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的時候眾人都抓緊行軍,大夥的家人還在永安,這趟出來已經七天了,一想到帶著這麽多繳獲回到永安城之後就能有獎賞,特別是能與家人相聚,人人歸心似箭。

韋澤派張應宸領了兩名兄弟先趕回永安城稟報,自己帶領大隊行軍。盡管攜帶眾多物資,來的時候走了六天的路,回去的時候隻走了不到三天。畢竟出發的時候眾人是探索前進,沿途上還得奮力開路,回去的時候隻需趕路即可。大家曉行夜宿,終於在2月12日上午,到了韋澤與張應宸約定的匯合點。

在匯合點等待韋澤的不僅僅是張應宸,還有城內派出的一個兩的部隊,帶頭的居然是太平軍的禦前侍衛林鳳祥。林鳳祥也是金田起義時的40名老兄弟之一,此時也官拜司馬,同時成了洪秀全的禦前侍衛。官職雖然與韋澤相同,地位卻比韋澤高不少。

韋澤與林鳳祥見過麵,而且兩人在韋澤沒有穿越附身前還一起打過仗,算是熟人。見到居然是林鳳祥親自來,韋澤就明白了太平軍高層對這批繳獲的重視程度。

親自一袋袋查看了韋澤他們帶回的繳獲,林鳳祥抓住韋澤的手,興奮的說道:“韋司馬真是辛苦了!有這些東西,守城就有望了。”

聽到這激動的話語,韋澤心中一凜。太平軍的局麵居然到了令林鳳祥都覺得守不下去的地步了麽?但是韋澤卻也沒有點破這點,他笑道:“有林司馬親自接應,我等自然可以輕鬆回去。回去的道路林司馬可否已經安排好了。不若我們現在就走。”

“得等天黑才行。”林鳳祥遺憾的答道,“韋司馬出兵之後,向榮再次向前移營,此時幾乎逼到了紅廟那裏。”

“什麽?”不僅韋澤瞪大了眼睛,韋澤的部下們都是一驚,此時距離他們離開永安城已經有了十天,大家不知道永安城的局麵發生了如此大變。

太平軍的永安防禦體係並不是簡單的依靠永安城城牆實施防禦,太平軍在永安城外也占據了不少據點。北邊要衝之一就是紅廟。

滿清北大營的統領向榮與南大營的統領烏蘭泰,曾經在官村嶺被太平軍徹底擊敗,向榮隨即被解職。等太平軍攻克永安之後,向榮才被起複。自打起複之後,向榮就一改以前的失誤,放棄了與太平軍全麵野戰,轉而實施了陣地戰。他先親自帶隊,把清軍的北大營從距離太平軍30裏的古排強行遷移到距離太平軍15裏的龍眼塘。

林鳳祥向韋澤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情況,韋澤他們離開永安城之後不久,向榮再次移營,把清軍北大營逼近到了距離城牆七八裏地的紅廟前麵。

向榮這次移營不僅逼近了太平軍,還截斷了韋澤帶隊回到永安的道路。即便是眼下還有路可走,卻也保不準什麽時候遇到清軍的巡邏隊。韋澤他們人人背了四十斤的繳獲物資,加上數日來不停的行軍大戰,沒有來得及休息,體力已經到了穀底。若是被清軍的巡邏隊發現並且攻擊,別說把繳獲的物資給運回去。隻怕韋澤他們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

見韋澤他們如此震驚,林鳳祥笑道:“兄弟們暫且不用擔心,我出來之前,南王已經命翼王到了紅廟。隻要我派人回稟翼王,那時候翼王自會出兵引住紅廟對麵的向榮。

而還會有一隊兄弟前來接應,把這些繳獲運回城內。”

“如此甚好!我等就聽林司馬調遣。”得知有大部隊接應,韋澤鬆了口氣。

林鳳祥立刻人回去稟報,下午時分,又過來了二十幾名負責搬運的兄弟。沒多久,就聽到遠處出現了喊殺與槍炮聲。韋澤好歹打了這麽三個月的仗,一聽聲音就知道槍炮聲基本都是從清軍那邊傳來的,太平軍這邊隻有偶爾才會開槍,火炮更是一聲沒響。

但這不是韋澤他們要關心的問題,林鳳祥帶領著運輸部隊,扛著東西就走。隊伍避開了雙方交戰的戰場,一路往永安城方向趕。

前來接應的兄弟們都知道韋澤他們這一路也已經沒了氣力,所以沒讓韋澤等人再抗繳獲的物資,而是由接應部隊每個人扛了二十幾斤的東西,十幾裏路跑了一個時辰。半路上又有五十幾名兄弟接應。行進速度更是快了許多,百十號人終於在天色即將黑下來的時候到了永安城下。

到了城北大門,隻見城上城下都站了不少守城的太平軍戰士。看來這消息傳出去的頗快。而令韋澤驚訝的是,人群中竟然有位一身黃袍的王爺,定睛觀看,那位是負責全城防務的南王馮雲山。

太平天國攻克永安城後建製,分封了東西南北四王以及翼王石達開。南王馮雲山是地位僅次於東王楊秀清的人物。能讓馮雲山親自來迎接,說明繳獲物資的辛苦得到了上層的重視,韋澤心裏麵也是有點得意。上前幾步,韋澤率先見禮,“屬下韋澤見過南王。”馮雲山隻隨便應了一聲,就直奔繳獲物資而去。確定運來的袋子裏麵都是食鹽與火藥,馮雲山轉回頭對韋澤說道:“韋兄弟可是立下了大功!”

