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廷在瓊州島上劃出地盤,給地方勢力自治的權力,其實並不是什麽新鮮事官府對於遍布全島各處的黎苗山寨幾乎都是通過封官封地之類的方式來行使間接的管轄權,而黎峒苗寨在各自的地盤區域內,幾乎都是一個個小小的獨立王國,雖然對外還是要順從大明朝廷的統治,但對內的統治卻是外界所不能幹涉的。
而海漢人對於地方的統治,黃雀能感受到他們所采用的方式又與黎苗兩族有所不同。他們推行的是自己的一套規則和製度,但又與大明官府合作得很好,並不像漢黎、漢苗之間這麽緊張——準確點說,在這種合作關係中占據主導地位的並不是大明,而是看似相對弱小的海漢。黃雀簡直不敢想象,如果是石子峒與大明之間打交道的時候,石子峒占據了主動權會是什麽樣的景象。
黃雀此時還並不是很了解海漢的實力,因此對他來說,作為地方豪強存在的海漢能夠與大明官府營造出這種奇特的共生關係,實在是一件超出他認知的事情。但雖然來到勝利港的時間還不長,眼前所見到的一切也已經在不停地提醒他,海漢可絕不是他以前在昌化和儋州所見過的那些漢人商會這麽簡單的組織,在海漢人統治的地區有著與大明區別明顯的社會製度和風氣,而大明對海漢存在的默認,無時不刻都在加劇著這股地方勢力的對外擴張速度。
符力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沒有急於帶黃雀去參觀軍營,讓他感受海漢武力的強盛,而是按照寧崎的建議,將黃雀帶到了距離勝利堡不遠的學校參觀。與初期的學生構成有所不同,現在勝利港小學的生源中不僅有少數穿越者的子女,而且也有許多漢、黎、苗甚至是安南的學齡兒童就讀。當然了,除了穿越者的後代之外,這些學生的家庭背景絕大部分都是歸化民,另外也還有極少數的外來客商的子女,不過這部分外來人口入讀海漢主辦的學校。所花的費用可就不低了。
黃雀在這裏似乎也再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童年,想起當初在昌化縣城中就讀漢人私塾的情景。那時候愛小說書識字的除了漢人小孩之外,也有黎苗兩族的山民。當然了,能夠有條件出山到縣城裏讀書的黎苗子弟,那最起碼也是峒主後裔之類的特權階級了。比如黃雀這種被峒主所看中的下一代繼承人候選者,往往就會被在學齡時期送到漢人的地盤上學習一些文化知識,否則未來如果繼承了山寨領導者的職位。在與大明官府打交道的過程中就有可能會吃虧了。
不過海漢人的學校顯然也與黃雀幼年時所上過的私塾有著很多的不同,首先這裏所教授的內容就並不是四書五經之類的經史子集。而是由海漢人自行編纂的識字課本。而課程也並不止有識字而已,算數,常識,甚至是軍事相關的科目,在這個學校都有安排相應的課程。
“如果你對這裏的課程有興趣,等你們遷出來之後,你可以報名來這邊就讀。”符力見黃雀望著教室裏正在上課的孩童久久不語,便開口向他介紹道:“我們開的課程並不是隻針對小孩子,對大人也有相應的教學內容。”
黃雀轉頭問道:“大人?也是學識字嗎?”
“除了識字之外。還有很多可以學的東西啊!”符力繼續說道:“比如說怎麽能在土裏種出更多的糧食,怎麽造船,怎麽煉鐵,怎麽跟其他地方的人做生意……海漢首長們開了很多課程,都是為了讓百姓們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
“那海漢首長們為什麽要把這些本事教給普通老百姓?如果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上,不是更能讓大家服從嗎?”黃雀不解地追問道。
“首長們要的不是大家的服從,而是海漢這個集體的不斷強大!”符力耐心地向他解釋道:“如果一個黎峒裏每家每戶都有足夠的糧食。鋒利的武器,和訓練有素的勇士,你覺得這個峒的未來會怎麽樣?”
“那一定會成為方圓幾百裏之內的大峒!”黃雀脫口而出,隨即便意識到了符力打這個比方的真正意思:“所以海漢的首長們把他們所掌握的知識傳授給百姓,也就是為了讓海漢執委會有一天能夠成為這片地區的統治者?”
“統治這片地區的可不光是海漢首長,同樣還有你我這樣的普通人。”符力當初的政治課無疑是學得相當紮實。對於這種宣傳口徑上的尺度掌握得極好:“海漢執委會隻是代表了百姓來作出決策罷了,執委會作出的決定,都是有利於所有百姓的。如果你足夠聰明,跟海漢的首長們一樣才高八鬥,那你以後也會有進入執委會的可能!”
