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俄國人的傳統
出現在西伯利亞第三軍的側翼的,是日軍的近衛師團。這個師團雖然戰鬥力不能稱之為日軍的幾個常備師團中的最強,但是它的裝備一定是最好的。
“近衛”這個詞源自於奈良時代。奈良時代守衛皇宮的“近衛府”就是它的語源。明治時期為推倒幕府重建皇權而募集的薩摩(現在的南九州)、長州(現在的山口縣)、土佐(現在的高知縣)這三藩的的禦親兵,就是近衛師團的前身。1872年禦親兵被改稱為近衛兵。1891年12月14日,近衛師團誕生了。
近衛師團的兵員來自本鄉、宇都宮、佐倉、水戶這4個連隊區。而大正時代以後,步兵和騎兵從全國,炮兵、工兵和輜重兵從關東地方的師團管區(第1和第14師團)中抽調精銳。為了保護皇宮,就要盡量選拔優秀的士兵來組建近衛師團。所以當初被配屬在近衛師團的士兵也被世人看作是精英。如果身邊有親戚在近衛師團服役的話,那麽這家人就會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感覺,那種自豪感也不用說了。
師團被建立後,最初的國外遠征是甲午戰爭。當時的近衛師團隻有步兵第1到第4聯隊和近衛野炮聯隊,其他一概還沒成立。但是師團被動員時候,是李鴻章簽訂馬關條約的11個月之前。
日俄戰爭爆發後,近衛師團從朝鮮半島南浦登陸,配屬第一軍參加了這次的遼陽會戰。
作為護衛天皇的大日本帝國第一師團,近衛師團的士兵們的士氣很高昂。在打穿了俄軍的一處戰線後,他們就直接的從撕裂的戰線上衝了進來,運動到了西伯利亞第三軍的側翼,準備以經典的側翼攻勢來將眼前的俄國軍隊擊潰。
靠著狂熱的精神和無比的悍勇,這些身材相對矮小的日軍士兵們在很斷的時間內就展開了陣型,用嫻熟無比的技戰術將西伯利亞第三軍壓的抬不起頭來。因為是以飛快的速度突進到了第一道防線的後方,他們的進攻就達到了奇襲的效果,給根本就沒想到日本人會出現的這麽快的第三軍造成了混亂。
“前麵什麽情況?”馬爾丁若夫對前去偵查回來的格羅姆道:“日本人是在進攻嗎?”
“是的,”格羅姆用樹枝在地上隨手畫了起來,“這邊是我們的人,日本人在這裏,高粱地前麵的開闊地上......這裏是他們的炮兵陣地,沒有重炮,隻有四門速射炮。”
“他們的重機槍陣地布置在什麽地方?”馬爾丁若夫很仔細地詢問這各種細節,“炮兵的邊上有步兵的保護嗎?”
“沒有,我沒看到他們的重機槍陣地,”格羅姆道:“他們的炮彈數量似乎不是很多,邊上有幾十個步兵,大概是一個小隊的兵力。”
“這樣啊,”馬爾丁若夫對著地上簡陋的圖像思考了幾秒鍾,然後道:“你說邊上有一處高粱地?”
“是的。”格羅姆很肯定地道:“我就是趴在裏麵觀察的。”
“你都能趴在裏麵,那高粱長得一定很高了?”馬爾丁若夫眼睛一亮,“你說,我們能不能通過這裏突襲他們的炮兵陣地?”
“肯定是可以的,”格羅姆道:“隻要彎下腰,根本就看不到人了。”
“那好,我們就從這裏進攻!”
命令一下,毛熊們就開始動了起來。這些沙皇的灰色牲口們,來自於苦寒之地,有著殘暴和都M的屬性,跟在馬爾丁若夫和格羅姆的身後,就向著那塊高粱地裏麵摸了過去。
這麽多的灰色牲口們通過高粱地,自然不會是毫無動靜。但是日軍是被前方的戰事吸引了注意力,另一方麵,則是日軍陣地上的聲響也不小。四門速射炮以每分鍾兩發的速度在向著俄軍的方向上發射著炮彈,還有步槍射擊的聲音,騾馬的嘶鳴,人類的嘈雜聲.....
這一切,都在突然竄出的毛子們狂吼著的“烏拉”聲中被凝固。
“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馬爾丁若夫用盡了胸中之氣,怒吼道:“烏拉!”
“烏拉,烏拉!”
毛熊們從高粱地裏一躍而出,挺著刺刀就往日軍的陣地上衝去。前麵的人奮不顧身地衝進了日軍的陣列,後方的人則是對著日軍的方向隨隨便便地將槍膛中的子彈打掉,跟著也一起衝了過去。
“........該團在行軍途中獲悉日軍已出現在西伯利亞第3軍的翼側,馬爾丁諾夫不等命令,主動改變行動方向,轉向西麵,從高粱地隱蔽機動到日軍近衛師的翼側,突然以刺刀白刃戰打退日軍近衛師,形勢轉而對俄軍有利。這是俄國軍官發揮主動性的罕見的一例。但俄軍東部集團指揮部不敢利用這一有利形勢擴張戰果,坐失戰機......”
1904年8月26日,日第4、第2軍開始進攻掩護通往遼陽的最捷徑的俄軍。中間突破受阻之後,日軍緩慢迂回俄軍右翼。庫羅帕特金擔心俄軍有被全部包圍的危險,乃下令全線撤至第2道陣地。俄軍撤至第2道陣地後,仍保持原來的部署,大部兵力作為預備隊,在一線展開的兵力不過40%,打法也仍然是等待日軍進攻。
日軍的兵力部署也大體如前,企圖也仍然是圍殲俄軍。但接受前一段作戰的教訓(各路部隊攻擊時間不統一,使俄軍可以自由機動其預備隊),於8月30日以3個軍的全部兵力同時發起進攻。俄軍以機槍、火炮和刺刀頂住各路日軍的進攻。雙方激戰1整天,日軍被迫後撤。
日軍正麵進攻受阻,乃於當日(30日)夜間,派第1軍部分兵力(1.8萬人)偷渡太子河(到達右岸),31日晨迂回俄軍左翼(5萬餘人),與此同時加強對俄軍右翼的進攻。1904年9月1日整天,俄軍準備反擊日第1軍,為此在左翼集結了3個軍,企圖以迂回動作將日第1軍壓迫到太子河殲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