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民為什麽算計麥克唐納?原因自然是很多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給丘吉爾解圍。

陳啟民當初算計丘吉爾的時候,他是真的沒有想到,丘吉爾居然這麽狂。伯爾尼會議結果還沒出來呢,丘吉爾就在起草發言稿了。

按理來說,就算這樣也沒什麽。千不該萬不該,丘吉爾的狂妄和他最後的失意被全世界發現了。

這給丘吉爾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自從伯爾尼大會開始之後,丘吉爾已經被英國媒體罵了整整半個多月了。眼看著丘吉爾別說下屆選舉了,搞不好連保守黨黨魁的位置都要守不住,陳啟民就知道,自己有麻煩啦!

丘吉爾是一條當之無愧的鬥牛犬!隻有像他這種自大而且還強硬的人,才是帶領英國對抗德國的最佳人選。

在原本的曆史上,希特勒最初的對英政策還是以勸降為主。

既然是勸降而不是逼降,那麽就意味著兩國是可以談的。

希特勒也算是吸取了上一次大戰德國被英國坑死的經驗,這一次希特勒本來是不打算跟英國拚命的。

而英國也有一部分聲音是希望能跟希特勒和談的。英國人自己也非常清楚,如果真的跟希特勒拚命,最後也就是一個兩敗俱傷的局麵,何必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英國和德國如果拚起了命,那麽倫敦城之中的老爺們將蒙受巨大的損失。隻要德國不動英國的國際貿易和英鎊的統治地位,隻是老老實實的統治歐洲大陸,英德兩國未必沒有和解的可能。

事實上,當初英德兩國沒有實現和平是多方麵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

其一,當時的希特勒已經誌得意滿。他雖然發布了對英國的和平呼籲,但是呼籲之中沒有實際內容,這讓英國人很難相信希特勒的誠意。

可是後世人應該都清楚,當時的希特勒是真的不想跟英國拚命,至少短時間內不想。

其二,希特勒之前晃點張伯倫,讓英國人認為希特勒靠不住。這個怨不得別人,是希特勒自己的鍋!

其三,英國孤懸海外,而且背後還有大量的殖民地支撐,其中加拿大還是世界第八大工業國。新西蘭、澳大利亞都有一定的工業基礎,印度更是資源豐富,英國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的。

其四,當時的美國已經擺脫了孤立主義,有美國人在背後支撐著,英國人知道哪怕是兩敗俱傷,最後也是自己能贏!

其五,恐怕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當時無論是身為執政黨黨魁的丘吉爾,還是在野黨黨魁艾德禮都是堅定的主戰派!

有前四條做基礎,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哪怕是換其他人上台,英國可能都會選擇跟德國人幹一架。

但是!

想要把一場幹架變成拚命,在當時的英國恐怕也隻有丘吉爾能做到!也隻有他敢幹!

英國打贏了同德國的戰爭,但是代價實在是太大了!大英帝國幾百年的積累一朝喪盡,世界霸主轟然倒塌。

雅爾塔會議期間,丘吉爾雖然跟羅斯福和斯大林被外界一起並稱為三巨頭。可是丘吉爾自己都承認,那時的他已經意識到了,英國已經不再是跟美國和蘇聯同等量級的國家了。

讓大英帝國喪失霸主地位的責任,除了丘吉爾恐怕不是一般人能承擔的起的!

在蘇聯解體之後,西方徹底掌握了輿論的話語權。他們通過自己的喉舌不斷的抹黑其他國家對二戰做出的貢獻,美化自己在二戰中的形象。

之前提過一次,二戰剛剛結束的時候,全世界有70的人認為對二戰做出最大貢獻的國家是蘇聯。蘇聯解體之後三十年,這個國家被扭轉成了美國。

這還不算,英國人多年來一直對外宣揚自己的民眾在二戰之中表現的有多麽多麽的勇敢?他們有多麽的堅韌不拔?

甚至,他們還宣揚在德國人的轟炸下,自己的民眾表現的多麽的有風度?傳說,英國老紳士們甚至會在德國炸過的廢墟中喝下午茶、看報紙。

如果有人覺得,這好像很符合英國人的形象?那你恐怕就被騙了。

西方人能美化很多事情,但是有一件事他們篡改不了!那就是1945年丘吉爾的敗選!

1945年2月4日,美蘇英在蘇聯的雅爾塔召開了雅爾塔會議,三巨頭的說法就是在那時誕生的。

1945年7月17日波茨坦會議召開,這次的三巨頭換成了斯大林、丘吉爾和杜魯門。原因我們都知道,因為羅斯福去世了。

可是!

在1945年7月28日,丘吉爾在大選之中落敗,工黨黨魁艾德禮代替丘吉爾出席了波茨坦會議的最後幾天,丘吉爾隻能黯然回國!

二戰可還沒結束呢啊!英國人就拋棄了帶領他們取勝的丘吉爾,而且艾德禮還是以絕對優勢的票數戰勝了丘吉爾。

不僅如此,在五年之後,丘吉爾又一次敗給了艾德禮!

可見,那時的英國民眾根本就沒有現在的西方人宣稱的那麽支持丘吉爾“抗德”,甚至,他們對丘吉爾還表現出了較強的敵意!

無論西方人怎麽美化自己?陳啟民隻相信剛剛發生過的曆史。

二戰末期和冷戰初期的曆史告訴陳啟民,如果換一個人上台領導英國,恐怕那個人未必真的敢跟希特勒拚到底。

別的不說,如果是換一個人上台。在希特勒的海獅計劃失敗之後,英國就已經可以體麵的退出戰爭了。

那個時候羅斯福已經露出了自己的獠牙,他已經開始逼迫英國人用黃金、技術和殖民地換取美國的援助。

這時的英國人應該非常清楚,再打下去英國就要被美國吃幹抹淨了。而英國也通過之前的一戰向德國和全世界證明了,德國不可能輕易戰勝英國。

如果這時英國願意做出一部分讓步停止戰爭,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希特勒也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那時的希特勒已經開始準備巴巴羅薩計劃了,對蘇作戰迫在眉睫。能夠避免兩線作戰,希特勒為什麽要拒絕?

陳啟民覺得,為了讓英國和德國都能在下一次大戰之中被放幹血,他必須確保丘吉爾不會因為這次失敗而斷絕政治前途。

算計麥克唐納隻能算是一計圍魏救趙,在保守黨的內部還有張伯倫那個貨在對丘吉爾的位置虎視眈眈。對付張伯倫這種級別不夠的人物,陳啟民還真有點使不上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