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朝社保預備方案公布後,立刻就以最高速度傳往歐洲。和往常一樣,泰晤士報最早報道了民朝國民兜底方案正式通過的消息,並且把這份方案主要內容一並刊登出來。

德國俾斯麥首相搞出來的保險在歐洲曾經有很大影響,卻也主要是以保險為主。退休金雖然覆蓋麵越來越廣,俾斯麥設定的領取年齡卻是在70歲以後。對於1890年的人類可預期壽命而言,大部分人都沒希望領取退休金。

現在中國的方案明確劃分出了‘社會保障’‘社會保險’‘社會福利’三個明確的理念。泰晤士報對此大加讚賞,並且感歎,‘俺們英國在社會管理上就是太粗放,隻知道胡子眉毛一把抓。’

法國的反應同樣激烈,報紙按照最近一年多的習慣,先把窮凶極惡的中國人痛罵一番後,接著評價,‘用食品券來實現社會保障體係營運,雖然一定會遇到很多問題,例如必然有人會販賣食品券。但是食品券的應用能夠最大程度減少冉阿讓的悲劇出現。’

德國報紙最初兩天倒是在保持沉默,隨著各國都對中國的保障體係做出大量評價之後,德國報紙才酸溜溜的表示,‘中國隻知道抄襲歐洲。不管是文化或者製度,我們看到的都是抄襲。這次社會保障體係,中國依舊是抄襲德國的製度。指望他們獨創什麽,實在是太難’。

民朝在歐洲各國的外交人員當然不會對此做出啥評價,和這幫洋鬼子們爭辯政策的優劣根本激發不了外交人員的興趣,因為民朝外交人員相信民朝的政策絕對勝過歐洲佬的政策。例如,現在民朝眼見就要通過獨霸北美來實現糧價下跌的結果,而歐洲佬因為北美戰爭的緣故,開始享受起一日高過一日的糧價。糧價上升的問題直接導致越來越多打著東非行政區區旗的大型貨輪抵達歐洲港口,上麵運輸的不是苜蓿就是牛肉。

東非行政區的蘇丹三郡書記韋坤明顯感覺到最近的生意好做許多,來自歐洲的船隻到蘇丹可勁的購買當地的苜蓿以及醃牛肉。蘇丹港這地方氣候非常幹燥,屠宰牛後塗上鹽,很快就能做出很不錯的醃牛肉。蘇丹港這地方還就是不缺食鹽。

此時一些意大利人坐在會議室裏麵,對著他們的新雇主做著報告。看得出,這些意大利人對於好多官員一起聽他們講話非常不習慣,所以說話未免吞吞吐吐。韋坤個人則是覺得這幫家夥們對於被迫吐露技術上的訣竅很不習慣。意大利也是文明古國,和中國一樣,他們同樣有種‘祖傳手藝’的態度。

“老爺,您看。”看得出,意大利人對於牽了牛到會議室裏麵做講解並不喜歡,講解的匠人眉頭緊皺,“這裏是蚊蟲叮咬留下的痕跡,這裏被蚊蟲叮咬後傷口還化膿了。這裏是牛蹭癢時不小心被樹皮劃傷的痕跡。還有這裏,這裏,這裏……。好吧,可以把牛帶出去了!”

等牛被牽走,匠人鬆了口氣,指著兩張已經處理好的牛皮,對韋坤等人說道:“老爺,您看。左邊的這張是蘇丹當地的牛,右邊這張則是意大利的牛皮。您可以看出不同來。”

韋坤和一眾官員都湊過來,仔細看去,果然看出了問題所在。意大利牛皮表麵光滑,很少有受傷的痕跡。而蘇丹本地牛皮則是如那頭牛一樣傷痕累累,哪怕是經過匠人的仔細處理,還是相差許多。韋坤他們很清楚好牛皮與劣質牛皮之間的價格差距,意大利匠人們製造的皮具在歐洲大大有名,利潤也很高。而蘇丹的牛皮就是賣不上價錢。

