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9章

離開定海港往西不遠,便是寧波府的甬江口。得益於優異的地理條件,甬江兩岸也是傳統的港口貿易區,其繁榮程度堪比廣州城外的珠江碼頭。不過陶弘方等人的行程中並未安排造訪寧波府,加之他們也想早日趕去杭州報到,所以也就沒有選擇再在這裏逗留,僅僅隻是在甬江口外遠遠地看了一下船隻出入的繁忙景象,便繼續往杭州灣方向駛去。

從地圖上看,舟山島與杭州之間的距離似乎並不算遠,但實際航程卻有四百多裏,以這艘公務船的航速,至少也需要一天半到兩天的時間才能抵達目的地。

就目前在舟山島上的見聞而言,石迪文治下地區不僅社會太平,而且頗為繁榮,基建方麵更是幾乎照搬了三亞的模式和標準,甚至讓這些年輕人有一種回到海南島的錯覺。

不過離開定海港的時候所見到的光榮級戰艦,也讓他們意識到東海大區的特殊地位。這裏可不是執委會言出法隨的海南島,不僅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麵都有著極大的自主權,而且隱隱與海南島有著競爭的態勢。在這個地區威望最高的恐怕不隻是遠在三亞的海漢執委會,還有真正統治著這裏的地方長官石迪文。

海漢雖未繼承封建王朝的那套權力結構,但若是用其做個類比,石迪文在東海地區的影響力之大,恐怕也不亞於過去分封到地方上的藩王了。而石迪文在治理地方過程中所取得的耀眼成績,也成為了陶弘方等人在行程中的主要話題。

到了最後,還有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那就是抵達杭州之後是否要主動去拜會石迪文。

這本來是應有之義,但他們幾人身份特殊,去與不去,在何時以何種理由和態度去,都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最關鍵的是,他們的父輩都沒有就此作出明確的安排和指示,而是將決定權交到了他們自己手上。

“我覺得還是得主動去。”陶弘方率先發表了意見:“雖說過去與石大人來往不多,但按照規矩,我們見了石大人應該是先持子侄之禮,再論職位高低。既然是以晚輩身份造訪叔伯父輩,那當然要主動登門請安才是。”

陶弘方說的這個“規矩”,自然是指穿越眾群體內部約定俗成的做法,但這也並非明文規定的製度,是否遵守隻看個人的選擇。有些關係較好的穿越眾,子女互相走動,自然也親如家人一般。但石迪文常年在海外執政,回到三亞的時候不多,與陶弘方等人的父輩其實沒有太多的私人往來,也說不上有多麽親密的關係。

白樂童道:“我們要來杭州的消息,石大人應該是知道的,如果不主動去拜訪,那說不定會讓他心生芥蒂。所以我同意弘方的意見,最好是到了杭州之後就先去石大人府上請安。”

“但我覺得石大人對我們來杭州好像並不重視。”寧子敬道:“如果他有心安排,那在舟山就應該會有官方人員出麵接待我們了。”

哈建義聞言搖頭道:“子敬,沒有官方人員出麵,不等於沒有安排。什麽都不做,有時候也是一種安排。”

寧子敬撓了撓頭,不太能立刻理解哈建義這種有些拗口的說法。

哈建義見狀又補充道:“或許石大人給舟山的指令,就是什麽都不做,更不要主動接待我們。”

寧子敬不解道:“這是為何?”

“子敬,你平時接觸的多是瓊聯發的貿易事務,對官場裏的規矩大概沒那麽熟悉。”陶弘方向他解釋道:“我們以前被派到三亞之外的地方執行公務,也會有當地官員刻意逢迎,安排隆重的接待儀式。這樣做當然不單是為了討好我們,主要還是想要給我們的父輩留個好印象。但問題是父輩派我們出來,往往並不希望我們憑借身份在外享受特殊待遇,那樣所能接觸到的信息不免就會受到屏蔽。而且會這樣做的人,往往能力有限,隻能通過這樣的手段來贏取上級的青睞,但反倒因此而會落了下乘。”

寧子敬也是聰明人,聽到這裏便已回過味來:“所以真正聰明的地方官員,應該知道這些顧忌,反而不會用這麽明顯的手段來拍馬屁了!”

陶弘方點頭道:“道理便是如此。當然這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我們在高雄港停留時受到厲大人的熱情接待,那是因為他與勝利堡關係密切,真心把我們當作子侄看待了。”

穿二代子弟的外派公務,一向是個比較敏感的差事,地方上的接待工作很難掌握尺度。太過熱情,會有阿諛奉承之嫌,但如果太冷淡,又容易讓這些太子爺們誤會是遭到了無視。陶弘方等人以前自然是有過類似的遭遇,所以反倒是能夠理解舟山當局的態度。

四人合計一番,終於還是統一了意見,決定到了杭州之後主動去拜訪石迪文。不管對方是否在意他們的到來,這態度還是得拿出來的。若是不主動一點,讓石迪文誤以為這是他們父輩的授意,那後果可就不是他們幾個年輕人所能擔得起了。

第二天早上,公務船才由杭州灣駛入錢塘江。這裏江麵雖然開闊,但也不難注意到江岸多為衝擊形成的灘塗地形,的確不太適合修建大型港口,地理環境相比寧波的甬江口要差了許多。

“聽說錢塘大潮乃是天下奇觀,有機會的話,倒是要見識一下。”船行至海寧縣附近,陶弘方望著滔滔江水,腦海中浮現的都是一些前人描寫錢塘大潮的詩句。

如王在晉的“海闊天空浪若雷,錢塘潮湧自天來”,又如蘇軾的“鯤鵬水擊三千裏,組練長驅十萬夫”,又或是徐凝的“錢塘郭裏看潮人,直至白頭看不足”,古今往來,無數文人為錢塘大潮的壯美景色撰寫詩詞文章,流傳至此時的也非常多。

哈建義道:“我們在杭州逗留期間應該能看到吧?”

陶弘方點點頭道:“每年八月十八是潮水最為洶湧澎湃之時,這日子也快到了,我們到時候約一約,同來江邊賞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