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裏茲瞄了一圈湊過來的人頭,最近自己要求肖尼人學英語,應該多少有點效果能聽懂自己在說什麽,於是一邊在地上畫圖、打手勢一邊講了起來:
“在遙遠的大海那邊的草原上,有一種巨獸足足有兩個男人那麽高,長著兩隻彎彎的獠牙,因為它長的太高了啃不到地上的草,所以它會用自己的長鼻子像手一樣卷起草和樹上的果實送到嘴裏。這種巨象的長牙在白人中比河狸的毛皮更珍貴,但是這巨獸脾氣極為暴躁,一發起怒來一腳就能把人踩扁!很多獵人都因此送了命。”
弗裏茲故意停下來,讓他們開始議論。
印第安人對大象這種未知的動物好奇心非常強,美國小說家庫柏的作品《獵鹿人》中對此有描寫,特別是對那個靈活的鼻子感到不可思議,但似乎沒有人想到要去試一試捕獵它們。
“那麽比白人的大船還要大的海獸是什麽呢?”終於一個肖尼人問到這個問題。
“白人把這種海獸叫做鯨,樣子長的像一條大魚,個子有大有小,大的比那天那條白人的大船還要大,小的也足有幾個人那麽長。”弗裏茲張開雙臂,把獵人們的視線引向那想像中的巨獸。
“大鯨的巨口一張開來一口就能吞下一條劃艇,它的巨尾一拍足以掀翻一條白人的大船,可是它的一身都是寶貝!”
“北方的新英格蘭海邊有許多白人坐船出海捕獵它們,捕捉到一條大鯨可以收獲幾百桶燈油,相當於上百頭野牛的肉,鯨骨還可以出售給商人做女士的衣物。”(鯨須也被早期的捕鯨人叫做鯨骨,鯨須具有類似玳瑁一樣的熱塑性,在塑料普及之前是很重要的輕工業原料,除了做裙撐也可以做雨傘等生活用品。)
印第安人們比剛才對大象的興趣更大一些了,新英格蘭這地方比遙遠的大海那邊聽起來要近的多,來到肖尼人地盤上做生意的商人有許多就是從新英格蘭來的。
捕捉到一頭就能得到上百頭野牛那麽多的肉更讓部分人垂涎欲滴,這麽大的一座肉山,夠讓部落所有人都放開肚皮好好吃個飽。
在原始的民族中,獵物的分配也有著嚴格的規矩,獵到獵物的人得到最多最好的部分,婦女老弱隻能分到些差肉和雜碎,即使是肖尼人這種原始公有主義比較強的民族也是如此,出力的獵人和武士、部落貴族多少還是有點特殊待遇的。
打獵也是一件非常看臉的事情,很可能一段時間內你總是和獵物失之交臂,僅僅靠打獵的運氣很難保證部落的人不被餓死,所以肖尼獵人也不得不拿起農具才能一年到頭始終有東西填肚皮。
而一座肉山一樣的獵物就意味著不但人人都有好肉吃,整年的時間裏部落都有充足的食物,還讓獵手們有了幾個獵人就能養活整個部落的榮耀感,自然讓獵手們心向神往。
北美印第安人的玉米農業無論易洛魁還是肖尼,種莊稼的主力都是部落裏的女人,男人們看不起種玉米也得靠玉米才能吃上飯,再不情不願還是要去幫忙,這讓男性獵人的地位十分尷尬,易洛魁男性獵人比肖尼人還不如,他們甚至是母係社會。
發現獵人們很有些意動,弗裏茲也不藏著掖著了:“順著營地門口的薩斯奎納河坐船向下走,到了切薩皮克灣漁場就能看到許多鯨魚,等到春天來了我會和上次那條白人的大船一起去那邊,你們中真想去捕獵鯨魚的可以一起來看看,”接下來就看有幾個人的決心比較強大了。
弗裏茲還真沒有亂講,雖然北方的新英格蘭是美國捕鯨的主力,但特拉華州的路易斯港也是以捕鯨聞名的地方,切薩皮克灣漁場雖然沒有讓特拉華漁業發達起來,卻也帶來了洄遊的過路鯨魚。
至於弗裏茲的興趣為何一下子從工業跳躍到了捕鯨上當然是因為錢鬧的,這幾天釀啤酒的試驗讓弗裏茲認清了一個事實,啤酒這東西比威士忌釀起來要麻煩!
