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和斯大林兩個人剛剛見麵,他們兩人之間的火藥味兒就要壓製不住了。
兩人剛見麵,就各自給了對方一發死亡凝視!
最終,還是斯大林先做出了讓步,畢竟今天他是要求人辦事的。
斯大林說:“請坐吧列夫同誌。”
待兩人各自就座之後,斯大林說道:“今天我請你來,是因為......”
斯大林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列夫打斷:“我知道是因為什麽?不就是因為迪化那邊的戰況不順利嗎?”
斯大林的心中非常不爽,他就是看不慣列夫這點!
當年列寧還在世的時候,就有一種說法,說在整個蘇俄內部,除了列寧之外,列夫是個人能力最強的那個人。
事實上,列夫也當得起這樣的評價!
他畢竟是十月革命最重要的領導人之一。在建立蘇俄的過程中,他絕對算是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他也在蘇俄的建設中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列夫自己似乎也認為自己的能力在斯大林之上,在斯大林掌權之後,列夫似乎非常喜歡在斯大林的麵前秀自己的能力。
就像今天,列夫完全可以等斯大林把話說完,他也絕不是一個沒有禮貌的人。
但,他就是要打斷斯大林的話,還不是因為列夫要向斯大林證明,即便他沒有斯大林那樣的情報係統,他也有能力對外麵的事兒了如指掌。
斯大林略微有些生氣的說:“既然你都知道了,那你有什麽想法?”
聽到斯大林這麽問,列夫似乎突然來了興致。
隻見列夫一臉激動的站起身來說:“我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是我們同陳啟民和談的好機會!”
列夫的話可謂是正中斯大林的下懷,於是斯大林便問道:“具體說說你的想法!”
列夫說:“我們跟陳啟民其實麵臨著同樣的情況。其實我們雙方都非常清楚,隻要我們雙方都還處在分裂的狀態,我們都不可能看著對方率先完成統一。”
“我們兩邊都是大國!雖然中國曾經衰落過,但是自從陳啟民上台之後,這個國家又一次煥發出了生機。”
“陳啟民這一次完成了對北方的統一,在他的國內就隻剩下東南聯盟一家勢力還可以跟他對抗。”
“也就是說,我們兩國距離完成統一都隻差最後一步!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斯大林敷衍著:“意味著什麽?”
列夫說:“意味著我們雙方可以打成某種默契,讓我們雙方可以在幾乎同樣的時間發動統一戰爭。這樣我們雙方就可以互不幹涉,各自完成統一!”
“更重要的是,東南聯盟的人口和軍隊數量都非常龐大。如果陳啟民跟東南聯盟的人打起來,國防軍的軍需缺口一定會很大,到時候他就沒有能力支援高爾察克了!”
“我相信,隻要失去了陳啟民的支援。我們強大的蘇軍是一定能非常輕鬆的戰勝俄聯邦的軍隊的!到時候,我們搞不好會先陳啟民一步完成統一!”
斯大林其實早就想到了這一點。他畢竟也是國家領導人,這麽淺顯的道理他還是能看得懂的。
而且,斯大林還想到了另外一點。就是剛剛列夫提了一嘴,但是沒有繼續說下去的話題。
這兩個國家都是大國,然後呢?
然後就是,即便蘇俄落後了陳啟民一個五年計劃。當陳啟民完成二五計劃的時候,蘇俄應該也已經完成了一五計劃。
到時候,陳啟民對蘇俄的威脅還在,但是卻未必就是致命的威脅了。那時的蘇俄也已經完成了初步的工業化,到時候蘇俄絕對有足夠的能力保護自己。
真到了那個時候,真正著急的應該是俄聯邦和東南聯盟的人。
兩個已經初步完成了工業化的大國的軍工實力是何其可怕?
俄聯邦是自然條件不允許他們發展工業,東南聯盟倒是有那個條件,但是他們腐敗的政府又無法讓他們完成工業化。
到時候,如果這兩個工業化的強大力量對俄聯邦和東南聯盟發動猛攻,他們無疑將會遭到滅頂之災!
這邊,列夫還在侃侃而談:“如果我們在這個時候跟陳啟民開戰,那完全就是中了帝國主義的奸計。”
“他們既不想讓陳啟民完成二五計劃,也不希望我們新生的蘇維埃站穩腳跟,但是他們又沒有能力武力幹涉我們兩國。”
“所以!如果我們兩國真的長期處在敵對狀態,無疑是對帝國主義者最為有利的!”
“無論是我們還是陳啟民,想要跳出帝國主義設定好的道路,就必須跳出他們的棋盤!雙方和解,就是我們必須走出的第一步!”
聽到這裏,斯大林在心中暗叫不好。
他跟列夫也是老對手了,他太了解列夫了!
每當列夫說到這裏的時候,他都免不了要拿出他那一套歪理邪說。
列夫是馬主義的原教旨主義者。所謂的原教旨馬主義者,就是遵循馬的一切教導,包括那些因為時代的局限性而產生了錯誤的觀點,也要遵守!
馬曾經有過一個理論,在馬看來,社會主義會率先在工業發達的歐洲國家完成。
事實已經證明了,馬的理論是錯誤的!但是列夫並不知道這一點,在他看來馬的理論還是無懈可擊的。
所以,列夫有他的一套“不斷革命理論”,中心思想就是拿蘇俄這點可憐的家底去支援歐洲的無產階級革命。
至於說......他這麽做會不會把蘇俄的家底掏空?他是不會考慮的!
列寧最開始的時候,其實也是想要遵循馬的教導的。但是經過實踐,他發現這條路似乎走不通。
於是,列寧便采用了更加實用的方式,最後催生出的就是“鋼鐵大叔”掌權。
在列寧執政的最後時期,因為陳啟民的崛起,列寧曾經考慮過,要不要跟陳啟民結成一個聯盟?
其實,當時的雙方高層已經開始靠攏了。但是最後因為列寧的逝世而無疾而終。
列夫始終認為,中蘇兩國應該聯合起來。既然蘇聯一家的力量不足以推動歐洲國家的革命,那麽加上中國的工業實力。成功的希望自然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