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0章
盡管開采效率低下,但鞍山附近的鐵礦資源之豐富,還是讓白克思一行人頗為讚歎。按陳一鑫的說法,這裏隨便找個山腳刨個坑,往下挖個幾丈, 就能看到鐵礦石的礦脈了。而這裏隨便一條礦脈,挖上百十來年都挖不完。
雖然這裏的礦石品位一般,但礦脈集中且儲量大,而且所含的硫、磷較低,開采和選礦都比較容易,所以開發成本也比較低。而遼陽當地也有開采中的煤礦,可以就近供應礦石冶煉和金屬加工所需,煤鐵資源以如此集中的方式出現, 若不在這裏興建一處大型工業基地,那就著實是暴殄天物了。
參觀了兩處開采中的鐵礦場之後,陳一鑫便帶著眾人去看附近正在施工中的工業基地。
與海漢現有的幾處煤鐵複合產業基地的布局類似,這裏同樣是以冶煉業為核心,輔以各種下遊產業。平原上已經建起了幾座高爐,旁邊有連片的工棚和幾座小山一般的礦石堆,遠處還有不少地方正在開挖地基,看樣子是準備修建廠房。
“工業區的規劃已經做得七七八八了,目前正在陸續開工建設。最大的問題嘛,你們也看到了,就是人手不夠。”陳一鑫指向這片麵積足有數千畝的工地道:“就業機會大把,隻要能有足夠的勞動力,這裏兩三年之內就能變成北方地區最大的煤鐵產業基地,超過大同江那邊的生產規模也隻是時間問題。”
這處工業區從建設階段開始,便能給本地帶來成千上萬的就業機會。待其投產之後,遼陽城也會從傳統的區域行政中心,逐步轉變為遼東地區的首個重工業城市。
盡管這裏的施工進度還處於開始階段, 但已經可以看出陳一鑫在發展工業方麵的雄心壯誌。這些工業項目不僅投入極大,而且建設周期長,無法在短期內實現盈利,但建成之後帶給這一區域的發展效應,卻至少可延續上百年,足以恩惠好幾代人了。
如今萬事具備,隻欠東風,隻要往這裏引入足夠多的勞動力,哪怕機械設備少一點,生產工藝落後一點,也足以讓這裏運轉起來,生產出大量鋼鐵,為北方大區發展工業提供必要條件。
與親身經曆過建國曆程的老人相比,年輕一代顯然更容易被宏大的發展計劃所打動,很快就成為了北方大區工業化進程的擁躉,並且認定陳一鑫規劃的發展路線便是最佳解決方案。
在抵達遼陽城之後,幾個年輕人對於鞍山工業基地的討論熱情依然不減,甚至大大蓋過了他們對遼陽這座曆史古城的新鮮感。
實際上遼陽城還是頗有一些值得探訪的地方,首先這座城的結構就與普通城池大為不同。這個時代一般的城池基本是呈口字形,而遼陽城卻是個例外,是由南北兩座城池相連而成, 從空中俯瞰就是一個日字形。
這兩座城池南大北小, 南城麵積約莫是北城的一倍左右。南城有六道城門,北城有三道城門,城牆高三丈三,城周長二十四裏,城外還有護城河。而本地的各種官署,都是集中在南城內。
後金軍在努爾哈赤的指揮下,早在1621年就攻占了遼陽,並且隨後便將都城從北邊的赫圖阿拉遷到這裏。不過遼陽作為後金都城的時間不算太長,僅僅四年之後,努爾哈赤又下令將都城遷回北邊的沈陽。
但即便如此,後金乃至之後改了國號的滿清對遼陽城都十分重視,對城防進行了大規模的翻修加固,將這裏作為沈陽外圍的一處要塞來經營。所以海漢軍前幾年攻到這裏的時候,還是頗費了一番工夫才攻克了城池。
當時海漢軍雖然攻勢凶猛,但對於這種城防完備的堅城仍然十分頭疼,大規模的炮轟持續了數日,才終於攻破了遼陽城。據戰後的統計數據,海漢軍在攻城期間向遼陽城發射的炮彈竟然多達三千多發,可見當時戰況之激烈。
而且由於遼陽城的特殊結構布局,海漢軍攻破城池之後,清理城內殘餘守軍也頗為吃力,攻下這裏所花費的時間,要遠遠超過了蓋州、海州這些地方。
不過海漢並不打算繼續將這裏當做軍事要塞來經營,所以戰後也沒有對損壞的城防工事進行修補,甚至還拆掉了大段破損的城牆,以拓寬進出城的道路。
這樣的安排倒也無可厚非,畢竟遼陽今後的定位是重工業中心,距離北邊的邊境還有幾百裏,海漢與滿清早就攻守異位,確實也沒有必要再在此地囤兵了。
自遼陽以北到沈陽,全是一片開闊平原,以前是沃野千裏,但因為滿清向北撤退時將人口悉數遷走,如今這裏的良田大部分都因為無人耕種而拋荒了,這也從側麵再一次印證了遼東地區嚴重缺乏勞動力的現狀。
“從蓋州到沈陽這一線以西的遼河平原,如果用來屯田種糧,養活百萬人也不在話下。遼東什麽都好,就是人口太少。沒有勞動力,再好的產業都隻能緩慢發展。”
陳一鑫無時不刻都在提醒白克思一行,隻有解決了遼東的人口問題,才能讓這片物產豐富的地區步入發展正規,為國創造財富。但白克思所要權衡的,卻不僅僅隻是人口問題而已,為此所產生的連帶反應,才是他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遼陽至沈陽間的官道維護得極好,據說這一大半的功勞還得歸於滿清。為了保證這兩地間物資和人員的輸送效率,滿清對長達百裏的官道進行了大幅度的翻修,基本上就差沒做路麵硬化了。
而北方大區的交通規劃還不止於此,除了原有的官道之外,陳一鑫還打算要在沈陽與遼陽間修建貨運鐵路,以便能將沈陽附近所產出的煤鐵也運到遼陽進行加工作業。要知道沈陽附近的煤鐵礦藏資源,可是一點也不比遼陽這邊少。
不過這項影響深遠的大工程,目前也麵臨著與其他規劃中的工程同樣的問題——要開工這條鐵路,起碼先得集中幾千民夫才行,但這對北方大區來說,可要比籌備工程所需的資金難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