“怎麽解決這個問題?”韋坤直截了當的問道。

“老爺,在我們意大利,用於皮革的牛多數都放到比較高的山上去養。那裏的溫度比較低,蚊蟲也少。隻要不缺水,注意給牛洗澡。牛皮就能有很高的質量。”工匠吐露了他所知道的技巧。

韋坤和其他人對看了一下,見到大家都很認同的模樣,韋坤說道:“好吧。我們和你們簽約。”

意大利匠人露出了意外的表情,他們沒想到事情居然會發展到這樣的地步。最初的時候,這些人是因為在意大利不好難找工作,看到了意大利銀行擔保的招工告示,將信將疑的前來非洲工作。在意大利人普通工匠的看法裏,非洲還是個蠻荒之地。即便是統治這片蠻荒之地的是中國人,據說中國人在蘇丹種苜蓿,養牛,搞的很不錯。意大利人依舊認為這裏還是蠻荒之地。

到蠻荒之地討口飯吃,這幫意大利人的心理壓力已經很大,沒想到負責審核他們的居然是一群中國官員。意大利人能理解移民署官員當道,技術審核居然是官員管。以意大利的傳統來看,隻能用豈有此理來形容。更離譜的是,官員們提出的問題如此尖銳,直接就問到了這些匠人們掌握的核心技術。做了不小的心理鬥爭,才有匠人講述了問題的關鍵。

在匠人們懷疑這幫官員是不是能聽懂這些話的時候

,他們得到了簽約的結果,這就更加令他們意外。在意大利,政府任命的官員都被認為是王八蛋,事實證明他們除了頤指氣使與橫征暴斂之外什麽都不會。在意大利鄉村和南部,‘你就是警察,你全家都是警察’,屬於非常惡毒的咒罵。所以匠人們覺得這種簽約裏麵定然有很大問題。方才說話的那位匠人看了一眼帶他們來的銀行人員,見到銀行人員並沒有訝異的表現,心裏麵有些安定下來。然後他開口說道:“老爺,這裏有適合養牛的山?”

韋坤爽快的答道:“這裏當然沒有,不過向南到埃塞爾比亞那邊有高原,高原上氣候涼爽,蚊蟲應該比較少。我原本隻是知道那邊有很多人養牛,你這一說我才知道那邊養牛的人多是有理由的。”

聽著韋坤的話,匠人們的神色都變得很訝異。這位統領蘇丹的官老爺在意大利大概得是個王爺,可是這位王爺的言談舉止與其說是一位官老爺,還不如說是一位非常精明而且和氣的商人頭頭。因為一般的官老爺遇到他們不理解或者無法掌握的事情時候,總是會表現出生氣,而不是立刻按照匠人的看法去解決問題。這位老爺的反應已經不是意外,而是異常。

“不過……”韋坤繼續說道。聽到翻譯說出這兩個明顯要刁難人的話,工匠們反倒覺得心裏麵安定不少。

韋坤繼續講道:“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牛群都送到山區去養。還得有一大部分牛群在尼羅河兩岸的苜蓿區養殖。沒有這些牛,我們就沒辦法用牛糞肥地。而且我們還沒建成通往埃塞爾比亞高原的鐵路,苜蓿運輸並不方便。你們必須有人留在這裏,看看能不能讓在平原地區的牛的牛皮少受些傷。或者想辦法提高一下牛皮的質地。”

工匠們聽了這番話之後,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麽,有幾個人甚至有種荒謬到想生氣的感覺。堂堂的地方諸侯,官方委派的老爺,裝什麽幹活的人呢?難道這樣的官老爺真的會親自去勞動,至少是會親自關心勞動的苦哈哈們的生活,幫助他們不成?如果做不到,說的就跟真的懂勞動一樣有啥意義?讓這些工匠在內的苦哈哈們誠心誠意的為官老爺賣命麽?

