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邀請蘇聯人幫他們守衛印度,就說明英國人是真的急了,也是真的拚命了!

英國和戰鬥民族在阿富汗和印度的爭奪已經綿延了兩百年了,在未來美國人會繼承英國人的衣缽繼續跟戰鬥民族在阿富汗鬥。

不到萬不得已,盎薩匪幫是不會容許戰鬥民族插手印度的。

但是!

現在他們開門放蘇聯人進來,就說明他們想玩兒驅虎吞狼的把戲。

即便他們明知道請神容易送神難,但是眼看著中國越來越有能力收割印度,英國人隻能無奈的請求蘇聯人的幫助了。

然而,最開始的時候英國人和印度人隻是請求蘇聯人為他們提供政工幹部。

可英國人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麽?

是軍官啊!

英印軍在過去的發展已經證明了一個問題,隻要領導印度人的不是印度人自己,他們還是能打仗的。

可英國軍官的數量不足怎麽辦?

請蘇聯提供軍官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得不說,這種可能性陳啟民都不得不嚴陣以待。

陳啟民想到了兩個辦法來杜絕這種可能性!

首先,陳啟民必須幹淨利落的結束眼前的這一戰,絕不能讓英國人有任何幻想。

其二,命令中亞的部隊逼近巴列維王朝,並通過外交部向巴列維王朝問責。

巴列維王朝是真的沒有想到陳啟民的反應居然這麽劇烈。

他們當時就拿出了自己已經準備好的托詞,說:“我們完全沒有發現任何蘇軍通過我們的領土前往印度的跡象,我們覺得他們可能是通過偷渡或者是滲透的方式前往的印度。”

陳啟民絲毫不買賬:“現在是戰爭年代,蘇聯人通過你們的領土到達印度已經為我們中國帶來了損失。”

“如果貴國不能禁絕這種行為,那就請你們容許我國給予你們‘幫助’,否則我們就隻能當作你們將蘇聯視為盟友。”

巴列維國王是真的沒有想到陳啟民居然這麽重視這件事!

雖然他非常不解,區區幾個政工幹部到底有什麽魔力?為什麽能讓中國這麽大動肝火?

可是想想中國國內那幾百萬正在緊鑼密鼓的接受訓練的軍隊,巴列維國王還是慫了。

他承諾一定會禁絕蘇聯人通過自己的國土前往印度的行為。

就在巴列維國王做出承諾的時候,中國國防軍在前線發動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進攻。

這一次,為了讓英國人看到蘇聯人救不了他們。

中國國防軍“壕”無人性的對英印軍陣地展開了全天候的轟炸,中國國防軍將自己手中的飛機和大炮分成了幾個梯隊,分別對英印軍陣地展開了地毯式的轟炸。

甚至就連新型燃燒彈中國國防軍都給英印軍上了。

本來,這其中的很多物資都是準備在進攻達卡的時候用上的。

現在在陳啟民的命令下,馮玉祥提前富裕了一把,結果就是英印軍在這種強大的火力打擊下堅持了一天的時間就讓中國國防軍成功的攻入城市展開了巷戰。

到了巷戰階段中國國防軍再次展現出了自身強大的實力。

在中國國防軍的攻勢之下,英印軍很快就再也堅持不住了。

雖然蘇軍政工幹部和國大黨的黨員們奮力的組織民眾和軍隊抵抗。

但是無論是國大黨還是蘇軍的政工幹部他們深入印度民間的時間都太短了,雖然蘇聯人剛剛在納拉揚甘傑樹立了一定的威信。

但這還不足以讓印度人相信他們是值得托付性命的人。

所以當戰鬥向著更加不利的地方轉變,印度人們還是想起了中國國防軍之前的宣傳。

或許成為亞共體中的一份子也不錯,既然無論如何都打不過,那就不如降了吧......

印度終究不是一個願意為了什麽大一統的觀念而犧牲的民族。

而且對他們來說,能不能獨立還是未知,現在他們的頭上的人上人是英國殖民者,未來哪怕成為中國人的子民或許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於是,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向中國國防軍投降。

很快,納拉揚甘傑就守不住了。

這一次,國大黨的黨員們沒搞什麽騷操作,而是按照英軍的指示投降了。

值得一提的是,或許是為了喚醒印度的國民意識,又或許是因為單純不想向中國人投降,納拉揚甘傑城中的蘇軍政工幹部們都沒有投降中國國防軍,而是選擇了戰死沙場。

不過英印軍在臨戰敗之前還是高度讚揚了蘇軍政工幹部的作用。

他們一致認為,雖然在納拉揚甘傑之戰之中,蘇軍的政工幹部沒能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

但是他們確實讓英印軍和整個納拉揚甘傑軍民的戰鬥力都上了一個台階。

讓陳啟民沒有想到的是,英印軍的報告直接破壞了他的計劃!

中國國防軍突然的在納拉揚甘傑加強了進攻的強度,讓英印軍完全沒有想到。

就在他們好奇,中國國防軍為什麽突然開始不計後果之時。

這份報告到了,與這份報告同時到的還有斯大林那邊的新情況。

斯大林本來還想再給印度派去一些政工幹部,沒想到遭到了巴列維王朝的嚴詞拒絕。

將這三份新情況加以匯總,英印軍似乎明白了什麽。

不僅僅是他們,整個盟國的高層都明白了!

中國國防軍這是感到疼了啊!

這麽一看,蘇聯的政工幹部果然有用啊!

陳啟民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明明隻是防備著蘇聯為印度輸送軍官的行為,卻讓盟國高層誤以為他是對蘇軍的政工幹部感到忌憚。

但是不管怎麽樣,陳啟民這次突然的行動,讓盟國高層似乎是想到了一種新的思路。

或許......

盟國之間的合作不應該僅僅局限於軍事層麵上的合作。

中國和德國之所以能在戰場上所向睥睨,實際上就是因為兩國在各個領域都展開了深度合作。

別的不說,現在兩國官兵幾乎拿著同樣的武器就是明證!

中德兩國雙方裝備唯一的差異,就是德國還沒有放棄他們的毛瑟98以及他們的p40。

而且中德兩軍的戰術也非常相似,更重要的是雙方在整體戰略層麵同樣保持著高度緊密的合作態勢。

丘吉爾、斯大林和羅斯福一致認為,他們應該加強合作了。

而且他們認為,或許他們應該找個地方開會麵談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