高興歸高興,馮雲山的心思還是在軍務上,隻是讚了韋澤一句,馮雲山轉身對旁邊的人命道,“立刻將這些鹽與火藥送去聖庫。”

張應宸到了城下的時候,氣都快喘不過來了。不過張應宸發現,哪怕是他跋涉了這麽久,速度上竟然並不比半路接應的兄弟慢。半路接應的兄弟中,有幾個也是跑著跑著就抽筋了。

一路上,韋澤多次講過不吃鹽的後果,與韋澤他們同行的時候,大家都一樣。還看不出來。這幾天大家天天鹽吃夠,甚至還有臘肉吃。與城內的兄弟一比,這體力上居然不落下風。對於這次韋澤的功勞,張應宸已經完全能確定。

見到馮雲山這樣的大人物親自來迎接,張應宸滿心激動。然而南王馮雲山隻是忙著處理公務,卻沒有多褒獎一下有功之臣,張應宸心中也有些失落。正在心裏不太高興的時候,張應宸就見韋澤上前一步對馮雲山說道:“南王,屬下乃是奉東王之名出擊。南王送這些繳獲的東西去聖庫,自是應當。但是還請南王派位兄弟和屬下一起去見東王,這樣屬下複命之時也好向東王交代。”

見韋澤這麽做,張應宸立刻緊張起來。太平軍中除了天王之外,就是東西南北四王權勢最大。東王楊秀清被封為軍師,統領諸王。南王馮雲山則是權勢僅次於東王的人物。韋澤的語氣神態頗為恭謹,但是說的這話中隱隱有著不相信南王的意思。張應宸忍不住心中捏了把汗。

然而南王馮雲山竟然沒有生氣,隻見他哈哈一笑,“隻是顧

得高興,這件事卻沒來得及想到。這樣,我與韋兄弟一起去見東王,當麵把此事說清。”

既然馮雲山如此說,韋澤也就沒什麽好說,命令部下回營休息,韋澤跟隨著南王馮雲山向著城內去了。

在去東王府的路上,馮雲山告訴韋澤,昨天下午“天父降臨”,向太平軍發話,說眼下的困境很快就能渡過,要太平軍上下向諸王學習,奮力殺敵,以圖勝利。今天韋澤就送回來繳獲,想來太平軍士氣當是一振。

雖然臉上沒有什麽表情,韋澤心中忍耐不住想大笑。以往他對太平天國有一個過不去的坎,那就是拜上帝教的問題。作為新中國很普通的青年,韋澤本人是堅定的反宗教份子。然而正是基於反宗教的理念,韋澤很快就發現,那位不怎麽露麵還喜歡寫打油詩來闡述教義的天王洪秀全或許是真的信由他自己創立的拜上帝教。除此之外的太平天國諸王沒一個人信拜上帝教。例如後世大大有名的翼王石達開,對拜上帝教的態度可能就隻差敲鑼打鼓的公開反對了。

至於馮雲山本人,實際上是拜上帝教在廣西的真正推行者。洪天王是主管經書編寫的教主,馮雲山的作用地位無疑就是實際操作的教皇。東王楊秀清眼下的職務是統領諸王的“軍師”,這位從上講本該更世俗化的東王,麵對本來完全沒機會插手的拜上帝教,竟然搞起“有中國特色的宗教手段”。天王洪秀全稱自己是天父的二兒子,耶穌的弟弟轉生。楊秀清就自稱天父附體,每當天父附體的時候,楊秀清就是洪秀全的“父親”,是旨意比洪秀全更具權威性的最高神。

對韋澤這個反宗教的人來說,刨去宗教手段帶來的滑稽感,韋澤倒是非常認同這種政治手段。得知自己巧合之間竟然能幫上楊秀清的忙,韋澤心中還是頗為高興的。

不管多少人真心相信天父附體這等小手段,楊秀清做事有始有終。每次附體發表完“最高指示”之後,楊秀清都會稍微去休息一下,以示天父附體是會給普通人的身體帶來相當沉重的負擔。此時楊秀清正在“休息恢複”當中。

雙方又聊了幾句,不由自主的就說起了最近的軍務。對於清軍收緊包圍圈,韋澤反倒不在乎。看著馮雲山那沉重的神色,韋澤笑道:“南王,向榮與烏蘭泰都不過是咱們的手下敗將,想打敗他們,其實隻用像以前那樣,把他們給引到外麵野戰。拖著清軍在山裏走上幾遭,他們心急著打敗我們,就更會冒進。此時設下埋伏,定能將他們一舉殲滅。”

馮雲山聽完之後就問道:“若是清妖不追擊咱們出城的部隊,而是趁著城防空虛的時候加緊圍攻永安怎麽辦?”

韋澤答道:“那我們就索性不要守永安了,隻要殺光追擊咱們的清妖,這永安城咱們想要再次拿下,那是易如反掌。何必一定要在乎這一城一地的得失呢?”

“何必一定要在乎這一城一地的得失……,嗬嗬。”馮雲山聽完之後隻是笑了笑,卻沒有再說什麽。太平天國的諸王集中居住,王府就設在永安城衙門附近的幾處大宅子中。永安城不大,就這麽說話的功夫,兩人就到了東王府門口。南王馮雲山沒有對韋澤的看法給與任何評價,他帶著韋澤直接進了東王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