不但需要製作大量的酒桶占去許多成本,而且相同價值的酒運輸的貨運量也比威士忌大許多,在哈裏斯堡這個山窩窩裏釀啤酒再往外運自己的那點賺頭都貼補給馬車夫和船主了。
因此很遺憾,哈裏斯堡的居民們,大規模的啤酒生產弗裏茲肯定是要轉到費城或者是威明頓去了,如果能在巴爾的摩附近找到機會那自然也可以考慮。
然而啤酒的進賬速度終歸還是太慢了點,畢竟是小打小鬧,並且市場競爭也會比較激烈,不利於弗裏茲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資本積累。
所以當弗裏茲把注意力投向北方的新英格蘭之後發現了捕鯨這個利潤可觀的行當。
都是一起從英國獨立出來為什麽新英格蘭能最早進行工業化,除了擁有較高文化素質的人口之外,一百多年來新英格蘭地區的捕鯨業積累了可觀的資本能為工業化進行投資也是原因之一。
捕鯨積攢的財力不但支撐了新英格蘭的工業發展,後來連賓州的石油開采,大型全國零售企業的建立背後都有捕鯨者財富的影子。
在21世紀捕鯨被渲染成了一種破壞環境、道德低下者的行為,然而翻開IWC(國際捕鯨協會)的記錄本,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在捕鯨問題上都有那麽幾筆賬不得不提。
比如,五國中過去唯一沒有實現工業化的某國從五十年代開始捕鯨之後年捕獲量就快速上升,因為沒有捕鯨加工船捕獲量一直在一百頭左右徘徊,但在進入七十年代承諾停止捕鯨前年捕獲量卻飛漲到605頭,最後一年的獵捕量是498頭,為什麽會這樣?
因為某國捕鯨是有物質需要的,二戰後化學家發現鯨油經過硫化之後能製成一種高級潤滑油,可供航空太空領域中耐高溫和極寒條件下精密的機械裝置使用,其中抹香鯨的鯨腦油製成的潤滑油最佳。
某國專屬經濟區內缺少抹香鯨,曆年捕獵的大頭是小鰮鯨和布氏鯨,幾十年下來也積攢出了3269頭的捕撈量。
真正不道德的捕鯨者是某英和某美,一個曾經在本土海岸上就能看到洄遊鯨魚路過,硬生生將其殺的精光,建立新大陸殖民地後又把北美洲海岸附近就能看到的鯨魚捕了個精光,工業革命之後去南極南喬治亞島建立捕鯨基地把南極海域的多種大型鯨魚捕到瀕臨滅絕。
另一個參與了滅絕北極露脊鯨的競賽,然後把全世界大洋中曾經有一百多萬頭的抹香鯨殺的下降了29%,因為抹香鯨的產出比須鯨更高,隻是因為其國內石油工業的快速發展才使捕鯨業衰落下去。
他們捕鯨都隻取鯨油,而鯨油隻占一頭鯨魚很少的部分,例如捕獵一頭藍鯨可以獲得九到十噸的鯨油和九十到一百五十噸的鯨肉,他們竟然就把這超過九十噸鯨魚肉直接扔掉了!扔掉了!
捕鯨也是漁業的一種,這樣做和隻留魚翅把割掉魚鰭的鯊魚丟海裏有什麽區別呢?
輿論的火力炮轟魚翅消費時故意忽略鯊魚更多是死於漁民的誤捕,沒有魚翅消費這些死鯊魚會被整個丟回海裏,把個別族群妖魔化,把西方漁民幾百年來將經濟價值低的漁獲丟回海裏這一惡劣的傳統掩蓋起來,輿論製造真相就是如此簡單。
直到二戰後因為殖民地紛紛獨立肉類供應緊張,某英才考慮過把每年浪費掉的這接近六十萬噸優質肉類供應到國內市場,但是國民不接受,後來食品部長才轉而要求把將要浪費的鯨肉製作成寵物罐頭,而且該國後來一直在考慮恢複商業捕鯨。
因此被譴責的不道德捕鯨者實際上是從頭到尾的完全合理利用了鯨魚資源,而真正在幾百年裏把全球鯨魚資源大量浪費到讓鯨魚變成瀕危的責任人卻躲在一旁給自己立牌坊(20世紀最大的捕鯨國家是挪威)。
即便弗裏茲不參與捕鯨,鯨魚們也躲不過工業化之後高效率的蒸汽捕鯨船追殺,反而成了那個“在奶牛身上攢奶”的笑話,這次不去擠下次去擠也不會多出來。
弗裏茲的道德感顯然比新英格蘭的揚基們強,他設計的捕鯨活動將為肖尼人獲得食物,為自己獲得金錢和原材料。
至於為什麽一定要拉上肖尼人,除了肖尼人有狩獵需求之外,船員叛亂一直是18、19世紀的海上周期性新聞,對弗裏茲來說有什麽船員能比肖尼人更可靠呢。
而且在弗裏茲手裏鯨油將不隻是用來點燈的燃料,食品工業、化學工業都需要這種能夠大量出產的油脂,領先這個時代的知識讓他成為一個點石成金的魔法師。
捕鯨船也不隻是殺戮鯨魚的工具,航跡遍布四大洋的捕鯨船是地理大發現的探險者,也是遠洋貿易的工具,這對弗裏茲未來的計劃將有很大的幫助。
唯一可慮的是航海不是過家家,與風浪、惡劣天氣戰鬥幾乎是捕鯨者的日常,新英格蘭每個港口損失的捕鯨船都代表著幾十個失去親人的家庭;比天氣更凶惡的是其他航海的人,一旦卷進與大國的爭端之中美國捕鯨船的命運就是跑掉和沒跑掉被焚毀兩種了。
清理完獵獲物之後,獵人們背上鹿皮,用木棍扛著包裹好的鹿肉欣快地返回了營地,久違的狩獵豐收讓獵人們的嗓門也大了三分。
而弗裏茲一回到營地,就有人等著了,黑腳有事想和他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