若是馬老板有心要到台灣島發展,在下倒是可以代為安排,在當地官府有幾個朋友,可以給予一些照應。”

馬正平稍稍猶豫了一下才應道:“先謝過段大人的好意,不過還是先等我們送來這批人結束訓練之後再說吧!不盯著這幫小子,在下終歸是有些不放心!”

相較於修碼頭開船行這類生意,馬正平當然更樂於接受買地種糧這種傳統的投資方式。不過他也聽說這台灣島離舟山還有千裏之遙,著實是有點遠,跑到那麽遠的地方投資,不親眼看過肯定是不會放心的。

段天成道:“其實你們送來的這些人資質都還不錯,大多都有有文化基礎,能寫會算,比起我國從民間招收的兵員要好多了。如果是在我海漢軍中,這樣的資質一般都會被挑選出來,作為預備軍官去培養。”

馬正平道:“段大人真是過譽了,這些小子若是有什麽不妥的地方,還請大人***練他們,千*不要心疼!”

馬正平擔心段天成說的隻是客氣話,但段天成肚子裏卻沒那麽多的彎彎繞繞,這番話卻是實話實說。這些鹽商子弟自小就被送進私塾讀書,家中長輩多是生意人,耳濡目染之下也很早就掌握了基本的算術技能,更有戴成榮這樣自幼習武的人才,資質的確相當不錯。而且這些人因為家境較好,從小吃得飽穿得暖,營養跟得上,所以身體素質也較常人要更好一些。

像這樣資質的兵員,海漢軍招一百個新兵裏頂多能有一兩個就不錯了,肯定會將其作為重點培養對象。段天成當初入伍時的條件就與此相似,他自己就曾親身經曆了這個過程,所以才會有感而發。

段天成笑笑道:“若是這批人當中有人今後想要留在我海漢國發展,馬老板以為如何?”

馬正平道:“別家子弟,在下管不到,若是我馬家子弟,那我應該不會反對。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能到貴國發展,應該能比回揚州當個鹽販子更有前途。就算走得不順,能到外麵開開眼界,那也是好事。”

“馬老板真乃開明之人!”段天成對他這個表態頗為滿意。

事實上段天成提出的這個問題並不完全是代表他個人的看法,而是石迪文在對這批學員的情況作過了解之後,便已經有了一些別樣的心思。

對石迪文這樣的地方行政長官來說,不斷從外界吸納人才為己所用,是鞏固自身權力和威望的有效措施。而相較於從三亞分配過來的**,石迪文顯然更青睞於在自己治下培養訓練出來的嫡係人員。至於這些人是鹽商子弟還是別的什麽身份,倒也**顧忌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