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往往會遇到具有挑戰性甚至帶有挑釁意味的問題。

在聽到一個挑戰性問題的時候,不要回答,也不要重複,相反,你要釋義。這就像是每個優惠券上的大招:最終解釋權。

有一次在我的簽售現場,一個男生拿著麥克風說:“你為什麽要寫《遠離“窮”人》這篇文章?”我知道他肯定是來者不善,我的回答是這樣的。

“請問有多少朋友讀過我那篇文章?”很多人舉了手,我繼續說,“那你們記得這篇文章的主題是什麽嗎?”許多人點頭,說:“遠離思維上的窮人。”

接著我把這篇文章從頭到尾講解完,並說明這篇文章是如何從遠離“思維上的窮人”一點點被自媒體改成了遠離“窮”人的。後來那個男生簽售的時候拿著一堆書對我說:“龍哥,我沒有惡意,我就是想問問你是怎麽想的,謝謝你解釋清楚了。”

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你說得越多,越容易被誤解。所以,在問答過程中進行釋義,很重要。什麽是釋義,就是你一定要有自己的解釋。要給人解釋的機會,也要給自己解釋的機會。

你用不著針對提問者潛在的敵意,要去闡述他關心的核心問題。在問答的過程中,不要把回答搞成辯論,這些年我一直很不喜歡辯論的節目,許多辯論節目找了我好多次,我都沒去。因為我知道真理可能是越辯越明,但一定是私下的爭論。公開的爭論更多時候僅僅是為了博眼球,並不是衝著真理。

其實爭論還意味著失去控製——請設想一下,誰會對一個不會控製自己的人產生信任呢?不管麵對什麽樣的問題,請記住我們絕不能還以憤怒,相反,我們要堅定而鎮靜,這才是最明智的態度。有時候你一生氣,一憤怒,一著急,什麽都沒了。