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遇到衝突,首先記住別怕。這就像一團繞在一起的線團,應該先找到頭在哪兒。所以,當一場衝突在所難免時,要先把注意力從衝突中轉移,先去找到那個雙方產生矛盾的節點。什麽是矛盾節點呢?這就需要你用心傾聽了,有時候用心傾聽對方的話還不夠,還要有效傾聽。

所謂有效傾聽最重要的是聽出來對方的話外音,在對方表達情緒,死守自己觀點的時候,就是你收集信息的最佳時機。

比如你聽到女朋友說,“你根本不愛我。”

你聽到了什麽?你聽到的可能是一個事實,於是你開始尋找你愛她的證明。這樣做就錯了,衝突可能會加劇。首先一定要聽她的語調。如果她是撒嬌的語調,衝過去抱住她就好。因為她背後那句話是:“你抱抱我吧。”如果她是抱怨地說,你應該說:“我今天什麽也不幹,就陪你。”因為她背後那句話是:“你工作太忙了,都沒時間陪我。”

所以,解決衝突之前一定要知道對方到底想說什麽。

比如父母給你打電話,說這幾天家裏降溫了,讓你多注意身體,結果說了半小時。這個時候,你千萬別冷冷地問:“你到底想說什麽?”因為父母的意思很明了,說明父母想你了。正確的回答應該是:“爸媽,我想你們了。”

比如孩子調皮,說了很多亂七八糟的話,可能他隻是希望你重視他。

再比如,孩子告訴你:“我跟班上成績最差的同學關係很好。”這背後可能是因為他遇到校園暴力了。

每個人講的每句話,其實背後都有自己的需求。聰明的人,要去尋找需求。

《解決衝突的關鍵技巧》一書中給我們辨析了3個概念:想要聽懂別人說的話,需要區分行動、利益和需求的差別。

我們每句話都有一些基本的需求,這些需求演變出不同的利益,然後我們會選擇不同的行動計劃去滿足這些需求和利益。

衝突的一般隻是行動,很多時候,我們的利益和需求都是一樣的。

比如,家裏有人去世,家屬想要燒紙,醫院不準燒。這看起來就是衝突,但仔細分析,其實雙方隻是在行動上有衝突,要是雙方都在考慮行動這個層麵,那結果肯定是劍拔弩張,但是他們在利益層麵其實是沒有衝突的。家屬的目的是悼念親人,醫院的目的是保證安全,悼念親人和安全是矛盾的嗎?當雙方利益明確後這件事就變得可以協商了,逝者家屬能不能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悼念親人呢?比如燒紙可以,但是要在沒人的地方燒,在不容易著火的地方燒,這樣雙方的目的都能得到滿足。

再比如,當一個人說我需要一把槍,因為這個地區太不安全了。他的行動是去買一把槍,背後的目的是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他需要的隻是安全感。

又比如,一個人說要跟你分手。他的行動是分手,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另有新歡,他真正的需求是幸福感。

在公司裏這點更常見,每次和別人吵架,我都在想,我們的需求和利益是不是矛盾的。如果不是,我們想辦法解決就好。如果兩個人的需求是矛盾的,這才是最難化解的衝突,這也就是為什麽有些談判能談好幾天的原因,因為雙方都在堅持自己的需求和利益,降低別人的需求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