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居民的記憶裏,甲申年三月十八日之夜是一個難以入眠的夜晚。城外,李自成農民軍吹角連營,炮聲震天;城內,街巷之間不時有馬蹄聲響起,中間還夾雜著守城太監們不男不女的叫罵聲。經曆過甲申之變的許重煕在他的《明季甲乙兩年匯略》中回憶說,三月十八日夜晚,北京城先是黃沙障天,忽而又刮起大風,下起寒雨。雨後,雷電交加,冰雹齊下,“人情愈加惶惑”。總之,那是一個可怕的夜晚,大自然的風雨雷電與人世間的改朝換代,遙相呼應。

居於北京城中軸線上的紫禁城依然是美輪美奐的雕梁畫棟,隻是,誰都明白,這些雕梁畫棟朝夕之間就要易主了。

崇禎也明白,他和他的大明王朝的最後時刻到了。

早在三月十六日夜,崇禎就已經進入半瘋狂狀態。那天夜裏,他徹夜不眠,一個人繞著宮殿奔走呼號,大叫:內外諸臣誤我,誤我!就在崇禎悲憤之際,他的內外諸臣正忙著和城外的李自成洽談投降事宜。司禮太監曹化淳和兵部尚書張縉彥——張曾極力反對太監監軍,但在投降問題上,他和太監們倒是一拍即合——等人擬定了一個開城投降公約,不少高級太監和高級官員都在上麵簽了個“知”字,隻有崇禎被蒙在鼓裏。

十七日上午,崇禎強打精神和不多的幾個大臣開會,雖然這樣的會絕對不可能開出什麽行之有效的結果,但總還要走走過場。這一天,負責守城的襄城伯李國楨哭著跑進殿來報告:守城軍隊不聽命令,一個個都躺在城上,用鞭子打起來一個,另一個又躺下去了。我們怎麽辦?怎麽辦?崇禎也不知道該怎麽辦,他也隻好像李國楨那樣放聲大哭,一邊哭一邊叫:諸臣誤朕到了如此地步!文武大臣和太監們也隻得跟著真真假假地哭,一時間,紫禁城裏哭聲震天。

第二天早晨,崇禎下達了一道詔書,宣布停止遼餉等一切新舊加派,還宣布赦免除李自成以外的一切造反者,官民有能擒住李自成來獻者封侯。然而這道詔書無異於癡人說夢。詔書已畢,崇禎和他最親密的閣臣們突然間麵麵相覷,久久沒有言語。崇禎又召集大臣計議,歎息說:不如大家一起在奉先殿完事——所謂完事,即指自盡。令崇禎意外的是,這些平日裏常表白要為皇上流盡最後一滴血的臣子,竟然對他的提議毫無反應。

下午,崇禎再次下詔,詔書中,他宣布將禦駕親征,**平逆賊。但究其實質,他不過是想逃出火藥桶一般的北京城。然而為時已晚,他既沒辦法組織一支可以保衛他逃跑的軍隊,即使有軍隊,也沒法從鐵壁合圍的農民軍包圍圈中衝出去。太監對他說:“京營都已經潰散了,哪裏還有兵,皇上您自己想辦法逃吧。”崇禎還不甘心,下令召見駙馬都尉鞏永固和新樂侯劉文炳二位皇親,要求他們召集家丁,組織突圍。鞏、劉二人說:按照祖製,皇親家不能藏片甲,臣等哪有什麽家丁?即使有,都不會作戰,哪能抵禦賊寇?