所以合同簽署之後,韋坤要求工匠們和他一起去看看養牛的地方,工匠們心裏麵都一萬個不願意。隻是願意不願意都必須服從雇主的意願,現在東非行政區官方就是這幫工匠的雇主。心裏麵老大不高興,工匠們在出發日隨著韋坤等人一起出發了。

見到隊伍之後,工匠們就傻了。隻見一種都穿著同樣校服的黑人小東西們在侍從和侍女的帶領下,還算是井然有序的上了船。工匠們忍不住竊竊私語,出行帶著孩子當侍從,這些中國老爺擺譜的手段未免太稀奇了吧。

結果呢,到了第一個視察的地點,這幫娃娃並不是在前麵充當開路隊伍,而是在侍從和侍女帶領下跟在成年人背後。沒多久,這幫娃娃們竟然排著隊被帶去了田間地頭和水渠那邊看稀罕去了。

工匠們當時就懵了,以他們看到的現實,這幫娃娃根本不是充排場的,而是和成年人一樣來視察的。難道小東西們也是哪裏的老爺不成?工匠們大惑不解,不過他們很快就認為這不可能,黑人隻可能當奴隸,這對於歐洲人來說是一種幾百年來的習慣看法。

這個農場的蚊蟲好多,韋坤驅趕著蚊蟲,心裏麵覺得那幫匠人至少是一群佬把式。如果是韋坤自己,無論如何都想不出蚊蟲導致牛的皮膚受傷的問題。當然,對於蚊蟲的解決辦法,韋坤登時就有了想法。在國內有一種捕蟲的籠子,模樣大概是一個漏鬥倒扣在柱狀體上。柱狀體地步放點蚊蟲喜歡的食物當做誘餌,蟲子順著漏洞飛進去,等它們往外飛的時候,很多蟲子找不到小口,飛不出去。通過每天這麽殺滅好些籠子裏麵的蟲子的工作,能夠非常有效的消滅蟲子。連續幾年不放鬆,加上對滋生蚊蟲的地方進行有目的的殺蟲,就能讓蟲子的數量得到非常有效的控製。

希望這些黑兄弟們能夠通過參加這種滅蟲行動,理解到一點他們和國家的關係吧。韋澤對此有些期待。

意大利工匠並不知道韋坤的想法,他們見到了這麽多蚊蟲之後自然知道自己所說的沒錯。他們也有些懷疑這些東非的中國官老爺們真的到這些村落看過,不然他們不會對這些有概念。當然,讓工匠意外的是,在蚊蟲橫飛的非洲村落,有好多好多的牛。更讓這幫工匠意外的是非洲黑人處理牛糞的方法。

好些大棚裏麵氣味難聞,大棚左右兩壟平整的蚓床,就像種菜時鬆完土壘出的一條條高地,一個大棚內有兩壟地,上麵鋪著發酵後金黃色的牛糞。中國官員介紹著情況。蚯蚓吃進牛糞,排出黑色的糞便,蚓床金黃的底色上便有了斑斑點點的“雀斑”,直至占領整張“臉”,便意味著吃完了。一般一張蚓床夏天可以吃四十天,冬天則是三十天,蚯

蚓吃完一張蚓床會自己遷移到另一張上,吃完的那張蚓床隻需重新鋪上“糧食”即可。這些蚯蚓糞則像肥料一樣,定期撒進田裏麵。每到重新翻地的時候,則要大量放進土裏。

意大利工匠沒想到在非洲竟然會看到這樣的農業處理手段,更讓他們意外的是,那些年齡到了不會繼續生育的碩大蚯蚓,會被加工成飼料,用來喂牛。看著那些皮膚雖然不好,但是體型巨大,身材壯碩的牛,意大利工匠們也不敢保證這些蚯蚓真的沒用。

就在此時,被侍從與侍女們帶走的小東西們參觀到了蚯蚓糞製造場。先是小東西們一陣嘰嘰喳喳的聲音,然後侍從和侍女們拿出手繪的兒童畫的蚯蚓圖片,給小東西們講述著。然後意大利工匠聽到小東西跟著喊著‘蚯蚓’,還反複的喊。這下工匠才明白,那些穿著製服的不是侍從和侍女,而是學校的老師。這些黑人小東西既不是侍童,也不是哪裏來的黑人少爺,他們是學校裏的學生,穿著校服跟著官員一起到地方上來長見識呢。