黃雀雖然不是很能明白海漢這種統治體係究竟是個什麽概念,但符力所打的比方倒是幫助他初步理解了海漢執委會的作用——盡管這聽起來很玄乎,執委會竟然是代表普通百姓在行使統治權。但隨著符力所說的東西都在一點一點被事實所驗證,對於這些暫時無法理解的現象和概念,黃雀也慢慢開始選擇了相信,而不是不斷的質疑了。
在符力帶著黃雀四處遊曆,對其進行洗腦式灌輸的同時,開發石碌的計劃也已經進入到了正式的籌備階段。按照建設部所製定的計劃,首先必須完成一條從昌化漁村通往內陸石子峒開采區的陸上通道,以便能夠向開采區輸送各種物資、建材和生產工具,完成礦區的前期建設。
雖然途中大部分地區都是無人區,並不涉及到征地拆遷之類的麻煩事,而且所經之處的平原地形也大大降低了施工修路的難度,但僅以這條路上通道的長度而言,卻是穿越之後建設部所從事的最長的一條道路修築工程。從昌化漁港到開采作業區之間的直線距離,長達近四十公裏,這個工程量幾乎是當初修建勝利港——田獨陸上通道的四倍之多,而且其中還必須要跨越一條最窄處五十米左右的昌化江支流水脈,這就意味著施工部門大概還得在途中架設一座堅固的橋梁才行。
而這條交通動脈修築完成之後,還僅僅隻是一個開端而已,隨著礦區開發工程的進行,勢必需要一條鐵路來提升石碌與海岸之間的運輸效率。除此之外。石碌礦區投產之後至少有數千礦工要常駐當地勞作,相應的生活設施也必須提前開始修建。另外為了更有效率地利用就近運來的黑土港精煤,在昌化附近建設一座大型的鋼鐵基地就成為了順理成章的開發步驟之一。
這樣巨大的工程規劃,以現今的施工條件而言,並不是一年半載就能全部完成的。按照執委會和工業部、建設部等部門的預計,能夠在一年內完成道路修築,兩年內實現全麵投產。就已經可以算是超水平發揮的奇跡了。而在整個建設期間,執委會需要在這邊投放的勞動力大概至少需要三四千人。要在一片非直接統治區內長期安置這麽多的人員,並執行相應的修築工程任務,對於執委會及相關部門的組織協調能力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執委會對於這個項目的重視程度和投入資源的力度,甚至遠遠超過了當初開發黑土港的時期。畢竟黑土港的開采點距離海岸線非常近,除了需要渡海開發這個難點之外,其實在當地的建設難度並沒有石碌這邊的項目高。陶東來作為建設部一把手,親自主抓這次的工程建設任務,不過他的職責仍然主要是坐鎮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配合,而現場的工程總指揮還是將由二把手劉山夏來擔任。
時間很快來到了五月底。執委會終於向昌化方向派出了第一支船隊。這支船隊所攜帶的工程人員並不是前去修築道理的,而是要在昌化漁港擴建碼頭,修築倉庫、棧橋、集體住所等前期設施,為後續的工程打好前站。
這支工程隊將在昌化漁港花一個月的時間來修築這些設施,然後大本營方麵才會派出大部隊前往該地,開始修築通往內陸地區的道路。
六月二日,由十二艘大船所組成的船隊抵達昌化。在漁民們略帶驚訝的注視之下,從船上下來的不僅有他們以前見過的幾張熟麵孔,更有大量荷槍實彈的灰衣海漢兵。這些海漢兵在登陸之後迅速整隊,向北、東、南三個方向撒出去,在附近三裏內布置起外圍的警戒圈。
隨後此次工程的現場總指揮劉山夏向目瞪口呆的漁民們宣讀了海漢執委會的通知,稱這裏已經被執委會臨時征用。所有居民需配合工程安排,遷往其他地區居住。若有不願配合者,海漢民團將采取相應的措施,以保證本地工程的順利進行。
在漁民們惴惴不安,不知道是該反抗還是該順從的時候,劉山夏又宣布了一個讓他們重新振作起來的好消息——所以願意配合行動的本地居民,都將獲得前往三亞定居的資格。並且能夠在短期內就獲得海漢歸化民的申請資格。
在昌化漁港居住的這些漁民,其實早就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了海漢在三亞的發展狀況,要說這些人一點挪窩的心思都沒有,那肯定是騙人的,但他們在這裏居住,也能夠時常得到海漢人的好處,生活也還過得下去,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沒人會願意主動背井離鄉去陌生地區討生活。而這次海漢人的到來立刻就宣布了強製拆遷,反倒也是給這裏不多的居民一次重新選擇生活方式的機會。
當然如果有不願意去三亞的人,執委會也給了他們自行選擇去向的機會,但漁港周圍幾裏內是不許再進入了。在整個石碌煤鐵複合產業帶的修建工程完成之前,昌化港這片地區都將會成為嚴格的軍事管製區,別說這些漁民了,就算是普通歸化民,在沒有獲得執委會的批準之前也不能再隨便進出這個地方了。
這看起來似乎是有點不通情理,但為了讓工程得以順利進行,不讓後勤保障通道出現問題,執委會認為這一點小小的手段還是必須要用上的。為此軍委派出了兩個連的民兵,參與到第一批到昌化港的建設隊伍中。他們將負責港區的外圍戒嚴任務,同時如果昌化縣城這邊出現了某些不和諧的因素,那麽這兩個連隊的民兵將有可能會采取比較激烈的手段,例如拿下昌化縣城的實際控製權。
建設部為了這個大工程也是調集了下屬的精兵良將,好在近期在三亞並沒有大規模的工程項目在進行,新城區的開發建設進度平緩,建設部也得以抽出一部分施工隊參與到昌化港的建設中來。
不過即便是這樣,執委會也沒忘記抽出空閑張羅另外一些地區的開發工作,那便是位於中南半島東南海岸的幾處港口。這幾個地方一早就已經被執委會看中,在出兵順化前就向北越朝廷提出來要將這幾個地方作為戰後的補償。雖然是以租界的名義達成的協議,但不論是執委會還是北越朝廷,心中都很清楚這些地的歸屬權大概從此就要改姓“海漢”了,不過出於戰略盟友關係的利益考量,雙方都很有默契地沒有將相關的話題擺到台麵上來進行討論——北越這邊默默地送,海漢也不吭聲地收下就是。
這幾處地方拿下之後,海漢便能夠順利地控製住中南半島東岸至南麵馬六甲、爪哇、婆羅洲這些地區的廣闊海域,幾乎已經涵蓋了西方商船通過中南半島沿海前往中國的主要航道,這樣就可以為下一步控製南海幾處咽喉要道鋪好跳板了。不過想要開發這幾處名義上已經屬於海漢的港口,還存在著不小的實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