看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隻是水中月鏡中花。現在,崇禎必須麵對的是以身殉國的大敗局。崇禎默然回到後宮,傍晚,命太監準備了豐盛的酒菜,召來後妃們,共同享用這最後的晚餐。

酒過三巡,崇禎對周皇後說:大事去矣,爾為天下母,宜死。周皇後傷心慟哭:我跟隨陛下十八年,可你一句勸告也聽不進去。我今天同江山社稷一起死,也沒有什麽可恨的了。哭罷,周皇後獨自回到她居住的坤寧宮。崇禎隨即殺死後宮嬪妃多人,又命宮人傳旨給他的皇嫂懿安皇後等人,要求她們悉數自盡。

崇禎共有三個兒子,他把三個兒子叫到身邊,親自為他們穿上舊衣服,要他們趕快逃跑。這時,崇禎顯露出了一個慈祥的父親應有的嘮叨,他囑咐三個兒子:你們今天是太子,明天就是平民了,各自逃生去吧。不要戀我,我為社稷死,有何麵目見祖宗於地下?你們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要暴露了自己的身份。見到做官的,老的要尊稱人家一聲老爺,年輕的稱相公;見到一般百姓,年老的要叫老爹,年輕的叫老兄。接著又說,要是僥幸逃脫,有機會一定要給我報仇啊孩子。三個兒子哭哭啼啼地拜別崇禎時,崇禎長歎一聲:“爾三人何不幸而生我家也?”崇禎嗚咽著說不下去了,旁邊的太監和宮女也被感動得哭聲一片。

這天深夜,崇禎下達了最後一道聖旨,要求文武百官都到成國公朱純臣家集合,保護太子突圍。但太監把聖旨送到內閣時,內閣空無一人,太監隻好把聖旨放到內閣辦公桌上。等這個太監回來向崇禎複命時,崇禎已經不見人影。

崇禎送走三個兒子後來到坤寧宮,周皇後已經懸梁自盡,崇禎連連叫好。崇禎的兩個女兒昭仁公主和長平公主在一旁痛哭,崇禎拔劍砍死了小女兒昭仁公主。當他揮劍去砍長平公主時,長平公主本能地伸手去擋,一聲慘叫之後,長平公主的右臂被鋒利的寶劍砍斷,長平公主倒在血泊中。崇禎歎息一聲:“汝奈何生我家?”卻再也下不了手,提著滴血的劍離開了。

夜色已入三更,北京城籠罩在寒雨和恐懼中。崇禎像隻沒頭蒼蠅似的在紫禁城亂竄,不知不覺間,他來到紫禁城南麵的煤山——所謂山,其實隻是一個大土堆,不過,在一馬平川的北京城,這座大土堆就是製高點。雨下得正緊,霧氣彌漫,四周一片漆黑,有炮聲遠遠地傳來。崇禎身後隻跟著一個人,那就是太監王承恩。

甲申年三月十九日淩晨(1644年4月25日),崇禎在煤山壽皇亭畔的一棵樹上吊死,陪同他自盡的,僅有太監王承恩。至於這一君一臣在自盡之際有什麽樣的對話,這是永遠的謎。

關於崇禎自殺的情景,明清之際的史家們多有描述,大同而小異,撮其要,大概如下:崇禎死時,以發覆麵,穿著白夾藍袍和白綢褲子,一隻腳上穿著綾襪和複底鞋,一隻腳卻光著。他的衣袖裏放著一封遺書,遺書說:諸臣誤朕,朕無顏見先帝於地下,將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可將文官盡行殺死,勿壞陵寢,決勿傷我百姓一人。按苗棣的說法,崇禎的遺書是“他最後一次把罪責推給別人,把麵子留給自己”。

自朱元璋1368年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到1644年崇禎絕望自殺,大明統治中國共二百七十六年。崇禎的自殺,不僅標誌著明朝的覆亡,也標誌著中國最後一個漢族王朝退出曆史舞台。

曆史的頁麵又一次刷新。而甲申年,就是舊頁麵正在消失,新頁麵尚未顯現的刷新時刻。沒有人知道未來是什麽,他們隻知道,中國正在改朝換代,一個個風雲際會的英雄或小醜都期待著黃袍加身。盡管那位曾經黃袍加身的叫朱由檢的年輕人苦行僧般打拚了十幾年,最終卻落得絕望自殺的結局。

崇禎自殺的那個夜晚,北京城一片淒風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