看著蚊蟲亂飛的村落,看著茅草屋,還有那些傻乎乎的碩大的牛,意大利工匠相信這裏是非洲。可是看著每個黑人都有穿著還算是合體的衣服,腳上有鞋。還有一群群穿著校服,跟著老師,看著圖片學習辨認世界的黑人小學生。意大利工匠又覺得這裏與意大利村落的區別其實有限。

走了好幾個村落之後,意大利工匠發現非洲村落不僅僅隻是從事養牛業,蚯蚓養殖業,那些相對比較肥沃的土地上還種植了大片的蔬菜。有闊葉菜,還有西紅柿這種意大利人很喜歡的蔬菜。還有些意大利人沒見過的蔬菜。午飯和傍晚的飯裏麵就有這些菜肴,不是歐洲人喜歡的料理模式,而是中國的料理方式,味道相當不錯。

回到喀土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街道上的路燈亮起。12月底的喀土穆氣候非常宜人,青白尼羅河上河風怡人,岸邊的沿河道路上人影綽綽,看著他們的步伐,都從容。這些讓匠人們忍不住有種回到意大利的感覺。隻是在城市的話,喀土穆並不能算是糟糕。

最後有四名工匠決定去尼羅河兩邊的地區參加提高牛皮質量的研究,韋坤對這個選擇很滿意。讓他更滿意的是他所作出的雇傭歐洲人的決定,東非對中國來說太遙遠了,遙遠到大家並不拒絕使用東非來的產品,但是大家根本沒想過要到東非來。但是想提高東非的實力,需要大量的人才。等著非洲黑兄弟上貢的童男童女教育到能用,至少得十幾年時間。這個空窗期裏麵,他能利用的人力資源隻有歐洲人。

韋坤覺得自己的運氣不錯,東非剛清洗了一大圈,東非的節度使王明山又很支持韋坤的看法,所以韋坤得以從容實施自己的打算。若是之前,韋坤想利用歐洲的勞動力,那是想都別想。而且王明山的女朋友是銀行業的,由她發動銀行的力量出麵網羅人才,韋坤還能省下很多力氣。

沒等韋坤得意太久,就有通訊人員送上了電報。強忍著因為疲憊而產生的倦怠心情接過電報,韋坤讀了起來,這大半夜的還有人送上電報,絕不會師雞毛蒜皮的小事。

果然,電報是東非節度使兼黨委書記王明山發來的,王明山告訴韋坤,現在南部非洲的戰爭很是激烈,東非行政區接到馬達加斯加軍區的請求,要他們派遣三萬黑人士兵參加祖魯人與英國人的戰爭。王明山詢問韋坤,蘇丹能調出這麽多部隊參加戰爭麽?

韋坤第一反應就是立刻拒絕,蘇丹三郡此時有大概兩萬五千黑人軍隊,還有大概五千日本人,總數倒是有三萬。不過這幫人根本就不可能開到南部非洲去作戰。

當地黑人根本沒有國家的概念,讓他們在家鄉附近打仗是沒問題的。但是跑到他們想都想不到的遙遠地方去打仗,根本不用指望他們的戰鬥力。日本人與其說是軍隊,還不如說是中國的家丁和佃農。指望黑兄弟們掌握複雜的種植技術實在是太難為他們,所以現在是中國人教日本雇員農業技術,日本雇員到各個村子裏麵駐紮,以傳幫帶的模式讓黑兄弟見識到更先進的生產技術,並且讓那幫有願望提高生產力水平的黑兄弟們可以找到可以學習的對象。

但是韋坤接下來心一軟,他知道現在能打仗的黑兄弟已經到了南部非洲前線。若是想搜集能夠打仗的黑兄弟,也就韋坤手頭還有那麽一點。王明山現在大概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不過最後韋坤還是決定不幫忙。他讓通訊人員記下了自己的回電,“蘇丹的兵力隻夠自保,沒有能夠派出去的人員。”

韋坤沒想到王明山接到電報之後根本沒生氣,更沒沮喪。這位東非節度使隻是命人把這份電報轉發給了馬達加斯加軍區,然後王明山就把此事給拋在腦後。辦不到就是辦不到,王明山很追求自己的進步,所以他不強求自己做辦不到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